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增长的指标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增长的指标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还包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制度和意识的相应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快慢的指标,可以用年均GDP增长率来表示,是指是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与上年度经济总量的比值。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经济增长情况可通过产出总量、人均量和增长速度三个方面来反映。

28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在数量方面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还包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制度和意识的相应调整。

img4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又十分严重,并开始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比日本少0.469万亿美元,但能源消费量是日本的3.26倍,这说明我国走的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那么,什么是经济增长?什么是经济发展?二者有什么关系?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实现经济的起飞和持续的增长,有的国家则长期陷于穷困而无力自拔?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就涉及经济增长问题。那么,什么是经济增长呢?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在数量方面的持续增加。实现经济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数量的增加。一般来说,在要素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要素投入量越多,产出越多;要素投入越少,产出越少。二是通过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在发展科学技术,改进微观企业管理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技术水平越高,使用相同数量的生产要素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

当然,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体制规定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劳动组织、商品流通、收入分配等内容,规定了人们经济行为的边界。如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的计划部门掌握着大部分的资源配置权、人事安排权、财政支配权、收入决定权,地方和企业基本没有自主权和决策权,这就极大地抑制和损害了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激励扭曲和缺位,使得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为此,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总的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来驱动,那就是一种“粗放增长”的模式;反之,如果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效率的改进,那就是一条“集约增长”的模式。在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不同的,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不相同。在经济不发达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和制度不完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要素的投入数量有限,制度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实行集约型的增长模式来实现。显然,从长期来看,只有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是产品和劳务在数量方面的增加,即产出的增加。经济增长通常用GDP总量来衡量,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但GDP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考虑GDP总量时,还需考虑人均产出量,即人均GDP。如2008年中国GDP总量为4.3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而中国的人均GDP却位于全球百位之后。人均GDP是GDP总量与总人口的比值,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人均GDP与人口数量成反比,人口越多,人均GDP越小。两个具有相同GDP的地区,由于人口不同,人均GDP就不相同。如2008年,GDP总量为30559亿元,排名全国第二;江苏省GDP总量为30224亿元,排名第三。从总量上看,经济水平略高于江苏省;但从人均量来看,由于人口多于江苏省,因此,人均GDP低于江苏省人均GDP,排名第七。然而,仅从产量上衡量经济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考察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即考察经济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快慢的指标,可以用年均GDP增长率来表示,是指是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与上年度经济总量的比值。设本年度实现的经济总量为Yt,上年度所实现的经济总量为Yt-1经济增长率用G表示,则经济增长率G可用下面公式来表示:G=(Yt-Yt-1)/Yt-1。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在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中,Yt和Yt-1常常用当年的GDP总量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可见,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分别是GDP总量、人均GDP和GDP增长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经济增长情况可通过产出总量、人均量和增长速度三个方面来反映。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和人均量较高,产出增长速度也较高,我们就说经济增长了。可见经济增长更侧重“数量”方面,并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如果一国或一地区GDP总量很大,并不代表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也很高。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消耗量也是十分惊人的。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每创造1亿美元GDP,中国消耗12.03万吨标准煤,是日本的7.2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以高能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低质量和低效率的增长,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可见,仅从“经济增长”的理念来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更为全面的概念,即“经济发展”。

表1 2002年各国GDP能耗比较

img43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枟世界发展报告2002枠

◆经济发展

什么是经济发展呢?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还包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制度和意识的相应调整,具体来说,是指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科卫和社会保障等等。

经济发展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包含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包括国民经济在数量方面的变化,即经济发展也追求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二是注重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不仅注重产出在数量方面的增长,还注重经济结构的改善,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三是包括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只有经济结构优化了,资源才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四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使得二者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显然,“经济发展”要比“经济增长”内涵丰富得多,它不仅是指社会总产量的增加,而且还包括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简而言之,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过程,及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如果仅注重经济增长,则可能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经济发展强调可持续性,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等,以及强调就业、消费和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示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等。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外国公司投资开发石油,致使利比亚的人均GDP有了大幅上升,可是利比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并且由于石油出口的增加拉大了贫富差距,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全面提高。可见,利比亚政府靠发现石油带来的增长就好似某个富国给利比亚捐赠了一笔巨款一样,这种现象通常不能认为是发展。这就反映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是否体现“发展”,必须要有一种指标来界定这种“发展”的存在,“人的发展指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产生的。人的发展指标是有关保健、教育、平均每人的实质性收入等各种指标汇集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社会指标。已经实施的指标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日内瓦的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社会发展指标,不久被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所采纳,于是,OECD各国开始制定并实施社会发展指标。在日本,由经济计划厅制作的“新国民生活指数”是日本式的社会发展指标。第二,美国海外发展协议会于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的“有关生活质量的物质指标”,它包括识字率、幼儿死亡率和期待寿命等三项指标,指数取三项指标的平均值。

显然,区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益的,这种区分可以使我们对“增长”以外的一些因素予以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虽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存在过类似利比亚情形的“没有发展的增长”,但“没有增长的发展”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是不现实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与“发展”内涵不同,必然会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价值取向发生转换,两者虽只有一词之差,但含义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是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最终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要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当然,从理念实体化和可操作化的角度来看,就是需要进一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尽快建立起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匹配的管理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其中特别是要处理好管理人员定量考核与发展导向之间关系。为此,至少要做好四个方面转变:从侧重于考核物质指标转向注重考核以人为本的指标;从侧重于考核经济数量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指标;从侧重于考核经济发展速度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指标;从侧重于考核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考核可持续发展指标。

回顾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水平低下,为改变一穷二白的现状,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靠增加要素的投入数量使得产出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产出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供给的约束,如果仍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于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近十几年来,中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可见,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认识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必将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总之,经济发展需要保持必要的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但不能单纯追求速度,不能单纯偏重总量的扩张,我们应追求质和量统一基础上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内在统一,使速度、质量与效益相协调,走出一条速度适宜、经济效益好和经济运行质量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