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释性报道的出现

解释性报道的出现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解释性报道的出现卢斯与哈顿1923年创办了《时代》,《时代》开创了解释性报道的新时代,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26年,《时代》的销量跃居美国报刊的第14位。《时代》的封面报道的地位非比寻常。1985年6月14日,美国一家民航飞机被劫持到黎巴嫩的贝鲁特。封面报道的正文由20多篇文章组成,共66页。

四、解释性报道的出现

卢斯与哈顿1923年创办了《时代》,《时代》开创了解释性报道的新时代,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亨利·卢斯和哈顿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这年他们都是25岁。1929年哈里·哈顿去世,卢斯成了《时代》唯一的掌门人。到他1967年去世,卢斯统治《时代》和后来的时代公司近40年之久。这期间,《时代》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杂志,发展成为美国统治阶级最有权威的代言人之一,对美国政治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卢斯1898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的烟台,父亲是传教士。卢斯成长的年代,正是美国开始在世界扩张的时代。卢斯全身心地赞成和支持美国的扩张,是最早提出“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人之一。早在1920年,22岁的卢斯在给耶鲁大学校刊写的一篇文章中,就鼓励他的同时代人“燃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他写道:“当我们在20年后讲到‘美国’时,愿这伟大的名字在全世界至少意味着两点:第一,美国利益应当受到尊重,美国公民有权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贸易和生活,无论美国的商人走到哪里,他们的经济理想都得到承认;第二,但凡有国际争端,都可指望美国来协助解决……”

经过8个月左右的奔波,卢斯和哈顿筹集到8.6万美元的资金,出版了第一期《时代》。在《时代》创刊号上,卢斯和哈顿直言不讳地宣布:“在公共问题和重大新闻上,不可能有完全的中立,也不应当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因此,编辑不能没有某种主见……”创刊号虽然只卖出了9000多份,但他们没有气馁。他们坚持以轻松活泼的文风和报道新闻的独特方式取胜,使《时代》很快赢得了大批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1926年,《时代》的销量跃居美国报刊的第14位。如今,《时代》期发量总数达600万份以上,拥有读者2000万以上。

《时代》的封面报道的地位非比寻常。1929年一年,《时代》封面就发表了梅隆、杜邦等16位企业大亨的照片或画像,这些人物,都是卢斯“美国精神”的绝好体现。《时代》封面报道一般由两三篇到七八篇不同角度却又相互配合的深度报道组成,配以精彩的图片,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抓住读者。而最能体现封面报道主题的封面设计,则更是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

为了扩大《时代》的影响,卢斯多次周游世界,每到一个国家之前,常常安排《时代》组织一篇他要访问的国家首脑的封面报道,既可赢得对方的合作,也能抬高《时代》的身价。1963年,《时代》庆祝创刊40周年,邀请了上千位尚健在的上过《时代》封面的人聚会,在银幕上映出他们的封面画像。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为庆祝会发来贺电说:“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虽然不是永远赞同《时代》的观点,但我总是要阅读它。”副总统约翰逊则到会致词说:“卢斯是第一个不以美貌为其前提来取封面模特的出版商,我们大家都为此而感激他。否则,我们中间许多人可能只能靠边站了。”

卢斯和《时代》在美国政坛上的影响不可低估。1952年,卢斯支持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他在《时代》上以大量篇幅报道艾森豪威尔的经历、生活、人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功绩,把他塑造成为一个“慈父”的形象。对艾森豪威尔的竞选对手、民主党的史蒂文森,《时代》所给的篇幅则少得多,并尽量以看似客观的报道,让读者得出史蒂文森不如艾森豪威尔有能力,不值得信任的印象。1956年《时代》为支持艾森豪威尔竞选连任,更在报道中用“客观材料”强化读者对艾森豪威尔的对手史蒂文森的不利印象。连史蒂文森的竞选搭档“爱出冷汗”的毛病都写出来了。史蒂文森的惨败给四年后竞选总统的民主党人肯尼迪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以至他和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在竞选中都争相取得卢斯的支持。这一次,卢斯表示要“一碗水端平”,谁反共卖力就支持谁。最后,卢斯虽然属意于尼克松,但也没太为难肯尼迪。有人认为,卢斯的手下留情,是肯尼迪终能以微弱多数获胜的因素之一,否则,结果很难预料。

也有人批评说,卢斯最不光彩的一页是对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蒋介石的支持,他正是亲蒋亲台的美国国会“院外援华团”(China Lobby)的创始人之一。

如今的《时代》理所当然地有了一些变化。1985年新华社在考察《时代》时,《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凯夫在回答随访成员熊蕾关于“卢斯去世后,《时代》的方针有无改变”的问题时说,“有的。《时代》的政治色彩不像卢斯在世时那样浓烈,也不那么强调个人的作用了。刊物的言论更加客观,内部管理也比过去民主了”。

《时代》对美国精神的宣扬,可以举一例加以说明。

1985年6月14日,美国一家民航飞机被劫持到黎巴嫩的贝鲁特。消息传来,正是星期五晚上,按一般周刊的生产流程,所有稿件已全部定稿付印,以保证周一早上能在报摊上出售。面对发生在那个周末的突然事件,美国三大新闻周刊都决定不惜重金,立即重组版面。《时代》撤下原来准备好的关于前德国法西斯战犯门格勒斯死亡的封面,《新闻周刊》撤下了评述越战电影的封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撤下了美苏限制军备会谈的封面。三个编辑部全体总动员,突击十多个小时,全部换上新的有关劫机事件的封面报道。接下来的一期,三家周刊依然以劫机事件为封面报道。到了第三周,因为直到付印时仍无人预见到劫机者会在杂志上市的前一晚,即6月30日(周日)释放全部39名人质,所以《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封面报道仍在做人质的文章。但是《时代》却按数月前的策划如期刊出以“移民”为主题的专集,庆祝7月4日的美国独立日。

这是一期十分精彩的策划。封面是一幅由几十个移民头像排列成的画面,画中人物肤色不同,血统不同,但都以严肃期待的目光直视前方,似乎在展望美国的未来。封面报道的正文由20多篇文章组成,共66页。相比之下,为对读者有个交代,这一期《时代》仍对劫机事件作了后续报道,但只占7页篇幅。封面报道诸篇文章的题目包括:移民;迅速变化着的美国面貌;以数字和图表显示的美国的发展;美国多种文化的融合;亚洲人带到美国的技能;作为移民目的地的纽约;美国移民政策中的难题;来自美国和墨西哥之间1900英里边界线的移民;美国黑人;美国集世界智慧之大成;美国景物;通过不同途径圆了“美国梦”的十个人;图片组稿:变化中的国家掠影;等等。通过展示美国的民族结构和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及文化趣味的兼容并蓄,这组报道将美国的活力和“美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报道着力介绍了美国如何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移民,而各国移民又如何在美国获得他们事业上的成功。为了加强读者的亲和力,编辑部特意在该期《致读者》专栏中,以一整页的篇幅介绍了《时代》周刊编辑当中的移民和他们来美国后有了怎样的发展,附以这36位移民编辑的合影,其中包括时代公司总编辑格伦五德本人。格伦五德亲自撰文作为这组封面报道的压轴之作,题为《你在哪里感到幸福,哪里就是你的家》。文中写道:“美国最大的美丽是它的思想。自由是它最终的价值。……移民最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所有的国家中,如果你最爱美国,美国会以爱来回答你。”

这期杂志整个就是一篇最好的解释性报道。

社科院新闻所的芮宛如教授评价说:“当美国全国的新闻媒介都沉浸在劫机事件的搅动人心的后续报道之中时,《时代》独家发表了这样的封面报道,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她认为,这组报道既避免了读者对拖得太久的同一题材开始感到厌倦,又适应时机,满足了读者对美国独立日的感情要求。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经六个月时间精心策划和准备的专题浓烈而生动地宣扬了“美国精神”。

在世界新闻业界,人们普遍认为,利用媒介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是共产党的“专利”。美国新闻媒介的同行长期以来对我们中国新闻界的做法不屑一顾,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和新闻记者,也是因为他们把我们的媒介看成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直到1998年5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关于美国媒介中国报道问题的讨论会上,美国媒介的与会者们仍然强调,美国媒介的理念是“力求真实”,“没有意识形态障碍”,他们没有为某个政党宣传某种主张的责任。但是,1985年7月1日《时代》的那期移民专辑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美国媒介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之外。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的确没有受命于哪个政党,也从不把他们的这种政治主张挂在嘴头上,大喊诸如“振兴美国”、“爱我美国”之类的口号。这就使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对受众的影响是隐蔽的、无形的。这种隐蔽性,可能甚至使美国很多从事媒介工作的人都觉察不到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对受众有着这样的影响,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软实力。

当然,卢斯和《时代》宣扬的“美国精神”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拿“美国精神”来作为衡量世界的唯一标准,贬低甚至排斥其他精神的存在,那就成问题了。

但是,卢斯和《时代》首创的“团队新闻”(Grou.Journalism),无疑应该成为我们探讨的一种从业精神。芮宛如教授在对美国新闻界的考察报告中对《时代》的这种精神有如下评论:

有三点理由促使他们如此强调这种精神。一是新闻周刊的生产出版规律。每一期杂志都是编务、经理、技术的综合结晶,每一页都是采访、编辑、国内、国外、调研、资料、校对、加工、摄影、美编、广告及公共关系的综合作品。而且,周复一周,全体人员处在时效的不断催逼之下,各种工序同时进行,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并且互相制约,这种生产的集体性是如此鲜明。二是市场竞争的压力。只有最好的商品才能占领市场。刊物必须保证质量,并且不断提高质量,才有竞争能力,才能生存。因此,首先是办出一个名牌刊物。办成一本名刊物,每一个个人才有保障。这种与事业成败休戚相关的集体意识,是如此现实。三是需要贯彻一个编辑方针。一本新闻周刊,代表一种政策,编辑必须是一致的,每一个局部都不能自行其是,脱离这个总的政策。这种通过制度和纪律来贯彻一个编辑方针的集体努力,是如此必要。[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