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尺牍》以及湖南广电的“信文化”

《尺牍》以及湖南广电的“信文化”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4 线装书、《尺牍》以及湖南广电的“信文化”魏家作为老屋本来的主人,在大屋的若干户人家里,终究还是有些不同。湖南广电流传着很多魏文彬跟员工尺牍往还的美谈,有些故事相当动人。湖南广电的纸媒不大不强,的确是我的一块心病。这就是“魏氏尺牍”的典型特征。有人曾说魏文彬的信也是湖南广电发展的一大动力,由是观之,不无道理。湖南广电也颇流传着几个一纸铺

9.4 线装书、《尺牍》以及湖南广电的“信文化

魏家作为老屋本来的主人,在大屋的若干户人家里,终究还是有些不同。其一是魏家的住房较别家相对较好;其二是魏家拥有几样祖传的家什,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一大排黑漆漆的站柜。站柜里所藏,既非绫罗绸缎,亦非金银珠宝,而是一摞一摞的线装书。

魏文彬从记事起就常常看见父亲在这些柜子前站立或徘徊,手里永远握有一卷书。平时沉默而严肃的父亲,在这些柜子面前呈现出难得的温和沉静,怡然自得,有时脸上有异样的光辉。这让魏文彬对这些黑漆漆的柜子里的那些书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向往,后来魏文彬也成为这些站柜前的“站客”。他很快发现在这里他能较多地得到父亲和颜悦色的对待,只要去翻书,父亲就会变得高兴。于是他热衷于去那里“装模作样”,因此得以“博览群书”——小小孩童不认字,专拣有绣像的书翻,为了找到有绣像的书,他把所有的书都翻了一遍。

魏文彬8岁那年赶上“大跃进”,大站柜里的线装书竟大部分被拿去填了炉灶,只有极小一部分为魏父偷藏,得以保存,成为魏文彬荒芜的少年时代最珍贵的精神养料。它们带给他如此丰富的感受,留给他如此深刻的记忆,以至于他在忆及这些线装书时,不嫌累赘地使用了过多的形容词和排比句:

“在我幼小的世界里,那排站柜是高大的、深沉的、凝重的、神秘的……好多好多的书,大部分是线装书,精致的、精美的、古色古香的线装书,也有一些是发黄的,脆弱的,甚至破损的,至今记忆犹新,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那就是所谓的书香吧,墨香,纸香,混合着樟木香,有时浓,有时淡,引着我去了一个又一个遥远的世界,神秘的世界,奇妙的世界……”

魏文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在学校是调皮而聪颖的学生,家中秘藏的那些线装书,则使他获得了比一般农家孩子更加丰厚的文化滋养。当别的孩子根本无书可看的时候,他却看了《封神演义》又看《三国演义》,看了《红楼梦》又看《西厢记》。因为有一肚子的故事,魏文彬自然而然地成了孩子王,乡人们常常看见这个魏家的少年在一群小朋友中间眉飞色舞地讲故事。他自己后来回忆说,很多书是囫囵吞枣地读,有些故事看得半懂不懂的,自然讲不通,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千方百计把故事说圆了,有时候讲着讲着离书万里,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实际上,家中祖传的那些线装书,无形中全方位地锻炼了魏文彬的读写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创作能力。这是他日后能从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魏文彬一直记得那些线装书中有一本叫做《尺牍》的书:“里面全是写得极好的书信,亲人写给亲人的,朋友写给朋友的,臣子写给皇帝的,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在里头学习怎么写人,怎么写景,怎么状物,怎么抒情。从小学到中学,我的作文本上总是被老师用红笔画满了波浪线,我的后来就是被这些波浪线一波一波地推出来的。我1969年到涟邵矿务局,下井当矿工,后来参加学习班,写文章比赛抢了眼,才从井下爬出来,到子弟学校教书。后来又被送出去培训,74年又推荐上了大学,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一本小小的《尺牍》,还导致了魏文彬后来在个人表达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某种偏好:他喜欢书信这种沟通方式。他喜欢别人给他写信,也喜欢给别人写信。你若找他反映个什么事情或者求他解决个什么问题,写信可能会比打电话更有效,得到他亲笔复信的可能性也很大。他既给那些“不普通”的员工写信,也给那些“普通”的员工写信。他的信激励过很多得意者,也抚慰过很多失意者。有时候,你从他的人身上感觉不到的温度,会从他的信中感觉到。

他认为,书信是为着实际的目的、有着具体的对象的一种写作和传播行为,所以通常都会言之有物,富于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同时行文自由随意,不拘章法,所以尺牍作品里,质朴精练的文风之上,又多有自由挥洒的性灵,格外有其动人处。

“尺牍首先是私人信件,本来不是文学创作,但是很多书信,又成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个性的就是越大众的——你最深情最隐秘最真诚的告白,可能恰恰引起无数的共鸣,而你一心想要取悦大众的时候,可能大众反倒一点感觉也没有。我读这些尺牍作品,不仅欣赏到文学之美,而且更直接更真切地体会到人类的各种情感,因为书信里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真情告白。”

湖南广电流传着很多魏文彬跟员工尺牍往还的美谈,有些故事相当动人。2007年夏天,湖南卫视党委书记兼湖南广播电视报总编辑刘一平作了一篇长文送去给魏文彬看,洋洋洒洒近万字,写自己的思绪情怀,也写对湖南广电发展的一些思考,有作为老朋友的剖心倾谈,也有作为同僚和下属对工作的探讨。

魏文彬复信如下:

一平:

一气看完你的文章,一阵惊喜。谁说当年“英勇的小胡子”不见了?我看,英气不变,虎气不减,跃然纸上,犹胜当年。我特别欣赏的是文章的大气。其实文章的大气就是人的大气。人,最难得的是大气。不大气,终身为名利所困,苦不堪言。大气了,在名利之间、得失之间、恩怨之间,甚至是天地之间、生死之间,就会四两拨千斤,超凡脱俗。

湖南广电的纸媒不大不强,的确是我的一块心病。几年来,你为此付出的心血,你的苦恼,我知道,也理解。至今还没做起来,原因很复杂,不怪你。下一步怎么做,你和常林好好聊聊。昨晚我和他就谈到你,而且谈了很久。我认为,你是有才华,而且是才情俱佳的人。湖南广电、湖南卫视目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认为,这是一个成长期、易脆期,上下进退,都在一念之间。上去了,前进了,做大做强了,海阔天空,一往无前;倒退了,下来了,一蹶不振,一泻千里。所以,我一再讲,第三轮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革命,一次机遇,甚至是一次拐点。希望你为这轮改革做些特殊的贡献。我多次讲,一平是有才华的,问题是你要找好切入点。找不到切入点,再好的才华也只能是个人的才华。当然,找好切入点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看了你的文章,我对你充满信心。

你思维活跃,文笔极好。建议你经常动动笔,搁着,闲着,实在可惜。

不八股,无官腔,真诚坦白,很有“温度”。这就是“魏氏尺牍”的典型特征。有人曾说魏文彬的信也是湖南广电发展的一大动力,由是观之,不无道理。湖南广电也颇流传着几个一纸铺开青云路的传奇,不为人知的年轻人,通过写信给魏老板展示自己的才华,结果得到超常擢拔的机会。

老板的偏好,往往会在一个单位形成一种文化,特别是在这种偏好本身就有一定文化含量的情况下。魏文彬并不否认自己的“以信取人”,本书作者曾以张居正“以牍取人”的故事试探——张居正尚风雅,好书牍,既看重自己的书牍(其牍以短小精悍、多警句妙语出名),也在意别人的书牍,秉政期间,凡笺启中得一二警语者,立即提拔,于是书牍中重警语成为一时风气——他听了不以为忤,哈哈大笑,连声说是呀是呀,我喜欢写信,也喜欢读别人写的信,信写得好的,就会引起我的注意,我就会去琢磨,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应当说,魏老板的“以信取人”鼓励了部属积极思考问题和展露才华,为一些特殊人才提供了一条特别通道,并且使得湖南广电的企业文化闪耀着情感的光辉。尽管,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意味着人才的评价和选拔过多依赖长官意志,比较主观随意,不能科学量化,存在潜在的不公平,但它仍旧不失为一种有魅力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