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抗战中的民间报明星

抗战中的民间报明星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抗战中的民间报明星1.孤岛明灯《文汇报》上海报业在曲折中发展。这次授奖给抗战中的国人带来很大鼓励,当时新闻界曾为此举行特别的庆祝活动。抗战时期的桂林成为有名的文化城,空气比较宽松,各方人物荟萃,文化、艺术繁荣。有研究者认为,与四川财团的关系使《新民报》独立于国民党政治权力中心的倾向得以加强,对于《新民报》坚持民间立场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和推动。

二、抗战中的民间报明星

1.孤岛明灯《文汇报

上海报业在曲折中发展。日军进入上海后,要求华商经营的报刊必须进行登记才能发行,不愿接受检查的爱国报纸先后宣布自动停刊,1938年,各报在美商、英商的名义下复刊或出版。(21)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以英商旗号创刊,发行人兼总主笔为英国人克明(H.M.Cum ine),实际担任报纸的“保镖”责任,克明发刊词《为本报创刊告读者》中称:“本报本着言论自由的最高原则,决不受任何方面有形与无形的控制,如不幸遭受外界的压力,余必设法排除之。”(22)身处孤岛的上海读者,热烈欢迎具有洋商背景、抗拒日方压力的爱国报纸,到1938年冬,上海租界的报纸达到17家。(23)

当时《文汇报》的总编辑为胡惠生,只为名义,实际主持言论者为徐铸成。在《大公报》入股《文汇报》、两报就合作谈妥后,徐铸成于同年2月正式走马上任,负责编辑部。徐铸成抱定的宗旨为:洋商报是由中国人所办,以宣传抗战、宣传爱国主义为言论方针,尽管口气上还用“华军”、“日军”字样,但坚决反对侵略,声讨汉奸毫不留情。

《文汇报》在徐铸成接手一个月后,销量直线上升,突破1万份大关,且涨势有增无减。广告也随之剧增,甚至经常发生排队、争取早日刊出的现象。4月后,《文汇报》发行数量又迅速增至6万份,超出一向冠于上海各报之《新闻报》。《文汇报》以其鲜明的爱国立场,迅速获得广大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成为新闻界中的战时明星。在如此短的时期内《文汇报》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该报向读者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鲜明的反爱国立场都是其获得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战地奇葩《大公报》

1941年5月15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将金质奖章颁发给中国《大公报》,使一个中国报纸“能够得到与《伦敦泰晤士报》、《纽约泰晤士报》等一样的地位”。这次授奖给抗战中的国人带来很大鼓励,当时新闻界曾为此举行特别的庆祝活动。

《大公报》在西南地区分为重庆版和桂林版发行,两地的管理层都经过精心挑选。《大公报》复刊后只有一位总主编即张季鸾,直到1941年张氏去世。1942年2月,《大公报》董监事会决定任命王芸生为重庆版总编辑、曹谷冰为经理,任命徐铸成为桂林版总编辑、金诚夫为经理、王文彬为副经理。

桂林和重庆的政治气氛不同,因此两地的《大公报》各有特色,而桂林版的言论更自由些。抗战时期的桂林成为有名的文化城,空气比较宽松,各方人物荟萃,文化、艺术繁荣。徐铸成协商征得胡政之、金诚夫同意后,在言论方针方面力主自由民主,政治上与重庆保持距离,一般不转载重庆版社评,保持独立思考。当时《大公报》的社评除自写外,徐铸成还请好友千家驹、张锡昌等执笔。此外,重庆版的同事子冈还常将重庆版登不出的内幕新闻寄到桂林,因此桂林版的《大公报》几乎每周必刊出一篇子冈通讯。子冈通讯与徐铸成的社评成为《大公报》桂林版的两大特色,加上外勤记者思想活跃,写出的新闻稿和特写,能抓着痒处,文句清新,受到读者的欢迎。

《大公报》桂林版的发行量等于桂林各报的总和,日销曾达6万余份,不仅在广西、湖南、广东到处畅销,即使在与重庆等距离的云南、贵州各地,也几乎成为《大公报》桂林版的市场,由此可见当时它受欢迎的程度。1942年蒋经国就曾主动选择在桂林版《大公报》发表悼念两位友人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不选择在《正气日报》刊出,而希望在桂林《大公报》发表,可以反映出桂林《大公报》的影响之大。(24)

《大公报》的权威和影响力是得到公认的,它明确以文人论政为目标,论政而不参政是其一贯风格。它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方针树立起中国新闻界自我认知和严格要求的典范。该报主持人老成持重,阅历丰富,在报界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不为取媚读者或增加发行量而放弃自身的原则或模糊应有之界限,这些正是中国新闻界所缺乏的品格。

3.贴近小市民的《新民报》

1938年1月,《新民报》重庆版出刊。西迁后的《新民报》最初设想只以社会新闻为主,这个时期重庆各报的共同缺点是“社论千篇一律,新闻因中央社统一发布,都‘大同小异’”。社论是不可出偏差的,因为政府当局把社论看做是报纸的根本立场和政治态度,一出纰漏,报馆就有可能被封门,而副刊只是“报屁股”,检查本来不严,即便有什么问题,顶多停掉一个副刊,还可以换个名字重来。《新民报》的社会新闻在当时一枝独秀(25)

重庆《新民报》的社会新闻,涉及面很广,比如市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物价上涨、新鲜水果上市、平民踊跃为抗战献金和阔佬驱车溜过献金台、徐悲鸿赠画为难童捐寒衣、迷信作怪害死妇婴、警察欺凌黄包车夫、老虎出没南泉、恶鼠咬人、悬赏灭蝇等,均在报道之列。只要与市民生活有关,又能引起市民阅读兴趣的事项,《新民报》的记者都会去采访报道。《新民报》在重庆出版后不久,刘湘死在汉口,该报业结束了对四川军阀的经济依靠,转而向四川民族资产阶级靠拢,而《新民报》也成为他们乐意投资的对象。有研究者认为,与四川财团的关系使《新民报》独立于国民党政治权力中心的倾向得以加强,对于《新民报》坚持民间立场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和推动。(26)

1941年,重庆《新民报》创办晚刊,《发刊词》称“报纸之消极作用,在报道新闻,积极作用,在指导社会。但无论报道和指导,要贵在空间和时间方面俱能与读者发生密切联系。晚报纸发行,正所以在空间和时间方面补充上项之缺憾者也”(27)

晚刊本市新闻(社会新闻)版辟有“山城夜曲”专栏,由张友鸾执笔,主要揭露和讽刺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对底层市民的生活状态寄以同情,是《新民报》晚刊深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此外,晚刊的社会新闻版还有一个深受欢迎的栏目“市民意见”,后改为“读者之声”,是供市民发表意见的园地。这个栏目刊登过的读者来信内容包括冬季煤荒急需解决、市长宣布冬季救济金“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市民医院必须真正成为市民医院、平价机构徇私坑民、僻巷内卫生无人问、机关工人为什么不能买平价布等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28)

《新民报》晚刊刚发行时,日销15000份,不久就增加到4万多份,为日报的四倍,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数额。广告在《新民报》的版面上占据重要地位,广告收入经常占总收入的40%,因此广告经常与新闻、副刊平分秋色。1944年成都《新民报》晚刊创刊,迅速成为成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社会新闻一直是《新民报》成都版注重的内容,特别在报道民间疾苦方面,《新民报》几乎不遗余力。(29)但《新民报》有时为收取高额广告费,甚至把广告编成新闻的形式刊在新闻中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报纸而言,关心民间疾苦与对读者负责都不应偏颇,而后者更是报纸服务社会时应有的基本态度,否则必然导致言行矛盾,形成两副面孔,最终影响到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