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栏目从电视节目发展而来

电视栏目从电视节目发展而来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公共型社教栏目的创作公共型栏目是相对于对象型栏目而言的,它是指面向广大电视观众播出的栏目类专题节目,对应于按节目题材分类的社教栏目。下面主要以电视法制节目作为社政类节目的典范创作,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电视法制栏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攀升,栏目影响力日益扩大。

第三节 公共型社教栏目的创作

公共型栏目是相对于对象型栏目而言的,它是指面向广大电视观众播出的栏目类专题节目,对应于按节目题材分类的社教栏目。“公共型节目无特定对象,面向全社会,其选题也应选择电视观众普遍关心的题材,栏目类中的多数节目属于此种类型的节目形态。”[9]

一、社政类节目创作

社政类节目一般是反映社会生活领域所发生的一些较为重大或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现象。尤其是社政类中的法制节目,由于涉及了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的行为、伦理与法制等,通常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焦点,容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因此,这类节目在全国电视媒体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报道形态,被称为“电视法制节目”。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载体,借助电视的制作和表现手段,以宣传法律为主题,以法制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的各种节目形态”[10],也是社政类节目中最为活跃、报道最为频繁、最有“观众缘”的一类节目。下面主要以电视法制节目作为社政类节目的典范创作,对之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

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创始于“二五”普法时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今天的法制节目比任何时期都要繁荣兴盛,这固然有法制新闻本身所蕴含的永远值得传媒追寻的趣味性价值因素,但更为重要的现实动因还在于随着法制的建树,人们对法制问题的关切度和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也在不断提高。正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栏目的原总监尹力所说:“不是我们做得有多好,其实是观众真需要。”现在全国所有省级以上电视台均开办有法制栏目,不少省市电视台还陆续推出了多个固定法制栏目,如上海电视台的《案件聚焦》、山东电视台的《金剑之光》、黑龙江电视台的《走进千万家》、江苏电视台的《人与法》等。另外,全国还有一些省市电视台陆续推出了2~3个固定法制栏目,1999年长沙电视台还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政法频道。目前又有黑龙江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台也办起了法制专业频道。中央电视台的“社会与法”频道(2004年12月28日开播),秉承“公民、公正、公益”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制作好看、有用和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2006年下半年全国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该频道观众满意度和期待度在全国上星频道中名列第3位,观众规模居第4位。

在法制栏目、专业频道数量增多的同时,节目质量也在提高,中央电视台的《社会经纬》第103期《吴越打官司的故事》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栏目一等奖,黑龙江电视台制作的《为了农民的权利》获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长片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1999年6月19日)获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栏目一等奖。

电视法制栏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攀升,栏目影响力日益扩大。

1.栏目定位

任何栏目要办出特色,都要有明确的定位。法制节目如何定位?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说:“电视法制节目重在‘普’、根在‘法’、淡于‘奇’、贵在‘引’。”[11]在具体节目的制作中要始终遵循“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弘扬道德风尚,宣扬精神文明”的宗旨,将其相互关系融入节目制作之中,充分表现法制节目的特征。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以上海东方电视台1985年创办的《法律与道德》栏目为标志,初期承担了“普法”的功能,因此,以“说教式”节目居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1999年1月2日开播)为代表,标志着“谈话说法”节目的异军突起。该栏目在开播后的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收视率就逐渐上升到CCTV排行榜的第7位。栏目总制片人王新中认为,这个栏目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实用性,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而这种实用性是通过准确的节目定位和独特的节目形态实现的。记者采访+百姓故事+法律专家权威点评,这种形态的最佳组合,凸显了普法特点——“举案说法”,从而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近年来,以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1999年12月27日开播)、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2003年5月1日开播)为标志,强调将新闻及时性、现场性的特点引入法制节目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栏目选题

题好一半功,这是被许多文本作者验证过了的。一期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与选题有很大关系,纵观许多名栏目、优秀节目的成功,无一不是对选题重视的结果。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该栏目除了正确制定选题原则外,还专门建立了“三会一报”制度,即每周一次例会,通报上级有关宣传工作精神和各方面情况,明确最近哪些题目不能做,哪些题目必须做;每周一次报题会,确定下一周各栏目的节目选题;每周一次制片人碰头会,总结上周节目采制及各方面反映情况。“一报”,即选题报批把关制度,经过三道关口,最后才确定选题,从而保证了选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这对法制节目的选题方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法制节目的选题,有其特殊性。根据以往成功的经验,衡量法制节目的选题标准,一般要做到“三贴近”、“两依托”,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贴近时代,依托已经审理或正在审理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作为报道的线索。在具体运作上,要从实际出发,走出法制节目报道“重刑事、轻民事”的误区,将选题重点转向对违法事件的报道。那些游离于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及民族陋习之间的话题,也是观众非常感兴趣的选题,如《社会经纬——父子争房纠纷案》。

法制节目的选题,要以新闻敏感去发现问题,戴上法律的眼镜去看世界,就会有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寻找观众关心、注意的焦点,抓取鲜活的生活事件中的悬念,这样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引起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选题都能成为“法律就在我身边”的阐释。

3.栏目结构

结构是一部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电视节目制作者根据对生活的认识,按照事物的发展逻辑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均匀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规律,又适合节目体裁的要求。合乎逻辑的结构是法制节目制作的基本要求,是能否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关键。否则即使再好的栏目定位和选题,也会因为节目制作思路的混乱,让人不知所云。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理事长尹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衡量法制节目的结构标准是看其如何运用悬念。这实际上是涉及结构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法制题材的节目常常都涉及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变化。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两点,稍加结构,就能引起观众的关注。

法制节目的结构,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

(1)社会背景展示:栏目首先要交待好案例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影响度、百姓关注度和案例相关的政策法规

如《吴越打官司的故事》开头交待背景:最近以来,一些文章的作者,或是刊登文章的媒体因为侵犯名誉权而被推上被告席,有甲A足球裁判陆俊诉《羊城体育报》因披露涉嫌“黑哨”事件的侵权案,有歌星解晓东诉《科技时报》社侵害名誉权案,还有马俊仁就《马家军调查》一书欲将作者推上被告席等。结论认为,近两年来新闻报道引发的名誉权官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是该节目的社会背景。

(2)主题故事叙述:要努力做到展示矛盾、抓住细节、制造悬念、讲好故事。特别是要注意运用悬念,即在案件审理的每一个要害处,人物命运的每一个转折点,埋下伏笔,留下想象空间,从而抓住观众的解谜、求知心理。在《吴越打官司的故事》中,作家吴越因出版社出版其改写的《海上花列传》一书,不但几年来未得到稿费,反而被出版社以名誉侵权将作者推上被告席,官司谁输谁赢?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对被告作家吴越来说,事关重要的关键证据是否能取出?这一个接一个的悬念,把故事戏剧性地层层展开。

(3)专家分析评述:专家的评述,因其权威性,可以帮助当事人和观众从法律的角度去明辨是非,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理。同时,由于专家讲评往往是从案例入手,容易谈得具体、生动,对相关的法律问题也能够从感性上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使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在《吴越打官司的故事》节目中,主持人邀请专家就吴越败诉的行为作评析,给观众以启示:维权的手段必须合法。

4.栏目形式

自1994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成立后,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步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据称,全国已有150余家电视台开办了电视法制节目(栏目),其中有近20家电视台还开辟了第二个法制专栏。[12]各电视台法制节目制作方法尽管有所不同,但总体看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形式。

(1)专题式

本章前面已论述过,纪录片或专题片是社教节目的基本样式,我国初期的电视栏目多为专题报道式。电视栏目在经历了“杂志式”的喧哗后,现在似乎又有点向专题方向转化的趋向。这种专题式的节目往往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当代社会大背景下,追踪案件的发生、庭审等过程进行叙事,充分展示了司法程序,表现了当事人起伏跌宕的心理变化。如中央电视台原《社会经纬》栏目中的《吴越打官司的故事》、《父子争房纠纷案》等,都是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追踪报道了“打官司”的故事。

电视法制节目题材往往充满了矛盾冲突、悬念和错综复杂的变化,如果能运用纪实手法对这些案例作真实的纪录,可以增强法制节目的可视性、可信性和说服力。因此,在专题式的法制栏目中,往往以庭审为依托,以调查报道为手段,聚焦案件情节,穿插对人物的纪实、交谈,“形成故事性、知识性、人物命运、生存状态并行的具有厚重感的栏目”。

在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评选中,获得优秀电视专题节目的《法制进行时·惊心动魄22小时》(北京电视台),就是采用全程纪实拍摄方式,专题报道了22小时解救吴若甫的全过程:2004年2月3日凌晨,吴若甫在北京朝阳区三里屯酒吧街遭遇绑架,犯罪嫌疑人向其家属索要200万元赎金,并扬言自己身上带着手雷,谁抓他们就和谁同归于尽。案发后,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女主持人徐滔带领节目摄制组冒着生命危险随警拍摄。当侦察员按住怀揣手雷的犯罪嫌疑人时,当特警全副武装冲进关押人质的房间时,摄制组紧随其后,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场面。

(2)“说法”式

“说法”式,是对电视访谈节目样式的延伸或移植。这种形式的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在实际运作中,节目往往采用演播室和外景案件(事件)的穿插展示与点评形式相结合。或者是在节目的形式构成中,以访谈为主,兼容纪录片、新闻节目、模拟表演等样式,使节目形式表现丰富多样,防止了枯燥的侃谈。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是这种“举案说法”的典型栏目。该栏目在1999年1月2日开播时就标明“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并通过新闻介入、大家参与、专家评说的方式进行,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这类节目的话题,一般选自和老百姓生活贴近而又在人们心目中有误解或误区的小事件,而且这一事件在老百姓中可能有两种以上的观点,如“离婚了,财产该如何分割”等,选题涉及赡养与抚养、家庭暴力、婚姻纠纷、邻里矛盾、交通事故、青少年犯罪、诈骗、名誉权、著作权纠纷等。这些或在我们身边,或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我们都要给个说法。有的案例看上去似乎很小很平淡,缺少悬念和冲击,但都明晰地体现着一种公平、一种秩序、一种理性、一种法制精神的张扬。由于大多数民事中的话题在观众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认识矛盾的本身就是“说法”节目成功的一个因数。

(3)庭审式

2001年4月21日上午,轰动全国的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在重庆、常德两地开庭审判,中央电视台对这一事件作了庭审“特别节目”的直播报道。据中央电视台调查,这一节目的收视率达到6.41%,观众7013万人,占有率为6.27%,在白天时间段(特别是上午)电视节目能达到这样的收视率应当说是比较可观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庭审节目是非常受欢迎的。

所谓庭审节目,是以法庭审判过程为结构依据的节目形式,包括庭审直播和庭审录播两种,以往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法庭上控辩双方的激烈交锋,往往被那些精辟入里的辩词、敏捷严密的思维所折服,观众似乎在看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不时从庭审的千变万化情节和能言善辩的艺术中获得一种审美满足。实际上,在庭审直播的当初,也的确给观众带来一些新奇与兴奋,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庭审中繁琐的程序、冗长的陈述以及纠缠不清的细节,让观众乏味至极。认真分析庭审直播中的现状问题,以引起电视法制节目制作人的注意,是改进庭审直播节目的必要前提。

从近几年关于法制节目的理论研讨中可以看出,庭审直播节目主要存在下列问题及其原因:

庭审模式问题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庭审模式与英美“对抗制”模式不同,是属法官主导型。律师和检察官不能随便走动,也不能随便施展自己的辩论魅力,只能是被动地回答法官的提问,程序显得沉闷乏味。特别是庭审节目“对于那些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们来说,看庭审过程简直是受罪”。为此,有人提出“录播”的良策。就是把冗长的法庭陈述过程删去,经过精心编辑,将庭审辩论的话锋接到一起,使之更激烈。但是司法的程序又受到伤害,很难体现司法的公正。

案件选择问题

庭审直播节目,事先必须征得法院的同意,使电视台的想法尽量获得法院的支持。但往往在案件的选取上,双方意见可能不一致。电视台希望选取具有轰动效应、案情曲折复杂、内幕层出不穷的案件。而法院则愿意直播那些便于操作,便于向公众交待,不会影响自身形象的小人物、小事件的案件,这当然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

庭审栏目化问题

电视栏目的长度和播出时间一般是固定的,但是庭审时间却不可控制。况且,每周一期的栏目播出时,不一定有所需的庭审案件直播,这对栏目化的庭审节目制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弄不好甚至“无米下锅”。有人甚至对庭审直播本身提出质疑,其论据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通常都禁止对庭审现场进行摄影、直播或做了许多限制。

曹瑞林在《关于庭审直播的若干思考》中提出,美国,除极少数州以外,已从1981年开始准许摄影、摄像进入法庭。事实上,在1994年至1995年,洛杉矶法庭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已经实况转播了辛普森谋杀案的审理。在日本、法国,也是允许对公审庭的活动进行摄像或直播的。[13]

为避免我国庭审直播过程的冗长和“庭审”过程的枯燥,中央电视台在《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庭审特别节目》中,采用了庭审直播+演播室访谈+专题片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对改进庭审直播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如在“特别节目”中邀请了刑法专家、刑侦专家和案件有关人员,配合直播作了一些深入的分析,讲述了庭审幕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调节了整个直播的气氛,特别是穿插播出的相关专题片《张君、李泽军犯罪团伙覆灭记》和《常德庭审纪实》,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关于庭审直播节目,有人还提出了“庭审直播干扰庭审”的疑虑,容易导致庭审人员的“做秀欲”,甚至妨碍庭审过程的庄严与严谨,进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事实上,恰恰相反,庭审直播能将庭审过程公之于众,使庭审活动在监督之下,更加庄重与严谨。实况转播,无非是扩大了公审听众的范围,只要是全面的报道,并不会影响法官独立审判。关键是要在直播过程中把握分寸,将人们所担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程度。

二、经济类节目创作

经济类节目是专门报道经济问题的节目。从概念上说,经济节目不同于财经节目,后者是以金融的视角为出发点,以泛金融领域为报道题材,包括财税、金融、证券等方面的内容。经济节目除上述领域外,还应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基建、市场、贸易等方面经济生活的报道。

经济节目是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则是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后,电视经济节目才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形态提出来,逐步受到全国电视界的重视。中央电视台在1984年率先组建了经济部,并于1985年1月1日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经济节目《经济生活》。此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相继成立了专门制作经济节目的部门,甚至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电视台。由于经济电视台具有相对活跃的管理体制,因此,在节目制播、社会影响、经济收入等方面,有的经视台甚至达到和超过省级台的水平及状况。近年来,随着广播影视集团的建立和频道专业化的实行,一些省、市电视台合并后,还对电视频道进行了专业化的调整与设立,纷纷设置了经济频道,或以经济为主的经济、生活频道。

“经济节目的对象是全民性的,它通过对国内外各种经济问题的报道,阐释我国经济政策,分析多种经济现象,普及各种经济知识,提供各类经济信息。经济节目对更新我国国民的现代化经济意识,真正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14]但在实践中,有人对经济节目的社教功能认识仍然不很明确,因此,需要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1.经济栏目的社教属性透析

传统观念认为,社教节目是指教、科、文、卫、法制、民族等社会知识、社会服务类节目,也就是能通过栏目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道德观念和思想素质要求的电视节目。而对经济节目的社教属性,却很少提及。实际上,经济节目的社教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经济专题节目中更为突出。

1991年度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评选,首次列入“经济类”节目,当年获得一等奖的是广东电视台的《物价——改革的突破口》和甘肃电视台的《一条增值的通道》,均为专题节目。再从1998年至2002年全国电视社教节目的评选情况看,获经济类节目一等奖的也都是以专题节目面目出现的,如1998年度广州电视台的《成品油走私大追踪》,1999年度中央电视台的《为了绿色家园——1999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和《19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特别报道》,2000年度大连电视台的《大连思路》和山东电视台的《透视冷热“圣人游”》,2001年湖南电视台的《麦德龙“透明发票”带来的启示》、中央电视台《蜀道难》和广东蛇口电视台《面对“巨人”——“人人乐”的故事》,2002年中央电视台《小康中国》、北京电视台《创业进行时》等。

社教类经济节目大多运用专题节目形态制作播出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这种观念的强化,影响了人们对部分经济类栏目的社教属性认识与运作,以至在实践中将经济类栏目全部划归新闻信息类,而弱化了部分经济栏目的社教功能。为了澄清模糊认识,有必要对经济栏目的类型先作一简明的分析。

按照传播功能划分,经济节目有新闻信息类、服务类和社教类。新闻信息类经济栏目,如1992年8月31日开播的《经济信息联播》(中央电视台),每期30分钟,以传播各类经济技术信息为主,汇集国内外最新消息,分宏观、财经、服务、国际、新产品五大类,每一类分别以小栏目形式出现。中央电视台2000年6月在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全新推出的《中国房产报道》,也是以物业、城建、房产、地产为报道对象,面向消费者的信息节目。服务性经济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为代表,该栏目以都市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秉承细心周到、全心全意的同时,更贴近观众的需求,更关注市民身边细微的变化。在轻松幽默的50分钟时间里,观众通过栏目《家事新主张》、《生活培训站》、《法律帮助热线》、《旅游风向标》的导引,紧紧把握时尚的脉搏,精心体味高品质的生活。社教类经济栏目以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为代表,节目以社会经济热点事件的持续追踪与经济个案的独家调查为栏目的主体形态,在追踪调查中又以具体事件为载体,展示事件的过程和前因后果,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给人以较强的震撼力和教益,其社教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传播形态划分,经济类节目又分为杂志型栏目和专题型栏目。前者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财经报道》、《世界经济报道》等栏目,后者如《地球报告》栏目,其节目内容是以荣获美国艾美奖等国际大奖的优秀纪录片展播为主。专题型栏目类似于纪录片型,每期以一部专题片为主干,对有关经济节目作深度报道。

事实上,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媒介,在栏目属性的判别上,又是很难将新闻性、文艺性、服务性和社教性的界限划分得像楚河汉界那样一清二楚的。各种属性的经济节目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栏目与栏目之间交叉的情况大量存在,比如,经济信息类节目《中国房产报道》就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其宗旨就包含有“传播现代物业知识和理念,带动消费市场,沟通并引导房地产消费市场的需求”等服务性功能。再如,服务类经济节目《为您服务》,定位于家庭指南类,其本身就包含有衣、食、住、行、财等方面的服务信息。而《经济半小时》,既有“年广久:商场没有父子兵”之类的矛盾冲突和真相调查,又有以“最快的时间传递最前沿的经济信息”,在节目形态上,有时是杂志型,有时又采用专题报道式,总之,只要做得“好看”,难免综合利用,颇有点“后现代电视”的特征。

在确定一个栏目的属性时,应当按统一的标准划分。目前,我国电视栏目基本上是按功能划分类别,在西方也大体如此。但在2000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评选中,荣获经济类节目一等奖排名第一的则是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这有点令人费解,不知评委出于什么考虑作如此安排,或许是因为本期《开心辞典》竞答内容是以经济知识题为主体。但《开心辞典》栏目本身的定位和观众的收视认同,都将之认定为“一个集趣味、知识、紧张、惊险、幽默于一身的益智游戏节目;一个真正牵动亿万个家庭,通过层层选拔奋力攀登光辉顶点的全民互动节目;一个引进国外先进电视形态、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持的游戏节目”。作为中国电视社教节目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与节目制作者和受众对栏目认识的差距之大,可见对经济类节目属性的界定难度以及对这类问题的深入探讨显得多么必要。

2.经济栏目的经典案例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领域将受到世界经济的挑战与冲击,日益变化的经济生活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必将因受众注意力中心的转移,而将媒体报道的中心移向泛经济领域。经济频道的设置也成为各大媒体实施频道专业化的共识,经济栏目的开办不再作为媒体的点缀,而成为媒体竞争的重心,湖南电广传媒当初用8600万元巨资打造《财富中国》一档栏目就是明证。经济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的比例也有较大的上升。在这一系列变化的电视经济现象之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通过对这一栏目的追踪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视经济节目的发展变化历程及走向。

《经济半小时》是在1989年12月18日,在原《综合经济信息》改版的基础上新开办的电视经济栏目。《综合经济信息》于1987年2月1日推出,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向全国播放。该栏目每天的节目内容除了一般的新闻消息外,每天还分别安排了《经济纵横》(周一)、《经济博览》(周二)、《世界经济窗口》(周三)、《科技与效益》(周四)、《企业家园地》(周五)、《信息发布会》(周六)、《消费者之友》(周日)。另外还有《周末热门话题》、《外汇牌价》、《广告》等板块。这种栏目设置与编制方式,后来被许多电视媒体仿效,其初衷是想使栏目内容更为丰富,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隔周一次的子栏目既不利于形成社会影响,又给观众定期收看的稳定性带来一些障碍。但子栏目中的小专栏《周末热门话题》的成功,以及后来在《综合经济信息》栏目中所播出的6集政论专题片《时代的大潮》在社会上获得的好评,都给后来《经济半小时》的全新改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尤其是小专栏《周末热门话题》,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和现实,形式上较早运用了主持人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既轻松又活泼,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小专栏《消费者之友》也为日后社会影响较大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和每年的保留节目《“3·15国际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晚会》创造了一些经验。

《经济半小时》栏目在开办之初,形式上并没有脱出《综合经济信息》的窠臼,依然是由小而全的众多子栏目构成,除每天都有的《经济信息》外,周一为《桥》,周二为《消费者之友》,周三、周日为《看市场》和《经济博览》,周四为《开眼界》和《世界经济窗口》,周五为《七十二行》,周六为《经济透视》,后来又增加了《祝您致富》、《警世钟》和《新书架》。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半小时》在开播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所播出的大量专题节目,在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从而奠定了该栏目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中国质量万里行》,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与肯定。《“3.15国际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晚会》,已成为消费者每年3月15日的节目。《经济半小时》播出的6集专题片《商战》(1991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商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社会竞争的情况。它把当年郑州股份制集体企业亚细亚商场,与其他五大国营商场之间的明争暗斗、扑朔迷离的情景,真实而生动地展示给观众,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这部片子当年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经济半小时》栏目也在1990年度、1991年度全国社教节目评比中两次获优秀栏目奖。

1992年后,《经济半小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题材的报道,为日后该栏目从经济信息报道向深度报道转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16集大型系列节目《试点追踪》(1996年),12集系列片《世纪的呼唤——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1996年),4集系列片《温州人》(1997年),10集系列片《跨世纪的转变》(1997年),5集专题片《软着陆》(1997年),12集系列片《千秋万代话资源》(1997年)等。

上述一系列经济节目的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也证明,只要更新观念,努力开拓经济节目的题材内涵,经济节目同样能办得让人爱看。

《经济半小时》自开办以来的成功探索,为日后的改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6年7月1日改版后的《经济半小时》,打破了原有的板块设置,每天作单一主题报道,从而达到凸显形象、提升栏目档次和提高节目质量的目的。改版后栏目又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主题性系列报道,如上所述,集中体现了该栏目深度报道社会经济生活的宗旨。

作为频道专业化改革的重要步骤,中央电视台又于2000年7月,对第二套的经济生活服务节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新增了一批适应社会、创意独特、制作手段先进的新型栏目,而《经济半小时》也成功地进行了改版。这次改版以新闻化为方向,以“追逐新闻、捕捉热点、揭示内幕、力求独到”为追求,以“质疑的精神、研究的态度”为宗旨,致力于做到给经济新闻更多的理解,给事实更多的背景。

2002年7月《经济半小时》再次进行全面改版,提出了“创造当日需求”的口号,要求从每天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挑选出一至两条最重要的经济新闻,进行有学术、有评论、有多元观点的报道。“做透一条”成了《经济半小时》的新选择。

近20多年来,《经济半小时》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原“商战”到90年代国企改革试点追踪、软着陆以及90年代末的财富对话,直至新世纪推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经济半小时》一直走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热点,以更加贴近现实、关注民生、大众化的社会经济新闻拓展更为广泛的收视群体。

3.经济栏目的发展方向探析

2001年12月28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在发行量极为可观的《环球时报》第13版做了一整版全新推出的包括财经频道在内的11个专业频道的广告。12月31日,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又在《21世纪财经报道》第36版,单独用更大的篇幅以醒目的“新版财经频道”黑体字推出了整版平面广告,配以简练有力的文字介绍,显示出咄咄逼人之势:“财经世界,如同剑场,惟有具备敏锐、迅捷、精确、强悍、自信的专业素质,才能出剑完胜,笑傲天下。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是中国实力最强的财经专业频道之一,内容涵盖经济、金融、贸易、证券投资等各个领域。专业、权威、亲民,新年频频出剑,《第一财经》、《近日股市》、《经济观察》、《财经开讲》……招招是好剑。财经世界,舍我其谁。”素有“第一媒体”之称的电视传媒,居然也在平面媒体上做起了经济节目的广告,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当今文化消费社会里受收视率支配的经济节目可能会存在一些危机。

中国电视经济节目从1985年1月第一个栏目《经济生活》开播以来,发展到今天的专业经济频道,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经济生活的确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面对信息化和娱乐化趋向的盛行,经济类节目似有被冷落之感。收视率的调查也难令人满意。据某大城市电视媒体对所属的专业频道的“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经济类节目在各项指标调查评估中均不理想。在栏目指数[15]、栏目关注度[16]、栏目忠诚度[17]前15名中,经济类节目均榜上无名,只是在综合分析的栏目知名度[18]前15名中,与另一档娱乐栏目并列置于最后。

上述排名结果虽是个别地区电视媒体的受众调查,却具有警示意义。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尽管第二套(经济生活服务频道)节目的覆盖率达55.2%,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早在1999年的满意度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的入户率也在九成以上,明显高于除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之外的其他卫星频道。[19]但作为一种特例,如将以此产生对经济节目传播效果的盲目乐观,势必掩盖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电视媒体的危机状况。

经济节目传播效果不佳,与节目制作者的思维方式、制作方式、报道视角等不无关系。枯燥的“数字化”报道、“严肃”的经济“工作”报道、领导者的长篇大论、具体工作技术罗列等,使电视经济节目成了专为领导制作的工作情况汇报(其实领导也未必看了),致使经济节目远离观众、远离普通民众。

针对这些问题与原因,许多业界人士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专家们也对此开出了一些良剂药方,认为经济报道类节目的核心应该是“人”。只要有了“人”,节目和观众就有了交流的对象感,人物在经济活动中的悲欢苦乐、矛盾冲突等,必然会引起观众收视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的电视经济节目中有关人的活动并不令人满意,有的见物不见人,有的见人不见物,把人的活动和经济建设人为地割裂开来。因此,在经济节目制作中,首先要确立起经济报道社会化观点、经济报道的主体是“人”的观点和经济报道要以小见大的观点。中央电视台第二套于2000年7月推出的全新栏目《对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迅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同时获得了可观的广告赞助,其原因就在于把《对话》栏目作为一个风云人物际会的舞台,一个智慧与思想碰撞的空间。它通过现场主持人与嘉宾的充分对话、交流,直逼新闻人物的真实思想和经历,展现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成功喜乐,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同时,又充分展示了对话者的个人魅力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这应当是《对话》经济节目的成功之处。

三、文化类节目创作

文化作为一种“外显”与“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似乎又捉摸不定。文化的内核是观念与价值,它是人类通过劳动、社会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要求而创造出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物质与精神成果。广义的文化应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同时,本身也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吸取知识、接受教育、文化娱乐的媒介对象。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电视作为占统领地位的社会教育手段,其在文化普及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电视文化本身是一个涵盖极为广泛的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说,几乎可以认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电视文化的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电视文化节目是指那些专门报道、传播文化方面的现象和问题,并对之进行深入探讨的节目。本文是从狭义概念上来探讨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有关问题。

1.文化专栏的演进

文化专栏节目是我国电视媒体开办最早的节目之一,从1961年的中央电视台正式开办《文化生活》栏目至今,已形成了电视文化节目的多样化格局。

《文化生活》栏目开办之初,并不像现在的栏目定位单一,而是包含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栏目。初期文化生活栏目既有文化知识介绍,又有文化人物访谈,还有文学新书推介。有时,为了满足系统传播文化知识的需要,还开办了“戏曲知识”、“音乐知识”、“书法讲座”之类的系列节目。一个栏目几乎涵盖了当今综艺频道的所有节目类别。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类节目一度被中断达10年之久。1977年5月23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之际,《文化生活》栏目恢复播出,成为文化节目复苏的标志。1981年5月,中央电视台在昆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视《文化生活》专题座谈会,29个省市电视台的代表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经验交流,这次会议首次明确了文化节目的基本特性是思想性、知识性、欣赏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会议的另一个收获是,通过研讨会,进一步开阔了思路,文化专栏节目题材得到进一步开拓,内容也进一步扩大,从文学艺术家的专访,到文学作品的赏析,影视剧的评价以及文化知识的竞赛活动等相继出现。一批较有影响的文化节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专栏节目评选一等奖。

1992年9月,随着电视杂志型节目样式的引进与借鉴,中央电视台《文化生活》栏目进行改版,栏目名称改为《文化园林》,节目制作打破了单一的专题片样式,代之而起的是若干小板块式的组合设置。主要的小板块有:评论性的《辣椒园》、介绍海外文化的《海风堂》、文化精品的《集粹楼》、获奖作品介绍的《金榜台》、文化人物介绍的《撷英殿》、文化赏析品味的《赏心篇》等。新颖的栏目样式、丰富的信息容量,加上融趣味与思辨于一体的表现方式,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收视兴趣。此后出现并活跃在中央电视台屏幕上的《精品赏析》、《文化视点》等,都可以看出当年《文化生活》的踪迹。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视频道资源获得了迅速的开发与广泛的利用,观众对电视节目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受众分化趋向开始形成。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文化节目的分流细化势在必行。1994年5月,《文化园林》(原《文化生活》)撤销,美术栏目《书坛画苑》(1995年)、读书栏目《读书生活》(1996年)、评论栏目《文化视点》(1996年)等相继诞生。

“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成为文化专栏节目的主流。但随着观众需求的多样性发展,电视媒介也注意到文化节目新样式的开发。CCTV-9于2000年9月推出了一档文化信息类的栏目《文化报道》。这个栏目每天汇集中国和世界的文化、艺术、教育、娱乐等领域的新闻和故事,及时呈现给观众。《文化报道》汲取国内外文化娱乐节目的精华,采用新闻与专题相结合,自采与编译共存的编排制作方法,调动一切手段宣传中国当代文化。

2.文化专栏的分类

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文化问题时,将世界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高层次的世界性系统,它的单位是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第二层次是国际性系统,即在各大文化圈内的民族文化集团,如中国文化。第三层次是民族文化,它的单位是地区性文化,如汉、藏文化等。这是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形态等大文化角度的分层划类。电视文化的传播既是世界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也是通过具体内容的反映,在知识层面进行扩展。根据节目内容范畴,文化专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文化风情类

这是以介绍、赞美某一地域、民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栏目。观众通过这类节目,增长了关于某一地域、民族的地理特征、历史发展、文化构成及风俗习惯知识。因此,这类节目既需要展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展示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观。

中央电视台于1978年9月30日开办的《祖国各地》栏目,主要就是介绍我国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以此传播地理、历史、文化知识。一批优秀节目就产生于此栏目,如《大连漫游》、《长白山四季》等。1991年该栏目推出《当地一绝》系列节目,介绍各地特殊风情,如中国的桥、文物史话、名山、名川、名楼、名塔、名亭以及特殊城市的介绍。1995年至1997年《祖国各地》不断改进,内容定位在“爱家乡、爱亲人”上,形式为杂志板块节目。1997年后确立《城市年轮》、《旅游探奇》和《中国一绝》三个板块为一期节目。

2002年9月2日,CCTV-4创办了《走遍中国》栏目(每日播出)替代《祖国各地》。这是一档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现代中国改革发展为宗旨的大型电视文化栏目,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祖国游”。《走遍中国》包含3个板块:《历史中国》用跨越时空的方法讲述传说典故、名人古迹的历史记忆;《魅力中国》用独具慧眼的视角展现风土民情、自然山水的人文魅力;《今日中国》则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表现经济发展、时代脉搏的活力变化。该栏目主创人员在深入中国每一座城市的时候,都试图探寻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精心为城市塑造“文化名片”,构筑“交往平台”,如《真假赤壁》中关于“三国”时期赤壁的话题从南北朝以来就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在湖北省境内就出现了5个“赤壁”,分别是“汉阳赤壁”、“汉川赤壁”、“武昌赤壁”、“蒲圻赤壁”和“黄州赤壁”,那么,当年的曹操、孙权、刘备在长江的大战究竟发生在哪一个赤壁呢?节目将带领观众走进湖北。

如果说《祖国各地》这类栏目主要是介绍国内的地域风貌,那么,《环球》(中央电视台,1993年5月开播)则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重在展示国际优秀电视文化作品,介绍国外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科技发现、人文风情各个方面。栏目前身相继为《环球45′》、《′94环球》、《′95环球》直至《′99环球》。栏目形态主要为杂志型,其子栏目有《越过大洋看世界》、《异域剪影》、《神奇的世界》、《人物》、《科技传真》、《电影魔术》和《金唱盘》等,同时还不定期地推出具有欣赏价值的系列专题节目,如《失落的文明》、《我们的宝贝》(2001年)等。栏目改版后,对国际文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更加关注,对东西文化底蕴和内涵异同进行比较,对人类古代文明追寻和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探讨等,都使观众较为直接、形象地了解到五彩缤纷、深奥莫测的神奇世界。文化风情类电视栏目,真正成了观众看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2)文化生活类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说过:“电视的出现让大众媒介占有我们醒着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不仅改变我们的闲暇时间的使用,也改变了对媒介的使用。”(1982年)人们通过电视除了了解信息、娱乐游戏外,还需要电视提供高雅的艺术作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以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审美情操的熏陶。于是,一批以文化人生、作品赏析、艺术入门等为主题的文化生活栏目不断涌上屏幕,成为人们闲暇的精神大餐。

《读书时间》(中央电视台,1996年5月12日开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开办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栏目。该栏目以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书兴趣为宗旨,力图使栏目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高雅文化的窗口。栏目创办之初为板块式结构,其子栏目《新书信息》给读者推荐近期出版的有影响、有意义的好书;《百家书话》请作者和编译者来到演播室与主持人对话,就一部有影响的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结构、写作技巧、社会影响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使观众增长见识,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书里书外》讲述有关书或与书有关的趣味故事,使观众陶冶性情,获得艺术享受。此后,该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改进,加大了深度和张力,注重了画面的生动。如节目《庄孔韶——“独行者”人类学随想丛书》,由书及人,谈出了人类学研究不同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再由作者的人类学研究谈到人类学纪录片,真实地反映了作家的人类学研究生活。《读书时间》的“本期专访”是该栏目采用了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谈话节目形式,对著名作家嘉宾进行的深入访谈。如对著名女作家铁凝的专访,铁凝自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成名作《哦,香雪》以来,就一直不断地用她的新作吸引着广大读者,其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演播室里,她娓娓道来,从中学时代的一篇作文谈起,向观众介绍了自己投入写作的整个历程。同时与主持人讨论了她的《玫瑰门》、《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等代表作以及由此引出的关于写作、关于文学等多种话题。非常遗憾的是,《读书时间》在中央电视台首次栏目末位淘汰中被撤销,这对高雅文化栏目的传播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文学的魅力是永恒的。尽管它受到了电子媒介的强有力的冲击,但文学的地位与影响是无法取代的,因此,电视试图与文学联姻、嫁接。在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电视屏幕上开始兴起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电视报告文学的创作。电视诗歌散文的展播、赏析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电视诗歌散文》(中央电视台1998年2月1日推出)栏目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满足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对电视文学的需求。该栏目分若干板块,以欣赏为主,介绍文学作品和作家为辅,使诗歌散文的主旨通过电视可看、可听、可想、可感、可悟,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对文学作品的多层面了解和对文学意境的想象。特别是那种文字优美、情感真实的抒情叙事诗歌散文,经过电视的声画处理,把热烈的情绪传达给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上的沟通。一位观众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电视散文的话”真实地表达了观众对这种节目形式的心声。

“都市的大厦建得越来越高了,马路上流浪的人越来越多了;外面越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们越是孤单茫然,听不到自己心灵的声音。‘失语’,失去的不是内心的话语,而是对话的人和话语存在的环境、氛围。

“这个时期,我们需要一种声音,一种静悄悄却发人深省的声音;我们需要一种关怀,一种灵魂被呵护被尊重的深层关怀;我们需要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触动心扉、唤醒爱的力量。电视诗歌散文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静悄悄的空间和悄然的关怀。

“诚然,电视诗歌散文的负载是有限的。它承载不了人作为独立个体与生俱来的孤独,承载不了对社会整体层面上的‘世纪末的关怀’,但它可以是我们喧闹后的小憩,可以是我们盛宴席后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可以带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回到童年,回到初恋,回到美和爱,回到我们自己这几年来的一条林阴小径。沿着这条铺满花香的小径,流浪的心将找到自己的家。”[20]

电视诗歌散文里真有这样的魅力吗?我们不妨随手辑录一段《神女峰》,让您自己品味、体验一下: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

谁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人类的文化蕴涵着灿烂的瑰宝,不仅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也为电视文化的开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电视屏幕上有《岁月如歌》(中央电视台)的文学专题欣赏,也有《瞬间世界》的故事,还有《美术星空》的艺术知识。前者如《城市系列》、《乡情系列》、《诗词欣赏系列》,形成了高品位的全新电视文学节目。

(3)文化人物类

文化人物属于公众性人物,和一般人物相比具有更大的关注度,比如画家、作家、音乐家,特别是表演艺术家,由于在青少年中拥有一批“追星族”式的群体而尤其引人注目。对文化人物的报道,在电视发展初期的栏目中,就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节目,从《雕刻家刘焕章》直至后来的《斯诺与中国》,以及用纪实手法表现郑小瑛普及音乐文化的《舞台下的指挥家》等。

近年来,表现文化艺术人物的栏目更呈上升之势。借助音乐家、歌唱家、影视明星本身的知名度,这些嘉宾被纷纷请进各栏目演播室内,一面畅谈艺术人生,一面做精彩的艺术表演,自然吸引了不少观众,这在当前屏幕以收视率为指挥棒的情况下,似乎成了各地电视台另外一种无法抗拒的选择趋向。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聚集了国内著名的歌手与艺术界人士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回首人生,演示音乐,展示自我。《电影人物》(CCTV-6于2000年创办)则是通过对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的采访,来回忆他们个人的经历,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为今天的观众打开一扇通往电影历史的窗口。

从2001年8月起,在北京生活频道热播的《阳光文化》,把嘉宾扩大到世界名人的范围,并且除了艺术家外,还走访了各国政要、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杰出的华人。栏目以名人为中心,紧紧围绕名人这个主题,介绍名人的成长过程,呈现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背景,特别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发展,以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广度,表现名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其个人魅力对历史潮流的引领,形象地再现其叱咤风云的历史瞬间,更揭示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的历史”,以名人的故事抓住观众的心。

3.文化专栏的定位

文化专栏节目作为社教栏目的一个类别,相较于新闻和娱乐节目而言,显得不那么火爆和轰动,这除了“社教”功能的本质区别外,与大部分文化栏目的雷同有关,尤其是缺乏从“大众”的角度对文化栏目作准确的定位。在这方面,《百家讲坛》既有过受观众冷遇的痛苦,也有受观众热捧的喜悦,对之深入分析,将对文化栏目定位有所启示。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7月9日正式开播的一档日播学术讲座栏目,时长43分钟。栏目开办几年来,从初期的险遭“末位淘汰”(2002年,央视在市场大潮中开始在全台推出“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的考核机制),到如今不断引起轰动效应,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节目,以致在2006年该频道第一季度栏目综合排名中名列榜首,是什么成就了《百家讲坛》,使之成为前后收视效果反差极大的一个栏目?按照该栏目制片人的话说,《百家讲坛》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栏目清晰、准确地定位,更加贴近受众、符合受众的需求。

该栏目对象目前定位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大众,这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来源于人口统计学的调查。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大学以上占5.42%,高中12.59%,初中36.93%,小学30.44%。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占比重最大。因此,该栏目的对象定位正是出于最广泛传播基础上的文化普及考虑,定位于初中文化起点的观众。二是来源于栏目初期不当定位的教训。栏目开播初期,主讲嘉宾以固有的讲座模式,像给博士生讲课一样作学术性发言,这样,只适用于“窄众”的收视需求。后经过摸索、调整,定位于“一座让专家通向大众的桥梁”,用通俗的演播方式、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成就了该栏目的品牌,也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迅速在民众中普及。

《百家讲坛》栏目内容定位:从初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百科杂陈,到如今只定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使栏目的“约会”意识增强,让有预约收视的观众产生了一种稳定度和到达率。简要回顾一下《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我们便可以看出该栏目是如何从初期的混沌状态发展成如今的清晰定位的。

《百家讲坛》在2001~2002年开办初期,内容选择有点曲高和寡,如“美与物理学”、“空间叙事艺术”等,深奥晦涩,普通老百姓被排斥在外。

2003年后开始渐变,内容选择从知识普及和兴趣入手选题,比较接近百姓生活了。

2004年,从历史题材中找故事,以悬念的方式吸引人。如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创下当时10套节目0.57的最高收视率,这使该栏目受到很大启示:开始将栏目定位转向人文。

2005年,从大众熟知的文化、科学现象入手,挖掘悬念故事,并从百姓兴趣中寻找突破口,尝试用“系列”节目的方式,以便获得观众的持久关注率,这已接近如今的《百家讲坛》定位。

2006年,《百家讲坛》随着一批“学术明星”的出现而开始走红。如刘心武“揭密《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等,在全国掀起一次次文化热潮,既提升了栏目的整体形象,也促进了观众对科教文化知识的渴求。从《百家讲坛》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文化专栏的准确定位正是一个栏目的生存基础。

四、科技类节目创作

科技类节目指传播科学知识,介绍科技成果类的专栏节目。综观世界电视传播发展趋势,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都非常重视科技节目的开发与建设。美国有以专门播放有关自然、科学、历史和冒险的纪录片为主的《发现》频道、《地理》频道,英国有《Beyond 2000》等,都是耗巨资以高成本打造的。这些节目制作精良,主题充满文化内涵,画面极具冲击力,音效也是世界一流的,其艺术魅力足以使人“惊叹”。因此,大力发展科技节目创作,并将其视为电视传播发展的新趋势、新标志,已成为国内外电视从业人员的共识。

1991年,武汉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台中率先成立了科技部,并于1995年5月创办了大型科普专栏节目《科技之光》,通过中国电视教育网向亚太地区传播。后又在1996年9月与中央电视台签订科技宣传合作协议,自此,《科技之光》栏目又通过中央电视台卫视频道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科教兴国”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方针,要建设经济强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必然要发展科技,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先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为本,科技为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是电视媒体的重要职能。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科技节目,创建科技频道,加强与世界各国科技领域的交流与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正式开播的科学教育频道为代表,我国各省市电视台,在实行频道专业化的今天,大都已开办了科技(科教、科技生活)频道。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共设置了30多个栏目,其中包括《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科技之光》等新办栏目。

《探索·发现》栏目(2001年7月9日创办)旨在介绍我国的地理探索、历史发现及博物大观。栏目采用纪录片的基本形态,以人类发现的眼光和科学探索的态度,探索隐秘的历史事件、神奇的地理故事,发现自然与人文景观中蕴含的规律与文化内涵。《探索·发现》的题材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之谜。自然地理之谜,着重展示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现象和奇异景观等。如《寿山石》的探索,过去在民间曾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传说,讲的是以(福建)田黄石为首的寿山石曾经是清朝皇族收藏的稀世珍宝,慈禧掌控政局时,同时拥有两个寿山石印章。寿山石,产自福州市一个叫寿山的山脉,它经由怎样奇妙的过程才形成有限的资源?它如何被开采下来?寿山石怎样成为人们争相追求的把玩品?节目带领我们去探索自然规律,发现人对大自然的选择与适应。

《探索·发现》揭示的人文历史之谜,侧重研究人类历史,对重要的历史遗存、历史现象进行发掘探秘。如《世纪战争》(48集大型纪录片),通过回首20世纪所发生的主要战争,来研究战争、理解战争等,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探索·发现》秉承栏目的宗旨:“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致力于成为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自2003年开始,栏目又奉行“娱乐化纪录片”的制作理念,努力探索实践,以期为中国纪录片制作提供一种全新的样式。

《绿色空间》栏目是采用纪实拍摄和主持人与专家对话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多种影视表现手段特点的综合性谈话节目。该栏目每期一个话题、一个事件或人物,既传播了自然生态知识,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又进行了环境警示教育。

《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最早开办的大型科技栏目。每期由一条新闻线索引出,讲述新闻线索背后的科学问题;对社会生活中焦点、热点、难点及疑点等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对科学事件进行真实记录,引发观众对事件的兴趣。如此,通过对多种领域内存在的现象、问题进行调查,澄清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弘扬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科技之光》由武汉电视台创办,并一直承制至今。栏目旨在介绍电子、通信、生物等各科技领域的最新发现,并以全世界科技的进度为报道内容,做成深入浅出的科普节目。该栏目同时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播出,据武汉地区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6项指标(信息量、制作质量、主持人素质、可视性、可信度、知识性)均居武汉科教生活频道栏目的前列。在武汉电视台6个频道(新闻经济频道、文艺频道、科教生活频道、影视频道、体育休闲频道、外语频道)栏目的综合分析中,《科技之光》栏目的知名度、关注度、观众需求度均列前15名之内,其综合评价指数在武汉电视台6个频道的栏目排名中名列第8位。这说明科技节目在观众需求市场中还是受欢迎的。

纵观全国科技节目,仍有相当一部分栏目没有跳出传统科普作品的表现手法:貌似权威人士的生硬说教,占统治地位的画面加解说的呆板形式,脱离生活实践的高新科技介绍,枯燥无味的苍白配音,这些都与当代观众的收视要求产生了一些距离。要弥补这一鸿沟,尽可能广泛地争取科技节目的受众,就必须探索科技节目创作的特征,加大科技节目的改进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节目的传播效果。

科技节目首先要讲究科学性,这是不言而喻的。要从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入手,从观众能够真正学会并掌握知识出发,强调科普性,注重高新科技的发展趋势。其次,要注重科技节目的趣味性,增强科技节目的兴奋点,使观众产生对科技节目的浓厚兴趣。另外,注重科技节目的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科教片偏重叙述,长于灌输,激不起观众的收视兴趣,这就要求科技节目创新。比如可吸收当代电视节目的一些表现手法,融合在科技节目的制作之中;可以采用纪实风格,增强节目的参与感和现场感。注意让人的活动穿插其间,从而弥补了沉闷、单调的说教,而代之以趣味性、动感和丰富性。较好的例子有《永远的探索者——达·芬奇与爱因斯坦》(1999年中国电视获奖作品)。美国探索频道在世界科技节目制作方面堪称典范,其选题广阔、制作精良都是最高水准,像《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动物大观》和《认识与发明系列》、《蓝色星球系列》等都是经典之作。

与国外比较优秀的科技节目相比,我们的制作手段还十分落后、保守、缺乏想像力,这需要进一步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