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协调的主要内容是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国际贸易内在的多边性倾向以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的日渐加深,削减关税的双边谈判最终发展成为涉及多个国家的多边贸易谈判,有关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国际贸易协调机构。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一、国际贸易协调

(一)早期的国际贸易协调

国际贸易协调的主要内容是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早在世界经济初步形成,以聚敛金银为主要目标的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在欧洲盛行的时候,关税就是各国政府重要的外贸手段之一。到了十八九世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并发展了自由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进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是为当时的工业强国尤其是英国服务的,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因此受到了许多倡导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学家的挑战,其中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最具有代表性。在贸易保护理论的指导下,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纷纷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例如美国自1816年通过了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后,就不断地提高各种产品的进口关税,1862—1864年又将关税的平均税率从37%提高到47%;1890年10月通过了《麦金利关税法》更是将进口关税提高至创纪录的49%。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失业以及大量商品的滞销,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之中。不仅仅是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法国,甚至是英国也相继转向贸易保护政策。世界各国为了转嫁危机,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纷纷制定了以邻为壑的对外贸易政策,除了实行高额关税外,还大量采用了数量限制、外汇管制、卫生检疫措施、烦琐的海关手续等新的保护措施。这些都使得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世界市场陷入一片混乱,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世界各国的“贸易战”加深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多数发达国家也日益意识到战时的那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益于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推行自由贸易,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才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原来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战争的破坏,其实力都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需要美国经济的援助以恢复国内经济,这时国际贸易协调都是由美国主导和推动的。但该时期的国际贸易协调主要采取的是双边贸易谈判的方式,主要原因为,当时美国内部一部分人强烈呼吁降低关税,推行自由贸易,认为这能够使广大消费者受益,并有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这项提议却遭到了来自进口替代产品生产区的国会议员的反对。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大量地与其他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议,把减少对本国进口替代产业的保护同其他国家拆除贸易壁垒、扩大本国的出口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争取得到国内更多的支持。通过一系列双边性质的关税削减协议,美国的平均进口关税从1932年的59%降至二战结束时的25%。

但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兴起的这种双边贸易谈判也有缺点,即因为第三国“搭便车”的现象而削弱了有关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内在动力,从而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贸易政策协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例如,A国同B国就X产品的贸易进行双边谈判,谈判结果是A国削减了对B国X产品的进口关税。如果A国是贸易大国,那么X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交易量就会扩大,这就使得其他未参与谈判但出口X产品的国家获益。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国际贸易内在的多边性倾向以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的日渐加深,削减关税的双边谈判最终发展成为涉及多个国家的多边贸易谈判,有关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二)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政策的协调,战争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便着手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7年4月10日至10月30日,在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与会国在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的同时,进行了有关相互间减让关税的多边贸易谈判。会议结束后,与会国决定将该宪章草案中有关多边贸易的规定作为业已取得一致的关税减让的基础,并将这些规定和各国所作的“关税减让表”结合成为独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附于《会议最后文件》中。1947年10月30日,与会国签署了最后文件。同日,23个最后文件签署国制定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议定书。于是自1948年开始,作为与贸易有关的国际框架的GATT体制正式发挥其职能,并支撑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GATT的体制框架下,世界各国一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见表7-1)。这些贸易谈判虽然是各个国家实力较量的结果,受到许多大国意志的左右,但是一次次的谈判使得国际贸易壁垒得到大幅的降低,并且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GATT也陆续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协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与会国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令GATT对国际贸易的调控能力得到大大增强。此轮谈判无论从规模、参与国数目,还是从议题内容和涉及面来看,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次多边贸易谈判,特别是签署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决定建立取代关贸总协定的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是让国际贸易的协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也是对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TO)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1.WTO的多边贸易协调

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国际贸易协调机构。它在与关贸总协定并存一年后,于1996年取代GATT,担当起国际贸易的协调组织管理的职能。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与GATT相比,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包括:

(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WTO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从原先纯粹的货物贸易,到后来的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一直延伸到21世纪才被逐渐关注的一系列新议题,如:贸易与环境、竞争政策、贸易与劳工标准以及电子贸易等。

(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如果将目前尚未完结的多哈回合谈判计算在内,WTO与其前身GATT已经组织了九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地削减了各成员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解决各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保障WTO各协议有效实施以及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际贸易顺利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4)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WTO成立后又陆续地举行了许多协调内容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谈判。1997年2月,69个成员政府签订了关于电信服务方面的协议,同年又有40个成员政府成功地达成了关于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的协议,70个成员国签署了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等领域95%贸易量的金融服务协议。新千年开始,许多关于农业和服务业的谈判又被提上了议程。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四届WTO部长级会议上,与会成员正式启动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在议题范围和参加成员数量方面又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展,谈判内容包括了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新加坡议题、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发展等,许多新的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到了多哈回合谈判中来。

更加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虽然为各成员发展国际贸易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因为涉及各方利益的进退取舍,谈判始终十分艰难。多哈回合启动以来,谈判进程一波三折。2003年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此后,经广大成员共同努力,各方于2004年7月达成了“多哈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发达国家成员方同意在具体时限内取消所有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对扭曲农业贸易的国内支持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削减。作为补偿,发展中成员方同意降低工业品的进口关税和其它壁垒,进一步开放非农产品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一些极度贫穷的成员方,协议允许它们继续在一些关键领域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同时,还增加了对最不发达成员和新成员的待遇安排上的灵活度。但这一协议只设定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不包含具体的减让条款。2005年底,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然而这次会议依然是在各个国家之间达成一个初步协议,在事关多哈回合成败的削减农业补贴、降低非农产品关税和开放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谈判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2.双边贸易协调——区域贸易协定

出于对WTO坎昆会议谈判结果的失望及WTO多哈回合谈判前景的谨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双边区域性自由贸易安排(FTA)发展得极为迅速,丝毫没有受到WTO建立的影响。根据WTO的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7月,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知备案的自由贸易协定总计达330个,其中206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WTO的所有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方;协定当事方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名目繁多,其中对全球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自由协定主要有: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中国、日本、韩国及东盟为主体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东扩及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双边贸易合作。

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近年来不断地与中南美洲国家磋商、协调,力图建立一个包括全美洲国家在内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现在,除了少数南美国家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持有异议,其他大多数的国家都在美国的作用下同意参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除了在美洲,美国还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例如它在2004年初与新加坡签订了关税减让的双边贸易协定,并想以此为范本,将其推广到美国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关系中。

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区域意识明显地增强,各个国家都充分意识到相互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在近10年的时间里,建立在以东盟—中日韩为主体的东亚合作发展得极为迅速,其合作已经扩展到诸多领域,如金融、货币、贸易、农业、旅游、卫生、打击犯罪等各个方面,并已建立了10多个部长级会议机制。我国于2001年11月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同意在2010年和中国落实自由贸易协定,柬埔寨、老挝、缅甸与越南则至2015年落实。在此背景下日本也于2005年启动其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谈判,现已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计划在2012年前与东盟各国全面落实自由贸易协定。韩国与东盟的谈判则相对滞后。

欧盟在2000年的尼斯会议上通过了《尼斯条约》,正式开始实施“东扩计划”,并于2004年5月使其成员国最终扩大到25个,几乎涵盖了所有欧洲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其贸易区的规模。另一方面,欧盟也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双边经济合作,并先后与墨西哥、智利、南方共同市场、中东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例如,1999年欧盟单独同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及智利举行了首脑会晤,具体商讨关于在2005年建立两大集团的自由贸易区问题。2000年,欧盟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约旦等12个国家起草了《欧盟—地中海和平与稳定宪章》,计划到2010年建成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此外,欧盟与海湾国家、南非、墨西哥、俄罗斯等国也都有双边自由贸易方面的合作。

二、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协调

(一)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协调

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在英国、拉丁货币联盟(含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若干北欧国家及德国和美国实行国内金本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时由于英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并且英国率先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规范黄金的进出口和中央银行的业务,较早地实现了黄金的国际流通、英镑的国际化和英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因此到了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实行金本位制,从而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除了以黄金作为本位币这一基本的特征外,还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各国的储备货币主要是黄金,国际间的结算也主要使用黄金,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其数量不受限制。这就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2)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地去交换金币或金币等量的黄金,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固定的价格买卖黄金。这一特征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的比价相对稳定。(3)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以按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它能够调节市面上货币流通量,使各国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在当时的条件下金本位制对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国际贸易的各参加国的国内货币供应量与其国际收支状况直接相连:逆差国货币供应下降,物价水平下降;顺差国货币供应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而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又将改变顺差国和逆差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顺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削弱,逆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增强,这就逐渐地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不过国际金本位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也导致了金本位制的最终垮台,其主要表现在:(1)金本位制下国际间的清算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与输入,而黄金本身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供给量显然无法跟上国际市场对其的需求量,这导致了黄金价格的不断调整、上扬,从而引起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动荡。(2)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较发达国家能够通过国际贸易和一些有利的贸易规则不断地积累黄金,这使得黄金的分配很不均衡。例如,在1913年,英、美、法、德、俄五国的黄金存储量占到了世界黄金总量的三分之二,使得其他国家很难继续维持金本位制。(3)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物价铸币流动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并不是完美的,它往往要求各国以本国经济内部的不稳定为代价来换取外部的收支平衡,这无疑就为金本位制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由于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经济矛盾的激化,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贸易限制措施,增加银行券的发行量,限制黄金的自由兑换等手段来维持内部经济的平衡并为战争筹措资金。终于在大战爆发时,各国纷纷终止了银行券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国际金本位制宣告瓦解。

大战结束后,出于对经济恢复的需要,世界各国又着手开始进行世界货币体系的重建。1922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召开了世界货币金融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当时人们普遍倾向于恢复到战前相对稳定的国际金本位制。然而在缺乏国际合作,无法全面提高黄金价格的条件下,已有的黄金储备显然不足以支撑世界各国对黄金的需求。

因此在此次会议上就确立了一种节约黄金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1)黄金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各国纸币都规定了相应的含金量,并代替黄金执行流通清算和支付手段的职能。(2)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通过与这些国家的货币维持固定的比价而与黄金间接挂钩。(3)国际禁止黄金的自由流通,黄金的输出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当那些没有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国家需要黄金时,必须通过购买挂钩货币来获取黄金,并需要在直接挂钩的国家存入一定数量的外汇和黄金作为维持汇率的平准基金。(4)黄金只在最后才充当支付手段,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黄金储备不足的难题,在一定时期维护了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内的继续,但是从本质上说黄金数量的增长依然满足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汇率稳定的需要,因此它充其量也只能作为一种旧事物在作出局部改善后的一种延续,并不能摆脱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协调作用的发挥

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制定的固定汇率制度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特征。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规范国际货币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还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货币金融协调机构。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起来,并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包括:(1)通过设置一常设机构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与协作,从而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以及各成员国生产性资源的开发,并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3)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通货贬值。(4)协助在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取消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5)在具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向成员国提供临时性贷款,以增强国际社会对它的信心,使其能有机会在无需采取有损本国和国际繁荣的措施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失衡。(6)根据上述宗旨,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减轻失衡的程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1)监督成员国及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并以其多年的经验为基础,向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2)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贷款,不仅是提供暂时性融资,还对旨在纠正基础问题的调整和改革政策给予支持。(3)在其专长领域向成员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例如苏联解体后,基金组织便参与进来,帮助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及其他苏联国家的中央银行建立起国库体系,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一部分。

总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发挥了其重要的维持国际汇率稳定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特里芬难题”,国际社会如果要持有足够的国际货币,则美国国际收支必须逆差,否则各国就无法持有足够的美元,但是如果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则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各国就不再愿意持有美元。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只能在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随着美国经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逐渐下滑,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最终瓦解。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

浮动汇率制下,国际货币汇率协调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1.七国汇率协调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自1973年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以来,西方各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对世界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在近期建成,世界外汇市场的协调主要依靠发达国家尤其是七国集团进行干预,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针对美元、日元、马克等几种主要世界货币之间汇率的联合干预和协调变得更加的频繁。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就发生了两次大幅度调整:一是1985年9月广场协议,主要为解决日美贸易争端,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二是1987年2月卢浮宫协议,主要为解决美元过度贬值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日元对美元出现短暂性的大幅度贬值。这些干预尽管对各个国家利弊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利于当时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

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尽管对特定时期的具体事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它在国际汇率协调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

(1)西方各国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同时常常因为彼此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方面缺乏配合而使得最终效果大打折扣。例如令欧洲货币体系自成立以来受到最大冲击的1992年欧洲金融风暴从根本上讲,其爆发的原因就是欧共体内部各个国家货币政策的失调。

(2)现行的浮动汇率体制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制度上的缺陷,在有些方面甚至仍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非对称性问题。由于世界经济中货币协调体系的非对称性,各国政府间所进行的货币政策往往出现冲突,从而最终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例如1979年后,为了抑制美元汇率的不断上涨,日本和西欧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紧缩银根,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美国并没有相应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得世界经济发生通货紧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衰退。

(3)各国政府制定本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最大化本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汇率制度来限制一国政府是很难令其兼顾别国利益的。由于参与世界经济的主体都是主权国家,在其违背经济协议或是不履行其应尽义务时,也很难对其制定和施行某种国际制裁措施来约束它们,所以在现实中,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各国的经济实力,而是取决于各国政府要相互协调经济的决心。

2.IMF的治理机制和职能面临着改革

在从以固定汇率制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过渡到以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也遇到了挑战。一方面维持固定汇率制的职能自然消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弱化;另一方面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又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备更多的功能,这就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为成员国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及时的援助和保护。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发出危机警报,危机发生后,又反应迟缓,救助不力。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这方面的功能,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

(1)加强对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产负债表、外汇储备和外债情况的研究和评估,加强对金融风险因素的分析、监测和预测。

(2)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功能,及时、准确和充分地将所获信息和分析、监测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各成员国(包括在相关的版物上发布这些信息),并据此对成员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设性建议,帮助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必要时应发出风险警告。

(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进行干预和援助的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对长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的国家进行政策规劝及对政策的实施提供帮助,以防止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断恶化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4)增加基金份额,增强其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经济实力。可以按现有比例增加成员国的交纳份额,也可以由基金组织牵头建立若干个区域性的储备调拨机制,以便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时,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动用资金的规模。

3.区域货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由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在近期建成,而区域性货币体系安排既能为集团内更多成员国所接受,又有利于维持国际金融秩序,防范大规模的、破坏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为了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金融合作,有效地控制汇率波动和防范金融风险,各货币区域联盟纷纷建立。其中,欧洲区域货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欧洲货币协调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欧盟对于货币汇率的协调也是逐步进行的,其主要措施包括:

(1)实行联合浮动。这是欧共体最初采取的协调形式。1972年4月10日,为了缩小成员国汇率的波动幅度、稳定各国汇率,欧共体通过马赛尔协议,决定组成联合浮动集团,实行蛇洞制。具体规定是:成员国货币间汇率可在±1.125%范围内波动,对美元等非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可达±2.25%。根据这一协定当某一成员国货币受到冲击,对美元汇率上升或下降时,其他成员国要采取一致行动,使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也大致升降相同幅度,以保持相互之间的汇率稳定。

欧共体的联合浮动措施确实在一定时期减少了成员国的汇率波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在1973年秋以后,由于相继发生了石油危机和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欧共体成员国忙于应付自身的经济困难,无暇顾及欧洲经济货币联盟计划,货币合作暂时停止。

(2)建立欧洲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共体的货币合作再度受到重视。1979年3月13日,欧共体9国首脑在巴黎举行的欧共体理事会上正式建立起欧洲货币体系,以增强对成员国间汇率政策的协调作用,促进西欧国家的联合。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创立欧洲货币单位——埃居,以其代替过去的欧洲记账单位;建立双重中心汇率制;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对稳定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和汇率起到了显著作用,并促进了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统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为适应国际收支领域平稳发展的要求,推动欧盟内部的合作,欧盟于1999年1月1日创立欧元,统一了成员国的货币。为确保统一货币的正常运行,协调成员国间的货币政策,欧盟同时也成立了欧洲中央银行。这些措施,极大地保证了欧洲各国汇率与国际收支的稳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所谓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是指在有关国家解决失业或是通货膨胀目标不一致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就这些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达成某项协议或临时默契。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为抑制出现的经济危机而采取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而是为了各国的共同利益而采取一致的对策,即通过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而持久的调整,来消除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政策制度的不平衡性,使得整个世界经济能够更加协调稳定地发展。当然这种协调的结果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但是短期内对于某一个或某一些国家来说就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这常常会阻碍各国经济政策协调的正常推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缺陷日益明显,为了解决市场失灵,西方国家不得不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调节。然而由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性的不断加强,世界性的经济问题对各国的影响不断地放大,这就使得一国单方面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受到削弱。各国政府发现,通过协调与合作来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要比各自为政,彼此独立地进行经济调控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过就目前而言,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还是处于较低层次,其协调的方式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协调的对象也往往是当前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较为棘手严峻的问题,而对于各国经济发展中诸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等深层次的问题一般很少涉及。而即便是对一些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各国进行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有关国家也常常是为了本国的利益而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到的结果通常体现出大国的意志。

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七国集团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占有重要地位。七国集团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七国首脑会议。二是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该部长级会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首脑会议以外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是七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决策者。很多重要议题都是由七国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通过后,再提交首脑会议签字对外发布的。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七国集团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

(1)财政政策协调。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财政政策的协调在G7进行经济协调过程中十分重要。在每年一度的G7首脑会议或G7财长会议上,G7首脑或财政部长就各国的政府预算、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讨论协商并达成一定的协议,以期促进各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78年,为了解决两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G7在当年召开的波恩会议上开始就财政政策协调达成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协调措施,提出了“护舰队计划”,七个经济体共同实行了适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由于后来的一些客观原因,虽然波恩会议的财政政策协调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却为G7的财政政策协调开了头。

在此后的20多年中,财政政策协调一直是G7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减少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协调手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理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G7财政政策协调的具体内容及各国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变化。不同国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适用偏好不同。由于政治、经济和历史方面的原因,美国一向对财政政策作为反周期工具存有依赖,特别支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G7之中,往往是美国在频繁地推动其它各国实施“协同增长计划”,而德国、日本对财政政策的协调却相对比较保守被动。

(2)货币政策协调。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国内经济目标,如低通胀率、低失业率、经济增长等,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一国的货币政策往往会产生溢出效应而影响其它国家。为避免以邻为壑的政策,G7在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协调,必要时,还对本国的货币政策作出了适当调整,以适应他国的需要,其中主要表现为对利率政策的协调。G7的利率协调主要通过G7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会议来协商、确定政策方向,通过国内的宏观政策加以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协调降低利率,以促进经济回升与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又调高利率;而在股市危机和经济不景气时又调低利率。从自身利益出发,虽然各国的意见有时不尽一致,但总的说来通过协调,大都能在短期内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