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定与实施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

制定与实施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学校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受到一些国家、地区或学校重视,并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主要价值体现在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改革,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提高学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制定与实施,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使社区和学校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效地改进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增强学校与社区及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承担起改善教育的责任,从而实现学校有效发展。

制定与实施_创新学校管理与教

学校发展规划:意蕴、制定与实施

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 田继忠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已由以往的学校管理向“学校领导”,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发展转变,这是值得我们当前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中小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的一种转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促进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加强学校效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有效发展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发展?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校为本,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可能,自主决定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学校自主发展。通过对当前国际社会以及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实践考察,制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较好的策略选择。对此,一些学者也从不同层面做过一些研究,本文主要从具体技术操作层面做以下探讨。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意蕴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缘起及发展(www.guayunfan.com)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简称SDP),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学校效能”研究。意指通过教育权力下放,使学校享有更多的自主权,有力地推动校本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的效能。80年代后,SDP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发展,并成为国家性项目,先后在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和美国等国家实施,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有效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有效策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也积极推进这一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发展规划在90年代后随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入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地区学校实施,较大规模是在2000年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实施,2005年又在西部宁夏、广西、甘肃、云南、四川省(自治区)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蕴涵

学校发展规划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它仍属于教育规划,是建立在学校共同体成员通过对学校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发现自身优势与困难不足,确定学校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真正实现学校自主发展。从整体认识层面分析,学校发展规划能够充分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发展”,是以校为本的发展,这一“发展”是集大家的智慧,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同时又是一个基于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地发展,也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从具体制定和实施层面还需强调:一是学校共同体概念,主要是指学校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社区相关人员、学校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官员等,必须发挥共同体成员的协同作用,而不能由其中单方面力量独自制定此规划;二是注重对现在的把握,必须立足在对过去的分析,诊断现在,又指向未来,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即对昨天问题及归因分析的基础上,站在今天,对未来明天的一种梦想与憧憬;三是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划而规划”,此规划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最为重要的是实施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规划文本结果。如不能将规划变为实际行动,再好的规划也不能体现出其价值作用。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是一种理念、方法或手段,而不是文本目标数字,根本是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效能,促进学校有效发展。最终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

学校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受到一些国家、地区或学校重视,并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主要价值体现在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改革,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提高学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制定与实施,可以促进学校由以往的被动发展变为主动自主发展,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二是通过制定与实施,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使社区和学校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效地改进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增强学校与社区及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承担起改善教育的责任,从而实现学校有效发展。三是通过制定与实施,能够使学校共同体共同参与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全面而具体地了解学校在发展中最突出、急迫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学校今后发展目标任务,同时能及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四是通过制定与实施,可以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教育行政能够根据规划,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得有限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对于学校发展的积极意义而言,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规划的一个文本。是学校根据自己发展实际,制定出的未来一段时间,最适合于本校实际发展的“蓝图”。要认识到这份“蓝图”是学校共同体根据本校实际不断识别教育问题,相应地修改目标提出任务,是目标任务的动态流动与整体优化过程,而不是孤立的、各环节割裂开来静态文本写作的过程。具体地讲,应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目标展望、确定发展要点和文本制定与撰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制定操作内容,均在整体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独特价值作用,而不仅仅是最后一步,决定于最终的规划。整体设计步骤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步骤框架图

每一环节都发挥其独特功能作用,对整体功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互表现为线形关系,即上一环节往往是下一环节设计的依据,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结果,强调过程性,但也要与它的阶段性结合整体考虑。从更深层次或更宽的范围来看,上述规划仅是一个更大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后续阶段还应包括:执行、监测、评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一)自我评估与诊断分析:确定发展起点

自我评估与现状诊断分析,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点和出发点(目前学校发展所在的地方)。是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学校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学校以往办学经验,及目前学校办学特色及成功做法、不利因素及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真实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学校发展优势,发现学校在发展中的不足与问题,即学校目前所处的位置(基点),做到理性的规划,有的放矢。还需注意的是在现状分析中,一定要广泛搜集学校相关信息,征求各方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为了更好地搜集信息,征求意见,可采用常规的调查法(问卷、访谈与座谈)和观察法,除此外还可用头脑风暴法、问题树、排序法及SWOT分析法等。问题树是一种图画,它能够使你分析一个特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看到其中的联系。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英文单词的缩写字母组成,其意S代表优势,W代表弱势,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其前两个是学校内部因素,后两个是学校外部因素,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学校分析的方法。即根据学校自身的既定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学校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二)构筑愿景,进行目标展望:明确发展方向

进行目标展望,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关键(希望学校达到的地方,即目的地,让学校看到曙光)。愿景构建实际上是学校发展中一种高远目标的建立,这种目标的建立是在学校现有基础上,面对学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学校未来愿景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通常以整体目标的框架形式进行呈现。对学校发展起到一种定向与拉力的作用,以激发人们为之付出的行动与思考。在愿景制定中校长一定要进行角色转变,要由以往的执行角色向“执行—创造”角色转变,形成战略意识,一定要以战略眼光思维确定未来学校发展,不能是短期行为和局部的利益构思学校未来发展。在进行学校展望中,一定要着眼未来,是学校的一个愿景,一种展望,是期望、期待和梦想,而不是一个学校采购清单。在目标确定中,可采用“SMART”目标分析法,这样可使文本表述的目标更具体细致清晰。“SMART”目标分析法,也是引用国外的一种方法,主要含义也分别表示为,对目标的确立,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检测的、可量化;可实现的、可完成的;真实的、相关的;必须有时间要求的,时间限制的。总之,“SMART”目标分析法,可以帮助制定者将“目标”更具体化,清晰化。

(三)确定发展要素,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点

明确发展要素,突出工作重点,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它能对如何将一个整体大的愿景目标进行分解,变成一个个可供操作的具体目标及任务,学校如何从今天(出发点)到达明天(目的地)起到重要作用。即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基础,依据总体战略规划目标,向实现目标(希望达到地方)努力的方向确定发展要素,明确重点工作与任务。这样做的益处是,工作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不同承担者的责任性更强,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更明确,实效有效。在此还需说明的是,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对工作目标及内容的确定,从整体上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考虑,最重要的是软件内涵发展的规划。在软件内涵式发展具体内容方面的规划,可从以下方面参考:一是校长与管理(组织和管理系统如何跟进,包括校长专业发展及制度建设等);二是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三是课程与教学(主要是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和原有课程的维持及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等);四是学生与成长(主要围绕学生自主发展与成长计划等);五是学校共同体作用的发挥(如何发挥社区等共同体作用等);六是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方面);七是成本核算和经费筹措(即保障机制分析与预测)。

(四)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的撰写:形成发展蓝图

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在于过程,但最终需要将人们头脑中的发展思想、愿景目标、活动内容及形式,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即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撰写。对于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格式现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对主要内容要素的撰写却有相同的意见。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是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意义(起因),这是制定和实施的起点,需要做目的性简要说明;第二部分是社区学校概况介绍,主要介绍与学校发展相关的,如学校原有基础和特色,当前资源优势及面对挑战学校需求等;第三部分是学校发展目标及其说明,学校发展目标按任务、形式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分目标可定位为阶段性目标和各部门及组织工作行动目标,是组成总目标的要素,来自集体的智慧;第四部分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活动与措施,这些活动与措施是直接指向目标的,为目标实现服务的;第五部分是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主要指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落实行动与措施的条件,即完成活动、措施,实现目标达成的保障。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其重要性并不在于拿出一个学校的“规划文本”,关键在于实施,强调执行“过程”重在操作。也就是将形成后的学校发展规划,从理想到现实,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践层面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地进行,具体行动的体现。否则,则将出现“悬空”的现象,即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理想与实际运行的学校工作之间的偏差。因此,在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制定了什么?更重要考虑应对规划中的目标内容做了什么?做的成效怎样?是否在向目标迈进?达到了吗?还要考虑哪些还没做,为什么没做?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做?这样更有利于规划的实施,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要做好实施工作,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环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模式图

(一)分解目标,制订行动计划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未来发展系统整体策划的过程,是侧重于长远发展的蓝本,对这一规划的实施会涉及到学校未来3~5年发展的所有事务或工作,具有系统的整体宏观发展性,不具有行动的可操作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将整体的规划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制定为各年度、学期或月行动计划,这样便于实际操作。在实施中必须根据对上学年度或学期工作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年度或学期的工作行动计划。在制定行动计划时需注意,行动计划的制定必须要考虑负责实施行动的人,具体监控和评价的人;行动计划的时限必须明确,什么时候,开始什么行动(活动与措施),什么时候应当监控,什么时候应当评价与总结等都应明确。在实施行动计划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要把规划或计划看成是动态的,可变的,应当允许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修改,不断地将原规划或行动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不要强求一成不变。

(二)落实保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发展规划各项目标有效达成,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完成,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实现。即组织保障、经费措施、责任人及其他相关问题。在组织保障方面,必须要坚持用系统论的思想,把学校视为由各个部门组成,既有教育教学、课程开发的部门,也有负责学生课外活动,还有校外机构及与社区、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所有这些部门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组织系统,必须协调和组织运用整合好各系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发挥其作用。在经费措施方面,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能力,同时争取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人员分工要合理,责任要明确,提倡合作性,团队精神。因为从本质上讲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不断合作的过程,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的协同合作。

(三)实施行动,反思创新

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重在行动。也就是根据各阶段、各部门和不同组织的行动计划,要实实在在地行动,即做好每一阶段的每一任务。在实施行动中,可以提倡“行动+研究”的工作模式。即用行动研究法贯穿于全程工作中,一边按行动计划进行实施,一边将行动研究贯穿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工作,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可以不断地审视、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得到调适与修正,目标明确,工作到位,极大地促进了行动的针对性、准确性与有效性。

(四)不断进行过程性监测与评价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关键在实施,在于强调规划的执行过程,因此,在执行规划和行动过程中,有必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施监控和评价,这样极大地有助于学校行动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在具体性方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方向性和达成度要进行评价,在文本制定与实际实施,制定的目标方向性是否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及现代学校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实施中目标的达成程度怎样。二是要评价学校在实施规划中的创新与发展。因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中,会不断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要评价制定与实施者是否不断运用一些新思想新理论,对规划不断地进行调适和完善,不断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即新突破与新发展。三是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规划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不是一次成型终结性的,应是动态可持续性的,因此,在评价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价之外,还必须看学校在实施规划中,是否有对下一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应该体现在学校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之中。

总之,学校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它是一种管理思想、理念或方法手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制定与实施中,我们一定要将其本土化,结合本地实际,这样才能得到更好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利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教育研究[J].2008,(2).

[2]戚业国.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操作.中国教育报[N].2006-9-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