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情感共鸣

寻找情感共鸣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寻找情感共鸣节目欣赏虽然不排除理智的认知因素的参与,但欣赏主体和欣赏对象之间主要是结成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和评价关系,它是人们用心灵和情感来感知客观对象的典型形式。所以,要想调动受众情感,让他们产生共鸣,主持人首先要有感情投入,要与观众同喜、同悲、同哭、同笑。主持人只有与受众交换内心的思想,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一、寻找情感共鸣

节目欣赏虽然不排除理智的认知因素的参与,但欣赏主体和欣赏对象之间主要是结成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和评价关系,它是人们用心灵和情感来感知客观对象的典型形式。作为受众,主要借助于音响的感知、想象的联想、情感体验以及理性把握与观照,一步步地接受了欣赏对象的情感,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对假丑恶的憎恶与摒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节目给予听众的是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在对节目的赏析过程中,我们常常产生情感的对流和宣泄,悲苦时泪湿青衫,畅怀时笑入彩云。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能够沉潜于节目所表达的情感交流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记忆,去体验,去玩味。缺少了相应的敏锐的情感体验,主持人就很难进入作品的规定情境,也就不能带领受众获得心灵上的震颤和灵魂上的净化。

别林斯基说:“感受诗人的作品——这就意味着要在自己心中体验和感到作品内容的一切富藏、一切深度,痛其所痛,苦其所苦,并且为其中的欢乐、胜利和希望而兴高采烈。”[12]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欣赏的对象或古或今,或中或外,影响行动或深或浅,但是那影响总是间接的;直接的影响是在情感上。”[13]笔者在主持诗歌专栏时,曾介绍过湖北洪湖市螺山镇一位民办教师单兴娟写的一首诗《泥土的儿子》。诗中这样写道:“做着泥土的梦,/写着泥土的诗,/浑身溢着泥土的气息。/哦,父亲/你是泥土的儿子。/那满是皱纹的脸,/是岁月犁耕过的土地,/手背凸出的青筋,/是松土的蚯蚓,/哦,父亲/你是泥土的儿子。/二月,你把希望播进泥土里,/八月,你收下泥土里长出的欣喜,/尝一尝汗水的甜美,/哦,父亲,/你是泥土的儿子。/落叶从泥土里长出,/最后还是要落入泥土里。/哦,父亲,/你说你也要回到泥土里。”

这首诗写出了一个满脸沧桑、辛勤耕耘、劳苦一生的农民的形象,概括了老式农民的一生,既准确又沉重,既美丽无华又带有一丝隐隐的凄凉。笔者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感受到这首诗所展示的农民形象正是我心目中的农民形象,它蕴含的内在情感正是我心中积蓄已久的感情体验,所以朗诵时情真意切,深深地打动了听众。不少听众在信中说,他们从我的主持介绍中似乎闻到了一股泥土的芬芳。所以,只有当主持人沿着稿件提示的轨迹去充分感受作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时,才可能在丰富多彩、情真意切的感知中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按照自己的审美体验对作品进行补充和加工,最终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正是由于节目所蕴含的情感信息同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贮存的情感信息相互适应,相互契合,主客体才自然而然地结合成审美关系,进而神形交会,物我合一,产生了奇异的美感效应。所以,要想调动受众情感,让他们产生共鸣,主持人首先要有感情投入,要与观众同喜、同悲、同哭、同笑。主持人只有与受众交换内心的思想,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非典”期间,中央台的《面对面》节目中,主持人王志采访的人物有王岐山、于幼军等,这些人都是在抗击“非典”期间的英雄人物,王志在采访中带着细节提问,探究对方心灵的精神,并给予采访者以情感的关怀,动情之处,震撼人心。王志说:“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你的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但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沟通。面对感动,你无法抗拒,我也知道主持人哭不好,但这是真诚的眼泪。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心比心,在这样的时刻,我无法那么理性。”[14]感动、激发受众的情感或引起受众情感共鸣是促进受众认同的有利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