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工业国和农业国世界工业和世界农业、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垂直型分工体系,并随着垄断资本的输出和列强从经济上、领土上分割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终于形成。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一、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各国之间的社会分工。

国际分工以一国内部的分工为基础,但又与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有重要区别。首先,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即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现起才产生的。其次,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在各国之间形成社会分工。再次,国内分工只受本国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制约,而国际分工则受到各国权力、政策、法律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最后,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国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其他经济条件;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国的国内分工越发达,国内分工越容易超越国界向外延伸,国际分工也就越发展;反之,国际分工的扩大,通过国际贸易而影响各国国内分工的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基础上的。它以国际分工为纽带、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媒介,把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密切地结合起来。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的状态逐渐被打破,资本主义生产便日益朝着国际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向发展。16世纪上半期“地理大发现”之后,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在这个时期,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采矿山,建立种植园,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主制度,从而建立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使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次工业革命不仅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胜利。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这个时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使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生产成为国际性的,同时也是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体系的开始。

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和在此基础上重工业的兴起所形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促进这个时期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性发展。这个时期,环球铁路网的建设、海洋航线的开辟、电报电话的开通等等,才真正将各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转变为世界性的。二是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将工业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将食品和原材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国际分工体系;另一方面,随着垄断资本输出和从经济上、领土上分割世界,以宗主国和殖民地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终于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的以核能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现代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进一步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使科技发展和生产进一步国际化;生产资本大规模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使企业内部和部门内部的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化专业分工;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成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日益被卷入世界工业分工体系。上述资本主义分工发展过程充分表明,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也日益走向国际化,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国际分工从19世纪中叶形成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界各国分别形成工业国和农业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产生了以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重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工业国和农业国或世界工业和世界农业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产生和形成了。第二阶段是工业部门内部国际分工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随着炼钢等新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工业国和农业国世界工业和世界农业、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垂直型分工体系,并随着垄断资本的输出和列强从经济上、领土上分割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终于形成。第三个阶段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以核能和电子计算机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这一阶段不同于前两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以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垂直型分工为特征的,这一阶段则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国际水平型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垂直型分工虽然还未消除,但已退居次要地位。

从对国际分工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到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和国际分工的形式。就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来看,以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以及气候、土壤为主要标志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只是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而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才是决定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国际分工还受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对内对外政策的影响。

就国际分工的形式来看,国际分工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型分工,即一些先进国家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而那些落后国家则是农业、矿业原料的提供者,是某些制成品的销售市场。二是水平型分工,即不仅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制造业。各国既在着重发展制造业部门方面存在分工,又在同一部门的不同产品、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和工序方面也有分工。三是混合型分工,即水平型与垂直型兼而有之的分工。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卷入国际分工体系,完全与世隔绝的自然经济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各国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由该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条件及发展战略等决定的。与国际分工的三种形式相对应,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也有三种:第一种是垂直型方式。参加垂直型国际分工的国家,主要是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经济的科技水平较高,主要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科技产品;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低,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如农业原料、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纺织品、钢铁等。在国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国家生产原料出口,一些国家进口别国生产的原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成品出口。例如日本,由于资源缺乏,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需要进口(分别为90%和80%以上),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又大部分出口。因此,日本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式是典型的垂直型。第二种是水平型方式。这里指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在国际生产过程中,各国参加国际化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大公司在一些部门——如飞机、汽车、电器的生产部门——都纷纷实行国际生产专业化、每一个部门专业化。每一个部门专门生产一部分零件或部件,最后装配成型。拿欧洲的“R-1800”载重汽车的生产来说,发动机是瑞典制造的,底盘和弹簧由美国制造,控制设备由德国制造,车身由意大利生产,装配则在英国进行:这种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式是典型的水平型。第三种是混合型的方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既有垂直型方式又有水平型方式,并把两种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联合起来。德国是参与国际分工混合型的典型,它既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型的国际分工,需要进口原材料,出口它的工业制成品,而对其他发达国家又以水平型方式参加它们之间的国际生产专业化和协作,进口它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也出口它所生产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或联合装配。

国际分工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但是,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也随之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使世界各国都被纳入国际分工之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体系;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际分工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国际分工具有剥削和掠夺的性质,使这个体系内的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并区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从而使国际分工具有资本主义的特点。

国际分工的一般性和资本主义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二者的结合,使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为:(1)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产量。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求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为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是由于国际分工可以克服一国原材料与销售市场的局限性,将生产规模扩大到合理的程度,从而降低生产费用,增加产品产量。战后,日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石油化工、钢铁等产业,正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与国际分工,使其生产设备大型化,产量急剧增长。(2)能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实行产品系列化。国际专业化生产,有可能使整机厂家集中精力设计新品种和制造关键部件,一般零配件由于实行了标准化、通用化,可以从国内外采购或组织协作,应用组合化和积木化的原理来扩大品种或形成产品系列。实践表明,零部件专业化越发达,整机厂的产品越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机床公司每家平均生产机床3.8台,而大量零配件靠国内外的厂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大量专业化生产的分支公司或协作厂家,仅在英国、法国、德国就有40家子公司,为其产品系列化生产奠定了基础。(3)有利于发挥各国生产优势,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能。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与协作,充分发挥各国生产者的技术特长,可以使整机生产厂家按照自己的设计要求在国际范围内从优采购高质量的零部件或组织协作生产,然后进行组装,从而提高整机的质量与性能。人所共知的欧洲“空中客车”A-300和A-310两种型号的飞机,是由欧洲几国共同设计,并按各国技术特长生产部件。发动机为英国生产,机身、机翼为德国和荷兰生产,尾舵为西班牙生产。法国负责机头、座舱的生产与飞机总装。这种飞机的部件可以说是集各国技术优势之大成,故它有飞行速度快、噪音小、耗油量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美国波音飞机强有力的竞争者。(4)可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增进经济福利。根据李嘉图比较成本利益的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输入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在各自生产投入并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数量,通过国际贸易使交易双方均能获利。

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表现为:(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实行殖民制度下的国际分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与掠夺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战后,尽管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打破了殖民体系而获得政治独立,但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制成品与原材料、运输工具、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与垄断状况,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发展中国家仍未能在经济上完全摆脱受制于人的状况。(2)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化和对外经济依附。在殖民化国际分工条件下,西方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原材料来源和销售市场,曾竭力阻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与政治强制手段,迫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单一经济,以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仍以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作为财政和外汇的主要支柱。而发展中国家农矿产品的出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西方世界,因此必然形成对它们的经济依附。(3)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容易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其不可避免地要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因此,参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国家,无论本身的经济制度如何,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影响,遭到危机的打击,使本国经济发展遇到干扰和困难,可能出现出口减少、价格下降、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等现象。据七十七国集团估计,仅1981~1982年两年的危机,发展中国家因出口减少、价格下跌以及西方国家高利息率等原因,便损失近2000亿美元。(4)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严重危害。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某些重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或生产的废弃物会形成社会公害,发达国家政府慑于社会压力,往往以法令形式要求企业予以治理。于是,这类跨国企业为减少治理公害投资,利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缺乏资金和技术设备,将一些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公害严重的传统工业转移到环境保护较松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行径,破坏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甚至造成许多骇人听闻的伤亡事件。

国际分工的二重性理论和实践表明,各国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时,不能无视国际分工的两重性质和两重作用,否则,就会给本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应有的失误。

二、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交易活动,它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从不同国家的角度看这种国际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国际贸易包括的范围很广,交易方式多样,贸易关系错综复杂。国际贸易按照交换对象的形态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商品买卖是国际贸易中传统的贸易形式,由商品进口和出口构成。商品具有有形的物质形态,故商品交换又称有形贸易。有形商品种类繁多,通常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加工很少的农、林、牧、渔和矿产品;工业制成品主要是指经过工业加工的产品。无形贸易是指非实物形态的服务和技术的进出口。无形贸易主要包括运输、保险、金融、邮政通信、旅游等。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包括纯技术知识贸易和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这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最初包括在无形贸易中,后来由于技术贸易的规模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独立成为技术贸易。

按贸易的流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过境贸易是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讲,这就是过境贸易。按国境或关境划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划分标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如果暂时存放在海关保税仓库或放在其他特区内使用而未进入国境,一律不列为进口。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经过加工又运出关境的产品,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进行的商品交换,称之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与商品消费国买卖商品,称之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从经济发展史看,国际贸易同国际分工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都存在着紧密联系。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形成的前提条件,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内在的普遍要求,并不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贸易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前提,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前提条件:(1)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他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开办工厂矿山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的积累;(3)海外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各国都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由15世纪末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基本前提条件的过程。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以上三个基本条件的形成,都和国际贸易有着密切关系。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商品的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的需要刺激扩大生产规模,这就产生了对劳动力和原料等生产要素的大量需要,从而推动了资本对农民的剥夺过程,加快了农民同生产资料的分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大批自由劳动者。15世纪前后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就是典型。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还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小生产者和行业手工业者的两极分化过程,昔日的大批手工业者和帮工,还有一部分行东,也纷纷沦为无产者,成为资本的雇佣劳动力。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欧资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和奴隶贩卖大获其利,加上海盗式贸易和殖民掠夺,他们在世界各地获取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源源流入西欧,转化为货币资本。最后,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开拓了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和为之开路的商业战争,征服和占领了国外殖民地,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迫使这些国家片面生产适合宗主国需要的某几种农产品、矿产品或畜产品。结果这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虽然国际贸易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国际贸易终究只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只能通过决定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起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在16世纪,部分地说直到17世纪,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旧生产方式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过非常重大的影响,那么,相反地,这种情况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育和成长。资本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的规模,决定其需要和必然发展国外市场和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和生存条件,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首先,资本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趋向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市场,这就决定了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利润和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资本主义企业的生命在于不断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而实现于流通过程。不断扩大规模的生产要求不断扩大销售。国内市场容纳不下,它必然要冲破国界,以世界为舞台,到国外去开拓和扩大市场。其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是驱使资本主义各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外在强制力量。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资本必须加速积累,无限扩张,不只限于国内市场,还要面向世界市场。再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使得较为发达的部门必然在国外寻找市场,这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社会生产不可能完全按比例地均衡发展,往往利润高的部门发展快,利润低的部门发展慢。然而各生产部门之间互为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各部门保持一定比例。结果,发展过快的部门,会出现大量过剩商品要到国外去寻求出路;发展不足的部门,又会出现供应缺口要到国外去求得补充。国际贸易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且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强大力量。国际贸易刺激了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在国际生产关系发展变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影响下,在资本输出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促进下,国际贸易表现出一些新特点。(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这一点既表现为国际贸易总额的绝对增长,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的范围及数量是依赖于世界范围内生产的发展而扩大的,由于战后生产领域内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产品结构出现了高级化、差异化、商品化程度提高的现象,使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战后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战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并蓬勃发展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给国际贸易的发展以极大推动;广大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取得了独立,使以前的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变成了国际贸易,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容量;欧共体和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使区域内国际贸易有了巨大发展;战后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销售额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70%,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内一种令人瞩目的贸易形式。(2)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加剧,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而发展中国家总体出现了急剧下降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内部,最大的变化趋势是西欧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而美国和英国所占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内部,石油出口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所占比重增加,非石油出口国所占比重减少。但在非石油出口国的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较快。(3)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扩大,初级产品的比重减少;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资本货物和耐用消费品的比重扩大,纺织和轻工业产品的比重减少;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燃料的比重扩大,原料和食品的比重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世界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减少,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却不断扩大。同时,世界市场的价格体系的变动不利于初级产品生产国,致使这些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比价对初级产品的不利变动,造成了世界贸易总值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4)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多极化趋势增强,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独一国难以立足和发展本国经济,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纷纷成立。在集团内部的成员国之间,相互降低关税,消除或减少关税壁垒,相互给予优惠待遇,加强各种形式的多边经济合作,使得贸易集团内部贸易增长迅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调剂国内市场余缺,协调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平衡,以及获取高额利润都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国提出了对外贸易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即我国对外贸易要以出口贸易为核心,以进出口平衡为基础,努力使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对内对外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格局;按照国际贸易规范和国际惯例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加快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奠定我国开放型外贸体系的基本格局。

三、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领域,是同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间商品流通的总和。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密切相关,互为条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基础;世界市场的出现,又是实现和发展国际分工不可缺少的媒介。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是构成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世界市场不是各国市场的简单组合和汇总,它是各国(地区)市场突破一国(地区)范围向外扩展而形成的世界性的有机联系、相互交错的统一体系。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密切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打破了封建割据,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随后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外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落后国家的资源,不断向外扩张,从而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之间形成了世界市场。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16世纪中叶因适应新市场而崛起的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产量迅速增长。国内市场已经显得狭小,寻求和开拓世界市场成为新兴工场主的强烈追求,亦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世界市场的成长,有力地加速了国内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这一切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工场手工业的狭小基础,限制了国内统一市场的最终完成和世界市场的发展。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扩展国外贸易成为大工业的内在要求和资本主义的生存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成为现实的必然。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科技发展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初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至少是就这个市场的轮廓讲——和以这个市场为基础的一种生产。”

世界市场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和扩大起来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统治和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由此形成世界市场的下列特征:

第一,世界市场的不平等性。世界市场是在资本追逐利润的情况下,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之中,但这种流通是完全服从资本主义生产需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世界上大多数经济落后国家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同它们进行不平等的交换,对它们进行剥削和掠夺。因此,经济发达国家的富强是以经济不发达国家的贫弱为条件的。

第二,世界市场的自发性。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扩张中自发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自发地在市场上起着作用。在一国内部,剩余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使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呈现盲目和扩大的趋势,导致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而在世界市场上,这一规律的自发作用则导致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之间越来越深的鸿沟。同时,由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规律的自发作用,必然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各国之间自发地进行分配,各部门、各国的生产在剧烈的竞争中盲目发展,因而造成各种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浪费。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受到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制约和限制,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和起着主导作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仍在自发地影响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世界市场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持久稳定地发展,而只能间歇地发展,即时而有所发展,时而停滞,时而倒退。资本主义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带进了世界经济生活。这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竞争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而日益具有世界性。这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加重了世界市场的动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利润,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而展开激烈的斗争,也势必使世界市场更加动荡。世界市场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性,各类商品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性,各类商品价格的不稳定性,以及各国在世界市场上所处地位的不稳定性等。

第四,世界市场的垄断性。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而居于统治地位,世界市场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统治和竞争的场所。各国垄断资本把本国市场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后,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而广泛实行妥协和联合,统一对外。它们建立出口卡特尔以实行卖方垄断,建立进口卡特尔以实行买方垄断,组织国际卡特尔以实行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垄断。早在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就已经开始相互勾结瓜分某些商品的世界市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卡特尔广泛存在和发展迅速,其在世界出口总值中比重一度达到4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相对下降,取而代之的跨国公司成为垄断资本统治和争夺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

第五,世界市场的竞争性。垄断和竞争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点,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特点。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国际经济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集团和国家利益,在于垄断高价和高额利润本身提供了激烈竞争的条件。由于市场问题空前尖锐,各国普遍采用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以占领国际市场。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和局外企业之间,以及局外企业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生产同类产品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竞争,这种竞争常常使得世界市场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日本的垄断公司在钢铁、汽车、电子等产品市场同美国、欧洲的垄断公司进行激烈的贸易战,并在竞争中不断扩大所占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生产相互替代产品的各国厂商之间还存在间接竞争,如煤炭企业与石油企业之间,铜和铝、铝和锡生产者之间,人造原料和天然原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方式也日趋复杂。除了采用价格竞争方式外,垄断组织还注重非价格竞争,通过改善产品的品质性能等扩大销售。同时,采用招标、补偿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争夺国外市场。所有这些都使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亚非拉等地区国家为摆脱新殖民主义在经济上的控制和剥削而开展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市场从原来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场所。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