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

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自1971年7月凭借论文《社会互动中言语模式研究:口音识别及口音改变》获得博士学位后,贾尔斯便一直着眼于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成为“传播适应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988年,贾尔斯从传播学角度拓展了“言语适应理论”的适用范围,并重新定名为“传播适应理论”。

7.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

自1971年7月凭借论文社会互动中言语模式研究:口音识别及口音改变》获得博士学位后,贾尔斯(Howard Giles)便一直着眼于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成为“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CAT)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自认为自己在文化传播领域能保持长久的研究热情,与两个因素相关:首先,国籍的转移,即从英国人变为美国公民的身份改变,使之具备独特的文化转换的经历;第二,跨学科的教育背景使之能在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中从事研究。[56]

我们注意到,他所使用的“适应”一词不同于贝利等人常用的“acculturation”,而变成了accommodation。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的一个分委员会报告之中,这份报告题为“文化适应下对文化特征的选择和融合的心理机制”。当时文化适应的意思是,当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持续的直接接触中的现象,导致接触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原文化模式发生变化。[57]现在,“acculturation”专指不同文化群体交往时文化特征的变化。1956年,在一篇关于英国的波兰移民研究的社会学论文中,“acculturation”分解为三种策略,即Assimilation、accommodation、conflict,其中,“accommodation”指学习主文化的行为,但是保留自己的第一文化身份。[58]第二年,有人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澳大利亚的英国移民的同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accommodation”是移民在行为、穿着或者其他外在方面与主文化社会保持一致,但是并不改变内心深处的态度、观点。[59]1986年,特兰迪斯(Harry Triandis)等人研究少数民族从多大程度上会采纳主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规则,他们从文化行为、文化角色和刻板印象几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界定了三种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其中,“accommodation”是指少数民族正处在倾向于接纳主文化规则的过程中。[60]由此,“accommodation”成了“acculturation”的一种类型,是对主文化有保留的接受和调整以适应主文化,或者可以说是为了适应主文化而对自己的行为态度作尽可能小的调整。贾尔斯无疑延续了这一思路,但将侧重点转移到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进而探索人们在合作中互相影响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贾尔斯在综合已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调节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61],着重强调主观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984年,贾尔斯又进一步建构了“种族语言模式”(ethnolinguistic model)。[62]该模式认为:母语使用者在与非母语使用者互动时会产生角色变化,母语使用者常因占据较优势的语言能力或较高的社会语言地位而在互动时成为主动并具支配主导地位的角色。研究发现,母语者与非母语者对于谈话内容的专业娴熟程度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主导形态,他们的沟通行为,比如对语言的选择,可反映出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群体定位,比如民族语言定位、认同、或刻板印象等。这一理论不是从纯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而是从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语言学等跨学科的角度全面解释了在语言交流和第一语言的习得中出现的语言变体现象的内在原因,从而为培养学习者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1988年,贾尔斯从传播学角度拓展了“言语适应理论”的适用范围,并重新定名为“传播适应理论”。[63]

“传播适应理论”源于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关于口音灵动性问题的研究。“传播适应理论”着眼于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进而探索人们在合作中互相影响的方式。该理论认为,在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说话者会有动机和目的,比如,运用语言策略以博取赞同或显示个性。出于这些动机,说话者使用的策略主要是言语同化与言语异化,这些语言手段分别用来缩小或拉大传播的距离。大量的个案显示,在特定情况下,人们顺应或改变他们说话的方式。“传播适应理论”渗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其总的理论思维是,我们身边几乎每一种关系都使得适应某种特定说话方式成为必要。比如,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调整说话的方式,甚至连一个单词都要依我们的说话对象而定;当我们和年长者说话时,我们通常改变我们互动的方式,包括我们的语言模式、行为举止,并且可能更多地表现出尊重;人们在职业面试中给出个人信息时,往往使他/她的语言表达适应当时的环境和其谈话对象;人们不能以与他/她朋友说话的方式对待他/她的老板;人们对他们父母的说话方式与对他们同龄人的截然不同。这一理论重点表达了三种现象:第一,同化(Convergence)现象,指个体在不同的相互作用下改变他们的语言模式以适应他者,为了显示对交互环境中其他人的赞成,个体可能会表现出趋同的倾向。第二,异化(Divergence)现象。即异化会发生在两个语言、文化等背景相异的群体间,其中一方会在谈话中着重强调着与他们说话对象不相匹配的特质,比如,当某人碰上了一个对南方口音持肯定态度的北方人,他有可能夸张地拖长腔调慢慢地学说南方某州的方言,个体可能会采取“异化”策略表达反对。第三,保持(Maintenance)现象。“传播适应理论”指出,并不是人们语言、行为的每个方面在不同的交互环境中都会变化,总是存在一种情况,即在不同的交谈中保持稳定的特质。“保持”就是一种现象,发生在个体不改变特定交流行为或表现时。比如说,一个经常与身边好友开玩笑的人,并不会在面试中与可能成为她未来老板的人开玩笑(同化),但却可能在家人介绍她认识新朋友时对那朋友开玩笑。因此,“保持”是他们在跨文化交流行为中展现的独特一面。贾尔斯将同化和异化的原因解释为一个心理反应,即人们都有希望被喜爱、被接纳的需求。比如,有的人推测,与他人的相似之处能为自己制造吸引力;那些有着高贵身份的人们,尤其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希望拥有良好社会地位、为人喜爱、为人接纳促使人们表现得与他人更相似,在互动时顺应他人的交流方式。有理由相信,满足他人的期望是影响我们是否趋同的最强烈因素。当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当某些人刻意寻找与他人的不同(如民族、语言)时,他们会与他人保持距离,这与那些通过展现不同点而感到骄傲的情况完全不同,而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使人们趋于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