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明信的管理

证明信的管理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介绍信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邓庄村村委会主任报警,罗某和唐某被警方当场抓获。介绍信是本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履行公务、联系工作、商洽事宜的重要凭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介绍信的开具由印章管理人员负责。证明信的作用就是确认某人的身份、经历或某事件的真相。介绍信的种类较多,秘书部门管理的主要是工作介绍信。

任务2 介绍信、证明信的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介绍信、证明信的格式和填写要求,掌握介绍信、证明信的保管和规范化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和管理介绍信、证明信。

任务描述

某报社办公室人员王涛正在赶一篇稿子,既是同事又是其高中同学的杨亿找上门来,想请王涛帮忙,给他开一封去云南某县采访的介绍信,强调不要写有效期,因为他还不确定什么时候去。王涛按照常规,让杨亿找报社办公室主任审批,杨亿不高兴了,说王涛死心眼,这么个小忙都不帮,太没有同学情意了。王涛应该怎么做呢?

工作处理

一、任务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个人借用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出借单位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责任外,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常有别有用心者借用单位介绍信从事非法活动。一旦印信保管和使用不当,会给单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单位介绍信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介绍信业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工作规程来办理。王涛一定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二、工作过程

××报社介绍信管理规定

王涛听杨亿说不写有效期,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又听杨亿说不去找办公室主任审批,更是疑惑。他对杨亿讲了介绍信的重要性,又翻出报社的《介绍信管理规定》给杨亿看。

介绍信是在对外联系和商洽工作等公务活动中,用以证明报社员工身份及有关事项的专用信件。介绍信目前分为两种:专用介绍信和空白介绍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介绍信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介绍信统一由办公室印制、编号、发放和管理。

二、介绍信要指定专人负责,妥善管理,不得随处乱放和遗失。

三、对外联系公务,如需开具专用介绍信者,需经单位(部门)负责人签批,然后到办公室审核、盖章。

四、开具介绍信必须用办公室统一的介绍信文本,不得用空白纸和便笺,使用时必须按介绍信文本规定逐项填写被介绍人的姓名、职务、人数、联系工作的具体内容、年、月、日和有效期等。介绍信的内容要文辞达意、字迹工整,一律不得开具空白介绍信。

五、开具介绍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他人。开具后未使用的介绍信必须缴回本单位,不得自行留存或销毁。遗失介绍信要及时报告本单位领导,并向所去单位声明,以防冒名顶替。

六、开具介绍信要保留存根。存根填写不全,内容与介绍信不一致的,或无经手人与审批人签字者,不予加盖印章。

杨亿看完《介绍信管理规定》,还有些不高兴,认为王涛是小题大做,不相信自己。王涛又翻出一个资料文件夹,给杨亿看了一个案例。

为给高中同学罗某“帮忙”,某报记者唐某从单位开出了介绍信,罗某随后以记者身份进行敲诈。

2005年3月28日,罗某以记者身份和唐某(称其是罗某的秘书)约见邓庄村村委会主任时,以发现乱砍滥伐和贿选问题为由,向对方敲诈3万~5万元。邓庄村村委会主任报警,罗某和唐某被警方当场抓获。

经查,报社没有罗某这个记者,而唐某确系该报社正式职工,但因协从他人犯罪,要与罗某共同被追究刑事责任。8月22日,昌平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罗某、唐某有期徒刑一年和六个月。

杨亿看完后,目光凝重了,对王涛诚恳地说了一句“对不起”。然后按照王涛的建议,确定好采访日期后,逐项填写了《用信审批单》(见表3-5),又去找办公室主任签了字,王涛也顺利地给他开具了介绍信。

表3-5 用信审批单

img37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云南的前一天,杨亿大病了一场,去云南的计划不得不取消。王涛去医院看望杨亿,还没等王涛说话,杨亿就把那封介绍信拿了出来递给王涛,两个人会心地笑了。

三、经验总结

王涛非常感慨,多亏了自己保留的那些资料,不然杨亿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呢。今后自己还要多收集一些关于印信管理的资料,一是充实自己的知识,二是作为有力的证据提供给那些不懂介绍信规矩的员工,比自己苦口婆心说上几个小时还管用呢。

相关知识

介绍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派出人员到其他单位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或商务活动时,为说明派出人员身份和承担任务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介绍信是本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履行公务、联系工作、商洽事宜的重要凭证。介绍信与用印紧密相连,只有加盖印章的介绍信才能起到凭证作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介绍信的开具由印章管理人员负责。

证明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出具的,以证明某人身份、经历或某件事实真相为目的的专用书信。证明信的作用就是确认某人的身份、经历或某事件的真相。例如,某些历史事实不够清楚完整,目前又需要确定其真相时,需要知情人出具证明;某些重要事件发生之后,为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生过程,需要在场者或知情人出具证明;某些单位派出人员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向本单位汇报清楚时,可请知情人出具证明。

一、介绍信的特点

1.证明性

介绍信的主要作用是证明被介绍人的身份,使对方能够予以信任并配合办理事务。

2.模式性

介绍信模式性很强,不少单位有事先印制好的空白介绍信,其中一些常用语都已事先写好,只需要将一些事先不能确定的项目填写进去,就是一封完整的介绍信了。即使是临时手写的介绍信,也有固定的格式。

3.简便性

介绍信篇幅短小,内容一目了然,在办理事务的过程中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4.时效性

介绍信有有效期,一封介绍信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不能长期使用。

二、介绍信的种类与写法

介绍信的种类较多,秘书部门管理的主要是工作介绍信。内容一般包括标题、称谓、被介绍者简况、事由、署名日期和有效期等。从形式上说,介绍信一般有三种,不同形式的介绍信的写法,其格式内容略有差异。

1.普通介绍信

可以用于各种公务场合。

介绍信

____负责同志:

兹介绍____等____位同志前往你处办理______事宜,请接洽并予协助。

(有效期30天)

××市××局(章)

年 月 日

2.存根介绍信

带存根的介绍信由存根联、正式联和间缝三部分组成。一般分为上下(或左右)两栏,上(左)栏为存根,留作备查。下(右)栏为正式联,作为对外介绍情况或证明之用。存根部分同正文部分之间有一条带针眼孔的虚线,将两栏分开,虚线上有“××字第××号”字样。要与存根的“第×号”一致,数字要用汉字大写,字体也要大些,便于从虚线处裁开后,字迹在存根联和正文联各有一半。同时,应在虚线正中加盖骑缝章,以防假冒和伪造。

存根栏内容可简写,但必须填写使用介绍信的部门、持信人姓名、简要事由。多人使用时,可只写主要持信人姓名和职务、致发单位,同时应写明人数。正式联的写法与普通介绍信相同。

介绍信(存根)

字第号等名同志,前往联系事宜。

年 月 日

┈┈┈┈┈┈┈┈┈┈××字第×号┈┈┈┈┈┈┈┈┈┈

介绍信

___字第___号

×××(致发单位名称):

兹介绍_____等___名同志,前往___联系______事宜,望接洽并予协助。

  此致

敬礼

(有效期__天)

×××(公章)

年 月 日

3.专用介绍信

专用介绍信也称信函式介绍信,是为请求或希望某种情况而使用的。只能用于某一项专门工作,如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调查材料介绍信、工作调转介绍信等。开具这类介绍信要求叙事清楚,语气和婉。介绍信的正文要写明被介绍者的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务等,还要写明接洽或联系的事项,以及向接洽单位或个人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等。

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存根

___字第___号

介绍___同志系中共党员前往___了解___的________问题。

年 月 日

┈┈┈┈┈┈┈┈┈┈××字第×号┈┈┈┈┈┈┈┈┈┈┈┈┈┈┈┈┈┈┈

┈┈┈┈┈┈┈┈┈┈┈┈┈┈┈┈┈┈┈┈┈┈┈┈┈┈┈┈┈┈┈┈┈┈┈┈

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

×××(致发单位名称):

兹介绍___同志系中共党员前往________了解___的____问题。请予接洽并给予协助。

(有效期__天)

×××(公章)

年 月 日

三、证明信的写法

证明信是持有者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经历或某事真实性的一种凭证,其作用就在于证明。证明信的格式和写法与介绍信基本相同,只是结尾应写“特此证明”,无须填写敬语。其具体结构如下:

1.标题

证明信的标题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构成。例如,“关于×××同志××情况(或问题)的证明”,也可以单独以文种名作标题,如“证明信”、“证明”。

2.称谓

在第二行顶格写受文单位或个人的姓名称呼。有些供有关人员外出活动证明身份的证明信因没有固定的受文者,开头可以不写受文者称呼,而是在正文前用公文引导词“兹”引起正文内容。

3.正文

正文主要写被证明的事实。针对被证明者的要求来写,如果证明的是某人的历史问题,则应写清人名、何时、何地及所经历的事情;如果要证明某一事件,则要写清参与者的姓名、身份,及其在此事件的地位、作用和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

4.结尾

正文写完后,要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特此证明”四个字。

5.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证明单位或个人的姓名,由证明单位或证明人加盖公章或签名、盖私章。

证 明

×××(致发单位名称):

兹证明×××××××××××××××××××××××××××××××××××××××××××××××××××。

特此证明。

×××(公章)

年 月 日

四、介绍信、证明信的使用程序

1.提出申请

需要单位介绍信者,应填写《用信审批单》(见表3-5)。

2.领导审批

向本单位的主管领导请示,履行签批手续,这样既可以防止个人乱用介绍信,又可以使单位领导掌握情况。

3.开信、盖章

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秘书根据审批单填写介绍信、证明信内容,要填写持信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不得开出空白介绍信。在正本的日期处和存根骑缝处加盖公章,交给需用人后,秘书填写《用信登记簿》(见表3-6)。

表3-6 用信登记簿

4.登记、保存介绍信存根

存根要妥善保管,重要的介绍信该归入档案的要按要求归档,以备查考。介绍信存根至少保存3年,销毁介绍信存根,需经领导批准。

五、介绍信、证明信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专人保管,安全存放。介绍信的保管同印章保管一样,要牢固加锁,随用随开,用毕锁好,以防被盗或丢失。

(2)介绍信要填写有效时间,正本和存根须一致,存根要妥善保管。

(3)介绍信内容如有写错的地方,必须在修改处加盖更正章。

(4)开出后未使用的介绍信要及时收回。因情况变化,介绍信领用人没有使用介绍信,应立即退还,未及时退还的,秘书要及时追回。收回后,将介绍信贴在原存根处,并注明原因。

(5)介绍信如有涉密内容,秘书必须予以保密,严禁散布。

(6)填写介绍信要用毛笔或钢笔,禁止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墨水等。

(7)一般情况下不得开具空白介绍信。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开具的,需报请领导批准,并要求使用者在介绍信存根栏写明用途等相关内容。使用者工作结束后应向印信管理人员说明使用情况,如有剩余应及时交回。秘书要及时向使用者了解介绍信的使用情况,并核对存根栏的内容与使用情况是否一致,如有差错,应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

(8)秘书在接待外单位介绍的来客时,应认真查对来人姓名、商办事项与介绍信所开列的内容是否相符。一项工作需要多次联系的,未结束前,其介绍信可继续使用。结束后,秘书要将来人的介绍信收下备查。对前来借物、借款以及商洽较重大事件的人员,当事情已经办妥,在留下介绍信时,秘书应要求该人员在介绍信反面签注办理情况,如经手借到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数量等,以便日后查对。

(9)证明信为两页以上的,应加盖骑边章。

实训演练

一、训练目标

(1)掌握介绍信的编写格式。

(2)掌握介绍信中印章的盖印位置。

(3)掌握介绍信、证明信的写作方法。

(4)掌握介绍信的保管与使用方法。

二、知识要求

(1)掌握介绍信的管理方法与要求。

(2)学会使用和管理印信。

三、训练要求

(1)明确不同种类介绍信的写作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具介绍信和证明信。

(3)要以所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

四、操作说明

(1)利用2学时,分小组进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任务进行点评。

(2)将班上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

(3)由组长就本组讨论的结果在班上发言。

(4)每个人分别开具介绍信并在介绍信上盖章。

(5)师生共同评议。

五、操作提示

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最好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不同类型的介绍信、证明信,认真思考不同的写法,为本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六、任务描述

(1)姜文明是大禹服饰有限公司的秘书,负责办公室的印信工作,市场部的姜辉明天准备到天地公司洽谈业务,他让姜文明给他开一封介绍信。姜文明应如何做呢?

(2)10月1日,销售部李经理要到上海参加一个贸易洽谈会,考虑到要与多家公司洽谈业务,需要带几张空白介绍信。作为秘书应该如何处理?

(3)一天,秘书刘柳接待了一位自我介绍叫王飞的客人,王飞说明来意,他今年想评职称,需要学校出个证明材料,说着还拿出了一封介绍信。刘柳一看,原来是某公司的机械工程师。刘柳通过查阅档案,得知王飞在1968年确实考取了本校李乾教授的研究生,1971年6月毕业。由于历史原因,毕业时未能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请为王飞开具一份证明信。

(4)王青想让秘书刘柳帮他开封证明信,证明她本科毕业,具有高级职称,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去年的科研业绩考核中名列第一。说是她想做一份兼职,对方单位想了解她在单位的表现。王青说这件事不想让领导知道,求刘柳高抬贵手,帮帮她。刘柳应该怎么做?

(5)宣传部的王谦来找办公室秘书张辉,让张辉给他做个证明,马总让王谦找广告公司做的宣传画页都已经发完了,可钱还没付给广告公司,说着拿出了一张单子,上面写的是收到文轩广告公司宣传画共8000张。张辉有些疑惑,王谦连忙解释:“是在街头散发的嘛,反正也没有人知道,你签字了,马总也就信了,回头请你吃饭。”张辉应该怎么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