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

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但是真正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还是70年代以后三位美国学者贝尔、托夫勒和奈斯比特所写的一些著作。信息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就在80年代信息社会的概念开始流行以后,全球化的概念也出现了,90年代后成了另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

第一节 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

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早在60年代末,日本学者在探讨大众媒介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时,就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并出版了一些初期的成果,如林雄二郎出版的《信息化社会》(1969年)以及日本经企厅的报告书《日本的信息化社会:视点与课题》(1969年)等。但是真正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还是70年代以后三位美国学者贝尔、托夫勒和奈斯比特所写的一些著作。因为这些学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到来,这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这一新的社会中,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丹尼·贝尔是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社会变革和未来发展的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在70年代先后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年)中,他更清楚地描述了这个社会。在前一本书中他声称:“在今后的30-50年间,我们将看到我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出现。”“它将是21世纪美国、日本、苏联和西欧社会的主要特征。”(1)他认为前工业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而“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2)在后一本书中,他又进一步概括了“后工业社会”的几个特征:一是市场逻辑或大众消费逻辑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知识信息的爆炸,三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危机,四是复杂性的挑战。他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或消费文化,“此时的知识变成了以公式、广告标语的二进位数编制出来的信息号码。人掌握了这些号码,就能轻松自如地理解周围复杂的世界。”(3)阿尔温·托夫勒的主要著作有《未来的冲击》(1970年)、《第三次浪潮》(1980年)等等,他用“第三次浪潮”来形象地比喻人类从工业社会向新文明社会的过渡。他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个大的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从原始的渔猎和采集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的冲击。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3年)则直接论证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声称“信息社会是一种经济的现实而不是抽象的思想”。(4)由于这些著作观点新颖,符合实际,所以一问世就大受欢迎。如《第三次浪潮》就被翻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全球销售上千万册,影响很大。

实际上,自上一世纪中期以后人类社会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与过去有明显区别的时代。其主要的特征,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人类信息整理和传输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学者估计,60年代世界年信息发送量是72万亿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80年代增加到了500万亿字符。美国学者H·弗莱德里克还做过一个推算:如果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单位为1,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用了1500年,第二次倍增用了250年,第三次倍增用了150年,第四次倍增用了50年,到1950人类社会信息量已经为16了。以后信息的倍增速度开始明显加快,1960年人类信息量为32,1967年为64,1973年为128,1978年为256,80年代初为512,80年代中期为1024,90年代初达到了2048。(5)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如果按5年为周期计算,那么我们今天的信息量在70年后会翻100万倍!

学者们曾经为信息社会做了各种总结,概括起来,信息社会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纵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虚拟经济开始膨胀,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实物或现金而开始向信用转移;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5.与信息全球化相伴随的是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受到威胁,但是信息收集、整理、控制和扩散能力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经过八九十年代的发展,这些特征正逐步变成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信息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看,二战后人类逐步进入的信息社会至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信息化和高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是初级信息化阶段,(6)在这一时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了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开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相当普及,这也是人类社会信息剧增的载体。从8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1)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3)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4)各国普遍开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了信息社会的建设力度,信息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就在80年代信息社会的概念开始流行以后,全球化的概念也出现了,90年代后成了另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

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来自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实际上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正确译法应该是全球村。第一个使用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的是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他在1969年出版的《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汇。198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又提出了“全球意识”这一概念。随着信息革命的展开、各国不断开放和跨国公司崛起,80年代以后全球化一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1992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曾宣布,“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一时间,全球化研究成了最为热闹的学科。英国著名的学者、也是全球化的主要鼓吹者吉登斯声称:“我们有更充分更客观的理由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而且,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变迁并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而是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就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7)对于如何认识全球化,另一个英国学者鲍曼说出了更深刻的一段话:“‘全球化’挂在每一个人的嘴边,这个风靡一时的字眼如今已迅速成为一个陈词滥调,一句神奇的口头禅,一把意在打开通向现在与未来的一切奥秘的万能钥匙。对某些人而言,‘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对另一些人来说,‘全球化’是悲惨的祸根。然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全球化’都是世界不可逃脱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过程。”(8)

尽管关于全球化有许多研究侧面,例如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等等,但是其中的基础和程度较深者是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因市场机制的推动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二战以后出现、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全球贸易量的增长快于全球GDP的增长。而1980—2003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超过了6%,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世界贸易额增加了近4倍。其次,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是1980年的22倍。其三,跨国公司在成长和壮大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的数目增加了一倍,子公司增加了三倍多。新世纪之初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至6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的崛起是经济全球性的原因,也是它的后果。其四,国际经济组织的扩大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国际组织是19世纪晚期国际社会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战结束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国际组织开始迅猛发展,90年代各种国际组织达到了两万多个,21世纪初又达到了四万多个。最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就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和最基本的权力中心———各类国家也纷纷改变政策,开始加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被拖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毫无疑问,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认识当代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