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型文化产业及型政策体系的缘由

构建型文化产业及型政策体系的缘由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文化产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它自身就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二)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辐射作用金融风暴造成的冲击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而文化产业自身所具备的巨大优势使其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3P型的文化产业”理念,既是文化产业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一、构建3P型文化产业及3P型政策体系的缘由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就逐步开始了,然而从我国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说,从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的层面推动文化产业的提升、发展3P型文化产业方面,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一)文化产业自身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了文化的市场价值,“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始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度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发展模式逐步演变成为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动漫、电子游戏、电影、广告等文化行业的消费不减反增,大大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增长。这再一次证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反周期”特征,然而文化产业的反周期性也是相对的,具有约束条件的。强调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经济调整时机的战略机遇,关键是需要一种战略调整的意识和胆略,而不是一种“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浪漫。

中国的文化产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它自身就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中国文化产业具有文化资源丰富、创意人才丰富、文化产业政策有利等特点,近年来在整体上呈现出量增显著的特点,但是在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方面则出现了瓶颈,相应的知识支持体系供给明显不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表现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数量扩张和基础建设顺利,而质量和市场影响力提升受阻。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进展顺利,内容生产的数量增长迅速,而在质量增长方面则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文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文化园区,但就总体发展来看还处于“筑巢引凤”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充当“房东”角色,文化产业园主要还只是表现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开发园区”的角色,离真正的“文化产业集群”还有相当的距离。文化产业园区要超越“房东”这个层次,实现从“开发物理园区”到“文化产业集群”的转变,其重要标志就是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和强大的知识支持体系。而其他如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文化产业市场秩序的规范等问题都成为困扰当前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障碍。可以说,文化产业自身已经进入了战略转型时期。

(二)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辐射作用

金融风暴造成的冲击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而文化产业自身所具备的巨大优势使其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覆盖面宽、渗透力和影响力强,文化能影响到一切领域,有很强的外部性。文化产业则相应的具有了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经济辐射作用。

按照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归类的三个圈层来看,文化产业包含了9个大类、24个中类和80个小类,涉及了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文化产业的主体行业;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等文化产业的补充行业。除此之外,文化产业还涉及教育、体育和自然科学研究等边缘文化活动领域。通过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的双向进程,实现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引领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文化产业以其附加值高、节能无污染、对创意能力的提升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对社会心理的凝聚和社会文化的整合等特征,将会更好地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文化产业具有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具备的巨大的溢出效应和带动效应,其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之强也是其他产业形态所无法比拟的。

(三)3P型文化产业及其政策体系

要发挥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和渗透作用,就需要做好文化产业自身的“转型”,我们认为发展“3P型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即着重强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力、影响力和文化资本转换力(即:Crea‐tive Power,Influencing Power and Cultural capital transform Power,简称为3P)。

强调“3P型的文化产业”理念,既是文化产业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要求。从文化产业本质特征来看,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创意产业,是集创意性、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时尚性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是企业主体、消费需求导向的市场行为。

其次,文化产业是靠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文化底蕴或者文化继承,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充分转换成特定的文化资本,形成文化商品价值的时候,才能形成其影响力。如果不能形成较高的文化资本转换力,再好再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不能实现其价值。

第三,文化产业是由许多产业的集合,各个产业关联性很强,具有鲜明的产业链特点。在文化产业的内部同时存在着共生和竞争关系,与其他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外部联系。因此,文化产业可以推动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也可以拉动其他产业的消费。

第四,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生产形成了产业链上游的高端环节,内容为王,赢者通吃,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比如在中国的游戏产业中,10个最大的游戏项目或者公司占到游戏市场总额的90%以上。

第五,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结合的产业集群,对人才、技术和资本都有特殊的要求。当三者达到整合的时候,文化产业才能显示出竞争的实力,顺利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主张超越把文化产业作为普通第三产业来看待的理论框架,还原其“审美经济”的本来面目。发展文化产业之所以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这首先是因文化产业本身就具有完全不同的产业形态属性,具有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甚至普通的第三产业不同的增长范式。在此情况下,推进3P型文化产业,以精品争夺产业链高端,以上游带动全局,才是符合文化产业特殊规律的增长范式。(1)

鉴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属性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特点,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应该担负重要职责,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就是产业政策。虽然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是当前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是最直接的主要扶持手段,其他还有税收优惠、房租优惠和播出奖励,其激励重在产品数量的增长,而在质量上则只有政府评奖和奖励这一类措施,市场质量提升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在“内容为王”、“赢者通吃”的文化产业领域,产品的质量是制胜的关键。(2)

因此如何激发市场的活力、提供优质产品成为未来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文化产业政策及发展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对现有动漫游戏产业及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调查,力图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反映基层政府、基地/园区和文化企业执行现有政策的满意度,对其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对各地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提炼,真实反映尚需进一步解决的客观困难,以及基层管理部门和文化企业对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建议。在服务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前提下,形成既有国家层面的整体性,又可给各地区提供发展空间的完整的政策体系。从而使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从产量的追求转向质量的提升,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创意力、影响力和文化资本转换力(即:3P型文化产业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