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一)准确所谓准确,就是要求报道的事实不仅是“原汁原味”,而且还要做到无懈可击。对于这种胡编乱造的解释,广大穆斯林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此事引起了该省穆斯林的不满和抗议。这就是新闻语言的“辞约而旨达”。

二、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要求报道的事实不仅是“原汁原味”,而且还要做到无懈可击。

新闻记录的是今天的历史,它必须像史笔一样要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对事实加以报道,不容许有丝毫的想当然或曲笔。广大读者是靠新闻信息来指导、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倘若报道不真实,或者不具体不明确,造成的后果有时是不堪设想的。[2]

1.真实

新闻报道不能有主观片面的推测或臆断,如果缺失了事实作依据,就很难取信于人。只有客观真实、言出有据,才能令人信服而予以接受。

某晚报2000年8月25日第13版刊登的《吃肉的是是非非》一文中说:“像我们都知道的穆斯林不吃猪肉,从回民的教义里可以得到的答案是:他们的祖先被人追杀,曾在猪圈里避难。猪有恩于回民,因此他们不吃猪肉。”又说:“他们的祖先长期过着游牧生活,饲养猪这样吃粮食的动物比较困难,猪肉自然成了奢侈品。在人人必遵守的宗教里规定不吃猪肉,自然省去了大家对它的相思之苦。”该文把穆斯林不吃猪肉说成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是“猪有恩于回民”,第二是回民把猪肉当作奢侈品,想吃而吃不起。对于这种胡编乱造的解释,广大穆斯林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此事引起了该省穆斯林的不满和抗议。[3]

关于穆斯林不吃猪肉的议论,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事关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记者在没能掌握全面和真实的材料的情况下,作出这样主观臆断、严重失实的报道是极其错误的。

造成失实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记者采访不深入,写作时想当然地信笔挥洒,有意无意地凭经验判断,“应该是这样”,以为可以像文学作品那样,随意加进自己的想象,结果是适得其反,文学作品是艺术的真实,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新闻呢,它是生活的真实,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是读者身边的人事物,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倘若语言不真实,报道不准确,又怎么能让读者信任自己呢?

比如我们在写新闻报道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发现有许多细节在采访时没有给以特别的注意,而这些细节又确实存在,并且很有必要提到它,怎么办?记者往往就“妙笔生花”,进行“合理”的想象,这就犯了错误。

要做到真实可信,记者就必须沉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尽量掌握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对那些细节、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都必须核实清楚、保证真实。

2.具体

具体就是不抽象、不空洞。现在许多新闻(尤其消息),往往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语言,留给读者太多的想象空间。

如2003年5月16日,《光明日报》在一篇名为《走入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河南新县林业覆盖率达六成》的报道中,导语段为:“一个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因为企业建成后会污染环境,就被拒绝了。靠着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河南新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记者的用意和报道的主题都是很好的,但语言有不足:作者想用拒绝污染的大型企业来说明保护环境的决心,本来很吸引人。但“一个大型企业”一词太模糊了,根本无法说明任何问题,即使不便说出企业的名称,至少应该说明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是化工、化纤、造纸、化肥、机械等,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如何,如果说这家“企业年产值10亿,员工1万人”,那么,人们马上就明白这家企业确实是非常有实力的“大企业”,也更容易相信大型企业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好处——招收工人、税收交纳、活跃市场等。这样便说明所谓大型企业名副其实,而企业效益越好、给当地经济好处越多,拒绝越难,越是能反映新县的环保决心。但现在笼统地冠以大型企业一笔带过,显然不能形成反差,体现主题。[4]

所以,新闻语言应尽可能是具体的事实陈述,一般情况下少用、慎用抽象的模糊的语言,减少事实的模糊性,以具体性增加准确性。

记者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把事实原原本本报道出来。请看这样一条消息:

数百名外国人撤离利比里亚

截止10日傍晚,已有数百名外国人撤离局势仍然动荡的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这些外国人首先乘坐直升机从蒙罗维亚飞抵邻国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然后从那里分别返回各自的国家。这批外国人中包括230多名美国人。[5]

这是一条用新闻语言写的消息,在交代事实过程中,应该具体的,都尽量具体了,诸如“截至10日傍晚”、“邻国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230多名美国人”等等全是尽量具体的介绍。

(二)简明

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了,态度鲜明有力,能用最经济的语言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写新闻就要做到这一步。为了体现简洁,新闻作品的各种体裁,其篇幅都相对短小,新闻作品中的句子和段落也都比较短。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海明威曾在堪萨斯城的明星报工作过,他一直记得该报的一本关于写作规范的小册子,上面的第一段是这样说的:“用短句子。开始的几段也要简短,运用生动的英文,不要忘记力求文字的流畅,用肯定的语气写,不要否定的。”海明威认为:“这是我学习写作中所学到的最好的规则。我从来没有忘记它们,任何一个具有才智、写他们真正感觉到的和真正想说出话的人,若遵守这些原则,绝不会写得不好。”[6]

海明威的这些体会,对中国记者来说,也会是感同身受的,但是,对新闻语言来说,仅仅是简短,还十分不够。我们前面已经谈到:新闻语言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符号系统,传者在使用它时是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的。这种意图和目的又只能由受众通过“解码”去自己领会。这就是“旨达”。没有“旨”,或有“旨”而未能“达”,即使再简洁也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新闻语言。“蒋介石死了”、“雷锋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两者都很简洁,而传者对事物的评价信息也很明确而丰富。这就是新闻语言的“辞约而旨达”。

1.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写新闻要有简明扼要的语言,开篇就直奔主题,尤其是消息,最忌松散啰嗦。拖泥带水。试看这样一则例子:“本报讯为配合团委、院学生会的‘校园基础文明建设工程’的启动,响应‘爱我校园,美化校园,争做文明大学生’的号召,化学系团总支、学生会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院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十不’为基准,争做校园精神文明之星,并以此为主题举办了‘文明风’征文大赛。”

短短一则消息中,却把原因打头列了一长串,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干的什么”。而这“什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何不直截了当地写道:“本报讯化学系团总支、学生会本月始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院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十不’为基准,争做校园精神文明之星,并以此为主题举办了‘文明风’征文大赛。”以下再讲原因、再解释“十不”等也可,一般读者了解到这层事实也就足够了。[7]

澳大利亚的新闻记者杰维斯在他所著的《新闻敏感》一书中写道:“简洁确实是导语的灵魂,每个字都必须值得写,每个字必须准确得当。”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日本投降了”、“人类已经登上月球行走”等等,像这种开篇就是以少胜多的新闻作品,不仅被编辑人员所喜爱,也为生活在匆忙中的读者所喜爱。看这样一个例子:

[南非约翰内斯堡十一月八日]在一次意外的炸药爆炸中死去的六十名遇难者的尸体今天被挖出来。这次事故发生在约翰内斯堡西南一百英里的一个金矿。

死者中间,五十八名是巴苏陀人——为了干挖掘竖井或者炸开通向矿脉的通道这类危险的工作,从利索佐挑选出来的部族人。另外两个是白人管理人员。这些非洲黑人明天将被埋葬在一个公墓中。

两个段落,只有四个句子,叙述的内容却是很丰富的,而且开篇就把重要事实摆了出来,人们只要看了导语就能把握这件事实的主要情况。

2.仔细推敲,以一当十

我国文学史上“推敲”这一典故,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是很有启发作用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无不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作为记者,不仅要在写作时对新闻语言句斟字酌,就是材料的取舍上也要权衡再三。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里自述其写作的经历是:“一字一句,扶心呕成。”我们写完一篇新闻作品,一定要反复诵读,筛出那些不通的句子、拗口的词,经过“锤字”这一番“洗炼”,所写的报道自然也就简洁了。[8]

简洁的另一方面是精选材料,以一当十。记者采访时肯定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不能都一股脑儿地搬到作品中去。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采访本上感人的故事不知有多少个,初稿时仍有二十余个动人的故事,但他仍感到不简洁,最后遵循了“简洁”、“以一当十”的原则,忍痛割爱,精心挑选了三个代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例子成篇,至今读来仍然催人泪下,让人难以忘怀。什么原因?这就是作者所选的材料精简、完整而有代表性、典型性,达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9]

3.提倡用短句,写短篇

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之快已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人们需要信息,需要那些短小精炼、内容丰富的新闻,只有那些“个头小、分量重”的新闻作品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刊登在《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1月11日上的消息《今天火车登陆海南》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它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它主题重大,反映的是我国铁路渡海的新闻大事件;另一方面也在于这篇消息写作技巧讲究,语言凝练,可读性强。如文中写的:

本报海口1月7日电(记者朱海燕)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1号,像漂移的陆地,载着火车驶向海南。

今天上午9时15分,渡船从琼州海峡北港出发,10时1分抵达海口南港。

6级海风掀起滔天白浪,汪洋大海上不见一片帆影。渡船在波峰浪谷间行进,十分平稳,杯水不摇。

吴邦国站在布满鲜花飘扬彩旗的南岸栈桥上,临风而立,迎接渡船上岛。……

这篇消息提行分段适宜,便于读者阅读。全文共分16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由2至3句话构成,多用短句。让人看后,明快、清新,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这篇消息的成功证明了只有段落适宜,才能使套话、空话、废话无藏身之地,才能适应现今新闻传播节奏加快的需要,才能便于读者理解段落的内容,才能使人阅读时感到舒服,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三)通俗

所谓通俗。就是朴实晓畅、语言大众化,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报纸是公开传播信息的。广大读者的文化水平不一样,新闻要迅速、直接地与广大读者见面,新闻的语言尽量通俗易懂才能为最大多数人所接受。记者在写作新闻时,心中要时刻想着读者在阅读此消息。要尽量在“共同经验范围”内表达出新闻事实。[10]

1.多用大白话

多使用百姓语言,大众口语。要采用一种真诚的、为广大的讲中国话的读者和听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要让读者感觉到你正在他跟前。用一种普通的聊天方式与他亲切交谈,在这种交谈中,你选择的字眼必须是轻松的白话。

2.少用生僻的术语、习语

在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新闻、经济新闻中经常出现专业术语、专用名词,没有相应知识的一般受众很难直接理解,记者在报道中就要注意用通俗的新闻语言进行注解、翻译、提炼,要善于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具体的、有明确指向的、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

3.比喻修辞的运用

新闻的报道领域是很深广的。读者不可能对所报道的每一件事实都全知全会。碰到一些新事物、难事物、费解的事物则需要有一套“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易”的本领,这其中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便是比喻的方法。

生动的比喻,能够将事实描绘得深入浅出,做到老少皆宜,在专业新闻写作领域中是记者常用的手法。比如科技新闻,在准确、通俗的基础上,要做到吸引读者,就要力求生动,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说事情,摆数据。2006年11月6日,《文汇报》刊登的一篇题为《上海科学家用实验数据阐明相关机理 解开环孢菌素A副作用之谜》中,记者这样写道:

环孢菌素A是个不错的“和事佬”,能有效抑制异体间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它似乎对人体天然免疫力心怀不满,蓄意对其削弱。科学家对其中“恩怨”的解释,长期未有定论。

仅读题目,普通读者也许只能知道“环孢菌素A”是个医学名词,但绝对不可能确切了解是个什么样的物质。然而记者短短几句话,便为读者形象地描述了“环孢菌素A”和它在人体器官内的作用,方便读者理解文章,增强了可读性。

运用好比喻修辞的手法,首先需要记者把所写的事情或是成果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表达出来,切忌照搬采访对象的原话,将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写进报道,让读者读起来如云里雾里。

4.枯燥数字的巧妙运用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而读来却让人头痛,读者往往厌烦数字。问题不在于数字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数字,像某某单位今年产值多少、比去年同期增长多少、实现利润多少、比去年增长多少、上交利税多少、比去年增长多少……一口气列出一长串单调的数字,这种报道无论如何也引不起读者兴趣。高明的记者会把枯燥的数字摆弄得让读者喜闻乐见。如《两斤鸡蛋订了一年科技报》这个标题,通俗易懂,而且经过作者的这一换算,整个过程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起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颇具有人情味,读者乐于接受。[11]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多了显得沉闷,令人生厌。但是开动脑筋把数字用好了,就能把新闻报道做得好看、好听。以2005年1月24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为例,这篇报道的大标题是:“从4.22到1.02说明了什么”,小标题则分别是:“7与1之比”、“再降几个百分点”、“从0.5度做起”。通篇报道从大标题到小标题全部由数字构成,记者用几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说明上海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降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篇“大文章”。因为报道用数字做标题,就一下子吸引了受众的眼球,让人们有进一步了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的愿望;因为精选了这一连串的数字,报道就变得层次分明,记者只要寥寥数语就能把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想见,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当时手中肯定有一大堆的数字,他没有用这些数字来堆砌文章,而是从这一大堆数字中,挑出有用的数字来为我所用,让这些数字使本来可能冗长、枯燥的报道变得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也正是记者的功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