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心理

跨文化心理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跨文化心理人类作为跨文化物种的存在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跨文化心理就是人类作为跨文化物种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心与他心沟通的秘诀所在。跨文化心理的典型表现是对本土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我们把它称之为跨文化敏感性。人们意识到了文化差异,但持审慎的态度,并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可行的。就这样,跨文化敏感成了人通向人格平衡、实现普遍交往的可能路径。

2.文化心理

人类作为跨文化物种的存在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方面,在一种生态语境中,人类有机体和自然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为某一种群提供了可能的生活范围,并且形成了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反过来构成了可变化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态,人类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面对文化生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处在某种平衡发展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在社会政治语境中,文化和个体行为受到来自某一群体的文化接触的影响,比如殖民扩张、国际贸易、侵略和迁徙等压迫性的、竞争性的文化交往,人总是会通过某种跨文化策略寻求心灵的平衡。跨文化心理就是人类作为跨文化物种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心与他心沟通的秘诀所在。

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为我心与他心的沟通提供了某种坚实的心理学理论支撑。依据这一理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而认识结构又包含四个基本概念[15]:第一是图式,它由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学得的各种经验的整合,所建构的一个与外在现实世界对应的抽象的认知框架,贮存在记忆中。当个体遇到外界刺激情境时,他就使用这一框架去核对、理解、认识情境。第二是同化(assimilation),指主体将外界的刺激有效地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也就是以既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历程。第三是调适(accommodation),指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第四是平衡(equilibrium),指由同化和调适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文化铸造的“我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向外延伸的,它感觉到“他心”的差异,既要把他者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以同化“他心”,又要调适“我心”,以适应新的文化情境。其中的玄机在于,如果只有同化,就发现不了“我心”与“他心”的差异,不能发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如果只有调适,就会失去稳定的认知图式,也失去“我心”;只有同化与调适达到平衡,“我心”与“他心”才能达到稳定的互动状态。

这样,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心”能从文化转向跨文化的心理基础在于:“我心”是寻求向外发展的,“我心”是能感觉差异的,“我心”需要在同化与调适的动态平衡中形成同他者的互动关系以谋求更多的发展。此即“跨文化心理”。在从文化转向跨文化的过程中,少不了本我的冲动、理性的偏向以及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或种族潜意识(racial unconscious),但正是有了作为生命活力的人格动力和作为内在超越力量的“超我”,人才能真正形成使人格保持平衡的跨文化心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或创造,生命力和道德理性可以主宰人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不仅指人的精神,而且包含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精神,物质、生命、精神在人的心中同时存在且互相渗透:物质入了人身体,成了生命的资源;身体继续了人的生命,维持了人的精神创造;而精神创造的表现,又以人的身体之活动为媒介,以物质材料为工具。一句话,“物质流入生命,生命升到精神,精神通过生命,以改变物质”,以此互相渗透。[16]个体精神若过度偏向于自我文化圈,不免造成个人文化生活的偏枯发展,对社会而言,则将造成文化间的相互排斥,使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皆不免偏枯,进而影响人格的全面发展,形成人格发展的缺陷与过失。此时,道德理性作为一种内在的“批判的重造”的精神力量,它既能使各种文化活动得到一种内在的协调,又能使其向外开拓,永葆生命力,因此而成为跨文化心理的基石。

跨文化心理的典型表现是对本土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我们把它称之为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CS)。它既显现出人在不同文化交汇的情境下用灵活的方式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又直接指向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情感层面,即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17]根据第二章讲到过的班尼特的观点,跨文化敏感性是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一种组织或建构倾向,是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民族相对主义的连续体,分为以下6个阶段[18]

第一,否认阶段(Denial)。感觉个体之间不存在文化差异。“否认”是民族中心主义最纯粹的形式,就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少考虑周围人的感受一样,完全以自我民族为中心的人不会考虑文化间的不同。这一阶段通常表现为只感知他国文化中熟悉的事物,或只能对其他文化作广泛模糊的归类。

第二,防御阶段(Defense),即个体间文化差异较小。人们意识到了文化差异,但持审慎的态度,并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可行的。对文化差异很感兴趣,他可能喜欢与存在文化差异的人交往,不会把不同的文化极化,把自文化与他文化对立起来。

第三,最小化阶段(Minimization),即个体间文化差异可忽略。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们把自己的文化世界观视为普遍的,把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归入人类的相似性,如需要和动机,或者是宗教、经济哲学观念,认为交流中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第四,接受阶段(Acceptance),即个体间文化差异呈中性。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属的文化只是很多种同样复杂的世界观中的一种。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个体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区别建构起元认知,能体验并平等地看待不同的文化。

第五,适应阶段(Adaptation),即个体间文化差异呈正向积极态势。人们能够产生同感,接纳其他文化的视角或转换原来的参照框架,愿意改变行为和态度去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

第六,融合阶段(Integration),即个体间文化差异已成为自身文化身份的一部分。人们不再将自己视为任何单一文化的一员,个体在不同的文化世界观中自由转换,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的边缘建构自我身份,而不再处于某一种文化的中心。

就这样,跨文化敏感成了人通向人格平衡、实现普遍交往的可能路径。班尼特和哈默后来的研究显示[19],跨文化敏感度差的人始终难以找到平衡,他从第一阶段开始就表现出倾向于简化或极化文化差异;一直到最后阶段,他对文化身份的转化还是感到明显的不适,要么不适应多元文化身份,要么无法转化相互冲突的文化观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先得唤醒自己的人格动力和道德理性。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唤醒自己对于文化生命活力的向往,唤醒文化精神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平衡力,才能获得跨文化敏感。反过来,通过培养跨文化敏感,抵御社会文化生活的偏枯与人格发展的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