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高中生网年月日一标题为新课改物理教学

中国高中生网年月日一标题为新课改物理教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_探索与创新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吕有功摘 要: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这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物理教学生活化,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这些规定,为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_探索与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吕有功

摘 要: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这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物理教学生活化,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学习

现行物理课程体系经过长期的演变,无论在内容和编排体系上都有较大的改变。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共同必修两个模块的共25条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规定,计有以下6条: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②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③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④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⑤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⑥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些规定,为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实际上,不应该仅在这六个方面,而是在尽可能多的知识上,广泛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STS的思想。把家庭中的物理、旅途中的物理、游乐场中的物理、运动场中的物理等,各种场合下学生熟知的事例都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然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却给人一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感觉。人们对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了物理又有什么用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要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思想核心便是“生活教育”,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学,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生活中,伸展到大自然中。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www.guayunfan.com)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背景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在物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生活体验出发,联系生活教物理,把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

1.时代的需要

物理新课程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从而满足学生迫切渴望新知识、新发明的愿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体验到物理的魅力,能用物理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世界。

2.课改的需要

中国高中生网2006年8月31日一标题为“新课改物理教学:将物理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提出“系列2”重于知识在实际上的应用,属于技术系列。“系列3”中既有系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了物理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教学内容要能及时适应课改需要,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教学的需要

物理教材的变化,教学也将随之变化。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后学生会特别感兴趣。例如在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时,首先给学生放映了一段两辆汽车追尾的事故现场录像。“同学们猜猜看,造成追尾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能是个新手”,“可能酒后驾车,”“可能在飙车”“刹车失灵”……同学的回答各有千秋,笑声也充满了课堂,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老师再引导学生就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利用所学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并与交通法规和科技成果“刹车防抱死系统”“防撞器”相联系,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在教学上更好地落实“三维教育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物理学的思维方法,让物理学源于生活走向实际,更多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对这门看似枯燥的科目产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活问题教学化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是物理学习的源头。在生活中我们选择的生活问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实用性

例如,有一次与学生交谈中得知一些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微波炉,甚至不敢使用。这说明学生对与微波炉相关的基础物理知识懂得太少。我们可以在课上将微波的性质、微波炉的原理告诉给学生。事实上微波就是一种电磁波,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而且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这就是微波的性质。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它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既使得微波在里面来回反射,又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介绍微波的性质,把这种很实用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就会使物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能力。

2.具有趣味性

在课堂上通过一些趣味性生活事例,往往更能使得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中,也更能轻松地享受到物理带来的乐趣,使他们体验到物理的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去学习物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运动的相对性时,我提到了法国飞行员在飞行中抓到一颗德国子弹的生活故事。在讲惯性时,我就告诉他们在不敲开蛋壳的情况下如何鉴别生鸡蛋与熟鸡蛋。这个蛋如果是煮熟的(特别是煮得很“老”的),那么它旋转起来就会比生蛋快得多,而且转得时间久。生蛋呢,却甚至转动不起来。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熟透的蛋已经变成一个实心的整体,生蛋却因为它内部液态的蛋黄、蛋白,不能够立刻旋转起来,它的惯性作用就阻碍了蛋壳的旋转;蛋白和蛋黄在这里是起着“刹车”的作用。由于把所学知识马上应用到生活中,学生会学得非常的投入。

3.具有科学

物理是一门科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也应该注重科学性。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要避免随心所欲,更不能违反科学性。例如关于对雷电的认识。不少同学是农村的,可能受到家里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做错了事会遭到报应,会被天打雷劈。甚至认为被雷打过的地方有妖魔鬼怪等。我们在讲解静电时可以把雷电产生的原因告诉学生。在夏天的午后或傍晚,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符号的电荷。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 000℃~20 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一次雷击或者一次云闪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在300千瓦以上。当然如果把这些能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供一个普通家庭使用2个月以上。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相当大,它所产生的强大电流、灼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们带来了多种危害。同时教给学生一些防雷的措施。如:(1)身处旷野遇雷雨,最好穿雨衣不要打伞;(2)不要在树下躲雨;(3)雷雨时,不要在海里、河边游泳;(4)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最好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三、物理生活化应注意的问题

1.要侧重于“生活经验”而非侧重于“生活情境”。物理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构建物理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而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介入。作为老师,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引入课堂,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同时,对“生活经验”还要进行细致的整理与分析,哪些是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哪些是阻碍学生的学习的,而不是盲目的引入。

2.不要因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本质的“物理化”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经历将生活问题物理化的过程,才能使他们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体验物理问题的生成过程,并据此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3.不要一味地追求“生活化”,也不是什么都能追求“生活化”。物理知识中有的是可以找到物理原型的,而有的物理知识比较难以建立恰当的物理原型。所以不要太刻意,同时要注意课堂生活化与生活本源的区别。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也处处用到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只重理论知识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物理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通过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充分说明了只有物理教学与生活结合,才充满活力,否则将是一潭死水。为了物理之渠常清,让我们为物理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吧!

参考文献

[1]李曙霞.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J].上海教育,2007(04A).

[2]俞国平.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例谈[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7(03).

[3]张 梅.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01).

(本文获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金帆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