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编辑打交道的艺术

与编辑打交道的艺术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与编辑打交道的艺术与编辑打交道是一门艺术,要有度。下面是一位靠写稿为生的自由撰稿人与编辑打交道的宝典性总结,广大通讯员可供参考:我基本上不跟编辑打电话,怕给编辑添麻烦。不管怎么说,与编辑的关系,不可过分亲密,这是条法宝。(一)作者不能太随便有的作者与异性编辑打交道,不太注意距离,或者说有意拉近距离。作者与编辑,是写稿与编稿的关系。

第二节 与编辑打交道的艺术

与编辑打交道是一门艺术,要有度。

一、不可纠缠

这里说的纠缠,是指对编辑造成工作和情绪影响的一些行为。具体表现在:

(一)频繁问稿

一篇稿子投到报社了,每天都给编辑打电话,问稿子能不能发,几时发。稿件从编辑到发表,有个周期,不可能今天投稿明天就发表了,除非你的稿件是约稿,或者是写得特别好而且刚好符合版面要求的。编辑的工作很忙,你一个电话就得让他们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天接数个电话,就做不了事情。所以,少问稿,是对编辑的尊重。好稿,自然会发,不好,问也没用。下面是一位靠写稿为生的自由撰稿人与编辑打交道的宝典性总结,广大通讯员可供参考:

我基本上不跟编辑打电话,怕给编辑添麻烦。用稿子说话就行了。

我从不跟编辑问发稿情况。那是对编辑的不尊重。我们这里的编辑,都说我这一点做得特别好,经常跟喜欢问发稿情况的人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就从来不问呢!”

基本上不主动跟编辑交朋友,但情投意合的,自然会成为朋友。

(二)情感依赖

编辑都是普通人,有时对作品特别关心,一来二去,有的作者就对编辑产生了情感依赖,离开一旦时间就想找编辑说话聊天。编辑哪有时间陪你?有的作者发过一篇稿件便多次到报社找这位编辑,十分热情。找不到这位编辑就坐在那里等,等的过程中还随手翻桌上的东西,这种做法肯定不妥。有一位女作者,经常找一位女编辑,后来硬在电话中要求见面,见不到就哭,到后来,这位编辑一接到那位女作者的电话就躲,这就构成骚扰了。

(三)就文章质量“讨说法”

纠缠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对稿件质量的认识不同,最后硬是要讨个说法。这样的情况,多见于比较固执的年轻作者,还有“德高望重”的老作者。前者不懂报纸文章的特点,以为我在杂志上都发表论文了,在你这里还发不出来,你的水平不会比论文高吧?后者表现出尊严受到挑战之后的失落。试想,一位老作者,写了一辈子,人人都称其为前辈,文章也确实写得不错,在你这里发不出来,他是不是感觉你有眼不识金镶玉了?于是,利用他的人脉关系,游说施压,不发文章不罢休。这样的文章,即便发了,也把作者与编辑间的关系弄得特僵。

文章好与不好,有一个标准叫得其所哉。有的人投给报纸的文章洋洋万言,再好,也难发。为什么?架子搭那么大,即便编辑为文章瘦身,那架子不会倒的,发出来,要么就是大而空,要么就是读者不感兴趣。所以合不合适,是文章好不好的重要条件。编辑感觉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因为在文章质量上,编辑是权威。

二、不可太过亲密

关于作者与编辑的关系,社会上有许多说法。这些说法有的夸大了,有的说出了事实真相。不管怎么说,与编辑的关系,不可过分亲密,这是条法宝。

(一)作者不能太随便

有的作者与异性编辑打交道,不太注意距离,或者说有意拉近距离。时间一长,就有风言风语传出,对谁都不好。所以作者投稿,一定要端正态度,用稿件质量打天下。

(二)学会拒绝

上面说的是自己不能太随便。那么,自己态度端正了,是不是就没有任何麻烦呢,也不是。编辑队伍也不是真空世界,极少数人还存浪漫情怀。可能借谈稿子的机会,邀你到公园里走走,到咖啡店里坐坐。注意,这可能就超出稿件之外了,得提防。如果个别编辑提出上面说到的要求,你可以找理由推脱。总之,要学会拒绝,当然,语言要艺术,以不伤害对方自尊心为好。

作者与编辑,是写稿与编稿的关系。能在电话里说得清楚的,能在编辑部里说得清楚的,就不必到别的地方去谈。

三、君子之交,秀才人情

逢年过节,该问候的还是要问候一声。现在方便了,一个电话、一封电子邮件、一则QQ消息、一条短信,都能使编辑感到温馨。过年了,寄张明信片,体现祝福的意思,很有人情味。如果记得编辑的生日,送点小礼品也可以。礼别送重了,送重了让编辑记挂着还情,倒把事情办得不轻巧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秀才人情半张纸。文化人,以文会友,编辑不会计较你的。这样的关系,很久远,很牢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