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沦陷区的爱国报刊

沦陷区的爱国报刊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沦陷区的爱国报刊在充斥着日伪新闻管制的沦陷区,仍有一些爱国力量和人士坚持创办报刊以抵抗日伪的奴化宣传,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沦陷区爱国报刊影响较大的是一批在租界公开出版的报刊。报纸透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大消息,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的事迹,反映了陕北人民的新生活,表达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二、沦陷区的爱国报刊

在充斥着日伪新闻管制的沦陷区,仍有一些爱国力量和人士坚持创办报刊以抵抗日伪的奴化宣传,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

在天津,1937年7月30日沦陷后曾出现过20多种小型抗日报刊。这些报纸大多是由知识分子主办的油印小报,由于敌伪宣传管制,这些报纸一般出版时间较短,印刷条件很差。其中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高仲明纪事》。该报1937年创刊,由爱国职业报人编辑,油印小报,秘密发行,共出了700多期,每期发行6000余份,在天津地区普遍流传,曾先后3次被敌伪查抄,1939年停刊。《炼铁工》则是由粗通文墨的工人编辑的秘密小报,在天津各工厂流传。天津的这些爱国报刊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在维系沦陷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沦陷区爱国报刊影响较大的是一批在租界公开出版的报刊。在上海,从1937年11月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为止,这段时期的租界在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中间,就像一座“孤岛”。上海租界的这4年零1个月时间被称为“孤岛时期”。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以外商的名义创办了一批抗日报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每日译报》、《导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译报》于1937年12月9日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创办,夏衍主编,日出4开1张。该报为一份纯翻译性的报纸,利用当时租界内合法出版的各种外国报刊,选择性地翻译外国报纸的新闻、通讯和言论。报纸透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大消息,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的事迹,反映了陕北人民的新生活,表达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销数最高达2万份。当时新闻、文化界誉之为“像黑夜天空里的一颗星星,在浓黑里射出一股悦目的光芒”。因受日伪威胁,该报在出版了12期后即被迫停刊。

《译报》停刊后,1938年1月21日,中共决定以外商名义出版《每日译报》,他们雇用英人裴士为发行人,鲍纳为经理。实际主持人为梅益,林淡秋、胡仲持、戴平万、王叔任等参加编辑工作。该报初出4开1张,后改为1张半、4开2张,到6月28日更进一步扩大为每天对开1张附4开1张。除了翻译外报,还刊登一些自己编写的新闻,转载国内报刊稿件,增设“社会动态”、“新闻钥”等栏目,开办“星期评论”、“时代妇女”、“职工生活”、“书报评论”、“社会科学讲座”、“青年园地”、“戏剧电影”等周刊,和“爝火”、“大家谈”、“前哨”等副刊,内容十分丰富。该报转载和翻译稿件中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的军队和人民》,周恩来的《论保卫武汉及其发展前途》、《论抗战新阶段与侵略者新政策》,以及中共六大六次会议决议等读者难得的文献。有些外国通讯社将重要稿件译发欧美各国。《每日译报》引起了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日本与汪伪政权勾结租界当局于1939年5月18日吊销了其登记证,《每日译报》被迫停刊。

《文汇报》创刊于1938年1月25日,由沪宁、沪杭铁路局高级职员严宝礼与几个铁路局职工集资创办。为避免日伪新闻检查,特雇请英国人克明担任名义上的发行人兼总主笔,实际担任经理的是严宝礼,总编辑为胡惠生等。不久,《大公报》向该报投资1万元,并派徐铸成担任该报主笔,全面主持报纸编辑和言论工作。《文汇报》创刊时日出对开1张,不久即扩大为对开2大张,4月份再扩大为日出3大张,编排上有要闻版、国际新闻版、本市新闻版、经济新闻版、教育和体育版、社会服务版和通俗副刊等。报纸观点鲜明,大力伸张民族正义,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宣传,内容十分丰富,创刊5个月销量就超过5万份。《文汇报》的抗日立场招致日伪的忌恨,多次威胁破坏都无法阻止出报,最后他们收买名义上的报纸发行人克明,致使《文汇报》于1939年5月18日被迫停刊。

思考题

1.抗战时期国民党新闻事业经历了哪些变迁,在新闻宣传和新闻政策上有何新动向?

2.简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在抗战中的作用。

3.试述《新华日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及经过。其新闻宣传和斗争情况如何?

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办了哪些报刊,有何作用?

5.试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经过及意义。

6.延安《解放日报》是怎样进行整风改版的,其成效与影响如何?

7.沦陷区有哪些主要的爱国报刊,其宣传和斗争情况如何?

【注释】

[1]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转引自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页。

[2]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409—410页。

[3]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转引自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4页。

[4]刘哲民:《近现代出版新闻法规汇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转引自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5]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6]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5页。

[7]《1939年1月中共中央电贺新华日报报周年纪念》,转引自《新华日报报志》,http://zl.xhby.net/system/2008/01/03/010178833.shtml,新华报业网2008年1月3日。

[8]《解放》第2期。

[9]《解放》第10期。

[10]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