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思维认知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思维认知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应用文写作主要研究的就是逻辑思维。裴显生主编的《写作学新稿》,在该书的第三章中,作者认为: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作者则是写作活动的主体。一切有关写作的心理的、思维的活动和行为,都是由主体发出的。这个“胸中的竹”正好就是构思的过程,就是把客观感知深化了的认识进行缜密的思考,并通过运筹、构思的复杂心理过程建构起文章的大概雏形。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思维认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思维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一是思维必须有原块刺激才产生(知觉),它是一级思维。任何思维的产生都是来自于外界的一种原始的刺激。比如创作,你见到美景才激发抒写,见到美女才激发你描摹;二是思维必须在一个或多个规则下进行。就如写一篇调查报告,有不同的点需要你采访,每个点上还需要预先安排活动的顺序。还要有面上的材料,最终要概括出一些问题与意见,并将其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有价值的报告。因此,有了问题就有了思维的基础,有了规则,就可解决问题了;三是规则必须有大量记忆块的参与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任何一种思维都必须有大量的记忆块参与,你思考问题,就是在规则的指导下,对记忆块的一种定向组合,思考甲问题,大脑就会调取与甲有关的记忆块,大脑内能够调取的记忆块越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准。

思维的属性体现在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有相同性质的事物抽取出来,对其加以概括,并得出认识。思维的间接性是通过其他表征来推断事物的能力。

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有不同的种类。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分为集中(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是否是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应用文写作主要研究的就是逻辑思维。无论从哪个角度分,各种思维都在写作中有用武之地。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思维,我们从思维与大脑、思维与心理、思维与语言等关系中解读其价值,科学地运用到应用写作中。

一、思维与大脑

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大脑半球左侧颞叶和顶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思维过程源于大脑。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具有一颗在当今世界与任何动物相比,无与伦比的大脑。人的七情六欲、聪明才智,无一不源于大脑。人们凭借大脑思维,创造了自己辉煌灿烂的历史。现在目光所触人类的物质产品:北京故宫、北京“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迪拜摩天楼、悉尼歌剧院;蓝天飞翔的空客、遨游太空的卫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在太阳系穿梭的飞行器等等。还是人们所感受的精神产品:莎士比亚的剧本、曹雪芹的小说、普希金的诗歌、贝多芬的音乐等等,无不展示大脑的巨大功能和人思维的巨大潜力,有了智慧,就会创造美好。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有过一句浪漫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多少年来,大脑像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智慧女神,她那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神力常使人类自己为之惊叹。

脑子越用思维越灵活。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中,大脑早衰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实践证明: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活力,工作更有效率、生活更精彩。

大脑开发无穷尽,学会科学用脑,科学思维。美国一位科学家研究指出,如果一个普通人能够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他的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而该馆藏书约2亿册)。可见,人脑具有惊人的储存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记忆力最好的人,也还没有达到这个记忆量的1%。人的大脑皮层总共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一般人在一生中只用了10亿个左右。也就是说,人脑的很大一部分潜力还未开发利用。大约到30岁以后,大脑神经细胞会逐渐以每天坏死10万多个的速度减少。“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不用的话,神经细胞的减少速度就会加快。

了解脑科学,使用好脑子,在写作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好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思维与心理

思维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具体地说,“思维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特别是表象的基础上,借助于词汇、语言的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而实现的。”(1)因此,思维属于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写作思维是写作主体心理活动的核心。写作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俗称写作要“动脑筋”,也就是指这种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艰辛。裴显生主编的《写作学新稿》,在该书的第三章中,作者认为: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作者则是写作活动的主体。一切有关写作的心理的、思维的活动和行为,都是由主体发出的。在复杂而微妙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郑板桥曾在《画竹》中讲,把“眼中的竹”变成“胸中的竹”,然后才能是“手中的竹”。这个“胸中的竹”正好就是构思的过程,就是把客观感知深化了的认识进行缜密的思考,并通过运筹、构思的复杂心理过程建构起文章的大概雏形。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思维能力的发展,既依赖于其他认识能力,又赋予其他认识能力以有意性、深刻性、创造性,也就是自觉的能动性。”(2)人依靠思维这个心理特征,才有可能创造出灿烂文化和高度文明。对于写作来说,“整个写作过程都有思维活动参加,写作水平的高低和思维能力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3)。因此,在写作者的各种心理能力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的地位。

人类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4)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别揭示了史前人类思维与现代儿童思维的某些特点与规律,对思维发生学的建立和现代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思维学科的研究都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许多思维心理学研究成果。写作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以思维为核心,思维与心理密不可分。

心理与思维是相关的。心理是主体知识结构、情趣建构的静态反映。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解释,心理是对信息的占有和储存情况的反映,有时还涉及信息的接受。就思维来讲,它只研究信息的处理问题。前者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后者本身构成思维科学,这说明,思维与心理的区别主要在于思维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心理大多是静态状况,另外思维是写作行为控制和操作的前台,而心理只能作为后台因素成为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三、思维与语言

我们每个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明显地体会到:当我们有什么心事向别人倾吐时,我们一般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要考虑时,我们在大脑中萦绕的也是言语,也就是说语言伴随思维而显现,思维通过语言得到验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人们用语言来彼此交流各自的思想。同时,语言也是正常人用来进行思维的武器,一切掌握了语言的人都是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

思维的形成先于语言的形成。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没有掌握和理解名称以前,即未能给事物命名以前,就能将图片上的衣服、植物或器皿归类,按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这说明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思维是先于语言的;但在儿童掌握了语言之后,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

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思维同样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之所以与动物的思维有根本的区别,是它借助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地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心理活动,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发展同样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写作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思维的艺术。思维以语言为自己的物质外壳,语言以思维为自己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全面地认识问题,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行为的发生和语言活动的全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写作者对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相当大的。文章中出现的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述不清等问题,往往和思维上的毛病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对写作者最佳思维的控制和运用,它超越于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矫正语言的错误,不能只在纸上涂涂改改,还必须从思维上去找根源。思维上的无控制或失控,会使写作语言错误百出。当然,思维上的毛病,只有通过语言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物化固定在纸上,才可能发现它,改正它,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最佳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