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色彩声学中的色彩声学

色彩声学中的色彩声学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暖声”赵 俐一徐恒老师在《播音发声学》中谈到“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的时候,列了四点,其中第四点就是“要暖声,不要冷声”。出现“冷声”是偏离生活的表现,“暖声”才符合生活中的表达规律。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暖声”?只有情感和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心声和谐,发出的才能是“暖声”。没有控制的激情,没有原则的激动,那都不能算是“暖声”。

论“暖声”

赵 俐

徐恒老师在《播音发声学》中谈到“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的时候,列了四点,其中第四点就是“要暖声,不要冷声”。书中是这样论述的:

发声课中的不少练习是没有情感内容的,即纯技术练习,如单个音素或音节的发声练习、扩展音域的练习、改善音质的练习等等。做这类练习的时候,注意力是不是可以完全集中在声音上而不去考虑情感因素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为了使声音与情感不致脱节,我们做这类练习时应带着由衷的愉悦情绪。心情愉快、暖烘烘的,发出的声音也会是暖烘烘的。千万不要板着面孔发出冷冰冰的声音。如果经常发出冷冰冰的声音,即或练习符合要求,到播音中也很难运用——或是一来感情就“失去”声音,或是声音的冷把整个播音也弄成冷冰冰的缺乏吸引力了。而愉快的温暖的发声则是日常播音时基本的声音色调,它可以使声音明朗、柔和,当内在感情发生变化时,声音色彩也容易随之变化。(1)

这里的“暖声”是针对比较枯燥的发声训练提出的。确实,我们在播音发声教学中,着眼点常常放在声音的具体形式上,比如音色、音高、音量、音长等,关注的是声音的控制情况,如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等等,这个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语言表达的情感色彩,出现那种自认为很专业,如气息下沉、吐字饱满,然而却冷冰冰、没有活力的声音。因此,教学中,在强调声音训练和情感关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求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从音素到字词绕口令诗歌篇章都要发出“暖声”而非“冷声”。

人的语言源自人的思维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人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体,语言的声音自然应该富有生命和温度。可以说,语言形式原本就是和人的内心血脉相连的。出现“冷声”是偏离生活的表现,“暖声”才符合生活中的表达规律。

其实,不仅是在发声训练中,生活中的一些领域,比如窗口服务的语言、电话查询的语言、商场机场火车站的广播语言以及一些领导发言的语言,为了体现声音的正式,也会出现模式僵化的声音,而非鲜活的“暖声”。后来,在一些服务行业,人们认识到了“冷声”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也听到了很多特别“温柔”、特别“亲切”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虽然从绝对温度上比以往的“冷声”显得更“暖”一些,有了一些进步,可惜很快又陷入了新的静态模式,有些像安上了假笑面孔的“冷面孔”,声音也只能是温暖的“冷声”。

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暖声”?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暖声的内涵。

(一)暖声是情感和声音的统一,是心声和谐

暖声,是充满感情的暖烘烘的声音,应该是富有真情实感的声音。没有情感的声音是冷声。人们一旦将注意力投入到声音形式上,就容易出现“冷声”。只有情感和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心声和谐,发出的才能是“暖声”。

(二)“暖”是一种程度,是有类型前提和层次变化的

“暖”是一种色彩,更是指某种程度。声音的暖,是一种积极的色彩,也可以指感情色彩的程度。既然“暖”是一种程度,那么之前的类型确定就很重要。如果之前的感情色彩的类型确定错了,那么程度也就失却了主体。譬如,应该是批评的色彩,却播成了商量的色彩,那么即使再“暖”也是不准确的。我们看到,一些播音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尤其是在朗诵或文艺节目主持的时候,一腔热情,但是有的时候感情色彩并不准确具体,自认为自己是“暖声表达”,其实却因感情色彩的单一化而出现类型选择的错误。

暖,不是一个绝对温度的体现,它会在交际中有层次性的呈现。有人问,声音多“暖”才算“暖”。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概念。总的来说,应该“暖得自然”,就像人的体温,接近37度较为舒适,低了高了都不舒服。声音的“暖”也应该不温不火,让人感到自然舒适。这需要在交际中不断磨炼和磨合。如果从动态表达来着眼,“暖”是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而有层次变化的。有的时候,37度就很暖了,有的时候,这个温度还远远不够,这依赖于人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没有控制的激情,没有原则的激动,那都不能算是“暖声”。

(三)“暖声”是在交际中动态变化的

暖声,并不是确定了适合的度数就恒温了,因为语言在交际中是流动的,是处于动态变化的。一相情愿的恒温“暖声”,是表面层次的“暖”,不是动态语言交流中的“暖”。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表面化服务语言的症结所在。比如,星级宾馆的门厅服务人员,对过往的客人都是面带微笑地说“您好!”等你多次进出都碰到这样的礼遇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形式化的感觉。倒是我有一次在上海住星级宾馆,门厅服务员看到我在找出租车,立刻帮我叫了一辆。我回来时,他笑着说了句:“回来了?”这就比普通礼貌的一句“您好”更温暖人心。这是鲜活的暖声,不是面具化的服务语言。所以,暖声,是在语言交际中,真正关心对方,真诚表达的声音。这对我们主持人、记者的语言表达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当我们被一些形式化的要求包围起来的时候,别忘了抽身而出,去触摸感受那颗鲜活自然的心。

总结起来,我们提倡的“暖声”应该是人们对不同类型的感情色彩的合适的分寸把握,是富有层次性和动态感的心声和谐、交际效果好的声音。简言之,是交际中人的鲜活的声音。

所谓“冷”“暖”是人的一种感觉,对温度的感觉,这里用来描述人们对语言声音的一种感觉。语言存在于人与人的交际当中。交际,有的时候是自己与别人交际,有的时候是自己和自己的交际。语言交际双方都是有感受力的,那么,“暖声”,是表达者充满感情的、自己感觉暖烘烘的声音;同时,如果交际通畅的话,也是听者感觉到“暖”的声音。

交际,是相互交换能量,包括思想、情感、信息等的交换,语言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有意义,语言本身也只存在于交际中。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效果应该是我们衡量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标准。自认为很好的语言表达,如果没有进入听者的耳和心,那么其产生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传播领域,更是如此。我们强调要用“暖声”练声,暖声表达,养好习惯,这也是为了赢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暖声也是存在于交际中的,运用暖声的交际效果就一定好吗?我们来探讨一下暖声的运用问题。

良好的交际效果的保证,主要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内部因素和环境这个外部因素。以表达者为例,表达者是“我想说”,而且适合“在我所处的环境中说”,也适合“我面对的对象听”,这就达到了内部“我想说”,外部“需要我说”,也就具备了很好的交际基础——“我想说了”,就一定是暖声;“环境和对象需要我说”,就有了听众基础。这时候的交际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如果说表达者“想说”,但是听者“拒绝倾听”,那么就有可能是环境条件不成熟或者是听者没有需求。这个时候,表达者无论多“暖”,交际效果也不会好。

我们可以用下图分析一下交际方式与交际效果。

img2

参照上图,可以有这样几种交际方式及效果:

第一种,1A——交际双方是从“心声和谐、非说不可的‘暖声’”表达到“沟通理解”,这是交际中共振了,获得的是最佳的交际效果。这个时候,表达者发出的“暖声”,听者也感觉到了“暖”。这是最为理想的交际模式。

第二种,1B——“心声和谐、非说不可的‘暖声’”表达却得到个“沟而不通”的效果,这种情况实际生活中也会出现,是表达者诚心实意,听者充耳不闻。也就是说,表达者的“暖声”,听者并没有感觉到,这个交际效果并不怎么好。这种情况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

第三种,2A——“有口无心、心声分离的‘冷声’”还能赢得“共振理解”,这也不是不可能。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时候,就是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在交际中属于少数情况。

第四种,2B——“有口无心、心声分离的‘冷声’”落得个“屏蔽之下的沟而不通”,这个符合常理,也是交际基本没有成功,交际值很低。

以上四种情况,最值得我们分析的是第二种情况——运用暖声却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可能是听者从内心就排斥说者,不愿意倾听,因而也就谈不上接收;或者有可能是交际环境不利于交流,那么交际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不是拥有一腔热血、一颗热心,暖声暖语就一定能赢得良好的交际效果。说话人要注意对象的确定和环境的把握。对象的选择、确定和动态交流在播音学理论中已经谈了不少。这里,我想讨论两个问题。

首先是交流对象和针对对象不同。比如,我们遇到义正词严地表示抗议的新闻稿件的时候,要注意抗议的对象并不是我们唯一的传播对象,我们同时也是在与人民大众交流,为他们播音,感情色彩是严肃严正的,不能是严厉痛斥的。这个色彩类型一旦有了偏差,“暖”的分寸越浓,播音色彩的偏差也就越远。

我也不太赞成一些电视辩论赛中,辩手们常常采用的讽刺、痛斥的语气。辩论,是为了开发思维和表达能力,辨清真理。对方并不是敌人,而是一起探讨真理的朋友。而且,辩手在陈词的时候,针对对象是对方几个辩友,但交流对象除了对方辩友之外,更多的是听众,包括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确定了这些交流对象,就不可能再用那种很不友好的方式进行表达。如果,将辩论对象确定为“敌人”,对其“敌对敌视、抗击有力”,这种色彩越浓就越糟糕了。

其次是现场对象和实际对象不同。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发言的时候,说真话吧,现场有听众不爱听;说违心的话吧,我们又不愿意。这个时候,我们要么用套话来应对,保护自己,那当然不算什么“暖声”;或者,坚持真理,说真话,出“暖声”,尽管现场的一些听众不高兴。后一种情况,我们所说的话,对能够支持真理的现场听众和更大范围的期待真理的社会隐形听众来说,是有意义的。这时候实际对象是社会隐形听众,我们的发言有建设作用,是对社会负责的暖声。也有的时候,环境非常特殊,为了保护自己,不能说真话,不能发暖声,那么我们可以不说,可以选择无语。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冷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赢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暖声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赢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对象和环境的把握。

在播音主持语言教学中,对于“暖声”的引导,不仅在声音训练之初很有必要,这是习惯养成的开始,而且,这个引导应该贯穿始终。只有发自内心的积极的鲜活的声音,才能在语言传播中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关于“暖声”的引导,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语言能力的唤醒和培养问题。

能力与生俱来,包括语言能力。(2)发自内心,带着感情发出声音,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某些时候,这个能力一时沉睡了,需要不断唤醒,然后继续培养。具体到播音主持教学中,我想探讨一下唤醒、培养的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人文关怀”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应该是我们为人、做事、说话的基本原则。只要我们踏踏实实深入实际,寻求规律,尊重真理,那么我们一定能做好人、做好事、说好话。但是,语言作为人与人的交际工具,要注意说的内容、方式、场合和对象。说话人既要坚持真理,又要注意对象的接受问题,要关心对方,做到“人文关怀”。

暖声,是有温度的声音,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声音。最高层次的暖声,应该是语言内容正确、深刻,声音形式准确、生动,与语言环境高度契合,让听者有所收获,又相对易于接受的声音。

教学中,对于学生装腔作势,重形式轻内容,只顾自己表达不顾听者接受等现象,教学伊始,教师就要注意严厉指出,为其指明道路。即便是练习发声,有的时候没有具体的交际环境,也得注意设想语境,保证张口就是“暖声”。因为,只重视声音物理要素的冷冰冰的声音,练习之后是不可能运用自如的,它是与人们语言表达的规律相背离的。一定要求学生做到:只要张口发声,就是富有色彩、心中有听众的声音。

(二)坚持以交际效果为评价标准

其实,很多人也是很努力地想让自己的声音“温暖”,但是,语文课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提示,让他们习惯了夸张表达的形式。所以,到底“暖不暖”,不能自己一相情愿、一往情深,要让交际效果来说话。效果不好,就说明自己的表达与内容或环境不匹配、与对象的交流不和谐。尤其是,教学中,经常有模拟环境的练习,学生们也要及时设想交际效果,不能唱“独角戏”,自我陶醉。虽然,每个行当、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模式,但是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除了遵循这个行当、节目的基本要求之外,一定不要忘却了鲜活思想情感的“暖声”传递。

(三)坚持以“重在建设”为最终目标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不论是新闻性语言还是艺术化语言,还是二者兼而有之的语言,都要注意表达内容和方式最终是要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是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层次的提高、对人们素质的提高、对社会和谐的实现有促进作用的,是有建设意义的。“暖不暖”,不一定用洋溢的声音、可掬的笑容,而是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声音。

(四)坚持声音训练为语言传播服务

发声训练是播音主持语言培养中重要的基础训练之一。从音素到音节到语句、篇章都要有严格的训练。音素练习,从内容上说,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练习的时候,发出声音的状态,能体现出一个人工作、交流的状态,积极的状态会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可以说,声音是人们进行语言表达的工具,也是载体。要磨炼好工具,就得有刻苦的练习。当然,工具磨好了,如何去使用,有个衔接问题。就像会开车的人,真正上路和在车场练车还是有些不同的。为了使得实际交际中能够应对自如,一要注意练习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暖声表达”习惯,把基本功练得更扎实些。二要注意运用的时候要灵活。基本功运用的时候要注意语境和交际对象。这个时候,一切发声的基本要求都变成了实际需求,有了实际需求的呼唤,以前练好的本领就会被选择性或创造性地释放出来。教师既不希望学生底子差,“上路慌”,也不赞成学生只会展示基本功而不善于运用,那就是只会“冷声”而不会“暖声”,因为发声的训练最终是为语言传播服务的。当然,要做到实战中娴熟流畅,还有待在语言实践中去磨炼,去提高。

参考资料:

刘艳春:《语言交际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施春宏:《语言在交际中规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张颂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徐恒:《播音发声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2)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本人在博士论文《语言创新与语言创新能力研究》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