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感受

未来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感受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3 犹在境中:未来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感受未来的传播格局将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受众的主动权增大、信息传播的人性化、非线性的接收方式以及个体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共生。这意味着广电新闻业者将要面对双重考验。

6.3 犹在境中:未来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感受

未来的传播格局将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受众的主动权增大、信息传播的人性化、非线性的接收方式以及个体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共生。

一旦传统媒体在产业竞争压力、专业发展需要之下,完成向网络平台的转化,那么如何对这些海量的信息内容进行舆论控制,将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主要任务。而政策的具体规制,将会给广电媒体的网络融合带来新的、更难以预测的变数——政策变局。

政策产生的变局在于,当广电的产业利益受到威胁时,政策制定部门是否会因为保证宣传通道而频频出台过度保护措施,最终对整个社会的信息网络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我觉得媒体就是一个渠道,一个内容。”(40)

技术进步导致广电的渠道垄断被打破,广告市场的垄断收益也将随之锐减,这给广电媒体经营者带来了压力。而在一个“渠道”无限的信息市场环境里,“内容”的王者地位更显尊崇,经营者必然要将自己的压力分解到一线的内容生产者肩头。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导致内容的生产、包装、消费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层化,这给以往独占信息源、设备、传播管道的职业新闻人带来了压力。这意味着广电新闻业者将要面对双重考验。

6.3.1 未来的信息传播环境

要赢得这场考验,首先必须了解技术进步使新闻人已经习惯了的信息传播环境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才能调适自己的行为。我们认为,新信息传播环境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受者权力的彰显。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受众开始拥有新闻的报道权、编辑权、选择权;二、受众要求获得的新闻信息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以人为本,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拟人际传播的信息场,使受众感到如同身处新闻事件现场。

6.3.1.1 受者权力增大

互联网络创造了BBS、社区、论坛、博客、播客等种种形式,使受者有了向公众发言的机会。近两年来,公众主导的议程设置开始出现并增多,“黄静裸死案”、“虐猫事件”、“高莺莺跳楼案”等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预示着公共话语平台的发言主体开始出现平民化趋势。这种平民化和早前电视新闻中的平民化特征有所不同,它既不是职业记者有意识地挑选普通民众发言以佐证观点或是满足宣传需要,也不是随意选择几名观众代表公众意见,而是在一个广阔的空间内大量受众的信息交换和意见交锋,其中反映的社会焦点和公众心理,要比传统媒体表现得更加有效、真实。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社会背景,又有技术支撑。从前者看,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阶层内部碎片化为社会出现多种声音创造了土壤,公众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从后者看,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人制度,使纷杂的公众意见在寻找出口时最终流入管控相对宽松的网络空间,同时网络的海量容量又满足了公众在传统媒体上无法获得的篇幅,因此传统媒体既不能置这部分信息资源于不顾,又不能在现有平台上作有效的替代。以央视新闻频道2006年中改版的晚间主打新闻栏目《360度》为例,尽管改版者的初衷是将其打造成一个面向各方的开放公众意见平台,但无论是政策空间还是节目时长,都决定了节目的走势离设计者的初衷越来越远。

广电媒体与受众间的种种互动形式,如发短信、写邮件、打电话等等,虽然给予了受者部分参与新闻信息处理的权力,但与网络技术平台赋予的受众可以完全抛开职业新闻人的信息发布、评论主动权性质有很大不同。职业新闻人需要直面的一个现实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平台的高速发展,人们文化普及程度和公民意识的提高,一个不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舆论场域已经形成,它在网络平台之上和职业大众媒体并驾齐驱。

此时广电新闻人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继续积极运用种种互动形式把受众“拉”进自身场域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另外一个场域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或是两者兼而有之?问题的答案需要广电新闻从业者重新进行心理定位:是继续以网络时代的各种手段修补电子时代的身体,还是彻底以网络新兵的身份从根本上思考如何参与媒介融合。

6.3.1.2 传播人性化

参与网络平台的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这就涉及适应受众权力彰显的第二个表现特征——内容表现的人性化传播场景。关于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基本围绕技术的人性化和人的技术化两个方面。

在技术的人性化方面,一项或一类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技术改进,是建立在“科技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即不断向人性化的要求靠拢。而什么是“人性化”,虽然核心都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但很难用统一的定义界定清楚,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侧重取向。比如执法的人性化与人机工程的人性化设计关注点就不同。反映在信息技术领域,21世纪的技术人性化的最大体现在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用化。回顾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演变,从利用穿孔纸带输入计算程序,到面对终端机上的字符操作界面,再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图形界面和多媒体,继而是网络和虚拟现实,比尔·盖茨(Bill Gate)的《未来之路》和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都向公众介绍过虚拟现实的有关概念和前景。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把人类的空间感、行走等感觉和行为功能纳入到人机交互之中,使得人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和没有阻碍。

作为这一趋势的前奏,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在技术实现上越来越呈现出人性化的特征,向人类最熟悉、最简单的传播模式——人际传播靠近。目前,网络技术已经能够使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在实时影像、声音、文字、动画示意图的多媒体表现下,为受众营造现场感。更与电视不同的是,网络社区提供了受者与信息的其他接收者、信息提供者在线即时补充、询问、点评,如同受者身临其境。除了不能触摸,受者如同在新闻事件现场的围观者,耳闻目睹事件本身状况,同时听到周围人的窃窃私语,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听到身边的不同意见可以立即反驳。这种拟人际传播是以往技术条件下其他媒体环境无法比拟的。

6.3.1.3 非线性接收方式及其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

网络空间提供的拟人际传播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并不完全相同,技术进步赋予了前者一个独有的特征——非线性的接收方式。在真正的人际传播中,作为交流现场的后来者,是无法了解到此前发生什么;同样,如果在场者离开现场,也会对此后的发展难以确知。虽然通过第三者转述可以有所了解,但此时的信息获得方式已经不再是亲眼所见,而是语言或文字。广播、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但同样受困于以时间顺序安排的线性播出方式和有限的传输通道,受众实际上并没有事件现场视音频信息的自由调度权。而网络平台依靠海量的存储空间,以及近乎无限的点对点信息通道,完全可以实现受者在自己任何方便的时机寻找事件发展的任一片断。这种人性化的非线性信息接收习惯和网络平台近乎无限的渠道资源一旦结合,就会形成信息接收的新结构。受众可以在任意条轨道上自由地选择任意时间点切入新闻报道,对广电新闻的影响决不仅仅是目前将报道内容打包上网,而是将重塑新闻的生产模式。

首先,新闻栏目的固定播出时间、播出时长是否还会固定;在新的接收条件下,人们是否会在技术完全能够保障的情况下,依然在固定时刻收看或收听某个栏目。虽然新闻栏目可以采取按时播出、播出后将内容上网以点播的方式来应对新的信息接收习惯,但新闻时效对竞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网络平台可以任意播出的渠道资源下,栏目不应当继续延续渠道有限制时间条件下线性播出的安排。同样,网络平台上的渠道资源还表现在对栏目的时长要求不再那么苛刻。尽管固定的时长有助于编辑时工作的把握和受众对自己时间的安排,但无疑会使对栏目时长的处理余地变得更加灵活,在提前标注本期节目时长以利观众接收的前提下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避免节目的注水或是言犹未尽。

第二,新接收结构会赋予目前新闻参与客体更多的权力。在新闻报道的权力组成上,记者是掌握信息取舍、组接的主体,被采访人、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裁剪的客体。因此,常常有被采访者指责记者任意断章取义,歪曲自己的本意;而记者则往往无奈于节目时长的限制,不得已为之而难免偏差。受众在不得不接受节目传达的错误信息同时,也经常感到要忍受某个采访对象冗长、空洞的发言无从躲避。新的接收结构一方面提供了足够的容纳能力,使被采访者有足够的时间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非线性传播能力又保证了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投入多少时间在某个人的发言上。除此之外,被采访对象、受众还可以利用在线反馈,有了随时补充、修正、评论新闻的可能,使新闻生产的主、客体权力趋于平衡。

第三,新接收结构的影响将传递到新闻的采编环节。由于新闻播出时间可以做到内容的随到随播、随采随播,这意味着对一线记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原有线性播出的广电平台上,只有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才会在播出时间上有苛刻的要求,其他新闻的要求则要宽松一些,这也减轻了一线记者的劳动紧张程度。但在非线性播出环境下,同处网络平台的新闻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代表工作效率底线的“截稿时间”将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最高工作效率的“上网时间”,一线记者的工作效率将会面临新的标准,进而对记者的工作方式、考核体系产生一系列的连带影响。同样,非线性播出还将直接影响到编辑环节。网络平台上将不再是主持人排列事件报道,而是同一时间内不同信源、不同时间点、甚至是不同媒体的所有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此时传递的信息将尽可能地达到全面、立体、多元。这对传统工作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工作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目前的广电媒体与其他媒体在编辑工作上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强记者、弱编辑”,这是因为编辑对于记者采回的视频信息不像报纸编辑对文字回旋的空间那么大,编辑的工作更多集中在节目的简单串联上。而在网络平台上,编辑承担的工作份额将会增加,除了参与策划、督导、组接本媒体记者的采访任务,很大一部分精力将用在关注其他媒体、通讯社、网友、博客的报道和信息反馈上,不停地进行信息捕捉、筛选、上网播出,形成事件的主题化综合报道。当然这些不一定是由一个人承担,而是现有的编辑工作将面临一个转向,由广电编辑向“本台编辑+网站编辑”的复合方向发展,转向的目标是增加报道的宽度和深度,给访问者提供一份营养的信息拼盘,赢得与其他网络媒体的竞争,而不能只是渠道垄断时单一的信源角色。

第四,新接收结构会促使广电新闻的语态做出调整。现有电视新闻的语态是“图像+解说”。而在网络平台上,媒体需要灵活组合图像、解说、文字、受众之间的联动和反馈,利用网络渠道资源无限的优势进行受众信息需求细分。以一条会议新闻为例,对倾向于关心与会人员的受众,以视频信息为主的内容组成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对关注会议议题的受众而言,也许“视频+解说”的组成反而让他们觉得冲淡了主题,“能够快速阅读、深入解析的文字+图片”可能正是他们想要的;而对于和会议决策利益攸关的受众,详细了解完新闻之后,一个能帮助他们彼此之间互相联络、形成团体意见的论坛变得更加重要;而媒体也可以从中获益,按照不同细分受众的反馈制定下一步的跟进报道要点,实现信息交互的动态生产过程。

第五,新接收结构将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样态,多时空的平行线式报道将取代目前直播成为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代表。目前电视直播的基本模式是“现场+演播室+资料片”,通过演播室的枢纽调控来完成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线性切换。而在非线性播出条件下,虽然同是对新闻事件的实时报道,但不同空间可以在不同的播出线上同时播出,实现多空间的并行直播,给受众以充分的选择权。以“神舟”飞船发射为例,目前的直播只能做到在指挥大厅、发射场、飞船内部三个空间做切换,在同一时间内只能选择反映一个空间的实况。即使运用多视窗处理,也只是在一条播出线上的暂时性办法,现场图像虽然能够短时间内并行,而现场声音却无法并行,而且空间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演播室手中。而在新接收结构下,完全可以做到三个空间的并行实时传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在指挥大厅、发射场、飞船内作任意切换,受者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第六,新的接收结构还将使现有的条块型生产结构向并行、放射型生产结构转换。目前的新闻播出以频道为建制,以栏目为组成,单条新闻与单条新闻串联而成,即使不同的栏目涉及到同一新闻体裁,当播出时彼此间也缺乏联系,很难给受众就某一新闻事件形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环境。而新的接收结构是以网络平台,以新闻事件为圆心,围绕单个新闻事件为主题的相关报道与其他单个新闻事件的相关报道并联而成。频道、栏目的界线将变得模糊,各自为战的状况将会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以大编辑部为策划核心,以新闻事件为单位的协作型生产。

以上新接收结构产生的影响分析,作为对未来的预测,确实有想象的色彩。这种基于已有技术实现可能的理想传播状态,也许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技术乐观主义者往往对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钳制考虑过少,但是作为时代趋势,传播权力更加对等、传播方式更加人性化的方向不会改变。

因此,广电新闻工作者能否适应信息接收新结构的变革,将成为新技术范式下广电新闻业的第二个变局——新闻生产模式的颠覆与重构。这个变局作为一个渐变的过程,已经开始发生。近年来日益重视受众反馈的趋势表明,包括广电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已经进入传、受者权力对等的新接收结构前融合时代。作为前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传统媒体在技术范式改变面前应变能力的重要标准,如何处理与影响力日益增加的私人博客媒体关系,成为一向强势的大众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6.3.2 个体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共生

在网络发达的西方社会,大众媒体遇到这个问题要更早一些。在博客新闻刚出现时,西方著名的传统媒体大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他们认为网络新闻博客不专业、不严谨,不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但随着“白宫绯闻”、“克里女人”、“纽约时报造假案”等等有影响力的博客新闻事件之后,传统新闻媒体发现,博客新闻报道有自己不具备的特点。因为不需要经过像传统媒体那样繁杂的调查、审稿程序,或者顾及到政治敏感,博客新闻发布往往更快更敏锐。而在发布形式上,博客新闻无一定之规,不会受传统媒体报道的“章法”限制。博客文字、图片或诙谐幽默、或尖酸犀利,其个人化的风格非常有亲和力,受到受众的欢迎。博客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博客披露一条新闻后,可能有成千上万的评论者,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补充,更多的新闻线索被揭露出来,事情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传送给更多读者。这种分散化、多传播的模式是传统新闻媒体少数人分布信息,多数人消费的模式所不能相比的。

随着新闻博客的异军突起,西方著名的传统媒体不仅开始把博客当成一种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而且还试图把“对手变为朋友”。英国《卫报》是传统媒体网站中较早开设“博客阵地”的,其博客站点的欢迎词,反映了传统媒体对博客的看法:

我们发现博客帮助我们找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新闻,当然,我们注意保持博客的一切,从准确性到拼写的标准,但是编辑比以前扮演了一个比较不重要的角色,因为博客编辑和《卫报》其他部分的编辑不一样。这点使我们更加确认了博客最伟大的优势——个体声音的力量。更重要的一点是交流,读者们可以评论所有的新闻,我们也希望那样,这为您提供了一个把新闻变成平等讨论的机会——告诉我们关于您如何看待我们的新闻及如何看待我们写新闻的方法。(41)

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对待博客态度上的转变,充分说明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博客新闻报道的重要性。2003年第一季,CNN要求战地特派员凯文·塞兹(Kevin Sites)停止在其博客网页上张贴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其发言人曾立誓表示,CNN宁愿以比较结构化的方式报道新闻,“我们坚决不采用博客!”但2004年7月21日,CNN宣布,引入博客的方式,实时报道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全过程。该博客由旗下数字节目主持人、分析评论员、特派员共同执笔,与网友形成平等、互动的平台。同时,CNN还同知名博客追踪服务的网站合作,推出名为“博客观察”的栏目。该网站宣称能够追踪超过320万个博客网页的内容更新与响应状况。CNN希望通过采用博客这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第一时间追踪掌握最新的选举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互联网发布出去。(42)

当然,无论博客媒体如何发展,也无法替代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和公信力。大众媒体将与博客媒体作为相互补充的两个信息场域,需要遵循的业务规范并不相同。两者的整合并非合二为一,而是要求大众媒体进行制度创新,更好地汲取博客媒体所长为己所用。我国广电媒体与博客媒体的整合还未达到西方媒体的程度,除了时间原因,有关政策对传统媒体的规制也有关系。在课题组的访谈中,多家电视台的新闻负责人表示,直播存在的最大问题并非技术层面,而是政策层面。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因为层层请示而错失直播时机。而一些被认为敏感的事件,则连报道的机会都没有。与博客媒体的合作,对这一局面的改观将起到推动作用。因为虽然博客媒体的公信力还存在不足,但它对信息传播的最大作用不在于某一新闻报道的“证实”,而在于“证伪”。如果大众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不报或含糊其辞,就会在博客媒体的群起攻之下败下阵来,从而丧失舆论阵地。

如何在政策上做出合适的调整,是处理好广电媒体在前融合时代平稳过渡的前提条件。可以设想,一旦传统媒体在产业竞争压力、专业发展需要之下,完成向网络平台的转化,吸纳受众的自由评论、信息反馈和博客媒体作为信息产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对这些海量的信息内容进行舆论控制,将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主要任务。而政策的具体规制,将会给广电媒体的网络融合带来新的变数,这也是我们在关注新技术带来的中观的产业变局、微观的专业变局之后,更加难以预测的第三个变局——政策变局。

6.3.3 政策——变与不变:新媒体的老问题

2006年11月,央视国际正式启动了手机新媒体和IPTV业务大规模的市场开拓。尽管目前这两项业务初期投入巨大,市场收益将是负值,但在高速变动的技术变局中前瞻性的市场战略是必需的。在地方广电部门中,上海文广走在全国前列。在广播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也在为电台探路,积极筹备新媒体执照的市场应用项目,比如国际广播电台利用国际咨询的优势,进军IPTV市场。但其他地方广电无论是在市场战略还是人才储备,相较电信、互联网商业网站都处于绝对劣势,如果不能及时做好技术转型的准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地方广电将会逐步丧失网络壁垒所带来的信息市场独占地位,接近性的新闻价值优势将会被众多市场替代者稀释,那么未来地方广电新闻功能的低俗异化也许不会是多余的担忧。

如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一样,技术是改革的动力。同时,一项技术能够被公众普遍接受,本身就表明了它蕴含着满足使用者人性化需求和民主参与的能力。广电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变局,很有可能在未来丧失信息传播市场上的主动地位。目前虽然有广电和电信、互联网合作共赢的呼声,但这种合作未来只可能会发生在类似手机电视广播式播送与电信网络的回馈合作上。在同一个业务市场中,对手之间的竞争将永远是主流。

虽然“中央电视台的经营环境在全世界都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政策保证了市场上央视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名正言顺地跳出来”,一位来自中央决策部门的人士在笔者参加的某次会议上如此保证。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广电总局《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里的细则规定,民营SP(Service Provider)所能够涉及的几乎只能是娱乐类视频点播下载服务。即使如此,在娱乐类视频领域一旦出现实力超群的潜在竞争者,也会被指令叫停。2006年初,盛大公司推出“盛大盒子”——一个被定位“家庭数字娱乐中心”的设备。这个类似DVD机大小的机器,功能强大:通过内置的电视卡与电视机相连后实现暂停、快进快退、自由录制、节目提醒等智能功能;视频游戏,包括摄像头捕捉人体动作实现游戏控制,对不习惯键盘的老人、儿童颇有针对性;可以提供海量的音乐歌曲下载、数万本电子书、有声书;而以上功能都是由改造了的、更适应家居氛围的遥控器操纵。尽管这个“盒子”价格不菲,但从长远的市场发展看,其竞争力将对数字电视产生巨大威胁。同年4月,广电总局以“未获得许可证而把互联网内容搬上电视机的准IPTV行为均为违规”,发函要求网络运营商不提供相应的运营服务并获得成功。但是,这种政策保护跟随在一直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后面,是否能始终保持有效,还有待检验。一个例子是,动态代理服务器软件的应用,已经突破了网络上政府的信息控制。即使政策保护能够使电视始终处在一个受保护的区域内,而事实上对舆论引导能力的争夺依然会随着不断出现的新信息传播平台而愈演愈烈。可以预计,政策监管也会随之出台得更加频繁。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与其依靠政策消极地遏制竞争对手,不如逐步放开传统媒体的政策空间,在信息市场上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否则,政策保护固然有利于广电产业自身利益,但对于提升全社会的信息生产力,并非益事。换而言之,政策产生的变局在于,当广电的产业利益受到威胁时,政策制定部门是否会因为保证宣传通道而频频出台过度保护措施,最终对整个社会的信息网络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在这三个变局的共同作用下,媒体的监督公权、民主参与功能扩张将变得错综复杂。而且,即使是产业、专业、政策变局实现了好的转换,网络时代究竟会对民众的监督权、参与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亦无定论。有关于此的研究从开始时对网络神话的崇拜,到对网络普及的只是虚拟自由权利的反拨(43),再到网络在实施直接民主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力”和政客对选民的操纵的担忧(44)。网络在此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像Lewis Mttmford预言的那样,当代技术很有可能是一种隐藏的集权技术:民主社会中的技术进步带来人类个性和自主性的丧失。换言之,人们在自主的情况下失去或放弃了自我和自主。(45)

确实,网络在提供各种议题社区沟通管道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分散公众注意力、麻醉公众进取心的信息垃圾。同时,网络匿名的特性也导致了随意的蛊惑、造谣、中伤,人们获得最直接、最简单感官刺激和情绪发泄的机会俯拾皆是。人们在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面前,又有多少人会细心甄别出对未来更具长远价值的信息加以呼吁?这些声音一定会始终存在,但在功利嘈杂的声浪下是否会更趋微弱?网络时代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各有各的理由。然而,不管网络平台未来提供多少种可能,只不过是为永恒的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在那里,人性始终是真的。从这个意义说,大众传媒要面对的挑战,依然是技术范式转换后人性挣扎的轮回。惟有采取真正超越自我的行动,才可能跳出轮回。

pp.1-8,转引自金兼斌:《现代技术:集权,民主及其他》,《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

【注释】

(1)[荷]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东方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l页。

(2)牟焕森:《马克思与技术决定论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19卷,2002年第3期。

(3)黄锫坚:《技术决定论的多种面貌与技术概念的多重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6年第6期。

(4)张海涛:《在广电总局科技委七届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国传媒科技》2006第2期。

(5)徐奉臻:《梳理与反思:技术乐观主义思潮》,《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第15页。

(6)邱惠丽、宋子良:《对“技术发展规律”研究的回顾及再认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7)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版。

(8)祝建华:《下一代互联网》,http://wh05.woxie.com/。

(9)贾果等:《论技术域、技术理解与技术进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第4期。

(10)转引自邱惠丽、宋子良:《对“技术发展规律”研究的回顾及再认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1)何平:《“三网合一”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8月29日。

(12)刘建明:《报纸消亡与媒介市场激变》,见《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崔保国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刘春:《报纸的冬天来了,电视的冬天还会远吗?》,《南方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

(14)黄升民:《2003:生死存亡数字化——分析广电媒介变局的五个观点》,《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

(15)《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2006/07/19/3994.htm。

(16)《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http://tech.sina.com.cn/focus/netsur_2005/index.shtml。

(17)林世懿:《日本最新IT政策—u-Japan介绍》,刊于台湾FIND网站,2004/10/04。

(18)闵大洪:《传媒科技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中国传媒科技》2005年第7期。

(19)吴风:《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现代传播》2001年第3期。

(20)郑贞铭:《传播科技与新闻理念》,《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21)范蓉:《如何突破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瓶颈》,《中国电子报》2006年2月16日。

(22)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23)杨成:《IPTV对电视媒介意味着什么》,《电信决策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

(24)2005年央视广告总收入86亿元,而中国电信2006年上半年仅纯利润就达302亿元。

(25)郭冬颖:《中电信IPTV测试倾向H.264标准 逼宫广电欲自立》,《新京报》2005年11月8日。

(26)何华峰:《IPTV:站在冷热两极之间》,《财经》2006年第11期。

(27)杨成:《IPTV对电视媒介意味着什么》,《电信决策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

(28)郁林:《互联网正加紧颠覆电视》,《南风窗》2005年第9期。

(29)赵晓力:《互联网新闻规管的新思路: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传播》2005年第11期。

(30)邹剑宇:《新浪搜狐的版权普及运动》,《三联生活周刊》总180期,2002年2月11日。

(31)《致敬!2004中国传媒》,《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32)王晓冰、何华峰、张映光、苏丹丹、戴维:《新浪:向左走,向右走》,《财经》杂志总159期,2006年5月。

(33)王晓冰、何华峰、张映光、苏丹丹、戴维:《新浪:向左走,向右走》,《财经》杂志总159期,2006年5月。

(34)陈一舟:《什么是WEB2.0?什么是它的商业之道?》,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507/40c2425f24fd44d4a84afa39530c9fd5.shtm。

(35)彭兰:《RSS挑战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中国记者》2005年第12期。

(36)张丽:《流媒体技术大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7)张朝阳:《互联网正步入影像时代 关注Web2.0时代》,http://it.sohu.com/20060807/n244656361.shtml。

(38)《央视网络传播中心主任汪文斌谈整合网络资源》,http://news.sina.com.cn/c/2006-04-28/18539744948.shtml。

(39)江江:《技术·政治·文化——韩国网络公民媒体的现状与历史背景》,《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40)张朝阳:《互联网正步入影像时代 关注Web2.0时代》,http://it.sohu.com/20060807/n244656361.shtml。

(41)王莹:《西方媒体如何与博客“共舞”》,《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

(42)王莹:《西方媒体如何与博客“共舞”》,《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

(43)陈力丹:《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

(44)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45)Lewis Mttmford.: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technics.Technology and Culture,Vol.S,No.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