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选择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选择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定正确的行业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这就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产业的选择,用“价值链”理论作了明确界定。拉奥证明了落后国家具备技术当地化条件的比较优势产业,可以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作用发挥在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定正确的行业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从总体上说,我国开展境外投资并不具备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先决条件或优势;相反,我们是要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合理选择境外投资的行业应该作为我国跨国企业进行项目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它必须依从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国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但是不能照搬。在产业选择时要同时从目的和条件两个角度思考问题,一方面根据需要确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标准,另一方面明确主客观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维度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策略。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同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相比,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特征是国内产业不具有结构高级化的先决条件或优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通过借助外部市场与资源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也就是说结构高级化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而非前提。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FDI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尽管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够“拿来”套用中国的实际。

(一)比较优势理论

由日本的小岛清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日本早期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即对外投资应发生于在国内失去相对优势(具有边际性特征),而在东道国尚具有相对优势或潜在相对优势的产业。这种比较优势是专指“相对优势”,而非“绝对优势”。鉴于我国目前正处的中游国际分工地位,这一理论模型中体现的比较优势思想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可慎重选择此类产业对外投资,获得比较优势利益。

(二)竞争优势理论

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其他非战略环节则完全可以分散出去,利用市场减少成本、增加灵活性。这就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产业的选择,用“价值链”理论作了明确界定。另外,他通过对日本对外投资的实证分析,验证得出:某产业要想在全球投资成功,首先国内需要有激烈的竞争,由此而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在国内市场趋于成熟、饱和之后,投资才会增加。放眼国内,我国彩电、空调、纺织等行业的国内竞争已处于价格比拼的白热化状态,具备了扩大对外投资的条件。

(三)小规模技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于1977年提出。他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主要拥有以下三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一,拥有适合小市场需要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中获益,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则可以开发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投资优势。第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特别是当本国的海外移民数量较大时,这种类型的海外投资更有优势。经过长期的海外移民积累,我国在全球的移民数量已极其可观。同时,我国的中成药、陶瓷、茶叶等传统特色产品,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很少,这显然没有充分发挥我国的产业优势。第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由于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明显低成本优势的我国企业,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技术地方化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提出。与小规模技术理论相同,技术地方化理论也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拉奥指出,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技术,利用其自身低廉的要素价格,加以改造和创新后得到的产品,不仅能适应本国,而且能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同时,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地方化后的产品,可以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他进一步指出,在有名牌产品竞争的东道国,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档次的商品,在东道国市场的收入层次较多、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的情况下,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具有自己的竞争力。拉奥证明了落后国家具备技术当地化条件的比较优势产业,可以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

(五)技术累积说

由坎特韦尔(John Cantwell)和托兰惕诺(Tolentino)共同构建。他们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伴随投资区位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投资的产业结构也逐步升级。技术累积说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由周边国家开始,逐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这一理论,针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作了充分论证。它告诉我们,要想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低位次,就不能只利用自身已有的相对优势进行对外投资,而必须选取某些已具备一定实力的产业,面向发达国家,发展逆梯度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得世界最新技术,促进国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产业选择的基准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作用发挥在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但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不当也可能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如投资和出口的替代效应。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中,有必要建立评价体系来趋利避害(陈漓高、张燕,2007)。

(一)产业比较优势基准

根据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一国应将本国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取比较利益。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比较优势的驱动,并可以改善国内产业结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开始实行“投旧引新”的对外投资战略。所谓“投旧”就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论,而“引新”则是在开展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在日本国内集中发展相对优势更大的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欧美国家的新技术,促进本国经济技术革新,从而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主导产业渐次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转向资本密集型的钢铁、石化、造船行业,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宋维佳,2006)。

这里产业比较优势基准不是指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需要有“全球优势”,而是要求本国产业在国外某区域内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并且本国内各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这里也可以暂不考虑。采用投资国与东道国地区间的贸易指数来体现该产业的竞争力,如地区市场占有率。地区市场占有率反映了母国出口商品在某地区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商品在该地区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一般而言,母国出口商品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表明母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强,相应的该产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地区市场占有率=母国某商品某地区出口额÷某地区该商品进口总额×100%

我国目前的国情与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国情有相似之处,即存在着借助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正在进行的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挥推动作用的客观要求。因此,小岛清教授的比较优势论值得我们在对外投资产业选择上加以吸收与借鉴。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后起发展中大国,其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表现为一部分产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一部分产业部门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而有一些产业部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还有一些高技术产业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如果通过对外投资将这些产业部门转移到那些与我国相似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为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让出了空间。中国在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拥有过剩的加工能力,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属于“边际产业”。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国家,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宋维佳,2006)。

(二)国内投资的引致基准

某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可能对国内投资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促进国内该产业投资的增加或者导致国内该产业投资的缩减。根据弹性系数定义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该产业投资的替代弹性,分别计算该产业国内投资额相对于全部产业国内投资总额的变化率、该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相对全部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变化率,然后将二者相比,就得到投资的替代弹性系数。该系数小于1表明该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增长速度要快于国内投资的相对增长速度,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扩张引起国内投资的收缩;相反,该系数大于1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扩张没有减少而是促进了国内投资增加。

(三)产业内贸易量基准

衡量对外直接投资辐射效应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即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与母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它主要由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或连锁度所决定。Mundell(1957)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而Ozawa(1979)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是互补关系。一般而言,产业内垂直贸易量与产业关联的深度和广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产业结构中,产业之间是以一定方式发生相互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另一产业或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联系的程度(产业关联度)越高,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看,产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着能否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问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之一是要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效应,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量的大小,这种交易份额越大,对外直接投资就越有利。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产业部门。

关联效应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前向关联度高的产业来说,若选择初级产品的国际生产,就能为本国相关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增加资源供给,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促进本国产业成长。而对于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来说,若选择最终产品的国际生产,则能带动中间产品乃至初级产品的生产扩张,有效利用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多种相关产品的生产。另外,在考虑产业关联度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避免对国内粗放经济形成某种扩张效应,而要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为战略目标。

(四)产业结构同质性基准

产业结构同质性基准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向与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趋势相吻合,这也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本要求和核心问题。美国、日本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重点大多放在第三产业。例如,1999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5.2%集中于服务业,1998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61.9%集中于第三产业。另外,它们对高技术产业的对外投资也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产业选择与国内支柱产业的选择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吻合。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各产业的动机、门槛高低、比较优势等不同,以及企业战略取向、投资方式的不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能不一致。当然,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不能盲目要求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是,这些产业代表了中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重视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

(五)资源保障基准

尽管从战后国际投资流向的演变发展看,对资源业投资的相对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无论从近期的开发成本与供应效果看,还是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看,我们都应当把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列为我国资源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相对缓和稳定的条件下,灵活地选择国外条件较好的资源富集地进行直接投资,开发和供应国内当前急需的紧缺资源,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将是比较有利的选择。这是因为从长期战略看,可以使国内一些重要资源相对得到保留;从近期效果看,用较少的成本开发国外资源可以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的燃眉之急,通过近期内的国内经济发展来积聚实力,为稍后有计划的开发国内资源奠定物质经济基础。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

(一)东道国总体投资环境约束

东道国总体投资环境是指包括东道国的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组成的综合体。具体而言,自然环境是指东道国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上的差别,使各国或地区资源供给条件不同,因而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贸易也成为跨国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开发获取特定自然资源为目的的跨国企业,首先要弄清东道国的资源条件。即使制造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跨国企业,也应对此加以认真分析,以免使自身的发展陷入盲目境地。自然条件中又以所在国的气候和地形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它们可以明显影响产品的适应能力及使用价值。经济环境是影响对外投资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必然同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经济环境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也最广泛、最直接;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经济政策、国际收支状况、人口状况、收入水平及经济体制等(刘英奎,2003)。

(二)市场机会约束

分析特定行业市场有无长期投资发展的机会,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行业市场容量。这是特定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因素。市场容量,特别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潜在市场容量,决定着行业市场的规模和产品总体销量,是投资企业应预先考虑的因素。而对于销售量多面广的消费品,其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潜在市场容量可以通过科学市场调查方法获得。

第二,行业发展阶段。这是反映特定国家当地行业生产与供给方面状况的因素。特定行业产品的生产发展在一国内通常处于不同阶段,比如行业空白期、行业引进与成长期、行业成熟与能力过剩期、行业衰退期等。行业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着企业进入后将面临的直接竞争状况。一般来说,在存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进入处于行业空白期和成长期的国家将是可行的和有利的,而行业生产能力高度发展,本身也寻找国外市场的国家显然不应该再选作投资进入的目标市场。

(三)产业进入障碍

不同国家的产业进入障碍决定着进入企业将为此支付的成本和代价。因此,企业须给予慎重的比较和分析,海外投资的行业进入障碍至少包括以下三点:

进入企业需承担的额外成本。跨国企业比当地企业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支付额外成本:一次性投资的垫付资本及其利息支出;寻找有利的原材料、流动资金和其他要素供应来源所花的时间和费用;为增强产品适应性可能投入的设计、改进费用;为寻找可建立有效的市场分销渠道而花的时间和费用;为形成和加强市场认识、树立新的品牌商标,而需投入的宣传促销费用;管理控制费用和其他额外费用等。如果跨国经营公司原有生产成本较低,而进入后的预期收益较大,足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抵偿这些进入成本而获利,则决定进入仍然是有利的。相反,则宜放弃对该市场的进入。

当地现有企业的竞争结构与竞争性反应。当地行业原有厂商竞争结构对跨国投资的新进入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寡头或垄断性结构中,原有企业易于联合排外,进入难度较大。相反,宽松竞争结构,则可能较易进入;新进入企业带来的生产能力将会打破现行的竞争与供求均衡格局,因此,当地现有厂商常见的反应就是降低产品价格;新进入企业带来的产品质量、产品差异化及优惠的交易条件,会加强促销宣传和其他营销活动中的竞争性反应。显然,这些反应和行动不仅会改变进入者的预期收益,也会给进入者造成新的、最初可能没有预计到的行动障碍。因此,进入企业的选择与规划应对这类反应的程度及可能持续的时间作出必要的预测和估算,并据此调整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预期。

当地政府与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和可能采取的产业政策,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以及对环境污染、技术指标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均可能对进入企业造成不利或有利影响。尽管不少国家一时期采取吸引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但在具体行业中,当地政府仍会不可避免地偏护本地企业。比如给本地企业以政府补贴、提供优惠贷款等。这显然需要进入企业充分估价政府政策变化可能造成的劣势增加或优势减少程度。此外,当地社会公众对不同国家的民族情感倾向,以及对不同外国产品既有的质量认识和偏好态度等,都可能对跨国进入企业构成可大可小的障碍。一般来说,上述障碍只是进入企业最初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如果目标市场国家确实很有潜力,企业进入后能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且企业也有足够的实力来承担进入的成本,这些障碍也并不足以阻拦企业的跨国界进入。因此,行业市场因素分析与选择的关键,仍然是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四、中国企业国际化产业选择策略

(一)根据产业地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按照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行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将产业分为四大类: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或已衰退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迅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先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关系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先行发展而又能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先导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主导产业带来资金和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和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及促使主导产业的逐步升级提供一个拉力。主导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导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通过主导产业的关联作用向其他产业渗透扩散,逐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向上游的延伸。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受到社会需求的压力最大,往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

陈漓高、张燕(2007)从产业发展速度、产业规模和产业间前后向关联性四个方面进行聚类分析,把行业分成如下四个产业群(见表3—5):

表3—5     按产业地位法划分的中国产业结构现状

alt

资料来源:陈漓高、张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于产业地位划分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

1.先导产业:产业结构同质性基准

先导产业能更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了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向,特别是先导产业潜力系数大,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很高,因此可以较大幅度地超前发展,带动产业尽快实现高级化。但是先导产业的技术寻求或学习型对外投资投入大、风险较高、不可测因素较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先导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应该着眼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培育和扶持、引导先导产业的对外投资,使得先导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国内该产业发展。如果忽视对先导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可能导致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缺乏主导产业的推动。因此,在以上四个基准中,适用于产业结构同质性基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塑造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

2.主导产业:产业比较优势和贸易创造基准

主导产业不仅具有比较增长优势和比较规模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带动作用和新技术的扩散效应,因而是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升部门结构的中坚力量。在主导产业中一些成熟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带动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起到延长该产业生命周期的目的。因此,产业比较优势和贸易创造基准是主导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基准。

3.支柱产业:国内相对投资扩张基准

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在国民经济中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其他产业,但是目前中国支柱产业运行效率较低,处在不利的发展地位。对于支柱部门要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利用高技术改造,以巩固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适用于国内相对投资扩张基准。

4.瓶颈产业:国内相对投资缩减基准和资源保障基准

瓶颈产业在本国尽管处于劣势,但可以考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国外的资源补缺,从而使得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获益。对于这类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采取的基准就是国内相对投资的缩减和退出。

(二)根据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优势型和学习型两种。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投资窗口获取高新技术,打破技术上的垄断和封锁,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从而决定了这类投资应主要面向发达国家。两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完全不同,并且随着中国与东道国比较优势的变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也应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使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不断扩大。

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高,但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某些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选择能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和占领市场,为我国国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和空间,保证国内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具体来说,我国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模仿创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我国引进国外生产流水线,经过消化、模仿、创新,大量家用电器在国内市场已趋饱和状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同时,扩大出口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遏制。这样,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现有的生产能力,才能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将这类产业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比较接近的国家,我国利用技术和管理技能方面的优势,使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东道国必将乐于接受我国的投资,使双方利益得以同等实现。

其次是标准技术产业。由于标准技术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因此,将标准技术产业投资到工资低廉、劳动力要素富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就会拥有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达到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的目的。

最后是适用技术产业。中间性技术相对于高新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更具有适用性。而中间性技术正是我国企业拥有的主要优势。如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较适合资金不足、熟练工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市场需要。

2.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时,我国利用在中低档技术和传统产业领域拥有的比较优势,占领海外市场,获取利润。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引新”为目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或适用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能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优势产业,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成长链。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和长远目标,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产业:

资源开发业。我国国内部分资源短缺,形成瓶颈产业制约。我们可以在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建厂,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而且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我国的开采技术水平。开发国际资源可以缓解我国一些产业部门的瓶颈制约,为我国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前提条件。因此,资源开发业仍然是我国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选择。

传统产业。我国一些拥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尽管这些产业在国内市场上早已成熟,但仍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我国企业拥有这些产业的独特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带动国内原材料、制造业、加工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例还比较低,而对我国来说,向发达国家的这类产业投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一,可直接取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可进行国内技术改造与更新,产品升级换代。其二,能够形成对母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牵引,即从国际生产的需求或供给方面,推动母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三,有利于为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让出一定的经济空间,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本国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大力投向这类技术密集型、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房地产、旅游、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当前,向第三产业投资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大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在这种国际趋势下抓住向第三产业投资的契机,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且不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投资回收期短,因此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压力大,充分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国通过向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投资,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带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产业特征

2003年,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采矿业13.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48.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投资。制造业6.2亿美元,占21.8%,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批发和零售业3.6亿美元,占12.6%。商务服务业2.8亿美元,占9.8%。

alt

资料来源:《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图3—2 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2004年,采矿业18亿美元,占32.7%,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投资。交通运输、仓储业8.3亿美元,占15.1%。批发和零售业8亿美元,占14.5%。制造业7.6亿美元,占13.8%,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商务服务业7.5亿美元,占13.6%。农林牧渔业2.9亿美元,占5.3%,主要是农业方面的投资。其他行业2.7亿美元,占5%。

alt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图3—3 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49.4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40.3%。制造业22.8亿美元,占18.6%,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批发零售业22.6亿美元,占18.4%,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的投资。采矿业16.3亿美元,占13.7%,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的投资。交通运输、仓储业5.8亿美元,占4.7%,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其他行业5.2亿美元,占4.3%。

alt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图3—4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采矿业85.4亿美元,占40.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商务服务业45.2亿美元,占21.4%。金融业35.3亿美元,占16.7%。交通运输仓储业13.8亿美元,占6.5%,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批发和零售业11.1亿美元,占5.2%,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的投资。制造业9.1亿美元,占4.3%,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的投资。房地产业3.8亿美元,占1.8%。农林牧渔业1.9亿美元,占0.9%。其他行业6亿美元,占2.8%。

alt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图3—5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从2006年底的存量上来看,行业分布比较齐全,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存量七成。商务服务业(主要为投资控股)194.6亿美元,占21.5%。采矿业179亿美元,占19.8%,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金融业156.1亿美元,占17.2%,其中银行业存量123.36亿美元,占金融业的79%。批发和零售业129.6亿美元,占14.3%,即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5.7亿美元,占8.4%,主要分布在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制造业75.3亿美元,占8.3%,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房地产业20.2亿美元,占2.2%。建筑业15.7亿美元,占1.7%。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5亿美元,占1.6%,主要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投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7亿美元,占1.3%,主要是为其他服务业的投资。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1.2亿美元,占1.2%,主要是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2亿美元,占1%。农林牧渔业8.2亿美元,占0.9%。其他行业5.3美元,占0.6%。

alt

图3—6 2006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

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聚集度较高。

表3—6     2008年末中国境外企业分布的主要行业

alt

资料来源:《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