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建设项目的造价主要取决于该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概念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指按照预定投资目标,对拟建项目提出若干个备选方案并采用特定的方法在不同方案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作出选优的过程。

(二)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是保证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投资决策是投资活动的首要环节,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将来项目的投资效果与成败。只有首先对项目进行了正确的决策,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避免对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才能真正实施最优投资方案和有效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首先就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将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形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都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3.建设项目投资额的多少也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最终决策

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4.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也影响着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依次分为若干工作阶段,而不同阶段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不同。如投资机会及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初步决策的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左右;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最终决策阶段,投资估算误差率在±10%以内。另外,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即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标投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的“六算”编制。这些造价形式之间存在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这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按照“前者控制后者”的制约关系,所以投资估算作为限额目标会对其后面的各种形式的造价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进行投资估算,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三)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建设项目的造价主要取决于该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标准主要包括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等内容。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得合理与否。如果标准水平定得过高,就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而标准水平定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确定。比如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一般就采用经济适用的标准,而对少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就可适当高些。同时在建筑方面,还应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并且在规定各项建设项目标准时能定量的指标应尽量定量,不能定量的指标则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工程建设中的建设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内容。

1.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

所谓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一个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同时也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合理与否。

一般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如项目)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须注意,规模扩大所产生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到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项目规模合理化的制约因素有:

(1)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其中,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同时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原材料市场等因素也对项目的规模起着相应的制约作用。例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造成项目所需投资的资金筹措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将制约项目的规模。

(2)技术因素。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降低及工程支出的浪费。

(3)环境因素。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

(1)建设地区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因此,建设地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以下各种因素的制约:

1)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

3)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

4)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地区的选择还应遵循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两项基本原则。

(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因为它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因素的制约;还会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发展等问题。所以在选择建设地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节约土地;

2)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

3)厂区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

4)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5%~10%为宜),以减少平整土地的土方工程量,节约投资,又便于地面排水;

5)应靠近铁路、公路、水路,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建设投资;

6)应便于供电、供热和其他协作条件的取得;

7)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厂址选择时费用的分析。在对厂址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时,除比较上述厂址条件外,还应从项目的投资费用和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寿命周期总费用较低方案为备选方案。

3.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

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两部分内容。

(1)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生产工艺是指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原料或半成品)经过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评价及确定拟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时,主要依据两个标准: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

先进适用。这是评定工艺的最基本的标准。先进与适用,是对立的统一。

经济合理。经济合理是指所用的工艺应能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要求综合考虑所用工艺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

(2)主要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尽量选用国产设备,若是进口设备则需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应尽量避免出现引进的设备所用主要原料、维修配件等需要进口这些问题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