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

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_传播学十年:阐释与建构一、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之所以认为构建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是因为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传播学和心理学至今本身都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明确这个结论的意义在于:试图寻找一条贯穿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主线,并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只能是一种奢望。

一、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

之所以认为构建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任重道远,是因为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传播学和心理学至今本身都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Schramm)曾指出:“总结像人类传播这样一个领域的困难在于,它没有只属于自己的土地。”(1)“我们有时忘记传播研究是领域,而非学科。在研究人的时候,传播是许多大而明显的十字路口之一,许多人经过,却鲜少停留……所以我们不应如同其他学科那样,我们不该寻求传播的独特理论。”(2)而著名心理学家科克(Koch)曾断言:“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未能成为独立科学,且因受其本身条件限制,心理学将来也永远不能成为独立的科学。”(3)库恩(Kunn)认为心理学“处于前范式阶段,因为没有一个理论方法占优势”。(4)既然传播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都还称不上独立的学科,其交叉学科传播心理学当然不能超越其母体学科跃升为一门系统的科学。鉴于此,有研究者认为,如果提出传播心理学(或媒介心理学)这个概念的话,“它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诸多研究的统称,而不是系统的学科称名”。(5)

明确这个结论的意义在于:试图寻找一条贯穿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主线,并构建传播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只能是一种奢望。事实也是如此,纵观我国已经出版的十几本冠以“传播心理学”(或大众传播心理学或传媒心理学或影视心理学等)的著作,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位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他们研究的广度、深度、角度往往相距甚远。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研究者的认知结构、兴趣偏好、知识经验等的差别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心理学自身就缺乏“一个学科共同体都能接受的理论基础”。以这种“分裂和破碎”(6)的心理学为指导去研究传播心理学又怎么能使人们形成对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感呢?当然,这个结论绝对不应当成为束缚、阻碍人们在“诸多研究统称”的框架内,对传播心理学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形成某种“类似范式的东西”(马克斯和希里克斯)(7),即在局部研究上获得相对系统的较为科学的结论。

事实上,近20年来,我国已有研究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刘晓红、卜卫教授的《大众传播心理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大众传播对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心理学和大众传播的关系等问题。因而,她们在书中所作的有关传播心理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继续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更多的研究者还只是从某一个或某些方面(比如,传播者的心理素质、职业技能、价值观、态度以及受众的认知结构、接触媒介动机等)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