首页 理论教育 晋西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西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晋西南地区北部的隰州及平阳府东西部山区属于城镇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民国时期,晋西南盆地地区城镇的发展十分缓慢。在人口恢复缓慢,而经济状况又极其衰弱的情况下,晋西南地区城镇的数量必然增加十分缓慢。晋西南吕梁山区的城镇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临汾盆地及东部山区是山西经济落后,城镇相对稀少的地区。
晋西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三、晋西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西南地区的农业比较发达,是山西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的气候大致同河南、安徽相似。因为有汾河的灌溉,在没有水灾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是农产非常丰富的”(64)。在本地农业发达的基础上,本地的人口非常稠密,据《近现代山西人口统计与研究》反映,光绪十年(1884年)晋西南地区的蒲州府平均每平方里15人以上,是山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65)。虽然本地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地区,但本地的外出经商的活动也非常活跃。如临晋“民国纪元前,临民经商陕者常万余人,凡子弟成年,除家无余丁及质地鲁顿者外,余悉遣赴陕省习商,陕省金融事业临人掌握者居其泰半,其他各贸易所亦多临人居其要津,每岁吸收之金钱不下万金”(66)。芮城县“邑内商号多属土著,商于秦豫者亦属不少,惟熬米糖之商,西达潼渭南及巩洛北逮绛汾,颇获其利”(67)。由于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所以晚清时期晋西南地区的城镇分布十分稠密。据表2-2,晚清时期,晋西南地区有165个城镇,31030平方公里的面积,城镇分布密度为0.0053个/平方公里。城镇密度略低于晋东南地区,居全省第二位。

晚清时期,位于晋西南地区南部盆地的蒲州府、绛州、解州,城镇密度大于0.005926个/平方公里,属于晋西南城镇密度最大的地区。位于晋西南地区北部的隰州及平阳府东西部山区属于城镇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特别是吕梁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交通困难,该地区不仅城镇密度较小,而且所属城镇的经济功能也相对较弱。如隰县“城镇十三。县南之仵城镇,县之东有义泉镇、东北有辛庄镇、回龙镇、西曲镇、康城镇。大麦郊镇,县北有均庄镇、石口子镇,县西有羊头镇,或数日一集,或数月而会”(68)。蒲县“弹丸小邑,居万山之中,不当大村一村落。男不商贾,女不纺织”(69)

民国时期,晋西南盆地地区城镇的发展十分缓慢。晋西南盆地地区在光绪时期是山西城镇最密集的地区。光绪大灾之后,晋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如襄陵县“丰年是以自给,歉岁不能自存,尔来普种棉花稍可敷衍,奈粮价昂贵,大有所得不尝所失之虑”,“境内市面萧条,无大资本家”(70);虞乡县“虞乡地狭土瘠,水陆生产视他境为尤薄”(71)。在人口恢复缓慢,而经济状况又极其衰弱的情况下,晋西南地区城镇的数量必然增加十分缓慢。如光绪时期,闻喜县有横水镇、上东镇、下东镇、兰德镇、郭店镇、栗村镇6个镇;民国时期,闻喜县城镇数量保持不变,仍只有6个镇。新绛是晋西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县份。光绪时期,新绛有泉掌镇、泽掌镇2个镇;民国时期,新绛有泉掌镇、泽掌镇、阳王镇3个镇,几十年时间里也仅仅只增加了1个镇。

晋西南吕梁山区的城镇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晋西南吕梁山区的永和、蒲县、乡宁等县,在晚清时期就是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的县份。乡宁县“考光绪二十六年,散放赈款,底册共783村,今骤增二百余村,其实非村也,垦荒客民,依崖穴居,倏有倏无,一村不过一二户”(72)。和人口稀少相伴而生的,是经济十分落后,“工业毫不发达,制草帽编笼及农器者间或有之,亦仅可供本邑之半需而已。商业旧时,间有经营者,惟因不善理料,赔累过重,近则无人过问矣,故永地营商者完全系文水、孝义、闻喜、新绛等县民人”(73)。由于人口稀少,经济衰弱,所以民国时期,晋西吕梁山区的城镇数量进一步减少。如永和县光绪时期有永和关镇、桑壁镇、岔口镇、刘台镇4个镇,民国时期除永和关镇之外,其他城镇均不见记录。

临汾盆地及东部山区是山西经济落后,城镇相对稀少的地区。光绪大灾之后,本地区的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发展。如翼城县“近年棉花、烟叶行销境外,价值突涨因而近市一带,村庄人民业此甚多,而收成加倍为前所未有”(74)。浮山县“改革后,潮流所趋,逐渐进步,于是棉兴自西南,森林培于东北,男耕女织,不辞劳苦,喂蜂养蚕日有启发,他如矿陶畜牧诸大端均次兴,今按建设计划案进行,本县实业正未可量也”,“新民工厂自前年增加基金,添置机器成品颇佳,出有官布、毛线、毛毡、腿带等作品”,“市西栽种烟叶、棉花获利颇丰”,“邑人姚法舜、周文科购买黄金种蜂,用科学方法养育,日渐发达”(75)。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临汾盆地及东部山区县份的城镇数量有缓慢地增加。如临汾县“分城镇五曰:东关镇,曰乔李镇,曰刘村镇,曰泊庄镇,曰金殿镇。光绪年间又添吴村、大阳、东亢、县底四镇,合为八镇而东关镇取消”(76)。浮山县在光绪时期又东张镇、王村镇2镇,民国时期有东张镇、王村镇、响水河镇3镇;翼市县光绪时期有隆化镇、北橄镇、中卫镇3镇,民国时期有隆化镇、甘泉镇、凡店镇、南梁镇4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