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取中国之“最”告知世界

选取中国之“最”告知世界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选取中国之“最”告知世界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古代四大发明”和无数个中华民族之“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30年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又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中国奇迹”。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第三节 选取中国之“最”告知世界

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古代四大发明”和无数个中华民族之“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30年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又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中国奇迹”。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我们都有可以让世人为之赞叹的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这是中国对外宣传丰富的选题库,一定会引起外国广大受众的关注。

比如,1983年,天津建筑工人用100天时间建成了总面积41 000平方米的食品城,这是全国最大的食品街——天津南市食品街。它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像一座彩绘的古城堡,四周是环抱的三层青砖楼房,城内设有两条十字交叉的双层街道。街道入口处是四个高近三十米的城门楼。建筑群的四角,四座木结构飞檐角楼遥相呼应,青砖、红柱、琉璃瓦和精致的仿古彩绘,使整个食品街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天津南市食品街开设了100多家餐馆,集中了中国八大菜系的名菜馆和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还有西餐和日本料理等外国名菜。每天从早到晚,这里人流如梭,来这里品尝美味佳肴的、旅游观光的每天达十万人以上。

为了把中国人民新创造出来的中国之最、世界之巅介绍给国外广大受众,1983年10月,在天津南市食品街工程竣工之时,笔者就采发了消息,1984年,在天津南市食品街开业红红火火经营3个月以后,笔者再次来到这里,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制了录音通讯《天津南市食品街》。1984年4月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中国旅行》节目播出了这篇稿子,该稿受到国际台各语言节目部的好评,获1984年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记者优秀节目二等奖。

附例稿(225)

消息:中国天津市建成南市食品街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中国天津市修建的南市食品街9日竣工。

这条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食品街内设有110家餐馆,经营中国各地名菜和风味小吃,同时也经营一些外国名菜。这些餐馆中有一部分是中外合资项目和外商独资经营的。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这条专门经营食品的街道,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为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修建的,不久即将营业。

(本文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新闻中心1983年10月12日供43种语言节目的《新闻通稿》)

附例稿(226)

录音通讯:天津南市食品街

听众朋友,天津,是我国北方的一座旅游城市,一向以繁荣的商业而著称。今年年初,天津市有一条食品街开业了。这里集中了天津市有名的大菜馆,规模之大,菜点之丰盛,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来到天津的国内外旅游者都以到食品街品尝风味为快事。

现在,由本台记者金树华、郑凯向你介绍天津食品街。

天津食品街的建筑,是用青砖砌成的四方形的三层楼房。屋顶上的花园里,有四座民族风格的亭子,很是惹人注目。食品街还有四座古色古香的城门,彩绘着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远远望去,它很像一座富丽的古代小城。

小城里,是一条十字小街,它均匀地把食品街分成了四个区,这里上上下下分布着一百二十家大大小小的饭馆、食品店,经营我国各地八大菜系的名菜、天津的风味小吃和西餐。食品街还设有曲艺厅、舞池、音乐茶座、书画店、健身房、美容店等。

全国各地不少有名的饭庄在这里开设了分号,其中有浙江菜馆、潮州餐厅、德州扒鸡、狗不理包子、羊城酒楼等。它们都以拿手的宴席和风味小吃而闻名国内外。

先得月饭庄,建于本世纪初,曾是天津八十家饭庄之首的老字号。餐厅里挂着名家的大幅水墨画,显得十分高雅。

王尔山经理向记者介绍了这家饭庄的特色。

(音响①出王经理讲话,混播)

他说,由于天津濒临渤海,地处九条河流的下游,历来盛产鱼虾、螃蟹。先得月饭庄历来以烹制各种海鱼和淡水鱼见长。在不同的季节里,客人可以吃到不同的河鲜、海味。一年四季,可以先后吃到黄花鱼、对虾、螃蟹、鲙鱼、鲫鱼和鲤鱼。

先得月饭庄最拿手的要算鱼翅宴席了。它是我国最名贵的宴席之一。

食品街上还有天津特有的风味食品,如狗不理包子、大麻花、耳朵眼炸糕、佛门素包子、清真水饺等,这些经济实惠、味道鲜美的风味食品,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方法,在天津人民心中享有盛誉。

广东菜系的羊城酒楼,也是这里最大的饭店之一。它的大小餐厅可以同时接待上千人就餐。有名的彭志秋老师傅是这里的主厨。他已有四代徒弟。有趣的是,他们四代师徒同时被聘请到羊城酒楼。四代同灶,各献绝技。

(音响②彭志秋讲话录音出,混播)

彭老师傅对记者说,这家酒楼以酒席宴会、小吃为主。专门经营红烧元鱼、清烧元鱼、鳝鱼丝、龙虎斗等广东名菜。广东的药膳、烧腊卤味、鸽菜等风味在这里也是应有尽有。尤其是烤乳猪更是享誉四方。

在天津食品街,有好几家经营外国风味的餐馆,比如日本餐馆、朝鲜面馆、西餐馆等。

(音响③音乐出,混播)

在西餐馆中,起士林分店最引人注目。它是本世纪初由德国人开办的。80年来,这家西餐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以经营正宗的德式、俄式西餐而成为天津一流的西餐馆。

起士林餐厅里,身着红色西装的服务员,热情地接待着顾客。中外客人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红菜汤、罐焖牛肉。

这家西式餐馆还经营英国、美国、意大利菜肴。目前这里经营的西式热菜、冷菜和西餐糕点,共有二百多个品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罐焖鸡、罐焖牛肉、德式酸鱼、肉饼、俄式红烩牛肉等。驻北京的一些使馆人员,常开车专程来这里就餐。

这里烤制的德式面包特别可口,它的面包师王寿图在国际上被称为亚洲面包大王。

如果你在食品街里走一圈,会发现这里还有大众化的乡村饭菜,贴饽饽、熬小鱼等,也有仿宫廷菜点的御膳园。

过去,贴饽饽、熬小鱼,在天津可以说是传统的美食了。可是,近几十年来,天津人已经很少有机会品尝到它。食品街里的村姑餐厅,恢复了这个断档多年的传统食品,把一股乡土气息带进了食品之城。类似的还有一品烧饼、江米藕、烫面炸糕、天津抻面、爆肚、豆汁、羊杂碎等等。

仿膳园,是由清朝宫廷御膳厨师的后裔经营的宫廷炸食。大小餐厅都是按清宫廷格调布置的,红漆彩绘,名流书画,仿古桌椅,给人以宫廷皇室之感。餐厅服务员身着清廷宫女服饰,按宫廷礼仪迎送客人。

在这里主厨的吴久馨老师傅,已有七十高龄了,她的祖上几代都是清宫御膳房的御厨。她用手掌压出的点心皮,薄得透明。她制作的点心,味道特别甜美。客人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几十种宫廷点心。

三毛餐厅是孩子们最喜欢来过生日的地方。这里的餐厅,按照孩子们的特点布置得光彩夺目。它的四壁绘着大型的童话故事,彩色吊灯把餐厅照得明丽喜人。一张张餐桌上,许多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高高兴兴地吃着生日蛋糕。

(本文1984年4月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中国旅行》播出。获1985年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记者优秀节目二等奖)

属中国之“最”的事物遍布全国各地,只要记者注意了,那些全国第一次出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物都会进入你的视野,成为记者对外报道的好题目。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起来,为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发射天空的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塔鹤立城市之林、高山之巅,既给广播电视节目增添了新手段,又给城市旅游观光增加了新景点。1991年年初,经过几年的艰苦施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混凝土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基本建成。该塔总高度为415.2米,可发射7套电视节目、9套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及进行微波节目传送等。可以说,它是当时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网和覆盖网的一个新的亮点,是全国广电系统一个最新的全国之“最”、亚洲之“最”。

截止1990年年底,全国广播电台有635座,电视台509座,广播发射台、转播台和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分别达到1 348座和24 713座。在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网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天津广播电视塔夺得了头彩,值得向海外进行宣传和报道。

笔者深入到天津广播电视塔工地,采访了工程施工人员,获得生动的新闻素材,并乘坐工程电梯登上还在建设中的天塔顶部,一览津门大地众山小。随后,笔者先后撰写了两篇稿件传送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是消息《亚洲最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春节期间将试播两套节目》;二是游记《登亚洲第一高塔记》。两篇稿件均被采用了,消息是1991年2月7日国际台国内新闻中心供43种语言节目的《新闻通稿》,游记在国际台1991年4月2日《中国旅游》节目播出。这一报道反映了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最初成就、最新趋势,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附例稿(227)

消息:亚洲最高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春节期间将试播两套节目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日前亚洲最高的混凝土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春节期间将试播两套节目。

天津广播电视塔位于天津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度为415.2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混凝土高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设计功能为发射7套电视节目,9套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及微波节目输送等。此外,还有供国内外游客上塔观光的旅游服务设施。

(本文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新闻中心1991年2月7日供43种语言节目的《新闻通稿》)

附例稿(228)

游记:登亚洲第一高塔记

听众朋友,现在是《中国旅游》节目时间,在这次节目里请听本台记者金树华采写的游记。

前不久,中国海滨城市天津的广播电视塔,以这个城市的第一壮景“天塔旋云”展现在人们面前。

天津广播电视塔,取首尾两字,简称“天塔”。它的总高度为415.2米,居亚洲高塔之冠,为世界第三高塔。它的高度仅低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苏联(前)莫斯科广播电视塔。它是天津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中心,可以发射7套电视节目和9套调频广播节目。

天塔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的天塔湖中,邻近风光秀丽的“水上公园”。塔区由天塔湖和湖畔绿化带、观赏台、环廊、引桥等构成,总占地面积22公顷。

天塔自1988年6月5日破土动工到1991年10月1日举行落成开播庆典,历时3年零4个月。

听众朋友,如果您有兴趣,就请通过无线电波跟我一起做一次登天塔的旅行吧。

我们一起来到天塔湖畔,抬头望去,一幅立体的图画便映入我们的眼帘:一座灰白色的高塔突兀而起,耸入苍穹,宛如一位修长的仙女亭亭玉立于一泓碧水之中。

让我们沿着8米宽的引桥走到天塔脚下,基座环廊飞瀑迭出;抬头仰望,飞碟形塔楼,犹如一座空中楼阁!

走进塔座门厅,直径约33米的圆形塔座内,设有供旅游观光的用房,中央有4部高速电梯。踏进电梯,只要两三分钟就可以来到位于天塔248.5米到278米处的飞碟塔楼上。这座塔楼共七层,建筑面积4 500平方米。它的最大直径比世界第一高塔——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要长2米多。塔楼是由2 330件、总重量为1 560吨钢构件组成。塔楼的四、五、六、七层楼全部镶嵌着铝合金幕墙。二层的瞭望大厅和三层的旋转餐厅全部是特制的钢化玻璃幕墙,不仅晶莹剔透,冬季还不挂霜,不结冰。瞭望厅的东、西、南、北四面都安放着高倍望远镜,游客可以透过它饱览天津市的全貌,看到50多公里外的塘沽重镇和天津港外的大沽灯塔和万吨货轮。当您收回视线,鸟瞰塔区飞鸟、耳听天风时,顿会感到“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的诗意。

冬天,从渤海湾飘来的雾气,常常笼罩整个天津城,有时时针已经指向10点钟,地面的能见度仍只有一两米远。此时,登上天塔,奇异的景观令人惊诧:大地灰蒙蒙一片,这里却艳阳高悬,塔下的浓雾如同白色的绸缎,一经阳光照射,就变作飞悬天际的万缕彩虹。此时此刻您会产生上天揽月、飘飘欲仙之感,还会感到大地升高了,天塔变矮了,但离神话中的天宫却近了。

在瞭望厅赏景之后,沿着螺旋形楼梯,拾阶而上,进入三楼的旋转餐厅小憩。厅内设有192个坐席,您坐在沙发椅上一边品尝天津的风味小吃或饮茶,一边再次观赏周围的美景。

听众朋友,您随我观赏了白天的天塔美景之后,也想看看天塔的夜景吧?

万家灯火、华灯初放的时候,站在湖畔眺望湖心,天塔就变成了一束直指苍穹的光柱,塔楼则像悬在天空的飞碟,幽光闪烁;巨大的塔座和跨湖引桥上,上千盏彩灯发出的红、蓝、黄、绿、紫色光环,形成奇异的彩虹,那10万吨重的高塔就立于彩虹之上;湖水中的倒影微微颤动,宛如水中富丽的宫殿。

待到天塔四周的投光灯闪亮时,照得高大的塔身发出橘黄色的萤光。此时仰望塔楼,底层呈紫色光环;三层旋转餐厅的七色灯不断变换着颜色;四、五、六、七层银白色铝合金幕墙,此时变成了橘黄色萤光;看天塔的顶部,四节方形红色光柱,显示一种阳刚之美;再往上看,圆柱形的玻璃钢一体化天线已溶于沉沉的夜空,只有顶端那距离地面415米处的信号灯,不停地闪烁着红光,看上去犹如一颗“红心”在苍穹中跳动着;“红心”的上方便是繁星世界。

这光、这塔、这湖、这水,在夜幕衬托下组合成一幅闪动光环的立体画卷,不但让人百看不厌,而且引发出人们把它们摄进镜头的欲望。每天夜幕降临之后,游人便从天津市的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天塔湖畔。有的漫步在蜿蜒的湖边小路上;有的依偎在座椅上观塔、赏月;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和天塔合影。

(本文1991年12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旅游》播出)

有一些事物是以数量多少、规模大小、长度规格等居全国之冠的,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比如,消息《世界最大立体画在天津建成》,它说明中国的绘画艺术已经从平面表现升华到立体表达新高度。

附例稿(229)

消息:世界最大的立体画在天津建成

△本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一幅名为“大港油田三十年”的世界上最大的立体画在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问世。

这幅立体画长2米、宽1.2米,平面图像是鲜花盛开的春天原野和彩虹映照的天空,当观众凝视画面时,会看到石油工人奋战和林立的井架,有很强的立体感。

(本文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新闻中心1994年5月31日供43种语言节目的《新闻通稿》)

还有一些中国之“最”是在全国第一次出现的事物。比如,消息《首部拥有中国版权的电影〈香魂女〉进入美国商业电影市场》,报道了天津电影制片厂把其摄制的彩色故事片《香魂女》在美国地区的发行版权卖给了全美最高票房收入公司——美国阿劳娱乐公司。这部电影成为第一部中国拥有版权且进入美国商业电影发行行列的电影,这表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已迈出第一步,值得好好在全世界范围内加以宣传。

附例稿(230)

消息:首部拥有中国版权的电影《香魂女》

进入美国商业电影市场

△本台驻天津记者金树华报道:

日前,天津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的彩色故事片《香魂女》在美国地区的发行版权卖给了全美最高票房收入公司——美国阿劳娱乐公司,从而成为第一部中国拥有版权、进入美国商业电影发行行列的电影。

截至目前,已有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18个国家购买了《香魂女》的发行版权,并在美国、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和地区举行的中国电影周上放映了该片。

《香魂女》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形象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际关系和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

(本文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新闻中心1994年7月27日供43种语言节目的《新闻通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