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邸报》收藏絮语

民间《邸报》收藏絮语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邸报》收藏絮语《邸报》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在中国传统报纸中的地位无可比拟。令人可喜的是,随着国内民间集报活动的兴起和深入,《邸报》、《京报》的收藏散落民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民间《邸报》、《京报》收藏,堪称成果累累。民间《邸报》等收藏的价值一定还会显现下去。

民间《邸报》收藏絮语

《邸报》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在中国传统报纸中的地位无可比拟。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邸报”作为古代报纸的统称,其起源,曾有过汉代说、唐代说和宋代说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现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是,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起源于唐代,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最有代表性的是“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是古人对封建官报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称呼(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刘家林著《中国新闻史》、李彬著《中国新闻社会史》等)。

据新闻史料书籍记载,明清时期,朝廷设通政司(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专门负责“邸报”的抄送和发行工作。明清时期的“邸报”和唐宋时期一样,也有很多别名,如被别称为“邸抄”(抄或作钞)、“阁抄”、“科抄”、“京抄”、“朝报”或“京报”等。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正是由于明清时期由朝廷设立的提塘专司邸报传送,有提塘官选定的报房专门负责邸报的印制分放;加上明崇祯十一年(1638)后活字印制(木活字、泥活字等)的推行,印刷条件的改善,使得一定数量的《邸报》、《京报》存世成为可能。

根据记载和保存至今的报刊实物,清代的民间报房以“公慎堂”为最早,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据悉,邻国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嘉庆六年(1801)的邸报,就是由这家报房出版的。明末清初,《京报》作为《邸报》的翻版,与《邸报》并行不悖,其时,印制《京报》的报房有十几家之多。

令人可喜的是,随着国内民间集报活动的兴起和深入,《邸报》、《京报》的收藏散落民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坊间不断传来民间藏家收藏到《邸报》、《邸钞》、《邸抄》、《京报》的消息,罩在《邸报》等古老报纸身上神秘的外衣正在慢慢褪去。一些集报藏家或通过私人转让,或通过参与拍卖等途径和方式,收藏到了一批《邸报》实物,使距今数百年的珍品老报成为人们手中触手可及的报刊实物,更有甚者成为数家民间藏报馆的镇馆之宝(图1)。

img3

图1 乾隆四十三年的《邸报》

就目前掌握的有关资讯,纵观民间《邸报》的收藏,从藏有《邸报》的藏家所在的地域讲,从北至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范围比较广;从藏家拥有《邸报》的种类讲,不仅有《邸报》,亦有《邸钞》、《邸抄》、《阁钞汇编》、《邸报汇录》、《六部钞报》和《京报》等,品种也比较多;从藏家拥有《邸报》的朝代讲,几乎包含了明天启,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各个时期,分布时间也比较长;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有数位民间集报藏家还收藏有清朝发行《京报》报房的牌匾、挂包等等。民间《邸报》、《京报》收藏,堪称成果累累。

民间收藏历来被认为是国家政府收藏的一种必要补充。《邸报》、《京报》实物的收藏,填补了新闻史对《邸报》的某些研究空白,一些新闻史片断将随着老报实物的出现或被改写,或被填充,或被印证,这就是民间《邸报》等老报收藏的意义所在。著有《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的新加坡学者卓南生教授,正是在对中国老报纸原件进行搜集、求证、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订正了报史学者对中国一些老报刊的错误记载(参见卓南生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翻阅我国的新闻史书籍,一般都记载有,同治以后,民间报房所出《京报》开始有封面、《京报》报头和报房名木刻印戳。而笔者数年前托友人从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到的一份咸丰六年(1856)五月十二日公兴号出版的《京报》实物,封面已经有《京报》固定报头,并采用黄色连史纸,这说明咸丰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固定报头的《京报》实物。民间《邸报》等收藏的价值一定还会显现下去。或许这正是应了民间集报“在收藏中传承,在交流中共享,在研究中拓展”这样的理念,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所在。

2013年6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