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夏商贸业发展迅速

临夏商贸业发展迅速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截至目前,仅临夏市、广河县、临夏县开展边境商贸经营的商户有150多户400多人,经营的边贸物资主要以皮毛、木材、家电、丝绸以及日用百货等为主。目前,临夏的各项商贸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临夏州个体商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为商贸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六、商贸重镇——甘肃临夏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下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6万人,少数民族110.5万人,占总人口的56.4%。

img53

回族商贸重镇——临夏

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商贸贩运传统,宋代时这里的商品贸易就比较兴盛,宋初在河州设立“提举茶盐司”,专管茶、马、盐交易。明初,这里又设立茶马司,以茶易马,逐渐成为著名的“茶马互市”。清初沿袭了明朝的“招茶中马”制度,河州境内的双城、土门关等仍作为汉、蒙、藏等各民族茶马贸易的场所。雍正时,茶马机构被撤销,变成各民族贸易的集市。“茶马互市”带动商业贸易、物资交流和市场的形成,使临夏逐步发展成为陇右商品集散地和汉、回、藏贸易的枢纽。清末,英、德商行在临夏先后设了新泰兴、世昌等六大商号。商贸日渐繁荣。民国年间,临夏除经营大宗的畜产品、羊毛、皮张和贵重药材之外,棉布、绸缎、饮食杂货、修理、旅店等有新的发展,尤其是部分农民也开始兼营商业,商贸流通开始进入繁荣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临夏商贸业得到迅速发展,如今,临夏州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在改革开放初期,临夏州在全省率先开放了25处集贸市场。随后,在1994年被国家民委、国家体改委确定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后,临夏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先后投资1.16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市场110处,建成了一批像广河县滨河市场、临夏市东部批发市场、畜产品交易中心等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较齐全的综合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了一个城乡结合,综合与专业并存,批发与零售配套,多种类、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网络。到2005年底,全州各类市场达到134个,商业网点143个,活畜、皮革、羊毛、药材、木材、家具、服装、家电等专业市场遍布各县(市),特别是临夏市河滩关和广河县三甲集以集散皮毛多、成交量大、长途贩运活跃闻名西北,是全国五大皮毛集散地中的两大市场,为临夏红火的民间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民间商贸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这里的回族商户们开始走出州外,进入国内大市场,开展远距离、大规模的商贸活动。据统计,在临夏州商贸从业人员中,60%以上现已走出州外,他们或上青藏高原收购畜产品,或下江南,闯京沪,走沿海采购或批发适宜牧区需要的工业用品和民族用品,充当起了东西物资交流的二传手。目前,这种流通网络已延伸到云南、四川、江苏、浙江、上海、广州、青海、西藏、新疆等20多个省区(市)。有资料显示,常年在云南经营茶叶市场的临夏人有1000多人,他们把大批的茶叶运到临夏集散;在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地约有5000临夏人从事各种商贸往来,拉萨八廊街上的商店一半以上是临夏人开的。近几年,临夏还引进协作项目100多项,为州外贸易拓宽了外部空间。此外,临夏州部分商贸大户已涉足边境贸易活动,如在新疆的阿拉山口、伊宁、霍尔果斯,西藏的樟木、亚东,黑龙江的漠河等边境商贸口岸,都有临夏州的生意人。截至目前,仅临夏市、广河县、临夏县开展边境商贸经营的商户有150多户400多人,经营的边贸物资主要以皮毛、木材、家电、丝绸以及日用百货等为主。边境贸易的发展打通了国内与国外贸易的通道,部分商户开始走出国门,在中亚和周边国家开办公司,设立商贸网点,将国内的产品销往国外,他们从樟木、亚东向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出口家用电器、日用百货、瓷器、民族用品等。

可以说,近年来临夏商贸的发展日新月异。临夏州商贸经营者大部分是回族穆斯林群众,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意经”。他们进货快、销售快、周转快,很善于堵“市口”,一旦市场稍有变化,什么商品畅销,什么商品匮缺,什么商品就从厂家和产地很快进入市场,多则七八天,少则三五天。有些商品紧俏时,他们5天一趟拉萨,6天一趟广州,频繁贩运,进货、销售都很及时。并且能够吃苦耐劳,他们深入集镇、牧场收购皮毛等畜产品,然后大户将产品集中起来,长途贩运到三甲集和河滩关,一部分皮毛就地加工,一部分销往全国各地。这种分工负责的经营方式既减少了中转环节,又促进了劳动和资金的相互联合。再加上有“河湟雄镇”之称的临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唐蕃古道的重镇,茶马互市的中心,这样的区位优势使临夏州很快成为兰州的商贸大市场。

目前,临夏的各项商贸业发展势头良好。清真牛羊肉食品方面,穆斯林群众加工的清真牛羊肉食品贸易市场随处可见,临夏人经营的东乡手抓羊肉、牛肉面等店铺已布满全国,尤其是成品包装的清真牛羊肉食品还很受中东、中亚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市场潜力较大;皮毛交易方面,临夏市河滩关和广河县三甲集是全国五大皮毛集散地中的两大市场,近年来,集散成交的牛羊皮成批贩运到山东、浙江、深圳、广州等地,规模贸易效益较好;民族用品方面,临夏积石山保安腰刀以其工艺独特、样式繁多已闻名遐迩。临夏州加工的回族帽、哈萨克毯等在国内回族聚居地区和中东伊斯兰国家均有较强的竞争力。

虽然临夏的商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临夏商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临夏州商品集散地的功能有所减弱;临夏州同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低、效益差等问题日益显露。尤其是临夏州个体商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为商贸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临夏州大部分个体商贸经营者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较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长远发展的思路和规划。所以,如何提升临夏州商贸的发展潜力,是临夏州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1994年1月临夏州被国家民委、体改委批准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到2001年底,临夏州确立了“民营经济强州,建设西部温州”的发展思路,再到2003年6月,临夏州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区若干优惠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为发展临夏民族商贸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临夏的发展将会蒸蒸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