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偏向

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偏向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目前我国一些节目主持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步入误区,不考虑地域文化、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盲目克隆。所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节目主持人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表现,是“文化传承”所依赖的信息符号。

二、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偏向

1.克隆

媒体节目的同质化十分迅速,虽然我们并不排斥“拿来主义”,对国外以及港台好的节目样式、主持风格也要学习,但不必去盲目效仿、照搬照抄。节目主持人的“中国特色”是民族特色的一种表现。然而,目前我国一些节目主持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步入误区,不考虑地域文化、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盲目克隆。

主持人对境外节目的克隆,不仅照搬其节目形式,还极力模仿其语言表达方式,甚至模仿其语气和用语习惯。不知不觉间就把不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所要求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人生追求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众。渲染感官刺激,宣扬物欲,追求瞬时满足的幻觉,扩大物质诱惑,制造一日暴富的神话,等等,都是主持人需要自觉抵制的。

2.语言媚俗

语言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是节目主持人成熟的标志。所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节目主持人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表现,是“文化传承”所依赖的信息符号。然而某些节目主持人不仅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说话错漏百出,同时对语言艺术风格的认识存在误区。例如,一些本来普通话水平已经达到一级甲等的主持人抛弃标准的普通话,而改用“港台腔”,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亲切”,亲近受众。“怎么说”的背后蕴含的是“说什么”的内在心理依据和文化心态。“港台腔”所代表的是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文化影响,虽然这种文化也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但标准的普通话更能满足全国范围内最广大受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心理,更能体现中华民族落落大方、庄重大气、胸襟开阔的气质。

受众希望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贴近生活,交流亲切;渴望应有的通俗和明快、应有的灵活和个性,但某些主持人完全不受控制,以随意性表达方式将“生活语言”直接移植于节目中,殊不知节目主持人语言的“生活化”并不等于给一切“生活语言”大开绿灯。更令人担忧的是“生活语言”表现出严重的低俗化倾向,如某谈话节目中,因为男主持人左右两边各有一位女嘉宾,谈话过程中,主持人却蹦出了“好像有两个老婆在我身边”的低俗语言。某省卫视播出的一档以爱情速配为主题的娱乐节目中,当一位男嘉宾抱着女嘉宾表演一个煽情的情节时,女主持人则在一边插科打诨:“不抱白不抱,多抱一会儿吧。”此类打情骂俏的语言在各地“克隆”节目中屡见不鲜。某些节目主持人一味模仿“港味台腔”,专门以戏谑、捉弄他人的语言来博取受众的笑声……这种游走在恶意边缘的风格,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这只是迎合了当前社会一些畸形的价值[33]

3.追新求异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整顿主持人、播音员队伍,要求主持人在服装上要注意,暴露的服装不能穿,不可奇装异服,发型不宜古怪夸张。但是电视屏幕上仍有一些主持人在造型上标新立异,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衣服穿得荒诞怪异,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意识。端庄、文雅、谦逊、稳重的主持人形象已在他们的观念中消失殆尽。他们以样式怪异或暴露的服装、古怪的发型、夸张的表情、怪诞的表达、怪僻的行为迎合极少数人的猎奇心理。这些主持人大量出现在青少年喜欢看的娱乐类节目中,他们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而这些青少年即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和支撑,这群染着红头发、穿着紧身衣、动辄“酷毙了”的各类Fans如何挑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主持人是传播的最后一道工序,自然要肩负起进行最后的总结、加工和把关的责任,尤其是把好自己这道关。然而,随着大量谈话节目、热线节目、娱乐节目的出现,传播者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的情况越来越多,津津乐道名人隐私、一本正经传播八卦消息、绞尽脑汁出人洋相……只为追新逐异,寻求短期效应,往往沦为集怪猎奇者。

4.“明星化”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主持人的来源越来越趋向多元。大量歌星、影星、模特转行成为主持人,一些主持人也陆续转做艺人,主持人这个职业日益染上了娱乐圈的色彩。早先是程前因为唱歌拍戏而离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队伍;后来是曹颖为了能拍戏离开央视入主湖南卫视;李湘主持、唱歌、拍广告、演戏几不误;何炅也在主持唱歌之余进入演话剧行列。主持人领域和演艺圈频繁往来的一个最直接结果就是,主持人越来越被视为明星,主持人职业也越来越具有娱乐色彩。现在我国主持界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状况是主持人频繁出入各种抛头露面的场合,频繁地走上各类媒体的娱乐版,甚至于成为头条花边新闻的主角。由于这种越来越严重的时尚化和娱乐化,业内人渐渐看淡了这个职业,也看轻了主持人。

电视的景观犹如当代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电视界。每当有主持人专业招生或者主持人大赛时,时尚的少男少女们就会蜂拥而至。一些中学生在描述自己的理想时常会说“我想做歌星、影星、主持人”,很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职业也是想一夜成名,期望很快为自己带来财富、获得社会的知名度……

有人比喻电视的这种诱惑“多少类似于海上女妖的迷人歌声”[34]。有些主持人一旦进入电视界,就变得浮躁、傲气,不再冷静多思,他们在荧屏内、外都有掩饰不住,有时是不加掩饰,甚至炫耀的流露。有些著名节目主持人存在着强烈的“自恋”倾向和脆弱的“明星品性”,批评不得,他们把自己置于媒介批评的对立面,甚至用激烈的“回敬式”话语方式对待某些指责,“具有道德典范意义的媒介文化形象”受到破坏或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