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威廉一世与磨坊

威廉一世与磨坊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威廉一世十分恼怒,就命令卫队强行拆掉了磨坊。不久,磨坊主就此事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到法院,结果法院判决国王恢复原状重建磨坊,还判决国王赔偿磨坊主人的损失。威廉二世在信中一再向小磨坊主强调产权,甚至甘愿资助小磨坊主需要的钱,也要保住磨坊的产权。而财产正是在这种交易之中增值并带来财富的。

说到产权,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我们所拥有的房产权,法律上规定我们拥有70年产权。房屋产权是指产权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和对该房屋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房屋作为不动产,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房屋在发生转让等产权变更时,必然是房地一体进行的,不可能将房屋与土地分割开来处分。

我们这里所讲的产权,主要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人们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产权的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协调功能。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的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产权是市场交易得以进行的根本前提,如果不能保护个人的产权,市场交易秩序将不能维持,所以,现代法律强调个人产权的保护。

18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叫老威廉·皮特的首相,他在一次演讲中曾这样形容过财产权对穷苦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迈进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房子。

皮特作为政治家,对穷苦人财产权的格外尊重表明他认识到了财产权对穷苦人的极端重要性。穷人虽穷,但他头上的片瓦与脚下的立锥之地却是堂堂国王也不能任意剥夺的。无独有偶,德国的威廉二世在对待居民房屋产权的问题上也表现得很开明。

18世纪,号称“军人国王”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当他发现宫墙外耸立的一座古老的磨坊遮挡了他的视线时,就命令身边的大臣找磨坊的主人,打算花高价买下这座磨坊并把它拆掉。没想到磨坊主说什么也不答应。威廉一世十分恼怒,就命令卫队强行拆掉了磨坊。

在拆除磨坊时,磨坊主在一旁说道:“作为国王你可以这样做,但是德国还有法律,这件不公平的事我一定会诉之法庭。”不久,磨坊主就此事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到法院,结果法院判决国王恢复原状重建磨坊,还判决国王赔偿磨坊主人的损失。

威廉一世看了判决书后苦笑着说:“我做国王有时也会不冷静,以致认为自己可以无所不为,幸亏我国有这样的好法官,如此公正办案,真是国家的一大可喜之事。”然后令人把磨坊在原地重新建了起来。

多年后,威廉二世登基。磨坊主的儿子小磨坊主继承了磨坊。因为手头拮据又急需用钱,小磨坊主就打算把磨坊卖给威廉二世,并写信委婉地陈述了老磨坊主和威廉一世打官司的往事,表明现在急需用钱想把磨坊卖给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立刻给他回了信。信中说:“亲爱的邻居,你说要把磨坊卖给我,这可事关国家大事,我以为万万不可,因为这座磨坊已成为我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我怎么能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呢?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业并传给子孙,使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名下。你现在经济困难,我十分同情,派人送去3000马克,以解燃眉之急。”信末署名是:“你的邻居威廉。”

小磨坊主看了威廉二世的信以后,十分感动,从此打消了出售磨坊的念头,还教育其子孙要珍惜这份祖传遗产。直到现在,这座象征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古老磨坊还屹立在波茨坦的土地上。

威廉二世在信中一再向小磨坊主强调产权,甚至甘愿资助小磨坊主需要的钱,也要保住磨坊的产权。他的这种做法向人们展现了一个重视国家司法公正的圣明国王的形象。为此,在波茨坦这个地方,这个故事被传为美谈,虽属人治基础上的封建法制,仍可见德国法制传统之一斑。可以说,老皮特的箴言和威廉二世的“觉悟”之所以在世界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是因为他们对“穷人寒舍”和“磨坊”的理解暗合了自然法中关于财产权的观念。

财产权的观念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自然史而形成的。财产权是人的天赋权利。换句话说,就是享受财产权是人之生存的一个重要特征,失去这个特征,人的自由和生命就岌岌可危。享受财产的权利是人成为人的要件之一,是确保人被当人对待的基本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财产权看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且,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你的”(财产、权利、自由等)与“我的”(财产、权利、自由等)之间有一道明确的、由法律和习俗所规定的界限,这条界限一旦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消了人类文明自身。“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显然不是文明的正义逻辑,而是野蛮的强盗逻辑。没有财产权,抢劫与掠夺就是英雄的壮举。所以,财产权是道德与善行的催化剂,是野蛮与文明的分水岭,是宪政民主的基石之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就产生了,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比如,制度学派的集大成者康芒斯在其经典名著《制度经济学》中,曾经把“交易”一般化,从而为产权理论创立“交易费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1937年11月科斯在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后来之所以成为产权理论产生的重要标志,其原因就在于它明晰了财产权是有效激励机制(效率)和交易的基础,最终成为经济繁荣的关键。

一般来讲,市场经济的好处来自自由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使买卖双方增加了利益,从而能够让卖方与买方达到某种程度的双赢。但自由贸易的实质是产权的转让。人们能出卖的只能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拥有这种东西的完整产权。而财产正是在这种交易之中增值并带来财富的。因此,要想正当地对待一个人,就必须尊重他获得一块包括土地在内的私人空间的权利。在这块空间里,他有权利用、支配属于他的东西来实现他的目的。没有这一领域,一个人就不可能有理性的、道德的行为。由此看来,个人的财产权是一个文明、正义、自由与繁荣的社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