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立而道生

本立而道生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为人的根本就是“仁”,所以很多人认为“仁”就是“人”,但是从本章看来,“仁”即是“人”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本立而道生”中的“道”才是真正的“仁”。“仁”是“为人之道”,因此,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始终传授的都是“为人之道”。

本立而道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篇》1.2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人,从没有过。有德之人专注于为人之根本,根本建立好了,为人之道也就此而生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正是‘仁’的根本!”

笔 记

从本章开始,“仁”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开始出现。要读懂《论语》,弄清楚孔子所构建的儒学体系,“仁”无疑是一把钥匙。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

孔子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为人,即“君子学”(成就君子的学问)。而为人的根本就是“仁”,所以很多人认为“仁”就是“人”,但是从本章看来,“仁”即是“人”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本立而道生”中的“道”才是真正的“仁”。“仁”是“为人之道”,因此,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始终传授的都是“为人之道”。一个人掌握了“为人之道”之后,就可以称作“君子”,成了有德之人。

这一章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尤其是其中的逻辑:孝弟是仁的根本,根本立则道生,道生之人,则不好犯上作乱——这不正是今天众多企业所强调的“用人以德”吗?可是,在能力和品德面前,很多管理者往往选择的依然是能力。于是,“犯上作乱”之事不时发生:经理人率领部下投奔竞争对手,或是自行创业抢夺原来企业的市场。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

行动指南

古时候观察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有一个很简单的评估方式,那就是看他是否能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么,今天又应该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呢?

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提供了一个标准:是否遵循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由诸如诚信、共赢等价值理念构成。事实上,企业价值观正是企业对成员所界定的“为人之道”。

在用人方面,韦尔奇也提供了一种方法,即将人员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既有能力,又能够遵循企业价值观的人。这样的员工自然受到青睐和重视,他们会拥有一帆风顺的前途。

第二类能力相对薄弱,同时对企业价值观也缺乏认同。他们的结局也很显然:卷起铺盖走人。

第三类是一些能力相对缺乏,但坚决遵循企业价值观的人。这样的员工往往能够得到机会去从事自身能够胜任的工作。

第四类是最难处理的一些人,他们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却不遵循企业的价值观。最初韦尔奇为了获得他们出色的工作能力容忍了他们的缺点,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于是,最终他决定对于此类人员采取毫不留情的辞退手段。

韦尔奇的方法或许有些过激,但是的确实用,这从他领导下的GE公司可窥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