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新闻语言通俗起来

让新闻语言通俗起来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新闻语言通俗起来梁红伟 陈 珺就像文学有文学语言一样,新闻也有新闻的语言。传达新闻事实,是新闻语言的基本任务。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与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其次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欠缺。一些作者摆脱不了“新闻腔”的束缚,说到底还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欠缺。这里的“欠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注意积累,语言贫乏。

让新闻语言通俗起来

梁红伟 陈 珺

就像文学有文学语言一样,新闻也有新闻的语言。新闻语言是指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相区别的,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新闻语言自身的个性。因此,运用新闻语言表达新闻事实,既要尊重一般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也要符合新闻语言表达的特殊规律,使其在新闻事实的表述中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

传达新闻事实,是新闻语言的基本任务。新闻语言运用得不好,新闻事实的传达就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会因语言运用不当,使读者产生歧义,甚至传达出错误的新闻信息。作为传媒工作人员,我们担负着弘扬祖国语言文化的重任,任何降低对新闻语言要求的做法,都有辱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使命。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与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新闻要快,但不能因此就降低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其次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再好的主题思想、再典型的新闻事实,都要借助新闻语言来表达。一些作者摆脱不了“新闻腔”的束缚,说到底还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欠缺。

这里的“欠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注意积累,语言贫乏。新闻写作忌讳堆砌华丽词藻的做法,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积累不重要。有些记者、新闻干事从事新闻写作时,总感到自己的词儿不多,不能很好地表达心里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是对语法、修辞知识掌握得不够。要使自己的新闻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新闻作品中出现的失实现象,有些并不是作者对新闻事实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是由于犯了语法错误才在新闻表达中产生了失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修辞知识的学习。新闻语言要达到生动活泼的要求,必然要学习一定的修辞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新闻事实叙述得更清楚,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真切,新闻语言运用得更生动。

三是采访作风不够扎实。观察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是新闻写作的唯一源泉。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验生活,才可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语言。我们笔下的新闻人物,之所以千人一面,很重要的恐怕是我们的主观色彩多了一些。许多富有特色、表现力较强的新闻语言,不是出自我们的想象,而是来源于我们的观察。比如我们在写人物语言时,总要从人物自身的生活出发,研究人物的语言,寻找人物选用词语或句式的特点。这样,我们笔下的新闻语言,才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一、新闻语言能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

客观反映新闻事实,只是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要使新闻语言更好地为新闻事实服务,还要认真研究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使其能动地反映新闻事实。仅从新闻与语言的遣词造句来说,我们就可以归纳以下五种方法使新闻更加好听。

1.不用生僻字词

生僻字词是新闻报道吸引受众的“拦路虎”,生僻字词若用在标题中,受众会对这条新闻望而生畏,避而远之;生僻字词若用在导语或主体中,当受众发现这个“拦路虎”时,会吓得扭头就跑。如,某地市报上刊登了一条题为《夤夜查险》的报道。赫然出现在标题中的“夤”字不知要拦住多少读者。

广播新闻的对象是听众,让人听不懂的报道就失去了价值。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少报道失去价值或价值不大的原因在于作者或编者有意或无意用了生僻的字或生僻的词后造成的。因此,我们写报道时,对于某些生僻的字、词,要设问一下:“大多数听众听得懂吗?”

2.不用公文语言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中用得较多的公文语言模式有三种:喜欢用“该”,喜欢用“第一……第二……第三……”,喜欢用“一是……二是……三是……”。这些字或句式用在公文中是很合适的,因为公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公文的用语必须严谨明了,容不得花里胡哨。但这类字、句式出现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就使报道显得不伦不类了,既不像公文,又不像报道。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为何经常出现这种不伦不类的文体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不少新闻记者热衷于泡会议,跑机关,把别人现成的公文如通报、通知拿到手里稍微一改作新闻发表。这样的新闻报道,难免公文味。笔者并不反对收集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公文。收集包括公文在内的材料,是采访的方法之一。

3.慎用古汉语

古汉语有以下优点:简练;词汇丰富,表达方法变化多;从修辞的角度看,炼字的工夫深;写情写景长于造境;委婉;注意句法整齐;声音和谐;风格上百花齐放。

新闻报道,偶尔引用一两句子曰、诗云之类,以增强内容的分量,当然可以,但这引文还是以古汉语的面貌出现,没有“化入”现代文,并不是这里所谓的借鉴;兴之所至,随手抓来一些文言词语,放在新闻报道中,圆凿方枘,文白不能水乳交融,更不是这里所称的借鉴。

4.多用熟语

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成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它在新闻报道中已被广泛大量地使用。如新华社1993年9月17日播发的《燕子石飞出石门县》这篇1000来字的通讯中就用到了“千里迢迢”、“目不转睛”等9条成语。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俗语。表现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常常是劳动人民的格言,是人们的“公共生活准则”,它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如何做事。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放长线钓大鱼”、“一人做事一人当”等等,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具体的形象,下半部分是抽象的概念,其形式一般为“譬喻——解说”。如“爆竹脾气——一点就炸”、“竹篮打水——一场空”、“无耳茶壶——缺个把柄”等等。由于谚语、歇后语具有幽默、顺口好记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而,它们合乎新闻语言的要求,是一种很好的新闻语言。

5.多用修辞

在新闻报道中,用得比较多的修辞方式主要有两种:比喻和比拟。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法。比喻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魏巍在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一个青年战士的刻画:“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新闻报道中运用比喻,第一要贴切,第二要创新,第三要通俗。比拟就是把无生命的东西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或把有生命的东西当做无生命的东西来描写。前者叫拟人,后者叫拟物。新闻报道中拟人用得较多。

在新闻写作中,要把以上五种方法综合运用。即:要在避免用生僻字词、公文语言和慎用古汉语的前提下,选用熟语、运用修辞;反过来,选用熟语、运用修辞,要避免用生僻字词、公文语言和慎用古汉语。否则,新闻报道的语言仍然是难以通俗化的。

二、选择新闻语言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无论哪一种行业语言,都有自身的表达规律。新闻语言也是如此。我们在从事新闻写作时,要注意尊重新闻语言表达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新闻语言更好地为新闻事实的表达服务。在这一方面,我感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坚持为表达新闻事实服务

新闻写作中的许多要求,有联系,也有矛盾。比如:新闻写作既要求表达准确,又要求语言简练。要表达一个准确的意思,对内涵简单的句子,可以做到既简练又准确;但对一个内涵丰富的句子,有时必须借助一定的限制词、修饰语来表达,这样就难以达到简练的要求。再比如,具体的语言能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模糊性的语言能使表达更为准确,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又是一个矛盾。其他如详细与概括、长句与短句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很关键的就是要搞清新闻语言的目的。新闻语言的要求,本身并不是目的。不是说,语言简练了、具体了、明确了、生动了,就达到目的了。而是要看它对表达新闻事实的“服务质量”,看是不是通过这些要求,更好地表达了新闻事实。

2.要突出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

与其他行业语言一样,新闻语言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这就是:准确、具体和生动。

新闻语言要达到准确的要求,必须认真锤炼语言,力争选出最有表达性的“唯一”的词。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去锤炼语言,切不可将其简单地看成一般的文字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新闻事实及其主题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词义准确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如,前些年出现的“下岗”一词,本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社会产物,但也毕竟是许多下岗工人所不愿面对的社会现象。有些媒体频繁借用该词表达被淘汰的事物,忽视了该词的感情色彩,这很容易给一部分读者带来不快。

新闻语言要达到生动的要求,就要像对待新闻本身一样,尽力突出新闻语言的“新”意,注意多选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历史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同时代的语言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捕捉那些时代气息浓厚的语言,增强语言的时代感。同时,我们反映的新闻事实是千姿百态的,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把这些具有个性化的东西表达出来,我们的新闻语言自然会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