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特点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特点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近年来,由于各省区在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价值,因此对文化产业日益重视,总的来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内蒙古全区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1 000个,从业人员6万多;广西200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产出21.42亿元。贵州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10万余人,总就业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

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特点、途径与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特点

1.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近年来,由于各省区在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价值,因此对文化产业日益重视,总的来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政策层面,各省区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确立各自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发展重点、实施步骤,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环境、资产处置、工商管理、土地使用、商品价格、文化资产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给予支持。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建设民族大区的总体目标;广西2006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制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6个相关文件;陕西对试点地区文化产业税收实行优惠政策;甘肃省制定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旅游;青海提出青海文化“走出去”工程;新疆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重庆市对转制文化单位给予优惠政策支持,还制定了《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南省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

(2)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各省区纷纷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如内蒙古用于文体广播事业总投入55.79亿元,年均递增17.65%;宁夏投入3 000多万元,新建、维修了100多个农村乡镇文化中心,创造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为国家确定的首个“全覆盖”试点省区。

(3)文化产业成为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西部各省区在新闻出版、广播、音像、电视、电影等产业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群体,在广告、文博会展、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艺术品、教育培训、体育行业上也得到了发展,有的省、市开始探索动漫、网络等新兴技术性较强的文化产业。如内蒙古全区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1 000个,从业人员6万多;广西200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产出21.42亿元。

(4)依托地域文化,形成了各省区特色文化产业

各省根据各自的文化资源,在发展本地特色文化产业上大做文章。如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2004年的图书出版占全国的0.75%,进入前20位;陕西省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产品;甘肃省充分发展敦煌文化;青海则侧重于工业美术业;新疆、云南、西藏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旅游火热;广西利用民族文化出台广西精品剧目《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

(5)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出现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

西部各省区拥有了一批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西安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水汉唐麦积山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公司、新疆合和玉器有限公司、广西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等等。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八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包括印刷科技、传统文化博览、黄河文化、现代传媒、伏羲文化、农耕文化、天马文化、航天科技文化;内蒙古包头市发展东河区文化产业基地,赤峰市着力打造“一街、两带、三个中心和五大园区”。

2.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旅游产业先行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于文化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自上而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国家产业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门类、产品、产业链和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投融资体系和公有、多种所有制为一体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近年来旅游产业在西部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

(1)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旅游产业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

西部各省区旅游配套产业、关联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朝着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旅游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如2006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 451.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8.24亿元,外汇收入4.04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279.71亿元。2008年,四川旅游总收入1 217.3亿元。2007年,贵州省全省旅游业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 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2006年,广西旅游总人数7 567.31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366.2亿元,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93.46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8.66亿元。

(2)旅游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旅游基础设施日趋改善

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引导旅游部门转变管理职能,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西部地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交通,景区内部道路及水、电、通信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3)旅游产品开发得到加强,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

西部各地区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当地自然、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康、教”八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综合旅游产业体系。

(4)旅游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逐渐加大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随着增加,社会各方面对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旅游业实力的壮大使得旅游产业在西部地区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加大。如2006年,内蒙古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72万人。贵州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10万余人,总就业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一些地方旅游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改善西部城乡面貌、重塑西部形象、促进对外开放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现状

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东部和中部而言,还处于比较不发达的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比例不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加之科技、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缺乏大型文化企业、文化集团,因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难以复制像东部沿海地区以规模生产、贮存、分配现代文化产品的产业发展道路。

然而,中西部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聚区,中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地理气候的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符合大众文化消费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本土文化消费不足的前提下,借助旅游产业,吸引海内外游客进入西部地区,拓展文化消费空间,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产业。

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在论述中国文化产业布局时,明确提出: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依托旅游产业,走地方民族文化品牌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规划我国文化产业布局时,也明确提出,西部文化产业要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走特色发展之路。西部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西部文化产业只有与旅游产业相互促动,才能得到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互动的不断展开,各地也在探索一些新的互动模式,从而实现两个产业的共赢。从现有的一些案例来看,两个产业的互动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1)挖掘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以西部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互动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作为宁夏旅游产业的总体形象,在旅游产业中,结合历史文化(西夏文化)、民族文化(回族文化)、生态文化(黄河、六盘山、贺兰山、沙湖、沙头坡)的特点;青海省在开展文化旅游方面,既有塔尔寺、瞿昙寺等文物古迹游,又有省民俗博物馆、藏医药博物馆等民俗民族文化游;四川的三国文化历史旅游,“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突出地方文化游。

(2)挖掘西部地区地方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会展,吸引旅游者,实现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互动

一些西部省区通过开展各种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来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如内蒙古全国医药保健品交易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固定城市药交会、最大的保健品会。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承办了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另外,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重庆的高交会、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也都是西部地区会展业的知名品牌。

(3)挖掘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民族民间节庆活动,举办旅游节,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互动

西部地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开展旅游提供了条件。如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阿拉善盟国际胡杨生态旅游文化节、昭君文化节;青海省民和土族“纳顿节”、同仁“六月会”、玉树“赛马会”等民俗;西藏自治区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和那曲恰青赛马节等;云南省更是利用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节庆资源举办各种旅游节,最著名的当数傣族泼水节和彝族火把节了。

(4)挖掘西部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举办各种赛事,开展体育旅游,实现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互动

如云南省是生态旅游资源大省,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另外还不断推出新的生态旅游景区,如红河哈尼梯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县梅里雪山雾浓顶等,让旅游者在生态旅游当中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义。在体育旅游方面,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奥运旅游首游式、中国·乌海沙漠越野赛、中国秘境阿拉善—古丝绸北路探秘自驾车旅游节、第三届皇家御马文化节暨全国马术绕桶冠军赛等体育旅游活动,在吸引参赛选手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总的来说,西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表现出相互带动的趋势。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旅游业先于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一套制度安排,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路径选择中,旅游产业已经开发出一定的市场和行业准则,在此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使得文化产业成长的时间缩短。文化产业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得以减少成本。

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初始阶段,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吸引旅游者,从而形成文化旅游的开展;随着互动的深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伴随着市场营运,当地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逐渐被开发成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途径

1.不同的区域文化资源构建了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

西部享有“世界民族文化博物馆”和“世界天然博物馆”的美誉,有民族多元、历史文化多元、民风民俗多元的人文景观,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西部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而且品位高,特色鲜明,为西部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1)

表1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分布  (单位:个,%)

img92

数据来源:《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旅游资源主要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即使是自然资源,也渗透着人文气息,旅游业的发展更是以文化为灵魂。西部各省之间的文化资源既各具特色,又有相似性,结合西部的区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西部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秦直道四大文化通道,可以把西部文化资源分为七大板块,即秦陇文化板块、河套文化板块、内蒙古文化板块、西域文化板块、雪域文化板块、巴蜀文化板块、滇黔桂文化板块。地理地貌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形成了各板块历史的连贯性和独特的民族色彩,从而呈现独具特质的文化色彩,尤其是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相当丰富,依托这些文化,形成了对应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

(1)河套文化板块

河套地区以黄河“几”字弯流为中心,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所谓河套文化,是指以黄河中游为轴心,覆盖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土默特平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广大区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多民族长期交融繁衍,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嬗变的结果。

河套地区历史文化丰富,是中华黄河文化的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殊的厚重和灿烂,揭示了中华黄河文化多元和多彩。内蒙古巴彦淖尔拥有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外长城或外城)、金长城(界壕)等长城文物遗存,被称为“长城博物馆”。这里曾经是西夏王朝的统治区域,神秘的西夏文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存留,对河套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河套地区民族文化多彩,曾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有匈奴文化、鲜卑文化、蒙元文化、西夏文化、突厥文化、满族文化、汉族文化等。各民族既恪守其固有的文化性格,又有明显的融合性。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并由满、蒙古、朝鲜等31个民族组成。据1982年人口普查,全自治区有回族123.5万余人,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1.7%,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风情。

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宁夏以“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大漠风光·黄河古韵”定位旅游产品形象,开发了“西夏文化旅游”、“回乡风情旅游”、“长城旅游”、“六盘山旅游”和“丝路北道旅游”等产品,有效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国大西北旅游中的一条热线。目前发展大银川旅游圈(包括沙湖旅游区、西夏陵旅游区、金水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永宁纳家户等)和沙坡头、六盘山两大旅游区,着力打造“两沙、两山、一河、两文化”(即沙湖、沙坡头、贺兰山、六盘山、黄河、西夏文化、回族文化)七大旅游精品。还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如古文化寻踪、黄河漂流、沙漠探险、长城徒步等。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也在草原文化大背景下积极开发河套文化,为旅游发展造势,利用长城历史遗存,开发了古长城沿线遗址群旅游,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打造了乌拉山森林公园、阿拉奔草原及乌梁素海等绿色旅游路线

(2)秦陇文化板块

秦陇文化板块指的是今天陕西和甘肃地区,在历史上秦陇并称,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黄土高原覆盖其大部分地区,三是人文民俗相近。

秦陇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这里可以追寻龙族血脉,探访华夏渊源。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6 000多年前中国母系氏族社会半坡遗址也坐落在此;陕西桥山之巅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古史中的三皇之首伏羲的发祥地在今天甘肃天水一带。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千余载。陕西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青铜器、石刻、碑碣墓志等,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甘肃是我国近代四大文献考古发现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和汉代简牍——的出土地。近代以来,很多革命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延安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安事变、洛川会议、红军会师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秦陇,著名的三五九旅垦荒南泥湾演化为一种激励人心的精神。

秦陇板块地域文化特色鲜明,陕西的皮影戏、秦腔、剪纸、秧歌、腰鼓等构成了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卷。甘肃的兰州鼓子,永登高跷,肃南裕固族民歌,环县皮影、花儿等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陇丝路文化独具特色,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而甘肃是丝绸之路所经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丝路古道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 600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1/5,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陕西旅游开发确立了“华夏龙脉,千年古都,秦俑故乡,丝路起点”的产品特色形象,发挥西安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个发展的增长极,以历史古都和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人文景观产品的深层次开发。陕西目前已开发旅游资源上百处,初步形成了以西安中心,以人文古迹为特色的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同时也已形成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景观别具的十大旅游区:西安古都旅游区、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长安古寺庙旅游区、华山旅游区、咸阳帝王陵墓旅游区、宝鸡法门寺旅游区、延安三黄一圣旅游区、榆林塞上风光旅游区、黄河旅游区和柞水溶洞旅游区。目前正在加紧秦岭自然风光旅游区和曲江旅游度假区等自然景观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增强旅游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

甘肃推出了“河西走廊丝路精华—大漠风情之旅”、“甘肃南行绘藏风情—草原风光之旅”、“甘肃东行丝路胜迹—寻根朝觐之旅”、“甘肃陇南自然生态—人文胜迹之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精品旅游路线。同时推出了敦煌莫高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张掖大佛寺、武威擂台汉墓、兰州百里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平凉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马蹄寺、郎木寺等一大批精品旅游景点以及独具特色、风情浓郁的旅游节庆活动。

(3)西域文化板块

西域文化,指现今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由于它的多民族性、多语种性、多宗教性和多元文化形态性,是一种多源发生、多维发展的多元复合型文化。

西域历史文化以丝路遗存为代表,西域板块是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和枢纽地段,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烽燧、古建筑、古屯田遗址和千年佛窟,构成了古“丝绸之路”文化为主要内容,特别是楼兰古城、高昌古城和尼雅遗址最为有名。

西域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有著名的坎儿井、天池、雅丹地貌、沙漠和戈壁、魔鬼城、喀纳斯湖和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火焰山、天山冰雪。绿洲独具特色,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如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绿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区域:喀什绿洲、和田绿洲、阿克苏绿洲、吐鲁番绿洲和哈密绿洲。绿洲内以水为主要资源发展农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并表征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荣共存。

西域板块民族文化荟萃,新疆共有47个民族,其中有13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分属阿尔泰、汉藏、印欧三大语系,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各少数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歌舞异彩纷呈,有哈萨克人的阿肯弹唱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柯尔克孜人的玛纳斯演唱会、维吾尔族人的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音乐歌舞。

依托文化资源,新疆旅游发展格局几经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五区三线”(即阿勒泰旅游区、喀什旅游区、伊犁旅游区、吐鲁番旅游区和巴州旅游区等五区与丝绸之路中道、丝绸之路北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等三条丝路精品线路)为重点的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以喀纳斯、那拉提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和以喀什、吐鲁番为重点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同时开发了民俗风情旅游、冬季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特种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

(4)巴蜀文化板块

历史上将以今重庆市为中心的川东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地区称为蜀。巴、蜀两地在历史上曾保持着各自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同时又具有共性,统称为巴蜀文化。

巴蜀历史文化久远,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在远离文明核心的成都平原,3 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自成一系的神秘而独特的文明,其经济生活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渔猎,手工业亦很发达,神权构成古蜀文明的形态特征,其人神相通的神仙观念,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源头。巴蜀是三国蜀汉的主要区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功业建立在四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四川人。四川现存的三国遗迹数量众多,有武侯祠、庞统祠、富乐山、桓侯祠、剑门关、孟获庙等近百处。

巴蜀地域文化以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最具特色,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膏腴,史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水利也很发达,著名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为成都平原带来富泽。巴蜀地区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也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川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巴蜀民族以藏羌文化为主,藏族和羌族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其土地面积达2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7%,是我国第二大藏族集聚地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地。藏羌地区有绚丽的高原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自然负载着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营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

巴蜀生态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景秀丽,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更有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自然风景旅游区有“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四姑娘山、“蜀山之王”贡嘎山、“海拔最低的冰川公园”海螺沟、“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亚丁、有“情歌之母”跑马山、“野人海”木格措等。

依托文化资源,形成了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自然风光的旅游路线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有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泸沽湖探秘。

人文旅游主要是深度挖掘巴蜀文化、康巴文化、藏羌文化、彝族文化、摩梭文化内涵,把川剧、曲艺、武术、杂技、民族歌舞表演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把川菜、川酒、川茶文化与特色旅游结合起来,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附加值。打造了桃坪羌寨、道孚民居、丹巴藏羌碉楼、德格印经院、格萨尔王故里、彝族博物馆、藏羌博物馆、九寨天堂藏羌文化保护区等旅游品牌。

巴蜀都市旅游也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文化资源,成都旅游打造了一些成功的项目,如锦里和宽巷子窄巷子,锦里主要是发挥了产业集群的效应,以武侯祠为依托,以风味小吃为体验项目,同时在仿古一条街上充分展示成都的文化内涵,实现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群与叠加,因此,锦里的成功,绝非仿古一条街这种已被滥用的模式的成功,而是整合产业要素的成功。游客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转化中体验复合型立体型的成都风情。

宽巷子窄巷子经过打造后,在设计中借助原有的历史资源,大量运用了现代理念,在较好地保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融入都市元素,这一景区成为一个展示成都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的结合体,并承袭了一贯的休闲元素和市井气息,使其成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休闲消费场所。

(5)内蒙古文化板块

内蒙古文化是指以内蒙古草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区域板块,是世代生息在草原的先民、部落共同创造的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是草原生态环境与浸润于这一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了生产生活方式及因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其历史传承悠久、区域分布广阔、创造主体多元,其形成是草原生态禀赋、经济与族群因素的交错作用的结果。

内蒙古板块民族文化以歌舞文化为代表,内蒙古素有“歌海舞乡”之美誉,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长调、呼麦、马头琴、四胡、安代舞、乌力格尔等17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舞蹈《蒙古舞》、《筷子舞》、《马刀舞》、《盅碗舞》,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嘎达梅林》等一大批艺术作品,就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蒙古剧《满都海斯琴》,歌剧《舍楞将军》,京剧《萧观音》,蒙古族说唱音乐诗《草原传奇》等一批精品陆续问世。

内蒙古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状态,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的发达文明。著名的历史人物有王昭君和成吉思汗,昭君文化被诠释为不仅促进了胡汉的民族团结,更加强了中原与边疆的文化经济交流;成吉思汗在蒙古建功立业并形成了包括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典籍文字、民俗习惯等文化内容。

根据内蒙古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内蒙古深层次开发并推出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有:

第一,草原旅游。重点经营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以及中西部干旱、半干旱的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体验蒙古族生活习俗。

第二,民俗文化旅游。重点内容为蒙古族草原民俗文化和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鄂温克牧猎文化与达斡尔族渔猎文化。

第三,历史文化旅游。重点内容是蒙元文化、辽文化、匈奴与昭君文化、明清宗教文化及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

第四,生态旅游。包括森林、沙漠、水域及冰雪旅游。内蒙古森林面积1 680万公顷,重点开发特色森林城市(如阿尔山市、牙克石市、根河市)度假旅游,大兴安岭等林区生态观光旅游,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胡杨林赏景休闲旅游。内蒙古沙漠与沙地总面积22.67万平方公里,有世界最高大的沙山和特大罕见的响沙区,沙漠旅游重点是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边缘休闲旅游,绿洲生态旅游,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探险旅游等;水域旅游重点是呼伦湖、达来诺尔湖、额尔古纳河等知名地的观光、度假;冰雪旅游重点是阿尔山、满洲里、牙克石、根河等城市的冰雪娱乐与冰雪运动(滑冰、滑雪、冰雕雪塑)等旅游项目。

第五,节庆旅游。重点打造了那达慕草原旅游节、成吉思汗陵祭典、成吉思汗陵旅游周、昭君文化节、鹿城之夏旅游节、国际草原文化节、乌兰牧骑艺术节、中国辽文化旅游节、阿尔山圣水节、大青沟旅游节、8·18哲里木赛马节、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绿色呼伦贝尔,自然文化生态游)、开雪节(银色呼伦贝尔,北方少数民族冰雪游)、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满洲里国际旅游节、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满洲里冰雪节、响沙湾旅游节、阿拉善贺兰山丁香旅游节、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乌拉特草原文化旅游节、乌海市“西北风情”旅游节,等等。

(6)滇黔桂文化板块

滇黔桂文化自成一个文化板块,包括了滇黔桂三地,其文化特点具有共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无论从少数民族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少数民族的种类来说,滇黔桂地区都是少数民族最为密集的地区。从地质特征看,滇黔桂地区都以喀斯特地貌为代表,在广西形成了桂林、阳朔一带的喀斯特峰林风景,被誉为“碧莲玉笋的世界”;云南以石林为代表的剑状喀斯特景观;贵州则是以兴义万峰林为代表的锥状喀斯特风景和形形色色的地下溶洞,这些自然地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特征来看,都具备山地狩猎文化、山地农耕文化与外来屯堡文化及族群间文化糅杂而成的多神崇拜文化。

滇黔桂民族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汉族和总数约1 800万人的壮族、瑶族、水族和毛南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类别为全国之最;贵州少数民族众多,且族群分类更丰富多彩,仅苗族就有黑苗、红苗、短裙苗等多种分类,而一些民族族群分类至今尚未有定论。因为历史上滇黔桂地区远离主流文化地区,相对封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现代化的浪潮,其文化得以自然生长,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贵州尤其以苗族和侗族原生民族文化为代表,云南、广西众多少数民族也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文化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歌是滇黔桂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贵州苗族有“飞歌”、“游方歌”、“古歌”等,尤其是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享誉海内外,扭转了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黔东南的小黄有26支民间歌队,贵州省文化厅和文化部先后授予小黄“侗歌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形成了一些少数民族歌节,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仡佬族的走坡节等,其中尤以三月三最为隆重,后演化为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经过几年的倾力打造,成就斐然,已经成为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列的我国著名的三个国际性艺术节之一,吸引着众多民歌艺术爱好者,在海内外拥有良好的声誉。云南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早已脍炙人口。

凭借着优厚的文化资源,三省区的旅游产业都有长足的发展,旅游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云南省较早地把旅游业作为本省的重点产业加以发展,形成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五大不同景观特征的旅游区。2008年,旅游总收入达663.3亿元。广西突出建设和完善桂林山水民族风情旅游线、环北部湾滨海边境旅游线、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旅游项目建设;重视开发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花山崖画探奇游等十大旅游精品。贵州成功开发了民族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文化旅游,形成了自然风光旅游、苗侗原生态文化旅游。

这一地区出现创新型的文化保存和持续的旅游模式的探索。针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严重危机,1996年,中国和挪威两国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建立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之后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锦屏县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县肇兴乡安堂侗族生态博物馆。2003年12月,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于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举行奠基,之后相继建立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2005年3月,广西完成了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十一五”规划,在3个试点基础上,将在桂中、桂西、桂北等地新建客家围屋、黑衣壮等7座各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计划完成后,广西将拥有中国最大的生态博物馆群。云南2004年在西双版纳建立了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与属于静态的特定建筑的传统博物馆相比,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滇黔桂地区文化旅游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文化、生态和多样性的角度看,滇黔桂地区具有后发优势。现代化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后现代就是对现代化的一个反动,滇黔桂地区一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难以复制,或者复制的成本极高,另一方面,经济普遍处于落后状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选择区域超常规的发展路径,不必趋从已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看,从“落后”到后现代是一条最短的路径。

(7)西藏文化板块

西藏板块文化指的是整个藏民族的文化,包括西藏、四川藏区、青海藏区、甘肃藏区的文化。

西藏生态文化以独特的高原地貌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为特点,西藏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独特的地貌一方面形成了绝美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无与伦比的海拔对文化的塑造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雄峻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秀美的高原湖泊纳木错,堪称世界级的生态资源。

西藏民族文化主要以藏族文化为代表,藏传佛教对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宗教建筑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西藏民族文化在医药、民俗、手工艺品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根据西藏文化旅游资源丰厚而奇特的特点,西藏规划出了一个中心、七个区域、四条环线、两大旅游走廊的旅游产品布局和开发。即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那曲、阿里、林芝地区。七个区域包括拉萨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山南雅砻文化观光旅游区、日喀则珠穆朗玛高山生态旅游区、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昌都香格里拉旅游区、林芝森林生态旅游区、那曲(藏北)草原生态旅游区。四条环线包括:拉萨—林芝—泽当—拉萨、拉萨—羊湖—江孜—日喀则—拉萨、拉萨—墨竹工卡—桑日—泽当—拉萨、拉萨—羊八井—当雄—林周—拉萨;开发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两大旅游走廊,提升了沿茶马古道两翼的人文、自然旅游景区,借势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宣传推介,基本形成了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线。

从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西藏更加注重特色打造,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及徒步、自驾车、探险、朝圣等专项旅游。青藏铁路开通后,将青藏铁路、藏羚羊保护、自然保护区、登山探险、西藏民族风情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的发展。节庆活动也发展起来,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那曲恰青赛马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昌都康巴艺术节、林芝大峡谷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文化艺术节和各县乡赛马会、望果节等民间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对吸引游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不同的产业门类与旅游产业相互动

2008年,云南省明确提出云南文化产业将重点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新闻出版和版权产业、会展产业、演艺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珠宝玉石产业、茶文化产业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走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之路。由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特色趋同,这十大主导产业也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西部文化产业从具有比较优势的外围层(如旅游业)开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产生对资本的吸附作用,资金的进入弥补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富集而资本稀缺的现象,实现资本与民族文化的相互补充,进而进入核心层,发展演艺、出版、影视等文化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主导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现象的出现说明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在文化主导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催动中,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演艺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几项表现得尤为突出。

(1)民族手工艺品产业与旅游产业

手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其中承载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甚至认知体系。西部民族手工艺品种类繁多,从使用功能出发,可以分为欣赏类、实用类和宗教祭祀类。欣赏类如甘肃庆阳的香包,陕西的剪纸,贵州黔东南的刺绣,四川绵竹的年画,陕西凤翔的泥塑、彩塑面塑等;实用类如云南拉祜族的竹编、贵州云南的蜡染扎染布艺、广西壮族的壮锦、云南傣族的傣锦、云南建水的紫陶等;宗教祭祀类如西藏的唐卡和云南的瓦猫等。这样的分类不是绝对的,手工艺品的起源大都是从实用开始的,然后从实用向审美转变,很多手工艺品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有的手工艺品最初是以实用为目的,随着民俗流变,逐渐从实用的范畴中抽离出来,成为纯粹审美的对象。宗教祭祀类器物也有这样的特点,如云南的瓦猫是安置于居所正中上方房顶用于镇宅、驱鬼辟邪、消灾免祸的,其神态狞厉而又稚拙,有一种原始、天真、拙朴的美,其功用与原始宗教有关,可划入宗教类的手工艺品。随着传统民居的逐渐消失,瓦猫的实用和宗教功能逐渐淡化而成为欣赏类的手工艺品。

西部地区民族手工艺未能形成产业化的态势,一般是零星存在,很多品位很高的手工艺品甚至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近年来,一些省区为推进旅游发展,对手工艺品给予了重视,云南省2000年通过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并单列了保护项目,之后云南省对民族民间工艺品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普查和详细的登记备案,其他各省区也纷纷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手工艺品作为伴生旅游业的消费品,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目前,西部手工艺品产业在与旅游产业的互动中,形成以下发展态势:

第一,旅游产业带动了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借助丽江和大理的旅游发展,云南的木雕、扎染、银器等已形成品牌,大理鹤庆的新华村已经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家庭作坊生产格局;西藏旅游的热潮,使具有异域风情的西藏宗教用品、藏银饰品、民族服饰、天珠、藏式礼品等的销售大幅增加;新疆的旅游发展,使新疆的英吉沙手工艺刀、和田彩色土陶、少数民族小花帽和服饰等受到欢迎。

第二,旅游产业与手工艺品产业的互动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在对旅游进行规划时,手工艺品的产业要素没有考虑进去,对产品市场还缺乏清晰的定位,对行业环境、上下游产业链、未来预期、投资前景和风险防范等缺乏系统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的手工艺品以银饰、刺绣和民族服饰为代表,工艺繁复精致,资源品位很高,有发展为高端产品的潜质。国内外研究苗族银饰和刺绣与服饰已经形成风潮,但是大都关注其人类学意义和艺术设计理念。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手工艺品市场极不规范,与旅游产业也没能形成联动的局面,两个产业之间缺乏由民族文化黏合产生的关联性,在空间要素上不能有效地实现叠合,不能实现两个产业间的集群效应。

云南省手工艺品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问题,作为与旅游产业伴生的手工艺品产业,并没有与云南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同步趋进。2006年,云南旅游人数和产值都创历史新高,达到7 900多万人次,产值499.78亿元,但顾客用于购物的消费只有人均158元。与高品位的民族手工艺品资源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云南手工艺品消费非常滞后。云南在2010年以前,按照游客人数的增长及旅游产值的增加,全省工艺品的理想产值应该达到120亿~150亿元之间,而目前实际只有80亿元,作为旅游市场,民族民间工艺品还有40亿~70亿元的销售空间。[3]

第三,旅游产业与手工艺品产业的互动中忽视艺术个性的发展。手工艺品的特色在于,与大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比较,手工艺产品更能体现人性的关照,一个手工艺产品是浸淫在某种特定的文化中,作为一种介质呈现出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手工艺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但由于这样的结合目前还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势文化对手工艺产品的冲击,一方面,发掘、保护和弘扬了某些濒危的手工艺品,带来对这些手工艺品价值的重新评估;另一方面,手工艺生产者急于摆脱物质贫困,不珍惜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和潜在价值,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不惜改变手工艺品的性状。产业化生产与手工艺品个性的悖论证明,过度规模化和市场化最终会颠覆手工艺品的特性,继而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因此,在旅游发展和推介中,手工艺品的产业规模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目前来看,手工艺品未能与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的原因,一是手工艺品的生产零星,大多数没有形成产业化态势和形成品牌效应;二是一些手工艺品粗制滥造,没有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对旅游者不能形成吸引力;三是产品推介不够,旅游者对手工艺品承载的意义不能深入了解,加之与现代设计元素难以很好整合,或者是与现代消费偏好缺乏良好的对接;四是一些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雷同化现象严重,匠气有余而创意不足,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消费。

(2)演艺业与旅游产业

西部地区的旅游演艺产品目前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内容与形式特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民族风情展示型的旅游演艺产品,较有代表性的如云南的《纳西古乐》、《云南映象》、《花腰放歌》、《云岭天籁》、《蝴蝶之梦》,贵州的《多彩贵州风》,广西的《大地飞歌》,内蒙古的《蒙古婚礼》及四川的《藏迷》等。二是实景体验型的旅游演艺产品,如广西以桂林山水为背景的《印象·刘三姐》,云南以玉龙雪山为背景的《印象·丽江》,陕西以临潼骊山脚下华清池为演出实景的《长恨歌》等。三是文化遗产演绎型的旅游演艺产品,如四川以金沙遗址为创作主题的大型音乐剧《金沙》、以川剧为表现手段的《芙蓉国粹》、《蜀风雅韵》,陕西以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仿唐乐舞》、《唐长安乐舞》及以黄帝文化为依托的《黄帝颂》等。

第一,旅游业与演艺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旅游催生了民族景点景区大型舞台和实景演艺市场,是演艺业发展繁荣的主要助推器,西部的演艺产品中,旅游演艺是主要部分,蜚声国内外的演艺精品大多出现在旅游目的地。同时演艺对推介旅游形象、拉长产业链条起到很好的作用,据统计,2008年,仅《印象·丽江·雪山篇》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收入6 700万元,2009年,1月至7月接待游客73.7万人次,同比增长170%。《丽水金沙》从2002年5月开演到2008年5月,已累计演出4 100多场,接待观众240万人次,总收入近2.2亿元,实现税利4 000多万元,收入占丽江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

第二,文化资源与创意结合,产生了旅游演艺的创新产品。创造了山水实景体验型艺术演出,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模式,演出空间不再受制于室内舞台,观众也不仅限于被动的观赏方式,能置身于演出环境,体验演出氛围。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利用广西民歌、山水等原生态的资源,利用桂林旅游的知名度,吸收当地600多位壮族、侗族渔民参与演出,与现代舞美设计的运用相结合,使渔民在漓江上的捕鱼劳作、休闲对歌、织网晒网的日常生活场景在光色变幻和悠扬歌声中演绎出来,体现了“文化是日常生活”的艺术理念并使之升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社会资本进入旅游演艺市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旅游演艺业的特征,在产业运作上,《印象·刘三姐》采用政府投资与企业资本管理结合,借助著名艺术家张艺谋的品牌效应,形成了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从经济效应来看,自公演以来,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产值由2003年的4.08亿元增至2005年的约6亿元。杨丽萍的新作《云南的响声》在排演阶段,成立了独立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与演出经销商合作,与北京希肯国际演出有限公司签约,买单全国首轮50场巡演,使杨丽萍团队得到充足的经费保障,进行专业化的市场策划和推广宣传,还得到保利剧院这样优秀的院线支持。社会资金的注入使演艺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演艺业的多渠道融资和资本运作仍然是西部演艺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一。

第四,旅游演艺业催生了多元化的演艺生态的发展。旅游演艺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演艺业在农村逐渐复苏发展,农村演艺市场趋热。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催生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促使了民俗文化复苏,以此为契机,民间演艺团体诞生。这些小规模的演艺团体在广阔的民间市场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云南的农民演艺队,在较低端的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据统计,2006年,农民演艺队演出收入突破1 000万元,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演艺业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呼应着旅游演艺业,形成多元的、健康发展的演艺业生态。

(3)影视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

影视业发展的产业要素很多,受制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西部地区的影视产业还处于点状发展状态,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的影视产业的特色在于,它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两个产业的互动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开发影视城为旅游衍生产品,形成影视旅游产业链。2004年,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已经成为影视城的成功案例。其模式突破“提供拍摄场景”的单一功能,将产业链和赢利点从服务领域向内容领域拓展,初步形成了影视拍摄、制作、衍生产品开发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发展成为影视游主题公园。借助民族风情、地域优势、文化差异,西部建立众多的影视城,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如云南共建立了8个影视拍摄基地,只有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处于赢利状态。西部运作较为成功的是宁夏屯堡古镇影视城,著名作家张贤亮抓住改革开放后影视拍摄的需求,1993年租用银川市西郊文物保护单位镇北堡明清古堡,创办镇北堡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体现西部文化特色的古朴、原始、粗犷、荒凉为特色,走出发掘利用文物古迹,创办文化智慧产业的第一步,将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和传媒市场,开创了宁夏文化旅游的一项新兴产业,培育出一支富有经验的文化经营与企业管理的产业队伍;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影视制作手段的创新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审美需求,又通过电影明星的影响和文化的包装,开始逐步有意识地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向中国西部古代的小城镇化、农村化、民间化的方向转变,把镇北堡影视城逐渐打造成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再往记录北方古代城镇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转向,成为中国古代西部小城镇风貌的主题公园。

第二,通过西部电影符号,促进西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西部电影并非只是地域概念的划分,而是一种电影类型,这些电影对西部的想象、描述,把西部从一个现实的地理空间抽离出来,构筑了独特的西部符号,对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推介作用。20年前,以西影厂为推动者和操盘者,以《牧马人》、《人生》、《老井》等为代表,中国电影曾经掀起一个西部电影的高潮,这些电影代表了华语电影的最高成就。这些影片以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情怀为背景展开,大多都有反映西部文化的典型场景。之后,在电影商业化背景下,在市场定位、营销策划、市场运作、社会资源匹配等整个运营体系中,西部电影出现了《可可西里》、《天地英雄》及最近的《画皮》等商业电影的探索,无论是西部本土电影机构的拍摄,还是其他借助西部为审美空间和开发对象机构的拍摄,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期宁夏电影厂的《画皮》,以大漠风光为背景,以魔幻主义的手法,取得2.5亿元票房的成功。

电影发挥视听语言的特点,对西部民族风情、音乐和民俗都有独到的展示,西部电影对西部文化的推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西部音乐的推介。音乐是电影表现的重要元素,较早表现西部风情的电影如《刘三姐》,成功地运用了壮族民歌曲调表现剧情,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漓江宁静的江水、两岸云雾缭绕的突兀秀美的山峰相得益彰。声画辉映的表现手法在很多西部电影中都有应用,对西部独特的音乐起到推介作用。

其次,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道具和民俗的推介。很多西部电影中也以民俗为构建的元素,如《活着》中以西部皮影为叙事线索,《黄土地》中腰鼓的一场戏,以腰鼓、白羊肚头巾、红腰带等元素,反映了陕北汉民族的特性。

最后,对西部风光的推介。如何平的《双旗镇刀客》以丝绸之路上的古镇为典型场景,表现了大漠、荒野、骏马等西部元素。陈凯歌的《边走边唱》中表现了浩瀚苍茫的沙漠戈壁、奔腾怒号的九曲黄河和神秘的古渡口等西部风光。《东归英雄传》表现了西北雅丹地貌、雪山、草地、戈壁等美景。

第三,出现影视业异军突起并推介旅游形象的个案。西部地区的影视产业与东部的差距很大,但在局部地区,在政府的推动下,利用既有的资源,出现了异军突起的个案,如云南红河影视模式。红河模式是指云南省红河州以影视优惠支持政策,倚赖民营影视产业实体,通过推出获奖影视产品和举办重大影视活动,进而打造整个影视产业的影响力和促进本地影视产业的一种发展模式。章家瑞导演的《花腰新娘》、《诺玛的十七岁》这两部电影双双荣获电影“华表奖”,是红河模式的形成基础。之后,继续推出了《红河》,形成了表现红河风情的系列电影,对云南省旅游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章家瑞还执导了以会泽县大海草山风景为叙事背景的《芳香之旅》,其他一些云南本土的电影拍摄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由“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首期电影《公园》、《箱子》得到一致好评,前者入围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单元,后者将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的重点项目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参与交流。最近,云南本土导演的纪录片《红蓝》入围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云南本土也举行了一系列与电影相关的活动,如“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红河电影周”、“云之南”纪录片影像展等,一些较有名望的网站如迅雷看看在假日期间推出了“跟着电影去云南”的活动,这些活动使云南成为越来越多潜在消费者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使云南的旅游业与影视产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态势。目前,红河模式还不是完全的商业运作,政府的推动起了很好的作用,随着云南影视产业渐成气候,云南的影视产业将会越来越趋向市场化运作,并起到良好的推介云南形象的作用。

(4)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产业

在旅游业的刺激下,西部相关的休闲娱乐产品出现,如以云南腾冲和顺镇、丽江束河镇等为代表的古镇休闲度假型产品,以四川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以茶文化为依托的茶休闲产品等,其中以乡村旅游形式的休闲娱乐产业具有代表性。

第一,与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村镇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西部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了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村镇、古镇的休闲娱乐产品的发展。民族村镇大多存留着秀丽的风光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云南和顺古镇和丽江束河古镇、大研古镇成功地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族的、民间的文化要素与现代主流的手段相结合,把旅游活动由静态的、观光的方式转变为动态的、体验的休闲娱乐产品。目前,云南省依托民族文化鲜明的村落,规划和建设一批民俗风情园和民族村寨,新平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生态园和沧源翁丁佤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等旅游村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西部休闲娱乐活动与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密切相关,云南省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三位,茶产业成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和茶文化的意蕴迎合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与茶文化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发展起来。与茶文化相关的休闲娱乐不但是本地市场的重要项目,也越来越吸引外来旅游者,到茶楼品茶、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观看茶艺表演,成为旅游者的体验地方文化的重要活动。

第三,与浓郁的地方文化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随着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乡村旅游日益成为风尚。城市居民赋予乡村特别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对回归田园风光、承袭传统及怀旧等元素根深蒂固的情结。在东方文化中,更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哲学情怀合一,当这种情结与社会休闲的诉求相吻合时,乡村就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首选。

私家车的普及、双休及长假制度的实施,以中心城市为圆心辐射的城市周边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与长线旅游相比较,城市周边的短线旅游更加旺盛,而且具有可持续性。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以四川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无论是发展水平、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领先于全国。

四川农家乐的兴起根植于农耕文化传统,特别是成都平原长达千年的农耕文化,较少受战争、饥馑之扰,映射为川人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成都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祥地。四川的农家乐经历了良莠不齐,规模小、分散的自发阶段,逐渐发展到规模扩大、功能完善阶段,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乡村旅馆、特色餐饮、观光农业、民族风情体验、乡村度假酒店、生态农业、避暑休闲及古村古镇为主的乡村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融合在旅游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截至2008年年底,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达到16 720家,全年农业旅游经营点接待旅游者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6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4.1万人。

西部地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从资源禀赋看,西部地域广袤,民族风情浓郁,既有各种形态的田园风光,又有民俗文化资源,自然和人文的要素交织,民族节庆、建筑风格、服饰饮食等各具特色,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经济文化的闭锁,这些特色大多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貌,使西部的资源成为后现代话语上的文化优势。其次,从产业要素上看,发展乡村旅游避开了土地、资金等要素稀缺的经济发展劣势,扎根乡土却又以非农经济为主的要素组合来构筑自己的产业基础。最后,从社会转型角度看,发展乡村旅游为弥合二元结构的社会提供了新的契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乡村旅游能有效地吸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减轻了农民进入现代化进程中的阵痛和降低观念转型的心理成本。国外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衡量指标,即带动或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和岗位,从这个角度出发,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重大。

(5)会展业与旅游产业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会展与旅游通过互动,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全面地展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扩大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众所周知,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对其城市旅游、会展旅游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世界博览会提升了昆明旅游在全省和全国的地位,推进了昆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是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目前,西部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表现为:

第一,各地逐渐形成与旅游资源及特色相关的主题会展。西部各城市基本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会展,如西安的“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酒店用品展”和“供热展”,成都“糖酒会”,重庆“渝洽会”,云南“昆交会”,内蒙古“药交会”,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云南充分利用通往南亚和东南亚的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优势,会展业有了长足发展。除昆明外,大理等地也举办了各种会展,如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塑料论坛、财政转移支付国际立法研讨会等,这些会展的举行一方面结合了区域文化优势,另一方面利用会展的影响力,有效扩大了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拉动当地旅游发展。2008年成都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等展会260多个,直接收入13.5亿元,对旅游等相关产业拉动效应明显,当年国内外游客达4 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5.4亿元。

第二,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节庆快速发展。旅游节庆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地方特色展览、轻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节庆旅游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与传统的旅游相比,其资源依赖性较小,牵动效应比较显著,对举办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旅游方式不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并通过节庆使一些旅游资源得以推介和营销,代表了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

西部旅游节庆众多,仅云南26个民族和众多的支系中,大小节庆有百余个,其中较有特色的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白族“三月街”等。节庆活动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以云南民族村为例,在云南民族村游客总量中,民族节庆带来的客流量占到了20%以上。2004年以来,“泼水节”和“火把节”期间,到民族村参加节庆活动的游客一般都在10万人次左右,2005年“火把节”当日18点以后的售票游客量就达到了3万多人,全天入园游客超过了5万人次,当天的门票收入达138万元。石林举办的“火把节”,由单纯的民俗风情歌舞节庆逐步转变为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面更广的世界民族文化盛会。“火把节”已经同石林奇特的地质奇观一起,构成了石林旅游产业不能分割的重要品牌,为石林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带来巨大推动力和发展后劲。节日期间,同期举办彝学研讨会、石林发展研讨会等科研会议,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外国专家到石林,围绕弘扬石林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扩大旅游知名度。2004年,石林旅游综合收入就已达到近5亿元,招商引资2亿多元,游客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其中,由节庆带来的收益功不可没。

西部的旅游节庆产品虽然很多,但运作成功并取得良好经济效应的还不多,能够具有可持续性并发展成为国际性节庆活动的更是凤毛麟角。主题雷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是主要的症结,因此,必须要培育特色,突出主题,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根据客源市场进行旅游节庆与其他产品的组合,不能进行无市场定位运作,否则会导致一拥而起、一哄而散的结果。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西部地区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省区的发展还不太平衡,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文化市场活力不足。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观念有待转变,在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上创新思路不足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着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点,相互之间有相当的交互性,但是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彼此相对独立的状态。由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虽然有加大两产业互动的主动性,但是尚没有对两产业的互动进行全面分析,因此缺少对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上的创新思路,从而使得两产业的互动发展停留在初级阶段,旅游业主要还只是注重景区景点建设,看重的主要还是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而没有考虑到如何运用文化创新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另外文化产业也没有充分研究旅游业带动的市场,突出特色,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2.体制不够灵活,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管理上缺少沟通机制

从文化管理体制上来说,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各自管理一部分,而文化产业的管理又相对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这使得各部门之间在管理上常常不容易相互协调。在产业互动上的相互配合就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在出台一些政策上,文化部门的政策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政策可能更多侧重于各自产业的发展,而不太注意两产业之间的衔接。另外,西部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时间不长,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来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很好地捋顺。

3.缺乏统一规划,不能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挥综合效应

西部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时,各做各的发展规划,互不搭界,因而不能做到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也不能考虑相互之间的关联,从而或使同一对象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或使本来应联系在一起的东西相互割裂,分散削弱其效应。比如,对于在同一地区,开发旅游区的时候,只注意到建设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而没有考虑到相应的文化服务设施,更没有考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建设问题。众所周知,文化与文化产品才是旅游吸引物,而非宾馆、饭店。

4.产业经营人才缺乏,尤其缺乏对两个产业都比较熟悉的人才

由于受到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推拉作用,西部地区掌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加上观念、体制等的制约,西部地区人才的流动性较差,对于东部地区的一些优秀人才又缺乏吸引力,难以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进一步互动注入活力。更为突出的是,搞旅游的人比较熟悉旅游而不熟悉文化产业,搞文化产业的人又不熟悉旅游业,对进行两个产业的整合互动形成了人才的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