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念及层次

理念及层次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无障碍传播:理念及层次“无障碍”一词由英文的barrierfree或者accessible翻译而来,也译为“可及性”或“亲和力”。因此,无障碍传播就是无障碍理念运用到人类传播活动当中的体现。在没有任何传播媒介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无障碍主要是指人际沟通的有效性。

第一节 无障碍传播:理念及层次

“无障碍”一词由英文的barrier‐free或者accessible翻译而来,也译为“可及性”或“亲和力”。“无障碍”作为一种理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用来倡导身心残障者应享有平等、便捷的生活权益。这一理念最早由丹麦人卞麦克逊(N.E.Bank‐Mikkelsen)提出的正常化原则(normalization)发展而来,即指每一个身心障碍者都应该尽可能地与所属文化中的正常人一起受教育和生活,将正常化原则运用于实践当中便是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建设应对身心残障者“无障碍”。这里的生活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信息环境、文化环境。在实践领域,“无障碍”(accessibility)最初只是用于物质环境建设当中,后来被引入信息科学,有了信息无障碍、传播无障碍或媒介无障碍等类似提法。因此,无障碍传播就是无障碍理念运用到人类传播活动当中的体现。

具体来看,无障碍传播(free‐barrier communication)就是指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传播对象,并被传播对象准确无误地接收的一种信息传播状态。在没有任何传播媒介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无障碍主要是指人际沟通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问题的产生多与传播者的表达技巧、认知状况、知识储备、价值观念、文化圈层等语言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相关,对这一问题的关照也常在语言学、心理学及社会学领域出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人类的传播活动变得极其多元和复杂,由此产生的传播障碍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今的无障碍传播专指经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能够顺利地到达每个受众,每一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接近和使用大众媒介从事传播活动。简言之,就是媒介人人可及,信息到达人人的传播状态。在麦奎尔看来,传播媒介应是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可行的通道。它与传播的可及性、传播平等、传播多样化的目标一致,要求“媒介入口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多样性”[1]。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个奋斗的目标,现实世界中的传播总是充满了不平等与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视力障碍者(老人、近视眼或盲人等)在接收视觉信息时遭遇的障碍;听力障碍者(老人、重听者或聋人等)在接受听觉信息时遭遇的障碍;肢残者在操作媒体终端时遇到的障碍;甚至,智力残疾者或语言功能低下者在理解媒体信息时遇到的障碍;一国语言持有者在接收他国语言信息时遇到的障碍;更甚者,某个文化圈之外的人在接收某个异域文化圈信息时遇到的障碍等等,在这些稀疏平常的现象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传播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多人都曾听到其年长的父辈们抱怨电视遥控器过于复杂、主持人语速过快、屏幕文字看不清;抱怨手机屏幕太小、功能难以操控;抱怨网络科技发展太快、网络新事物应接不暇……每每听到这些,我们都会从个人能力上来加以评判,即他们缺乏某种媒体技术使用或信息内容的接收能力。而有一天,当我们老去面临这种困境时,多么希望这些传播技术或内容呈现对我们能够包容一点、再包容一点!这种包容性就是传播无障碍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传播无障碍要求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内容的制作和传输都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多样性需求,尽可能地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打破信息传播中所存在的技术壁垒和使用特权,构建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

因此,根据传播障碍产生的原因,可将无障碍传播理念的构成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技术接入无障碍、技术使用无障碍、内容接近无障碍、信息理解无障碍。如图1‐1所示。

媒体的“技术接入无障碍”是无障碍传播的第一层,是指信息传播硬件设备的全覆盖及用户硬件接入的无障碍。这一概念与数字鸿沟研究中的“接入沟”类似。早期的数字鸿沟研究仅指信息接入的差距,即信息技术接入拥有者和信息技术接入缺乏者之间的差距,[2]这一差距也被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3]造成硬件接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实力、电信设施和政府政策。[4]从国家层面看,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人才欠缺等因素,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信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劣势;[5]从个人层面上看,个人经济状况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接入障碍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以我国的情况为例,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10)》显示中国数字鸿沟(仅指信息技术接入方面)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2009年城乡数字鸿沟指数为0. 56(即表明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城市落后56%);地区数字鸿沟指数为0. 42(表明最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42%)。具体到不同的媒体来看,电视媒体无论是城乡差异还是地区差异均有所缩小,但仍然存在20%的城乡差异和30%的地区差异;网络媒体无论是城乡差异还是地区差异均有所扩大,城乡之间互联网的差距指数为0.70(即农村落后于城市70%),地区之间的差距指数为0.5(即落后地区较先进地区差距50%),[6]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供给。由此可见,若要实现信息技术接入方面的无障碍,改善经济状况(包括国家、地区及个人),实现信息技术建设的全覆盖以及个人技术接入的无障碍是至关重要的。

img2

图1‐1 传播无障碍理念层级构成图

技术使用无障碍是指用户能够无障碍地操控和使用信息传播设备,比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放像机等。技术使用无障碍包含两个层面:信息技术本身的包容性;用户的使用能力。用户的使用能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比如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等。在传统的研究中,常把由用户使用技能的不足所导致的信息传收的缺乏纳入数字鸿沟或媒介素养的研究范畴中。在数字鸿沟的研究中,有“使用沟”的提法,是指当精神和物质接入的问题得到部分(倘若不是完全)的解决之后,对信息技术的技能掌握及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差异,即使用沟。[7]在对使用沟形成的因素研究中,受教育水平被认为是影响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主要因素。[8]可见,若想弥合由用户使用技能的欠缺所导致的对信息传播设备的障碍,需要提高用户的受教育水平或增加其媒介使用技能的培训。然而,在对“使用沟”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从未有从技术本身角度来考量的,比如:对视障者和肢残者来说,手机触摸屏的操控方式、计算机视窗化的操作方式、媒体设备上的嵌入式(或平板)按钮等,都会对他们的使用造成障碍。那么,信息技术本身是否足够包容,是否能够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操控方式,是解决技术本身使用障碍的可行性方案。实际上,在传播无障碍研究中,我们更强调的是后者,即技术本身的包容性问题。

内容接近无障碍是指信息传播内容对使用者的可及性。内容接近无障碍也包含两个层次:一种介质形态的内容是否提供可被获取的多种方式;以及,用户所具有的接收某种形态内容的技能。因用户对某种内容接收技能的缺乏所导致的障碍,常见的情况有:一国语言持有者在接收他国语言信息时遭遇的障碍;不懂手语的观众在看手语节目时遇到的障碍;不识字的人在收看文字信息时受到的障碍;不懂古语的人在接收古文信息时受到的障碍;等等。用户技能层面的内容使用障碍也常被纳入到媒介素养及数字鸿沟的考察范围内。对于由内容载体介质形态对某些用户造成的使用障碍在以往的研究视域内少有涉及,典型的情况如:听觉信息对听障者的障碍、视觉信息对视障者的障碍等,这些情况恰是无障碍传播研究的范畴。此外,一些人们尚未意识到的障碍状况,比如非母语信息的障碍也是无障碍传播研究的范畴,这一点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体现得更为突出,比如电视节目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播出时是否为当地观众提供了配有本民族语言翻译的版本。

信息理解的无障碍是指经由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能够被所有受众所充分地、准确地接收和理解。信息理解的无障碍是一个涉及信息编码、解码的有效性问题,它是无障碍传播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上述三个层次存在的导致障碍产生的因素外,个人的心智状况、文化水平、心理情绪等都是影响信息理解无障碍的因素,因此,信息理解的无障碍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美好愿景。当然,在无障碍传播理念的倡导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信息传收者的文化水平、培育共同的文化理念都有助于扫除信息编码和解码环节的噪音和障碍,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根据上述分析,技术接入无障碍较为宏观,涉及一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信息技术的普及性问题;而信息理解无障碍又较为微观,主要指向信息生产过程中编码、解码问题,为了防止概念界定太泛而缺乏可辨识性,均不将这两个层次的障碍问题纳入无障碍传播研究的范畴。其次,在技术使用无障碍及内容接近无障碍当中均包含了有关用户使用技能差异的因素,这一因素在媒介素养研究、数字鸿沟研究、传播受众研究中多有涉及,为了保证研究范畴更为具体,在无障碍传播研究中也将此部分内容剥离出去。第三,虽然技术本身的包容性问题属于无障碍传播研究的范畴,但这一问题与技术研发和扩散过程、工业设计标准体系、媒体技术演进过程等因素关系更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超出了现有传播学的研究视域。综上所述,在传播学视域内所关照的无障碍传播研究,其范畴主要是指传播内容的可及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