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问题是民生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缩小收入差距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传统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了收入分配制度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扩大趋势,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我国区域之间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客观上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相对短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容易形成劳动报酬偏低现象。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改革滞后和政策不完善造成的。例如,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一些资源性行业企业以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公共资源。一些行业竞争不充分,一些企业依靠垄断获取超额利润。工资制度不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再分配领域改革滞后,调节机制不完善。税制改革滞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较弱。

精彩论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收入分配改革动的是真金白银,改的是切身利益。加速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必须扎实深化改革,知难而进。这考验着各级政府对“共享”理念的践行程度,更取决于其为民谋利的决心和勇气,要在“提低”“扩中”“限高”等具体政策推进中敢于动真格,勇于冲破利益藩篱。

——新华社记者 姜琳、徐博

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分类监管。注重发挥收入分配政策激励作用,扩展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途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其次,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一些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健全针对困难群体的动态社会保障兜底机制。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再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严格规范工资外收入和非货币性福利。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完善收入统计调查和监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