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试论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新世纪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则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具备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是经过努力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心血来潮,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新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经济发展上赶上发达国家。

试论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新世纪之初,我国在制定“十五”计划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这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和特点确定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要从什么发展阶段或水平跨越到什么发展阶段或水平上去?为什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无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否又要搞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8年的“洋跃进”那样的盲目冒进?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是正确理解和切实执行这个新战略特别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新世纪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由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一般来说是由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工业化)→工业经济高级阶段(发达的工业化)→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演进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只能按这个历史顺序循序渐进,不可能超越其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跨过某个阶段,直接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比如,不可能由原始经济时代直接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也不可能由落后的农业国直接转变成发达的工业国,更不可能一下子由农业经济社会直接跳到知识经济社会。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演进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特征、产业结构演进的不同层次和高度。其中一个阶段的到来,都必须以前一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作为基础,以前一个阶段生产力发展任务的基本完成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作为前提条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这种客观必然性的存在。但是,这种客观规律性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先进的国家永远先进,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永远落后,也并不排斥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努力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落后国家只有实现超常规的发展,才有可能赶上先进国家。所谓超常规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或者加上外部援助,使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缩短某一个发展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在比通常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个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任务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特殊条件下,落后国家还可以通过同时完成互相衔接的两个阶段的任务,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国家。

21世纪将是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初步实现工业化的中国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临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中国在新世纪要努力实现的所谓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说是指不经过先由不发达的工业化过渡到发达的工业化,然后再实现信息化的发展顺序,同时进入工业经济高级阶段和知识经济社会,同时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

二、新世纪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

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与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8年的“洋跃进”有着本质的区别。“大跃进”和“洋跃进”仅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脱离中国国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发展目标。新世纪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则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具备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是经过努力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心血来潮,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总的来说,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的需要。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阶段。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知识化、信息化是当今的世界潮流,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向各个领域渗透,不仅导致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而且使传统产业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新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经济发展上赶上发达国家。21世纪的现代化与20世纪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将是21世纪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特征。工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将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离开高新技术的改造和武装,工业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此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同时实现发达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传统的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存在严重偏差,但落后国家应该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并不错,存在失误的是实现赶超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中国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先努力实现发达工业化,然后再搞信息化,不同时跟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仅不能赶上发达国家,甚至会使差距拉得更大。所以说,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新世纪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新世纪的中国能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具备以下有利条件和基础:

1.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

信息产业是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双重属性的产业,主要靠人力资本。起始投入的资金不需要很多,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特别快,信息产品开发的周期非常短,使得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增长却十分迅速。比如,中国的信息产业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成倍增长,像电话、移动电话、电视机、家用电脑的产量和用户数,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有的甚至从无到有,增长上千倍,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就。中国的信息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才开始启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电话用户总数1980年只有214.08万户,1990年是685.03万户,2001年激增到17 900万户。前十年增长2倍,后十年增长25倍,20年增长80倍。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980年一户也没有,1990年有1.83万户,2001年14 480万户,后十年增加7900多倍。电子信箱用户1994年只有2 329户,1999年达到19855户,5年增加7.5倍。互联网用户1995年只有7213户,2001年超过3 000万户,5年增加4 200多倍。1999年,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出为5 831亿元,实现销售额为5 573亿元,均列工业各行业之首,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实现利润总额307.5亿元,占全部工业利润的13.4%,成为工业行业第一利润大户。据报道,宽带网是信息化的象征,中国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建成了超过美国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一万多公里的宽带网,而成本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可见,信息产业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2.信息产业带动力强

信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感应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也是一个对传统产业的催化剂、粘合胶、倍增器作用很大的产业。信息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是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信息技术和产品能够运用于所有领域,使其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信息产业的高催化性、高渗透性、高增长性,可以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形成和变化,催生一些新的“边缘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3.信息技术应用面广,效率高

信息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快捷性、高效性,可以运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不及时的局限性,有效减少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缩短决策和行动所需的时间,实现自动化和高速化,大幅度降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成本,使效率普遍提高。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能够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业为主转变,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传统产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快速发展。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比可达1∶4以上,有些领域甚至超过1∶20。

4.中国拥有后发优势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资源缺乏、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人口过多和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优、竞争能力弱等后发劣势,处于不利地位,但也具有发展经济学家所讲的后发优势,能够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技术引进,超越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阶段,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现成的先进技术,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求得经济的发展。第二,体制不健全、经验不足、管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有效的经济体制、科学的管理方法、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发挥制度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结构改善的潜力大,可以通过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改善资源配置状况,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价廉,也是一种优势,并将长期存在,有利于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积累,加快经济发展。

5.中国拥有局部科技优势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优势。中国的科技虽然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经济技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在某些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首先发挥这些局部的科技优势,然后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发展。

6.中国已有一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

中国并不是凭空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而是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尤其是信息化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有线电视用户达一亿多户,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网络,固定电话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移动电话拥有量也居世界第一位,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7.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

市场潜力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跨越式发展要求更大的空间。中国现在仍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信息化也仅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生活只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无论是工业品还是信息产品的市场潜在需求都非常大,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四、新世纪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新世纪中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呢?总的来说,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发挥后发优势这两条战略方针。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完成三大任务,采取两个主要方面的措施。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三大任务包括:

第一,大力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首要任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要放在优先位置。只有优先推进信息化,才有条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本,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支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速软件、集成电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扩大新型元器件、计算机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的生产,提高信息化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满足市场对各类信息产品的需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提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个人上网的良好服务,搞好电子商务、电子金融、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及其他各种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在全社会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程度,从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到企业生产经营都要广泛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

第二,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为实现信息化并且带动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运用数字技术、微波技术、激光技术,以宽带大容量光纤、卫星、微波装置为传输通道,集计算机、电视、电话、录音和录像功能于一体,可以传送、接收、储存、处理语言、图像、数据、文字等信息的多媒体高速通信网。必须发展和完善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健全信息网和信息库。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也应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必须强化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强综合管理,确保信息和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现代化。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具体体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改进工艺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产品换代、品种增加、质量提高,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二是要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实现工业生产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自动化,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加快资本周转,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要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管理改善,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两大措施。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必须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主要措施。

加快制度创新,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有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形成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帮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终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杠杆的作用,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进行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创新,形成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人才开发、培养,充分合理地使用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机制和政策,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推动力。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力争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大国家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2.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扬优克劣呢?

第一,必须特别重视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克服制度劣势。制度劣势是最大的劣势,制度创新的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妨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技术落后、资本缺乏,而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切不可只强调技术创新,忽视制度创新。我国首先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必须在发挥技术引进优势的同时注意自主开发新技术,克服技术劣势。由于单靠技术引进、学习和摹仿,至多只能加速“追赶”,不可能实现“超越”。在知识经济时代,甚至连追赶都困难。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开发周期缩短,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速,使得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减弱。仅靠跟踪学习和摹仿,难以赶上,更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只能永远落后。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太快,留给落后者学习、消化的时间太少,后进者学都来不及。等到引进、学习、摹仿出来以后,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又出现了,难以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靠引进发达国家现成的先进技术走经济发展的捷径的后发优势,必然大打折扣。技术进步上也存在“马太效应”,即技术越先进、基础越好,越有条件开发新技术,更容易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越落后、基础越差,改进技术越困难,再加上最新的一流技术很难引进,使这种“马太效应”更为显著,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技术劣势。所以,必须在坚持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展原创性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尤其在我国已经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更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特别还要注意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克服技术劣势、竞争劣势。

第三,必须努力发挥结构变化的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双重的结构优化升级。结构优化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以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临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结构调整的任务,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结构的完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四,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本,克服资本劣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主要应该依靠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但增加资本的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资本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放开不必要的投资限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扩大资金来源,增加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外资;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政府投资,以保证经济增长对资本的需求。

第五,必须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克服人口劣势。劳动力充足价廉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有利条件。人口众多、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企业家缺乏,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增加收入、扩大积累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别注重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尽快发展教育事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稳住国内人才,吸引国外人才;下决心实行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造就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

第六,必须抓住知识经济提供的新机遇。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当代高新科学技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领域十分广阔,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科技领域全面领先,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信息技术是最主要的高新技术,应用范围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发展速度快,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力争同时实现发达的工业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徐匡迪.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求是,2001(1).

曹建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光明日报,2000-12-26.

苏民.信息产业成为工业第一支柱说明了什么.经济日报,2000-12-7.

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

简新华.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1).

马迪军.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探索与争鸣》2002(2).

吴敬琏.制度高于技术.中国经济时报,1999-6-18.

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杨小凯.后发劣势.经济学消息报,2000-12-22.

新华.宽带:对中国未来意味着什么.经济日报,2001-5-31.

陆德明,张伟.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经济评论,2001(3).

郭熙保,张进铭.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经济评论,2001(5).

(原载《经济前沿》2002年第7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的《高技术产业经济研究》全文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