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具的鉴定与应用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具的鉴定与应用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级指标的得分为其所属三级指标得分之和,一级指标的得分为其所属二级指标的得分之和,最后,两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总分。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具的鉴定与应用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具的鉴定与应用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具的鉴定

1.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效度验证

任何测评工具均需要考查其有效程度,即效度。我们主要从内容效度对评价指标进行鉴定。

首先,评价指标的内容均从相关文献及学前教育研究者、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及其监护人处收集而来,表明评价指标的来源广泛,样本具有代表性,包括了与幼儿园教师工作相关的各方。(www.guayunfan.com)

其次,我们在编写、筛选指标的过程中均以《儿童权利公约》、《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思想,仔细检查每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违背其相关规定。再次,在指标体系正式制定后又逐项根据上述文件及《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审定,发现没有任何指标与上述文件相悖。另外,在指标体系制定后,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我们又将每项指标与该意见稿中的相关内容与理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审定,也没有发现与之相悖之处。这表明该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良好,能反映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主要道德规范。

再次,权重体系的制定是科学的。通过学前教育研究者、园长与教师的共同选择,然后采用关键特征法,能有效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相比于其他方法,关键特征法更简明、有效。唯一的缺陷是幼儿及其监护人只在指标的处理中发表了意见,而在权重系统的建立中没有发挥作用。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及其监护人的学前教育理论相对来说较欠缺,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理解不深刻,因此难免更关注表面的东西。如何引进幼儿及监护人在权重体系中的作用,这也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最后,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筛选过程均严格遵守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标准化程序,因此该指标体系应该是科学、有效的。

2.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信度验证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本身就保证了其信度,因此我们不再考查其信度。但是,评价指标体系在应用情境中的信度还需要考查,如评分者信度等,这也是后续应用情境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分数的合成与报告

1.各级指标分数的计算与合成

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后,将三级指标上的得分分别乘以其相应的权重,即得到受测者在该指标上的得分。二级指标的得分为其所属三级指标得分之和,一级指标的得分为其所属二级指标的得分之和,最后,两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总分。

如果一位教师在A11上得分为85分,A12上得分为75分,A13上得分为90分,则A11的得分为85×0.064=5.44,A12的得分为75×0.075=5.625,A13的得分为90×0.061=5.49。其在二级指标上的A1(言行举止得体)的得分为5.44+5.625+5.49=16.555。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其他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的得分。

2.总分的报告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需要报告总分,即按上述方法合成的总分。总分越接近100分,表明其职业道德越好;总分在85~100分之间,表明职业道德优良;总分在70~84分之间,表明合格;总分在55~70之间,表示还需要努力改进;总分在54分以下,表明要被淘汰。

3.多重划分

虽然将职业道德的二级指标合成了总分,但实际上各个二级指标的内容并不具互偿性,即其某一指标的不合格并不能用其他指标的优秀来补偿。如一个教师在仪表行为上做得很好,但在工作的道德规范上做得较差,则仪表行为上的好并不能弥补其在工作道德规范上的较差。因此,除了总分外,更需要分析各二级指标上的得分差异。

我们可以采用多重划分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筛选,即在各个二级指标上均确定一个可接受的标准,根据受测者在各个二级指标上的得分,将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任何一类不合格,均不能算合格。

多重划分时为了使整个过程具有优良的淘汰率,应将最重要的二级指标放在最前面。如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规范应该是对幼儿的道德规范,因此应将其放在最前面。如果该项得分太低,则其他指标得分再高,也只能划分为不合格。

4.剖面图法

多重划分只能表明教师是否合格,但由于每个二级指标均只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即达到了最低标准与没有达到最低标准,因此两类教师内部的差异被忽视了,难以区分他们之间的水平。同时,个体内部也难以比较其强项与弱项。故可以采用剖面图的方法来直观地表示各位教师的优势与劣势。所谓剖面图,就是将评价指标中各个二级指标的得分用图表或图形表示出来。

但是,在做剖面图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各二级指标得分的单位应相同,具有相同的比较体系。由于职业道德评价的二级指标权重不一致,其总分也不相同,因而我们可将各二级指标的得分除以其满分。但是,这样一来,分数就会为0~1之间的小数。这时,由于单位太大,会使二级指标之间的差距显得很小,从而难以引起教师的重视。因此,我们再将商数乘以10后,将结果以0.5为单位进行取舍。如本节假设的某位教师的A1得分为16.555分,而A1的满分应为20.1分,则其转换后的分数为16.555÷20.1×10=8.24分,以0.5为单位进行取舍,则其分数为8分。通过这样的转换,即可以让所有二级指标的得分均在0~10之间,从而让差距变大,引起教师的关注。如果以前两个指标间的差距为0.1,则难以引起教师的重视;经过转换差距变成了1分,这时就可能会引起教师的重视了。

我们再参照总分的评价标准,将8.5~10分定为优秀,7~8.4分定为合格,5.4~6.9分定为需要努力改进,5.4分以下定为需要淘汰,这样就便于个体内的横向比较。

我们假想一个幼儿园教师在各个二级指标上的原始得分分别为16.56、8.2、19.5、18.2、7.8、12.4分,然后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出相应的量表分分别为8、9、9、8、8、7分,就可以画出如图2-1所示的剖面图。

图2-1 职业道德规范量表的剖面图

通过图2-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该幼儿园教师在穿着打扮与对工作的道德规范上做得不错,为优;而在言行举止、对幼儿与同事的道德规范上为合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对监护人的道德规范上表现最弱。再结合其在三级指标上的得分,可以进一步明确个人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二)评价工具的应用范围

1.用于幼儿园教师的自评

职业道德是在工作中逐步提高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合乎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该评价工具可以用于幼儿园教师自评,以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并指导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用于他评

他评主要指幼儿园的管理者、学前教育研究者及幼儿的监护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是经常发生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可能更易从经验出发,从而使评价结果带有片面性。如管理者可能更注意教师的仪表仪态、对工作的道德规范、对同事的道德规范等,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教师对幼儿及其监护人的道德规范。幼儿的监护人可能更关注教师对他本人及幼儿的道德规范和教师的仪表仪态等方面,而忽视教师对其他儿童及其同事的道德规范。通过采用评价工具,可以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客观,而且还可使评价结果更易于横向比较与反馈。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用于他评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表面效度高,而且是评价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因此,该体系用于他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主评心理的影响

主评心理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他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等。主评心理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评价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时,需要控制的主评心理主要有对比效应、晕轮效应与成见效应。

(1)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由于评价者受评价对象之间相互对比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鹤立鸡群”现象。假设某幼儿园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均做得很好,在评价时由于受其他教师的影响,一位本来做得很不错的教师在其他教师的对比下可能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从而低估其职业道德水平。当然,也有可能某些幼儿园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本来就做得不怎么样,其中一位并不突出,但由于有其他教师作比较,就可能高估其职业道德水平。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某一优点印象特别深刻,而在评价其他方面时会受到这个优点的影响,从而高估评价对象的水平。如某幼儿园教师在言行举止与穿着打扮上特别得体,则会使评价者高估该幼儿园教师在其他方面的职业道德水平。

(3)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指评价者受其对评价对象所持的先入为主态度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如果评价者持有“私立幼儿园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态度,则其在评价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时可能会按照成见来收集信息、解释信息,从而给私立幼儿园教师低分;而如果评价者认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应该比较优秀,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会比其他幼儿园做得更好,则在收集信息、解释信息时,会倾向于努力证实自己先前的看法,从而高估省级示范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主评心理的调控

由于对比效应、晕轮效应与成见效应均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严格调控上述心理现象。要调控好主评心理,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培训评价者

首先,要让评价者知道上述主评心理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主评心理一般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评价者收集、解释与判断信息的过程,从而影响评价的结果。因此,让评价者了解上述心理现象,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其次,要让评价者掌握、理解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如什么情况是“态度温和,平易近人”等,让每一个评价者对每一项三级指标的具体要求与判断标准均有一致的理解与把握。

(2)采用多位评价者

由于每位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与对评价标准的把握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多位评价者进行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而且可以考查评价过程中评分者的信度,通过对评分者信度的控制来减少主评心理的影响。

3.受评心理的影响

受评心理是指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常见的受评心理主要有迎合心理与自卫心理。

(1)迎合心理

迎合心理是指评价对象知道被评价,故意迎合评价者的意图而过分表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比如,职业道德的评价一般会采用观察、访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被评价者如果知道有人在观察他的行为,就会改变其日常行为方式。如本来是一个大嗓门的教师,在被观察的过程中可能会故意压低嗓音,期望获得更高的分数。

(2)自卫心理

由于职业道德的评价会涉及教师的职业形象,因此教师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工作、晋升和发展等会受到影响而产生一系列心理现象。评价对象可能会想办法把问题掩藏起来,如要求幼儿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能说;也可能会表现得特别配合,大谈自己的优点或贬低其他教师,冲淡评价者对其缺点的关注等。

4.受评心理的调控

首先,受评心理是由于教师的担心、害怕引起的,因此职业道德的评价应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用作奖罚的依据。当然,如果某教师在职业道德的某些方面做得太差,应该将其淘汰,这是基本的原则。但是,一般还是建议将结果作为反映问题、设计职业道德培训内容依据,这样可以减弱教师的自卫心理与迎合心理。

其次,职业道德的评价应用于平时的观察,而不要刻意进行评价。如幼儿园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教师日常工作的观察、对幼儿的访谈、与家长的联系及反馈意见来收集资料。这样就可以有效削弱教师的受评心理,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

最后,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尽量采用正面的语言,而不是反面的语言。如某教师在对家长的职业道德规范上做得较差,反馈时可以说其在与家长的联系上可以做得更多一点,联系方式可以更多样化,多听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更愿意接受评价结果,而且这样的结果对教师日后工作的改进更有建设性,教师的自卫心理会减弱。

(二)用于自评的注意事项

1.自评心理的影响

自评是指幼儿园教师自己根据评价指标对其工作进行评价的行为。自评结果会受到幼儿园教师心理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影响其评价结果的心理现象主要有过度自我贬低与夸大自我。

过度自我贬低是评价者担心自我评价高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怕被人批评自己骄傲自满,从而过分谦虚,给自己较低的评价。如教师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做得很好,但考虑到自己迟到过一次,怕别人议论,就只给自己85分,而不敢给自己满分,从而低估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夸大自我与过度自我贬低恰好相反,是指给自己高于实际水平的分数,以显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好。比如某教师在廉洁从教上做得并不好(如收受学生家长的礼物,接受家长的吃请),但她可能会认为自己并没有收受家长的现金,或者认为这没有什么,那么她就可能给自己在这个指标上一个高分。

2.自评心理的调控

上述自评心理一方面与教师的人格特点和思想道德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评价指标与标准的把握程度有关。因此,在评价前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准确地把握一致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训时可以列举具体行为,也可以让教师就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以使每个教师都能很好地理解与把握职业道德评价的内涵与标准,从而有效减少自评心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注释】

[1]转引自朱金香,高雅珍,韩桂叶.教师职业伦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61-1062.

[3]Associatio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Code of ethics-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4,http://www.aeces.org/code_of_ethics

[4]转引自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6-9.

[5]世界首脑会议.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R].纽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1.

[6]转引自刘彦华.幼儿教师与公民道德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85-87.

[7]注:资料来源于作者与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看法所做访谈,访谈时间为2009年6月23日。

[8]注:资料来源于作者与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看法所做访谈,访谈时间为2009年6月18日。

[9]资料来源于作者与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看法所做访谈,访谈时间为2009年6月15日。

[10]资料来源于作者对幼儿园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9年9月。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12]注:翻译自Safak?ZT?Rk.The opimos of preschoon teachers about ethical primcipks.Educationac sciences:thehory@Practice,2010.1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