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的概述

情绪的概述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由某种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作用所引起的体验,只是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与认识过程不同。情绪表现的强弱是划分情绪水平的标志。情绪会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3.信息功能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由某种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作用所引起的体验,只是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与认识过程不同。

1.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契克(Plutchik)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基本情绪有八种,它们是:高兴、接受、害怕、惊讶、悲伤、厌恨、气愤和期望。混合情绪是相邻的两个基本情绪的结合。例如,爱慕是高兴和接受混合后产生的情绪。(17)

图5-2 情绪模型:基本情绪与混合情绪

资料来源 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12版),余瑞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情绪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具体来说,积极情绪有舒适、轻松、满意、安心、兴奋、愉快、高兴、欣喜、狂喜等;消极情绪有厌烦、沮丧、苦恼、伤心、悲痛、失望、焦虑、忧郁、忌妒、愤怒、惧怕、惊恐等。其中,积极情绪又分为高积极情绪和低积极情绪。高积极情绪的人是积极的、满足的、对生活满意的;低积极情绪的人则是悲伤的、懒散的。消极情绪分为高消极情绪和低消极情绪。高消极情绪的人是紧张的、愤怒的、生活充满压力;低消极情绪的人是镇静的、平和的。

情绪的强度是指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的力量或程度。一般把情绪中的怒由弱到强划分为微愠、愤怒、大怒、暴怒和狂怒;喜欢由弱到强划分为好感、喜欢、爱慕、热爱和酷爱等。情绪表现的强弱是划分情绪水平的标志。情绪强度与个体所面临事件对自身意义大小有关,同时也与人的行为目的和动机强度存在着密切关系。

对于情绪强度高的人,即使比较温和的事件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一般来说,高情绪强度者享受积极事件的程度要高于低情绪强度者,而消极事件带给他们的伤心程度也要高于低情绪强度者。例如,对于高情绪强度的人来说,别人给他一个微笑,他就会把别人当作朋友,快乐一整天;而当遭到别人的否定时,对他来说这天就是世界末日。因此,高情绪强度者总是反应过度、情绪夸张。(18)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独特的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情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个体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它涉及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2.明显的外部表现

表情是明显的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它通过面部肌肉、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情绪中具有独特的传递自身体验的作用。

3.独特的生理机制

在情绪活动过程中,大脑皮层以及大脑皮层下的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及网状系统等部位都对情绪起着特定的作用。

4.情绪有传染性

情绪的传染是心理能量的传递,是一种情绪的心理共振。情绪会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比如,如果妈妈笑了,婴儿也会跟着笑。在大学寝室中,一个人的消极情绪会传染给其他室友。

1.适应功能

情绪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从人类远古祖先的进化角度分析,情绪是随着适应环境和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连的。因此,情绪具有社会性成分,并有助于人类适应社会环境。情绪的根本含义在于适应社会环境。

2.组织功能

人在知觉和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情绪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则具有干扰和破坏作用。

3.信息功能

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首先是语言交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个体的思想或愿望不能言传而只可意会时,只有通过表情信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互相了解、彼此共鸣的目的。

4.动机功能

人的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情绪作为个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它激励人去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提高活动的效率。

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从发生强度和激动性看,心境是微弱而持续的情绪体验状态,它的发生有时自己觉察不到或很难感受到。从持续时间看,心境是稳定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状态,少则几天、几周,多则数月、数年。从作用的范围来看,心境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状态,即心境不指向某个特定事物,而是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和行为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所引起,例如,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等。激情是可以控制的,在激情发生的最初阶段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能够将危害性减低到最低限度,因此,个体要学会控制激情的消极影响,不要以激情作为借口原谅自己的过失。激情的特点有:(1)爆发性:激情发生过程一般都是迅猛的,在短暂时间内把大量能量喷发出来,犹如火山爆发,强度极大。(2)冲动性:一旦激情发生,个体会被情绪所驱使,言行缺乏理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个体在激情状态下认知活动范围变得狭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此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意志控制减弱,出现行为失控现象。(3)短暂性:激情爆发后的短暂平息阶段,冲动开始弱化或消失。出现疲劳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精神萎靡。(4)指向性:激情一般都是由特定对象或现象引起。(5)外显性:在激情状态,可以看到愤怒时的“怒目圆睁”、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悲痛时的“嚎啕大哭”等,有时甚至还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语无伦次。

3.应激

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下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应激是人在对意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