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的表现

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的表现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的表现(一)深度解读作为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于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促使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沿用已久的报道形式进行反思与创新。深度报道的发展体现着对新闻事件非线性、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将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观念。在报道方式上,民生新闻体现民众话语。

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的表现

(一)深度解读

作为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于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促使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沿用已久的报道形式进行反思与创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处发展,人们呼唤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剖析的、解决问题的报道,于是深度报道这一源自西方的写作模式与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相融合,产生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报道样式。或许它们叫法截然不同,形式千差万别,但基本上都保留了深度报道的主要特征,即精深和广博。这种新闻报道形式不仅在内容上提供更为详尽的事实,而且在事实中寄托理性、思辨的成分。它把触角伸入到新闻事实的内部,用事实揭示事实本身的实质、意义和影响,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深度报道并非某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样式,而是一群文体在写作旨趣上的一个统称。90年代较多见到的解释性、调查性、连续性、系列性、组合式、述评性报道等都是深度报道这一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们或以单篇或以多篇出现,都秉承了深度报道的特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与新华通讯社首开风气之先,涌现了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有关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上海在反思中奋起》等一批深度报道的代表作品。

2005年3月17日,《新京报》刊登了《吴宇森“教授”用人生授课》一文,该报道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一张通栏照片,第二块是主体消息,第三块分别以六个小标题标注的方式介绍吴宇森成长经历、创作态度、目前和今后的打算等,在表现形式上是纯新闻、解释性新闻、新闻评论、现场短新闻等多种报道的集纳,将新闻事件置于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通过背景材料和相关信息的链接对新闻事实产生原因进行解释,通过专家评点解析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作用,使报道释放出极强的新闻表现力,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效果。

虽然纸质媒体是做深度报道的“理想角色”,但电子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效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开办评论类的深度报道栏目“焦点访谈”,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深度报道栏目“新闻纵横”,再次掀起了中国深度报道的高潮,而1996年“新闻调查”的开播,无论在报道的深度广度还是报道的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也成为我国深度报道的又一个里程碑。进入新世纪,深度报道的阵营里又迎来名为“专题报道”的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在内容结构、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它更加重视报道形式的综合调动和集成创新,更加重视报道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逻辑严密,更加重视调动网民进行互动参与和内容及时更新。深度报道的发展体现着对新闻事件非线性、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将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观念。

(二)民生话语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的新闻报道随着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反思而呈现新格局。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报纸头版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这类报道贴近生活、贴近普通民众,在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上有很大的接近性,因此,虽然其内容平常,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些平民化的报道作品用美国新闻编辑部新闻价值的规则来衡量,都是些无太大新闻价值的作品。然而通过受众的市场调查发现,这些作品却有着较高的阅读率和收视率,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报道,因此有时会走上报纸头条或者电台电视台的最重要时段。

此类新闻也遭到坚持传统批评家们的抱怨,因为他们认为许多真正的“新闻”被这些“非新闻”或“软新闻”排挤出去。但是越来越多的新闻界人士认为,既然这些报道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那就应该令其继续发展。随着一些反映平民生活的特稿摘取了普利策奖的桂冠,平民化的报道作品更受青睐。

9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资深记者亮出“亲近性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的招牌,总结平民化报道的实践经验,使之进入学术殿堂。他们认为,亲近性新闻是关于每日生活的记录,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大众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时,他们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亦即在平凡人生中寻找不平凡。

与此相对应,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开播,掀起我国“民生新闻”报道的热潮,并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学界和业界迄今尚无明确的定义。它不是一个专门的新闻种类,而是涵盖了以往新闻分类中的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等类别。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1]也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其实并没有明确指向性。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2]

民生新闻的直接起因,并非是传媒工作者增强了民生意识或民本思想,而是传媒竞争中一种新的报道视角或方式。民生新闻由于其贴近性、故事性、趣味性以及互动性成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这种经济诱因,在政策上得到鼓励的情况下,也促使传媒工作者开始从理念上关照民生问题。

民生新闻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在内容上,编辑记者们走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身边的麻烦事、新鲜事,比如食品卫生、医疗、子女教育、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等,力争贴近百姓生活,映射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监督政府和各行业的不正之风,批评市民生活中种种不文明行为。

在报道方式上,民生新闻体现民众话语。一方面,民生新闻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报道民生内容,如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特别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多采取“说新闻”的形式,使观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另一方面,广泛使用同期声,尊重民众的话语权,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再加上电话热线、短信平台等交流形式,使媒体成为民众言说社会事务的公共领域,充分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故事化表述

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用故事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故事化作为报道新闻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一般报道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的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人情味。

记者通过在报道中挖掘那些能引发读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细节,让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而悬念与冲突是使故事引人入胜的两大法宝。悬念满足的是受众的好奇心理,利用适度地交代事件背景、叙述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条件,从而巧妙地埋伏几处问号,受众会因之不断地产生期待视野,并积极地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与报道本身的发展进行比较观照,直至彻底地释疑解惑。而冲突的制造则可以在报道中形成充斥着矛盾的“场”,在这个“场”中发生的故事要比四平八稳、春风化雨式的陈述精彩得多。

正如新闻故事化的缔造者美国CBS《60分钟》节目制片人唐·休伊特所说:“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

新闻故事化是强调客观报道的环境下新闻写作多样化的回归和对新闻八股的逆反,是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应该成为新闻探索的重要门径。

诚然,故事化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使新闻报道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但是,新闻故事化的弊端也正是由其优点生发而出,二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首先,新闻故事在以戏剧性的情节吸引人的同时也可能流于浅薄。2002年10月23日晚发生的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并得到了媒体机构的一致“厚爱”——大量侧重于事件过程和细节描述的“新闻故事”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角。从危机的发生、发展直至解决,报道内容详尽细致、高潮迭起,再加上“惊心动魄”、“揭秘”等颇能渲染气氛的标题和字眼,直让人看得心弦紧扣欲罢不能。从下面几则标题中就可窥豹一斑:

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 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南方网2002年10月28日)

莫斯科人质劫案匪首和他的“寡妇敢死队”(《北京青年报》2002年10月28日)

“女肉弹”几乎全被歼灭 她们更残酷、更富进攻性(《南方都市报》2002年10月27日)

俄人质事件新篇:美国一男子与俄女子的生死之恋(《中国日报》网站2002年10月30日)

俄特种部队闪电智取绑匪(《北京晨报》2002年10月27日)

死亡人数均为118人 普京任期内三大悲剧有巧合(《北京晨报》2002年10月29日)

我离死亡只有3米(《北京晨报》2002年10月30日)

一起本应引起深刻反思的悲剧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品,不是任何新闻事件都适合包装成曲折动人的“故事化新闻”。更为重要的是,受故事化倾向影响的新闻报道在选择新闻素材时,会偏好那些具备故事元素的事件,因此一些情节性不强但对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事件就有被屏蔽的危险。

其次,注重新闻事件的画面、细节,重在技巧的运用,也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这对新闻的真实性无疑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美国学者罗伯特·赫利尔德认为:“一个好的完整的新闻故事应该告诉受众五个W,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和何因。”这五大元素在故事化的叙述中无论怎么变化,却是不可遗漏和歪曲的。另外,新闻故事还容易导致虚假情感的泛滥以及使受众感受过多的刺激从而产生厌倦、麻木情绪的危险。

所以,记者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报道新闻时,要保持清醒的新闻意识。虽然真实性的铁律决定着我们不可能把新闻当作真正意义上的故事,但运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开掘新闻事件中的故事性因素却是一条优化传播效果的途径。

(四)超文本建构

网络以超文本链接的信息组合方式对新闻报道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传统的新闻写作总是在单一层面上完成的,所有信息与材料都是一次接触到。“倒金字塔”的结构模式要求将重要材料放在前面,次要材料放在后面,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事实上,有很多读者并没有从头到尾阅读完这些信息,即对他们来说,有一部分信息是属于冗余信息。但是对于传播者来说,它仍然需要拿出相应的篇幅或资源(版面大小,节目长度)来提供这些信息,这就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获得信息时的负担。而超文本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实际上就是倒金字塔结构在网络空间里的纵向转换,呈现为一种“模块式新闻”的新样貌,即新闻事实、背景材料、资料链接、专家评点。这种“模块式新闻”实际上正是一种放大了的倒金字塔结构。它使报道的表现形式得以最大化的释放,写作者无需过多地考虑叙事时间的线性排列、叙事空间的转化、叙事方式的改变以及叙事脉络的起承转合所带来的结构上的一致性要求,只是按照每一个模块所要求的特定内容进行写作。

超文本作为一种谋篇的文本思维,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编辑中早有体现。一份设计成功的报纸,总会以受众为本,把主要的内容概要放在第一版,形成导语目录,然后将相应的详情定位于其他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处理了报纸设计中文本的详与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超文本结构与新闻的结合不是偶然的巧遇,而是一种既定的“缘分”。

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缺少了任何一个有效要素,新闻内容的完整性就要受损。如果按照超文本的建构方式,某一主界面(版面、节目、网页)中不必在每条新闻中都容纳所有要素,而是把最主要的新闻要素抽取出来,形成简略而深刻的新闻导语,以吸引受众的目光,再把相对次要的要素进行组织和加工,使新闻内容延纵向精深发展,以满足受众探求事实详情的需要。这样,超文本新闻纲举目张,在内容上根据受众阅读需要既走向广延,也迈向精深。

在运用超文本方式进行报道时,我们可以采用将材料分层的做法,把最关键的信息作为第一层次写作(骨干层次),而相关详细信息作为第二或第三层次提供(枝叶层次)。即用一个骨架的方式描述对象,而有关的细节,分别用超链接给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进入哪一个方面细节的阅读。网络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

img8

图6 超文本结构模型示意图[3]

在版面安排或编辑手法上,纸质媒体可以将主体新闻与相关链接新闻有机结合,形成强烈的版面强势。这种情形在版面编辑上体现为将多篇链接新闻组合在一起,常常出现整版甚至版与版打通的文章组合,用醒目的标题(通常为大黑体的或者通栏的标题),并且注意多篇链接新闻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链接新闻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新闻文本,也可以是新闻图片、示意图表等,改变了过去报纸读者在“导读”前提下平面化、线性阅读方式和一维的思考空间,为读者对新闻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解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

以《文汇报》2004年3月20日刊登的《我国下一代互联网诞生》为例,内容讲的是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在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为了说明其意义,编者播发了三篇链接:链接新闻《IPV6:提供无穷地址的128位编码》,向读者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纯IPV6协议,以及为什么采用IPV6协议。那么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有什么特性和优势呢?编者又编发了《下一代互联网更快更大更安全》,展望了下一代互联网与当代互联网的区别:更快、更大、更安全。通过这两则链接新闻,已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编者又水到渠成地播发了第三则链接《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我国要掌握发言权》,这条小言论把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提升到国家发展的高度,呼吁加大其投资和关注的力度。这三则链接新闻在逻辑上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在版面安排上很好地扩充了主体新闻的内涵容量。

(五)参与式报道

新媒体时代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它导致了“参与式新闻”的出现。如同Grassroots媒体网的创始人丹·吉尔默(Dan Gillmor)所说:“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新一代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

2000年创办的OhMyNews的口号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声称自己是“新闻游击组织”。除了几十名编辑记者外,它拥有30000名注册的“公民记者”(创办时只有700名),职业从家庭妇女到专业作家应有尽有,他们共同为这家报纸每天提供200篇报道,每天吸引的读者达200万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德拉吉报道”和传统的党派报纸的奇妙混合物。它的很多报道主观性很强,充满了情绪和个人偏见,但读者也不难发现细节详实、知识完备的理性书写。

“参与式新闻”使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因而也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在丹·吉尔默的著作《We the Media》一书中,他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道、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于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4]

在Web1.0时期,间或会在各类BBS论坛看到网民发布的一些新闻消息和线索,夹杂在杂乱无章的论坛帖文中。但这一时期网民缺少主动发布新闻、撰写新闻时评的意识,零星、散落的新闻消息和新闻公告可以理解为第一代草根新闻。

随着Web2.0的各种典型应用,如博客、播客、RSS(网络聚合)、IM(即时通讯)、SNS(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出现,“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发布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2005年初东南亚发生海啸,英国BBC、美国CNN的网站都专门设有栏目发布来自灾区现场的普通公民的新闻报道,2006年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照片出自普通民众而非职业记者。2008年1月和5月发生在我国的雪灾和地震灾难,多篇幅、多形式、个性化的草根新闻不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来自草根的播报力量立足于自己的位置,及时发布着来自灾区现场的目击见闻和图片,给广大网民带去专业报道以外的不一样的草根新闻和草根论述。以今年1月腾讯网的雪灾专题为例,有两个内容近似主体不同的栏目,一个是以记者为主体的“记者播报”,一个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网友诉说”,内容都是对雪灾的目击见闻和亲历感受。“记者播报”14篇,“网友诉说”20篇。“记者播报”报道“记者亲历冰天雪地列车旷野被困5小时”、“中央台记者李涛风雪亲历:温家宝总理灾区行”;“网友诉说”撰写“湖南网友讲述:被困N557次列车30小时”、“网友:温总理冰天雪地送暖流”。简单地比较就可以看到,草根新闻不仅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更重要的是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写作的手法都越来越专业化。草根们不仅一如既往地点评时事、发表感言,更开始积极主动地报道当地的抗灾、救灾消息,发布灾情现场的图片和视频,如在新浪的雪灾专题里,就有网民上传的“郴州12天停电实况”视频,这是在专业记者不能到达之际,草根们用自己简易的设备,完成了具有很强新闻性的专业工作。

虽然专业媒介组织在新闻传播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体正在改变信息传播的格局。在媒体的转变过程中,涉及的各方——记者、新闻人物和新闻的积极“消费者”——都拥有了崭新的可能性。

(六)跨媒介融合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新闻报道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就是这场变革的关键词。西方新闻传播界也将“融合新闻”称作“多样化新闻”(Multiple-Journalism),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5]

“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如美国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金在佛州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取名“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还有集团网站TMO.com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传媒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比如报纸因为电视、网络媒介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不断被侵袭,发行萎缩和广告销量下降在所难免,产品单一、单独运营的报社很难应付市场变化。但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介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一观点不无道理。[6]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杭州的《都市快报》在对哈尔滨停水事件的报道中就连载了东北市民的博客日志。手机媒体也同样催生出新的新闻信息源,《北京青年报》等地方报纸开设了彩信新闻栏目,广泛征集读者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现场照片。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的12个电视频道,目前采用互动形式的自办节目已达近60个,除了少数是使用热线电话外,大部分利用的是手机短信平台和互联网,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评论节目、投票、参与节目和点播节目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报网互动的尝试,《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焦点网谈”栏目,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整版;报社的总编和记者们协助网站开设“总编在线”、“记者连线”栏目,网站则为报纸提供征稿园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移动、浙江在线合作开通《浙江手机报》,推出全国首家数字报纸,并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了“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实现传统报纸、数字报纸、光盘出版以及全文数据库产品一体化生产和多元化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融合新闻”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一种可折叠的电子纸已经研制成功。像电子纸这类的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介,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收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