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亚迪产业链的构成与特点

比亚迪产业链的构成与特点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比亚迪是全球规模位居前列的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供应商之一。  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是国内产销规模领先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得益于此,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迅速攀升。比亚迪是从IT与电池业务起步,将电子化作为产品研发的重要战略方向。在深圳和长沙试运行的K9电动大巴,已累计行驶46 380公里。  近年来,比亚迪手机业务增长迅速,在规模、配套等方面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

一、比亚迪产业链情况概述

  比亚迪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实业公司,2002年变更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后,当年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211.HK)。2007年,比亚迪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登陆香港主板(股票代码:0285.HK)。2010年,比亚迪集团资产规模为520.9亿元,收入规模为484.4亿元。

  比亚迪是全球规模位居前列的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供应商之一。公司二次充电电池业务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电池、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并向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站以及光伏发电领域拓展。2010年手机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8.75%。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主要是外壳、键盘、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柔性电路板等手机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以及手机整机组装服务。

  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是国内产销规模领先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公司自2003年开始进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业务,从传统汽车起步,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8年的锤炼,销量不断攀升。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目标,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得益于此,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迅速攀升。2010年汽车销量达52万辆,占据国内轿车生产企业的第六名;全国范围内拥有607家经销商,681家在建,总共1 288家;在所有自主品牌中,公司2010年的销售业绩仅次于奇瑞,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17.7%。2010年,在“胡润品牌榜”中,比亚迪以120亿元排名第30位,与联想并列;在世界实验室2010年度的“中国品牌500强”中,比亚迪位列第68位,品牌价值86亿元。

  公司现拥有1.6万余人的汽车研发团队,研发支出占销售比重常年保持在4%以上,汽车产品线日趋完备。公司有四大产品线系列:0系(F0)、3系(F3、F3R、G3)、6系(F6、M6、S6)、8系(S8);从车型上看,已基本覆盖轿车、MPV和SUV。比亚迪是从IT与电池业务起步,将电子化作为产品研发的重要战略方向。比亚迪从其G系的G3与G3R开始装备重量级汽车电子产品,如Can-bus行车电脑、Keyless无钥匙系统、一键启动系统等。2011年4月,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I系统”与“防疲劳预警系统”,并将装备于下半年推出的G6车型。公司在电子化领域的不断投入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以新推出的S6为例,在安装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电子防盗、寻车、报警等电子系统后,受到市场热捧。在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承载了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重大使命,并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已披露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目标为50万辆,2020年则将达500万辆。

  2010年,我国公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并选定在北京、上海等6座城市作为试点。在6个试点城市购买电动汽车,均可享受国家与地方的“双重补贴”。地方政府对充电网络、运营模式、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划。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10万辆以上。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为电池、电机与电控,其中动力电池又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难题。比亚迪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名为“铁电池”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技术较为成熟,加上自主研发的电机技术与电控技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比亚迪成功开发了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插电式双模电动汽车F3DM。2009年与2010年,比亚迪又推出纯电动轿车E6与电动大巴K9,三款车的综合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比亚迪加大了产品市场推广。到2011年5月底,已累计销售F3DM723辆;45辆E6在深圳示范运营,已累计行驶300万公里,单车行驶里程突破10万公里。此外,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E6的私家车版,公司纯电动轿车销量有望再上新台阶。在深圳和长沙试运行的K9电动大巴,已累计行驶46 380公里。深圳大运会上,比亚迪提供500辆电动汽车,其中200台电动大巴、300台电动出租车,约占汽车总量的25%。

  在手机制造领域中,比亚迪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增长率居全国同类企业首位。新兴市场需求与手机智能化,使全球手机需求增速强劲。200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5.2亿只。2010年手机出货量已升至15.96亿只,增速达31.8%。据Gartner预计,2014年手机出货量将达22.53亿只。

  手机品牌厂商为缩减成本、提高效率,采取EMS、ODM等方式将手机的设计及制造外包,这是比亚迪手机业务的来源。手机外包需要价值较高的精密设备用于模具制造、成型加工、表面处理等,因此固定成本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规模效应。此外,手机市场产业高度集中,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前五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达80%以上,其对手机配件供应商的规模、质量、研发实力等方面的较高要求,促使上游行业不断集中。2009年中国手机产量约6.2亿只,其中前6大代工企业产量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0%。

  近年来,比亚迪手机业务增长迅速,在规模、配套等方面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从规模看,2010年,整机组装收入占比43.03%,为手机业务最大收入来源;手机外壳居次位,占比达20.23%。从增速看,整机组装增速最高,2010年达79.35%;手机外壳与液晶显示模组的增速均在20%以上。对下游客户而言,比亚迪能提供电池、键盘、外壳、键盘、液晶屏等除电子元器件外的几乎所有手机部件,同时也能提供整机组装服务,一站式服务的配套优势明显。客户优质且关系稳定。公司下游客户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华为、中兴等全球领先的手机厂商,其中诺基亚约占其出货量的40%。2009年,公司主要客户中,诺基亚全球市场份额达38.3%、三星达20.2%、摩托罗拉达4.2%。

  近几年来,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在比亚迪业务组合中的比重逐年减小,但仍然是业务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市场上二次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历史最悠久,技术成熟、价格便宜,仍然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镍电池曾经一度在消费电子、家电、电动工具等便携式储能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大、成本下降,镍电池呈现被替代和市场萎缩的趋势,其中镍镉电池因含有剧毒元素镉,逐渐退出市场。公司以镍镉电池起家,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镍电池生产厂商之一,公司镍氢电池业务在二次电池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未来工业、电动工具、储能和动力电池等领域,将给锂离子电池带来新的市场空间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出现了爆发式增长。IIT对上年二季度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估测认为,未来10年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将增长65倍左右,复合增速超过50%。

  比亚迪是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2009年全球手机锂电池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4%,2010年达到了8.75%。同时,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兴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比亚迪重点发展的领域。电动车包括三大关键部件: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电源控制系统和电动马达。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约占电动车成本的30%~45%,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影响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最大加速度等驾驶性能以及安全性。比亚迪是国内最早研发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企业之一,依靠一体化产业链,不仅掌握上游资源和中游技术,同时拥有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和应用优势。通过在F3DM和E6上的使用,公司掌握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数据,积累了经验。2010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包括新能源汽车用和储能电站用)已达1GWh,与深圳比克并列第一,远超其他竞争对手。2011年底产能扩张至1.6GWh,车用动力电池产能将配置在电动公交K9、电动轿车F3DM和E6上。

二、比亚迪产业链的构成特点

(一)高度垂直整合的运营模式

  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汽车业务都采取高度垂直整合的经营模式。在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具有电池材料、单体电芯、电池模组的综合方案解决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太阳能电池业务生产流程覆盖从多晶硅到硅片,延伸至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模组以及太阳能电站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上游原材料成本控制和各工序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此外,通过把太阳能电池产品与公司的储能电站结合,一站式解决了新能源发电、存储、持续供应及后续应用等问题,拓宽了太阳能电池产品应用领域。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公司具备手机外壳、键盘、摄像头、柔性线路板、液晶显示模组等零部件及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以及整机设计及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汽车业务方面,公司采取高度垂直整合的经营模式,具备整车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具有很强的模具开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

  垂直整合运营模式有效节省了物流成本,降低了资本投入,通过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大幅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公司具有较高的汽车部件自制率、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垂直整合模式最终形成了具有持续生产质优价廉的汽车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保证汽车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此外,公司各项业务部分交叉,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可以降低综合研发成本及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二)垂直整合覆盖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

  电动汽车产业链包括太阳能电池、能源采集、能源运输及存储、充电、电动汽车零部件,以及电动汽车。比亚迪基本覆盖了电动汽车的全部产业链。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到2020年,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价值将达到2 800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比亚迪是目前唯一一家垂直整合全产业链的汽车生产企业(见图14-1)。

Image

图14-1 比亚迪电动领域产业链概况

(三)产业链之间的互补协作

  比亚迪最早从电池起家,后又逐步涉足手机、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比亚迪之所以可以成功地跨越三个看似不相关的产业,依靠的是基于技术平台的资源互补模式,即生产模式及工艺创新,辅以垂直整合式运作。

  在比亚迪最早的电池产业中,有三大产品线,分别是镍镉电池、锂电池和铁电池。当比亚迪进军汽车产业的时候,并没有盲目地跟随其他制造商,而是选择了一条符合自己技术的道路:通过近5年的研发,选择自己擅长的铁电池作为车载电池技术的基石,在大大提高车辆性能的基础上,也降低了造车成本。另一方面,汽车生产所需要的模具,是由手机产业中的相关模块改建而来,经过对机床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汽车的生产和制造。比亚迪遵循“电动化”和“电子化”的汽车发展路径,将自己在IT领域的成功技术移植到汽车上,自己制造了比亚迪汽车上的绝大多数电子元器件。比亚迪将一些在手机制造、电池领域的杰出人才调到汽车部门,在达到内部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将电池及IT产业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了汽车生产领域。相似地,比亚迪将手机设计团队中的优秀技术人员调到汽车部门,协助完成汽车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工作。由于电池生产的大部分客户是手机制造商,因此比亚迪为电池事业部和手机事业部建立了客户资源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和管理经验。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比亚迪通过对每一个手机客户分析、调研,针对性地将自己的电池、手机服务打包进行推销,不仅节约了销售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单位客户的利润创造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