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取材的同步性规律

取材的同步性规律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取材的同步性规律从时间角度讲,电视新闻和纪实节目现场取材总是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的。可以说记者千方百计赶到现场的等待,正是为了同步把握新闻人物及事件出现时的那一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和过程虽转瞬即逝,却总能引发观者长久的思索。令观众捧腹大笑。当时的贺延光只是作为团中央的工作人员陪同日本青年访华团,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的临时观礼台上服务。

第三节 取材的同步性规律

从时间角度讲,电视新闻和纪实节目现场取材总是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的。可以说记者千方百计赶到现场的等待,正是为了同步把握新闻人物及事件出现时的那一决定性瞬间。

一、决定性瞬间

那么,什么是决定性瞬间呢?

法国纪实摄影家布勒松认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瞬间,这个瞬间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瞬间。”

仅从这段文字上来看,布勒松对决定性瞬间的诠释更多地注重了照片的形式,但当我们认真读解大师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决定性瞬间的真正意义更在于对生活本质的昭示作用,进而能够激发观者的情感,引发其对生活的深层思考。

让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个曾经震撼过世界的瞬间:《街头行刑》

时间:1965年2月1日,地点:越南西贡

img13

图1-13

这幅照片记录了南越警察局上尉警官阮隆开枪击毙一个越共嫌疑犯的事件,美联社记者埃迪·亚当斯抓拍到子弹打入犯人头部的那一瞬间,这个瞬间的决定性意义在于它引起美国公众对越战的反思:这场战争值得去打吗?在南越,美国人是在为民主和自由而战吗?正是由于照片对越战本质的深刻揭示,埃迪·亚当斯获得了1969年度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

二、瞬间和过程

如果说图片摄影重在对瞬间的捕捉,那么电视则重在对过程的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还以《街头行刑》这张照片记录的事件为例,埃迪·亚当斯回忆了南越警察枪杀犯人的过程:“阮隆在动手之前丝毫不露他要枪杀犯人的迹象。当他举起拿着左轮的手臂的时候,我也举起照相机,可是我仍然不指望他会开枪。”作为摄影记者他只记录了事件的高潮——枪响后的那一瞬间,而当时在场的电视记者则记录了这一事件中警察挥舞手枪威胁嫌犯、举枪、开枪和嫌犯中弹倒地的全过程。生活由一系列的事件过程构成,这里总有一些过程,但绝不是全部,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激发观众的情感,这些过程就是决定性过程。

三、对决定性的把握

对决定性的把握,既在于决定性中蕴涵着本质的力量,又在于决定性中蕴涵着情感的力量。决定性瞬间和过程虽转瞬即逝,却总能引发观者长久的思索。所以图片新闻摄影和电视新闻摄影都强调对决定性的把握。

如在影片《罗马假日》的结尾处那个错过“决定性瞬间”的帕拉奇,情急之下对手持吉它猛揍保镖的公主大喊一声:“再打一下!”令观众捧腹大笑。

可这毕竟是电影。我们总不能在里根总统遇刺的现场硬对枪手辛克利大喊一声再开一枪吧。那么电视记者在里根总统遇刺的现场是怎样做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在事件现场,有哪些重要的事实是必须记录的?

里根遇刺的电视新闻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枪响前一个黑人警察正好挡住镜头,我们无法看到里根中枪的瞬间,枪响后那个黑人警察低头就跑,正好闪开了视线,我们看到保镖迅速地将里根推进了黑色防弹轿车,轿车转眼间就消失在街道深处。镜头随着保镖摇向右边,我们看到一群荷枪实弹的保镖正奋力压住刺客。接着我们还看到其他枪击事件的受伤者倒在地上等待救助。记者的现场记录无懈可击。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媒体在评价事件时认为,在混乱的现场只有保镖和记者保持头脑冷静,原因是他们都经过良好的职业训练。良好的职业训练确保了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对决定性瞬间的把握,如里根总统遇刺事件的四幅照片清晰地再现了里根在枪响时被击中的瞬间:里根中枪后痛苦的表情,里根被保镖推进汽车,右角的保镖已冲向刺客,左角的保镖拔出了手枪,保镖将刺客降伏,拍摄这一瞬间的摄影记者是萨尔加多,这些照片的销售收入使他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买了一栋别墅。

img14

图1-14

记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突发事件现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记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技能,记者的职业技能包括新闻采访技能、新闻摄影技能和新闻写作技能,等等。有关这些技能培养的论述在各种新闻教科书上已经很详细——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现象,突发事件的现场能够恰当运用采访技能完成报道任务的记者往往是凤毛麟角,下面就结合优秀记者的实践谈谈怎样恰当运用新闻采访技能:

1.新闻洞察力

新闻洞察力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直觉思维。记者在突发事件采访报道过程中,往往无暇进行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而必须迅速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力求一次接触事物的本质。优秀记者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新闻洞察力,如《小平您好》这张照片,它拍摄的是1984年国庆35周年天安门游行的大学生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标语。拍摄这张照片的是《人民日报》的资深摄影记者王东。“作为《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我参加了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采访活动。当时,我的工作地点在天安门前金水桥头,那里放置了一个自制的两米高的台子,我的主要任务是用1000mm的长镜头拍天安门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我还带了莱卡相机拍摄受检阅的部队、群众游行队伍,以保证台上台下两不误。当欢呼、跳跃的学生队伍走过来时,突然,欢腾的队伍里出现了大幅横幅标语,上面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尽管字体并不规整,但还是令人瞩目。顿时,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我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立刻按下了快门,但只拍了两张,横幅就消失在人群中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只有很短时间,能够记录下这一“决定性瞬间”的记者并不多。《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贺延光回忆了拍摄经过:“1984年国庆阅兵组织极为严密,游行人员一律不准夹带东西,每条标语都经过事先审定。几家权威中央新闻单位摄影记者带着既定任务站在指定位置上,哪支队伍在什么时间经过,打出什么标语,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是提前进行精心安排好的。”当时的贺延光只是作为团中央的工作人员陪同日本青年访华团,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的临时观礼台上服务。“检阅开始后不久,我听到脑后传来了一阵异样的喧哗声,转头看到在行进的大学生队伍里,突然打出了一幅白布写着黑字的标语,来不及看清上面写着什么,就将相机高举在头顶上,一口气按下了三次快门。”贺延光凭着职业的本能按下了快门,三张照片只有一张成功,贺延光很想在《中国青年报》头版登出,但他拍摄的是一条临时出现的标语,谁也没有把握负起这个责任,经过再三努力,这幅照片只能以普通照片的形式,刊登在四版。了解了这幅照片的编辑背景之后,大家应该明白驱使记者下意识按下快门的是对新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img15

图1-15

新闻洞察力对采访报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这种直觉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丰厚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新闻采访实践基础上的。

2.新闻应激反应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照片,照片的题目是:《突发事件》,作者是《纽约邮报》的摄影记者莱尔塔。这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在高层建筑上做惊险表演的女人意外摔下的瞬间。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面临这一突发事件现场目击者的不同反应,画面右边的两个救援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遇险者从眼前摔下而束手无策,那么当时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瞬间又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img16

图1-16

让我们来看看记者的回忆:“1979年6月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一个女人在高层建筑上做惊险表演,于是我就赶去了。我晚一些时候到达那儿时,这个表演的女人已经登上了建筑最高层,用她的牙齿咬住一根钢索,将自己悬挂起来。我忙给照相机换上了长焦距镜头,通过镜头我能看到她脸上因用力而肌肉拉直的表情。她的身体在空中旋转,突然她失去控制摔了下来,我下意识按动快门。当我给报社回电话时,我说不知道到底拍下了什么影像。”

目瞪口呆和下意识的动作反应都是人们面临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心理学把这种情绪状态称作应激。面对同样的紧急情况救援者的束手无策和摄影记者的下意识按动快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出当人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而进入应激状态时所产生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当普通人遇到意外情况时,常常是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而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记者在突发的新闻事件面前往往能临危不乱、急中生智,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锐清晰,本能地运用采访技能,完成新闻报道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应激反应。请看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作品《爪哇岛车祸》。百分之一秒凝结住的影像成为了永恒,可为了这百分之一秒的永恒记者要付出的是百倍的努力。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对刺激物产生的动作反应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反应需要进行思维判断,作出选择,执行正确的反应动作。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的反应比较迅速,一些人的反应则比较迟缓,除了先天的因素以外,反应时间的长短与技能动作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

img17

图1-17

可以这样说,只有当按快门的动作成为了本能,瞬间的永恒才能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