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才能成为“富记者”

怎样才能成为“富记者”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怎样才能成为“富记者”这里所讲的“富记者”,并非指金钱与财富,而是指新闻作品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影响大小,那些新闻作品多、质量高、影响大的记者就是本文所说的“富记者”。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练就一双洞察“新闻富矿”的眼睛,成为“富记者”呢?

第一节 怎样才能成为“富记者”

这里所讲的“富记者”,并非指金钱与财富,而是指新闻作品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影响大小,那些新闻作品多、质量高、影响大的记者就是本文所说的“富记者”。

法国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有句名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罗丹大师所说的现象,在新闻界也存在。同样都是记者,遇到同一件事情,有人看出了门道,从中抓出一条鲜活的新闻,有人却什么也没发现,空手而归。其区别在于记者们有没有开掘“新闻富矿”的眼力,没有能力开掘“新闻富矿”的人,就成不了“富记者”。

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练就一双洞察“新闻富矿”的眼睛,成为“富记者”呢?笔者认为,把握好三点即可奏效。

一、学会用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尺子

发现新闻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一个记者有没有发现新闻的能力,取决于他有没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及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入地理解。一个熟悉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融入工作中,指导自己的新闻采访的记者,经过努力就可以逐渐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能一下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并从“小”中看出“大”来,从“形”中找出“神”来,从别人毫无感觉的地方开掘出“新闻富矿”。为此,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记者,一定要下工夫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和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不仅要把现行的一切政策装在心里,还要熟悉过去的、历史的政策,要弄懂政策的连续性、社会性、科学性和有限性。只有对党和政府历史的、过去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非常熟悉,遇事才能用政策来衡量、判断其真伪,分析其有没有社会价值、有没有宣传的意义。相反,一个不爱读政治理论书籍,不爱学习了解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面前,他根本没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分不清好坏、轻重,岂能采写好新闻?不论是青年记者,还是老记者,只要你还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就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学习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因为,世界在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党的理论也在创新,在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而调整和变化。放弃了对新理论、新思路、新政策的学习,就等于丢弃了记者手中的标尺。没有坐标、没有标尺,记者凭什么去衡量、判断是非曲直,凭什么去纪录时代的变迁?无论何时,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学习始终是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课程

那么,新入道的大众媒体的记者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何处入手呢?媒体的记者,按其所在部门的不同,是有分工的,但不管记者分跑哪条战线,担负何类版面、节目的采编任务,首先应学习好党和政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然后是学习所涉及的某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比如当前,就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通过学习,真正了解、掌握党和政府今年和今后几年内的指导思想、要实现的目标等。通过学习,明确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这种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记者把握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手中有了检验新闻的标尺,就等于增添一双深邃的火眼金睛。此外,记者还要按工作分工,尽量多地学习熟知所分管的有关战线、部门的方针、政策,如你跑科教卫生,就要把党和政府关于科教卫生方面的政策、发展规划、重点工作等了解深透,以后才好从事科教卫生方面的采编报道工作。江泽民同志告诫新闻工作者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深刻内涵就是强调学习的至关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并用心去实践。

二、精心构建自己的新闻信息网

记者仅仅练出一副火眼金睛还不够,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是要有十分畅通的信息渠道。一个媒体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第一手新闻、原创新闻量的多少,其记者能经常抓到有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新闻,媒体就有竞争力。记者的竞争力大小,不但在于记者是否有高水平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在于记者是否消息灵通,能不能总是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把原创新闻发出去。所以记者要真正成为“消息灵通人士”、成为“富记者”,必须在社会上建立自己的新闻信息网,这个网应该具有“权威性”、“社会性”、“多层性”等特征。

“权威性”,就是记者要有来自各级领导层的权威信息渠道。大众传媒的记者一般按系统、按战线进行条条式的分工,也有按行政区域进行块块式的分工。中央几大媒体的记者,除去时政记者负责中央和政府领导层会议和活动的报道外,跑部委办的记者应与所负责报道的部委办领导熟悉,更应与这些部门的办公厅、新闻中心、科技司等众多司、局的领导熟悉,还应与大批处长们成为朋友。这样才能保证重要的信息早知道,不漏采不漏报。中央几大媒体驻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则要与当地党政领导十分熟悉,并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关系,与各厅局领导、各地市党政领导要成为互相了解、互相熟悉、互相信任的朋友,与县市党政领导也要成为好朋友,与此同时,要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地市县的办公系统的信息渠道保持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可以说,记者有了这样的权威信息渠道,那些可以报道的重要信息就不会叫别人抢先或自己漏报。同时也可做到报道的及时、报道的准确、报道的快捷,紧紧把握导向,帮忙不添乱。

比如,1993年12月,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在天津市研究长远发展规划会上,提出了一项缩小南北差距的新思路:建设“京津大经济圈”,带动中国北方地区的对外开放与开发,完善全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这个会议是内部的,对外不作宣传报道,没有邀请媒体记者采访。笔者获悉这个信息后,便利用与市委机关有关部门熟悉和与高书记也有很好的关系为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取得德占书记的同意,采写了消息《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提出建设“京津大经济圈”新思路》,1993年12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等多个重点节目播发了这篇报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委领导的重视。如果自己没有与天津市领导高层次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可能对高德占同志在内部会上提出的新构想,予以及时地报道。

附例稿(31)

消息: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提出

建设“京津大经济圈”新思路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最近,在天津市研究长远发展规划会上,市委书记高德占提出了一项缩小南北方差距的新思路:建设“京津大经济圈”,带动中国北方地区的对外开放与开发,完善全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高德占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加速上海、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使那些有条件的地方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这是中央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科学分析后作出的正确决策。当前,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开放开发走在前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很快。加快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已势在必行。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更感到加快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提出要本着发挥优势、取长补短、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原则,以京津两大城市为依托,京津冀联合,共建“京津大经济圈”,作为推动环渤海湾地区和北方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大的举措。

高德占指出,京津两大城市处于环渤海湾地区的中心地带。就京津两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和技术实力、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说,都有相当的水平,而且相距仅百余公里、在许多方面有互补性,历史上两地经济发展的联系就十分密切。因此,京津携手,走联合之路,共建“京津大经济圈”,形成我国北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一个地带,这将有利于加速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推动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南北方差距,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德占说,为加快环渤海湾地区发展,带动中国北方经济腾飞,天津要从三个方面实行总体推进,总的来说是两句话:自身加快发展,对外搞好服务。整体构想,一是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开放开发的经验,加快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把现在的港口、开发区、保税区连成一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再以此为基础,连同天津东部的塘沽汉沽、大港、东丽四个区的一部分,力争用10年或稍多一些的时间,建成以高科技、外向型为主导,工业、商贸、金融协调发展的天津滨海新区。二是主动与北京市和河北省联合,共建“京津大经济圈”。三是扩展天津对华北、西北、东北服务的辐射面和强度,推动环渤海湾地区和北方经济加快发展。这三个方面既是总体布局、梯次展开,又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本文1993年12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经济生活》播出)

“社会性”,就是记者要施展全身本领,在社会上广泛地构建自己的信息渠道。人们常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这是受众对记者职业的一种形象的比喻。一个记者,要想做到料事如神,就得成为非常活跃的社会活动者,通过各种档次、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形成可提供各种信息的“社会性”信息网。一旦哪个部门、单位、哪个地区、行业发生新鲜事、着火、爆炸、房倒、桥塌、水害、地震等类的大事小情,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记者耳中,所传递来的信息一是快,二是比较准确,三是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多层性”,就是记者构建的信息网络应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这里所说立体与平面的区别,不在于广泛而在于深度,也就是来自于“多层性”信息渠道的信息要有深度、有影响力,有全局性。这是决定一个记者能不能率先抓到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反映社会进步的重大新闻信息的问题。一些记者苦于抓不到弘扬主旋律的好选题,一是因为其对主旋律选题钻研探讨得不够,二是没有能够向其提供有效信息的渠道。这个渠道应是遍布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向记者提供新闻含量高的信息的人,应该有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士兵等在各种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他们应该是具有爱国、忧国忧民意识,潜心研究社会、研究经济、研究民生、研究政策的人,是积极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的人。来自这些人的信息不会很多,但某一个人经过多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思考才提出来的问题,提供的选题信息,其新闻价值是一般的新闻信息所不可比拟的。一个真正的好记者,应该在社会上、在民众中交一些有思想层次、有理论深度的朋友。这对记者捕捉新闻十分有益。

一般来讲,一个专职记者,经过几年的耕耘,应该建立起拥有成千上万个信息点的网络,届时,他就可以成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消息灵通的“富记者”。

比如,1985年3月18日至20日,国务院在天津召开了港口体制改革座谈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内部会议,不公开报道,也不叫记者参加。3月18日早上,有位中央媒体记者打来电话说,他们报社打电话通知说,国务院有个港口会议在天津召开,让想办法参加会议。他问:“你接到通知了吗?”笔者说,“没有”。他说,“怎么咱们都没接到通知?”笔者说,“我来问问市委吧”。经过一番电话查询,笔者终于把电话打到了市第一招待所港口座谈会会务组。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务院内部会,一个记者也没请。”笔者说,“我们对这个会很感兴趣,能否旁听点情况?”对方说,“我们是天津的,只管会务。你们能不能来,我们做不了主。”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俗话说,不到黄河不死心。笔者下意识地感到,这件事只要找对了人,是可以挤进去的。于是,笔者又拨通了会务组的电话,几经周折通过天津市政府五处章处长找到了李鹏同志的秘书,他很热情地说,“这事我得请示李鹏同志。”没想到,当李鹏同志听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经济日报的两个记者想来听听情况,当即说,“可以呀,叫他们来吧。”有了李鹏同志的特许,这天上午10点半笔者带着经济日报记者便堂堂正正地进入了会场,坐在后排听天津、上海、青岛、广州等5大港口及所在市的负责同志和交通部长及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们的座谈。

3月19日,李鹏副总理和会议代表一起视察了天津新港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笔者等也跟着去了。经有关领导同意,笔者执笔写了一条《李鹏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消息,中央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发了。3月20日下午,李鹏同志作会议总结,概括总结了天津港下放10个月里显示出的6大变化。但他也明确指出,会议内容不要公开报道,可是,转天下午,市政府五处章处长突然给笔者打来电话说,“刚刚接到李鹏同志办公室的电话,港口座谈会的内容可以公开报道了,审稿权委托给李岚清副市长。请你马上到市政府来写稿,李副市长在等着看稿呢。”放下电话,笔者通知经济日报记者后,就赶到市政府五处,当场赶写出一条1 000多字的消息。稿件通过后,市政府复印十多份,分别送给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台、电视台及新华社天津分社、人民日报记者站等新闻单位发表。中央台第二天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发了消息《天津港下放十个月显示六大好处》。笔者计划外参加这个重要会议,接连发了两条消息,可以说是大丰收,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笔者的信息网络。

附例稿(32)

消息:李鹏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19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指出,开发区建设首先要注重经济效益,一是为国家多创外汇,二是迅速获得收益,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开发区。

自去年12月以来,初步列为开发区可建设的项目有140多项,主要是新技术的开发和高技术的引进。

李鹏副总理在听取汇报时还指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注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区要以工业为主,充分利用天津的智力优势,发展“拳头”产品,多创外汇。

当天上午,李鹏副总理还视察了天津新港,陪同李鹏副总理视察的还有国家计委副主任黄毅诚、交通部部长钱永昌、经贸部部长代表王品清、天津市副市长李岚清等。

(本文1985年3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

附例稿(33)

消息:天津港下放十个月显示六大好处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3月18日至20日,国务院在天津市召开了港口体制改革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主持了会议。会议肯定了天津港自去年6月下放天津市,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天津港的经验是我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天津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务院口岸办、交通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五项主要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去年下半年实现利润,以港务局原属企业作为对比口径,分别比上半年和1983年同期增加13.6%和28.4%。港口下放以后,各项指标比去年上半年和1983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去年下半年,在没有新建泊位投产的情况下,港口杂货吞吐量比去年上半年增长17.8%,比1983年同期增长19.1%。日均离港船去年下半年达到7艘,比上半年增加1.1艘,比1983年同期增加1.5艘。去年下半年,在月均到港船达到214.7艘(历史上最高月份为198艘)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像过去那样严重的压船现象。

李鹏副总理在谈到天津港体制改革经验时指出,第一,“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发挥了地方和中央两个积极性,特别是发挥了地方在管理港口、统一规划港口和城市发展,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疏港,提高港口疏运能力的积极性,为港口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把权力下放到基层企业,使企业由生产型变为经营管理型的经济实体,增强了基层企业的活力,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第三,由于港口有了必要的权力和资金,在加速技术改造,加强现代化管理和扩大再生产上做了不少工作,使港口逐步向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吞吐能力和效率。第四,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相应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和收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第五,把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港口的开发结合起来,使港口和城市能相结合地发展。第六,较好地处理了港口和腹地各省市的关系,为华北、西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良好服务。

交通部部长钱永昌,中央有关部委和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黄埔五港及所在市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本文1985年3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

三、时刻保持多思勤奋深入拼搏的工作状态

众多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鲜活的、社会反响大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最底层,经历了千辛万苦地实地采访,经过深刻思考和提炼,找出了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亮点,再认真写作而成的。开掘出“新闻富矿”,特别是开掘出含金量高的“新闻富矿”,是极为艰苦而精细的工作。在新闻的发生地,冷眼看到很多是表层的废料或尘埃,真正的好新闻,要像沙里淘金那样才能从本质上发现新闻,也就是找到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所包含的受众感兴趣的核心新闻。如果记者只习惯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采访,即便找到了新闻,也只是报道了表面现象,离最有社会价值的核心新闻甚远。深入采访、入木三分地观察和多思考分析,是记者发现好新闻、大新闻的基本条件。无论是主题的发现、事实的开掘、角度的选择,还是报道手法的创新,都是记者凭着精湛的基本功开掘出来的。

记者偶尔开掘到含金量高、社会价值高的新闻,还不能说其就是“富记者”。一个记者要想年年出几篇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时不时地爆个冷门,就要永葆勤奋拼搏的精神和工作状态。没有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记者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捕捉到新闻的“活鱼”,更无法写出能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深度报道,普通新闻稿发表得再多,记者也称不上“富记者”。实践经验证明,大众传媒的记者,在熟悉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熟练地用其指导采编工作,在构建好自己的新闻信息网的基础上,就要摆脱浮躁,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深入是记者青春常在的根本保障。记者只有把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闻信息,经过认真分析、筛选,选出可能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信息作为选题线索,然后深入新闻信息的发源地,进行深入调查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再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宏观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比较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研究事物的特殊性,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突出其不同寻常的新闻价值,从而向广大受众提供入耳入脑的原创新闻。这样,记者才有可能抓到别人没抓到的,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好新闻、大新闻。

纪录时代动态的记者岗位职责,要求记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断地重复收集信息、分析整合信息、深入实地调查、采访、核实新闻事实,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和报道角度、精益求精地写作。这种过程重复的频率高,记者的新闻作品才可能多,其中才可能产生精品佳作,而精品佳作多的高产记者,才能称得上是“富记者”。这样的记者才能拥有众多的受众,其记者生涯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