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的标记(出版标记)
中国农民银行的标记(出版标记),是在钟荣敏、朱寿仁调查编撰、1944年6月初版的《四川蚕丝产销调查报告》封底见到的,图案圆形,一个大大的繁体“農”(农)字,置于中国农民银行的广告左上角。这段广告词是:国民政府特许设立之唯一农业金融机关,收受各种存款储蓄,办理各种农业放款,承接国内各地汇款,兼营信托保险业务,分支行处遍布全国。
此书属“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经济调查丛刊”之四,这套丛刊如今能见到的只有四种,除蚕丝调查外,还有《四川蔗糖产销调查》(朱寿仁编撰,1941年11月版,第一种)、《自贡之盐业》(钟荣敏等编撰,1942年6月版,第二种)和《四川手工纸业调查报告》(钟荣敏等编撰,1943年2月版,第三种)。不过,笔者还见到过几种中国农民银行出版的“研究专刊”,如《鄂棉产销研究》、《国际货币论集》和《近代金融学说》等。还有“世界经济名著选译”丛书,如《日本物价政策》和《如何筹措战费》等。总之,留存至今能见到的版本大概在20种左右。在这些版本封底等处,大多印有这枚“農”字标记。
《四川蚕丝产销调查报告》封面和版权页
中国农民银行广告
在这些版本的版权页上还印有三位发行人的姓名:张阆声、杨寿标、梁庆椿。张阆声,即张宗祥,生于1882年,原名思曾,号冷僧,字阆声。曾与鲁迅有过交往。1927年为商务印书馆编书。1931年任平汉铁路管理局秘书。抗战期间先后任职于交通部及中国农民银行,曾负责过《四库全书》的转移。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的地址是“重庆化龙桥”,中农印刷所在“重庆李子坝99号”。这些姓名和地址成了中国农民银行“长命百岁”的“命系”。
中国农民银行,1933年4月1日成立,前身是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1935年6月国民政府制定公布《中国农民银行条例》,更名为“中国农民银行”。1936年成为当时中华民国法币四大发行银行之一。1949年后迁往台湾。1967年复业。2006年与合作金库银行合并,更名“合作金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民银行之名从此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