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视发展的汉字不变观

无视发展的汉字不变观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近些年来,常有民间人士无视汉字的发展演变,有意无意地将古汉字与现代汉字混为一谈,津津乐道于“汉字是象形文字”,并以此感到自豪。悖论的是,这些人所发表的论述“汉字是象形文字”的文章,恰恰又是用不象形的现代汉字写出来的。在世界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象形文字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是文字不够成熟的表现。

上文提到,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七个阶段,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秦隶、汉隶、楷书。其中“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黄伯荣、廖旭东,2007)[17]。这个转折点,被称为“隶定”,从此奠定了汉字作为方块字的形象。这就意味着,汉字从2000多年前的秦隶开始就不再是象形文字了。

然而,近些年来,常有民间人士(包括一些自封的“文化学者”)无视汉字的发展演变,有意无意地将古汉字与现代汉字混为一谈,津津乐道于“汉字是象形文字”,并以此感到自豪。

其实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没有搞懂。按“象形”只是汉字“六书”中的一种造字方法,“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这就意味着,象形是“六书”中最原始、最有局限性的一种,只有在“初作书”的阶段,汉字才是“象形文字”。其他的指事、形声、会意等虽有一定的象形基础,但已经更为抽象;而转注、假借等就跟象形毫无关系了。因此,即使是隶书之前的古文字,也难以笼统地称为“象形文字”,更不要说“隶定”之后的今文字。

悖论的是,这些人所发表的论述“汉字是象形文字”的文章,恰恰又是用不象形的现代汉字写出来的。其实,即使不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仅就汉字的方块形而言,它就不可能是“象形文字”。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形状千奇百怪,抽象事物可能连形状也没有,而汉字一律以方块形概括之,还能说是“象形”的吗?

这种认知的根源同样在于汉字崇老观,即认为汉字越古老越值得尊崇,从而无视汉字的“变”,并把它想象为“不变”。

在世界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象形文字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是文字不够成熟的表现。汉字之所以数千年来保持着它的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很早就摆脱了象形的束缚而走向不象形。因而,汉字曾经有过的象形性,恰恰是它的缺点,根本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优点”。然而,人们仅仅因为缺点之“古老”而将它当作“优点”来自豪,岂非咄咄怪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