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出台

“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出台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此,全国“一五”普法的帷幕正式拉开。“七五”普法规划是在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出台的。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七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制定回顾

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1985年11月2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提出从一九八六年起,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普遍进行一次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并且逐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自此,全国“一五”普法的帷幕正式拉开。三十年来,全国共开展了六个五年一轮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分别为“一五”普法(1986—1990年)、“二五”普法(1991—1995年)、“三五”普法(1996—2000年)、“四五”普法(2001—2005年)、“五五”普法(2006—2010年)、“六五”普法(2011—2015年),2016年进入“七五”普法时期。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正式开始实施。

“七五”普法规划是在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出台的。它的实施周期正处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具有更为突出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党中央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对进一步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既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七五”普法规划制定的重大意义

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务和重要措施,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把全民普法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是服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七五”普法规划制定的总体考虑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其具体化、制度化。

根据“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规划认真总结了“六五”普法工作经验,研究把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律,针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法治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还不够健全、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规划适应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创新法治宣传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