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达的周边出版业

发达的周边出版业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发达的周边出版业上海在开埠以前曾有“小杭州”、“小苏州”之称。以上海当时的发达程度,这些称谓既昭示着苏州、杭州的繁华,又表明上海当时与这些地区的差异。在上海成为全国的出版中心后,周边地区的出版业逐渐衰落。故此,在研究上海的出版业之前,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其周边的出版业。上海周边地区的出版业自唐代已见诸史籍,自宋以后更加发达。

二、发达的周边出版业

上海在开埠以前曾有“小杭州”、“小苏州”之称。以上海当时的发达程度,这些称谓既昭示着苏州、杭州的繁华,又表明上海当时与这些地区的差异。在上海成为全国的出版中心后,周边地区的出版业逐渐衰落。而且在上海成为出版中心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出版机构向上海迁移,周边出版机构更是如此。上海在其都市化的过程中,其周边环境是很重要的。故此,在研究上海的出版业之前,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其周边的出版业。

上海周边地区的出版业自唐代已见诸史籍,自宋以后更加发达。杭州、湖州、吴兴、宁波、绍兴、苏州、常熟、无锡、南京都曾是全国主要的刻书地区。特别是杭州、苏州、南京的出版业在不同时期都曾处于全国的翘楚地位。这些地区不仅官刻、家刻很盛,且书坊业都十分发达。

杭州经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经营,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富甲东南,到北宋时已成为雕版印刷业的中心,是官刻的一个重要基地。朝廷往往把校雠过的书籍送到杭州镂版印行,或将写好的版样送到杭州监雕。宋程俱《麟台故事》卷二载,淳化五年(994年),诏选官校《史记》、《汉书》、《后汉书》,“既毕,遣内侍裴愈赍本就杭州镂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于元祐年间下杭州镂版。朝廷把这些书从汴梁送到千里之外的杭州,证明了杭州雕版印刷业的发达和刻印质量之高。就当时蜀、福建、杭州这全国三大刻书地区的质量而言,杭州刻印技术质量最高。明代万历时的文学家谢肇淛说:“宋时刻本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16)关于版本的优劣,历来学者有不同看法。然以谢氏藏书之多,当非妄语。更何况谢氏乃福建长乐人,能说出“福建最下”,足以证明其说之公允。

南宋都临安后,杭州的出版业更加发达。不但刻书多,而且刻得精。较出名的书肆有杭州大隐坊、临安府太庙前的尹家书籍铺、杭州钱唐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书铺、杭州猫儿桥河东岸钟家开笺纸写铺、荣六郎书籍铺、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等。其中以陈氏书籍铺最为有名,而以陈起、陈续芸两位文人书商刻书最为著名。近人叶德辉说:“宋时刻书,前有建安余氏,后有临安陈氏。”(17)据他考证,陈起所刻多唐人集,陈续芸所刻多说部、宋人集。南宋临安的这些书肆不仅刊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而且为南渡后宋代许多无名文人文集的流传起了重要的作用。

元代杭州刻书之发达为诸路之冠。杭州南宋太学故地到元代改为西湖书院,原藏国子监的四部书板二十多万片在此保存。当时较好的刻工仍汇集在杭州,故宋、辽、金三史和其他要籍都奉旨发西湖书院刊刻,刻工颇精,世称“院本”。在元代一百多个书院中,杭州书院也因此而享有盛名。

杭州在明初到中叶的一段时期内,刻书呈衰微之势,不及南宋之盛。但明中叶以后,随着江南地区整个商品贸易的兴盛,南京、苏州、杭州、徽州等地的出版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杭州刻书仅位于南京、苏州之后,单是有名可考的书肆就有24家。时至清代,杭州附近的湖州、吴兴等地的刻书业日益衰落,唯杭州独盛。然就明清两代杭州的出版业总体而言,明不及南京、苏州,清不及北京、苏州。特别是清代,与苏州相比,杭州无论是在刻书的数量、规模、质量,还是书籍的买卖的发达程度,都相差甚远。

苏州地区刻书自宋代就日渐发达,明清时达到极盛。明代独次于南京,清代仅让于北京。明中叶以后,苏州商业的繁荣,宋以后举业的兴盛,藏书家的大量增加,附近无锡印刷技术的提高,万历、崇祯间歙县刻工向南京、苏州一带的大量迁移,都为苏州出版业的盛极一时提供了条件。笔者据《江苏刻书》统计,就私家刻书而言,明代苏州地区的苏州、吴郡、海虞、长洲、昆山、吴县、太仓、常熟、吴江、震泽刻书家共有220家,尤以苏州袁褧嘉趣堂、吴县顾春世德堂、昆山叶盛、常熟毛晋最为有名。坊刻,苏州、吴郡、吴县、金阊、长洲共有40家。清代刻书家更多。家刻,吴县、长洲、元和、昆山、太仓、镇洋(今太仓)、常熟、吴江、震泽共有356家,坊刻仅苏州一地就有56家。这还是有名可考者,不见记载者当更多。苏州地区家刻明清时整个地区都有,而以苏州、常熟为最。私刻到清代时向苏州一地集中。苏州书坊多集中于观前、阊门一带,葑门等地也有一些。此外,苏州的桃花坞在清代还是全国三大木板年画的重要产地(18)。据郑振铎先生《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19)所说,桃花坞木板年画,起于明时,盛于乾隆,在太平天国前,总计有50家左右。

苏州在明清时不但刻书家多、出书多,而且刻印质量也居全国之首。明代胡应麟曰:“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按:苏州、常熟)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20)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明人刻书之精品》中,所列精品绝大部分皆为苏地所刻,也说明苏州刻书质量之高。

苏州出版业的发达,还表现在它是整个清代少有的几个刻书业有行会组织的地方之一。根据彭泽益《中国工商业行会史料集》中的《中国工商业行会简表》记载,可看出整个清代书业有行会组织的仅苏州、长沙、北京、武冈、桃源、梧州、上海、南京几地。道光以前,仅苏州、长沙两地,而以苏州为早、为著。康熙十年(1671年),苏州书坊业就建了崇德书院,为同业订正书籍讨论之所。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重建崇德公所。苏州刻字业的剞劂公所,也于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