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说词的构成

解说词的构成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解说词的构成除了极少数的电视节目之外,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几乎是每个节目都要面临的问题。电视解说词的写作集中体现了电视书面语言创作部分,因为在考虑个人“表达”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表达观点附着到一些可见的对象上去。从一般原则上来说,电视解说词的构成部分主要有:一、为拍摄节目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第四节 解说词的构成

除了极少数的电视节目之外,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几乎是每个节目都要面临的问题。解说词对于电视创作来说,应该是电视这种媒体所特有的一种产物。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指电视节目中用来解释、说明的文字部分。但这种解释说明绝对不意味着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相反它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而且与一般的文字表达相比,解说词的写作涉及到与其他因素的搭配,所以它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既不是补充说明也不是释疑解惑,因为电视节目不是一种单一的表达方式,除了要考虑画面本身的表意以外,文字的表达也要完成表意,所以它是整个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电视解说词的写作集中体现了电视书面语言创作部分,因为在考虑个人“表达”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表达观点附着到一些可见的对象上去。解说词的写作除了要考虑画面内容,同期声的语言内容,还需要考虑解说词的表达内容。而电视解说词在电视创作中只有极少数是能够完全用创作者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的,即使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内容也要考虑与画面搭配的关系,与同期声搭配的关系。如果解说词写作过程中,创作者头脑里没有画面感的话,完全按照文字思维的方式来创作,可能这些解说词最终未必能达意。所以说好的解说词写作方式应该是在编辑台上写出来的,退一步讲即使写作过程不是在编辑台上,写作者也一定得在头脑里有相对应的镜头,解说词的文字写作只是电视创作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这是电视解说词写作与其他写作的差异。

电视解说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本,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创作过程是书面语言的思维方式和体现方式,但表达却是通过口语作用于观众的听觉,而不是书面语言作用于视觉阅读的,所以解说词的写作既不同于一般平面媒体的写作,也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表达。电视解说词的创作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创作,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在电子媒体里,电视是电子媒体里唯一需要使用这种表现形式的媒体。电影是完全用镜头来表现的,平面媒体是完全使用文字来表现的,只有电视媒体有作为第三者甚至第一者身份介入,代表一个旁观者身份的解说词出现,如果说有相近的也只有广播稿是书面语言创作以后用来听的,但与电视不一样的是,广播稿整体上是完整的文字语言表达,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而电视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只占表达的一部分,而且需要考虑与其他表达方式的关系。电视解说词写作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其传播过程又不是以文字为载体,而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听觉传播方式。所以解说词写作就要考虑到最终传播效果是听觉的特点而采用口语表达的特点,不能以文字为传播载体的特点。意义的表达也要以是否动听,而不是以是否有文采,文字是否华丽等为标准。原则上说,解说词是用来听的,所以它需要具备口语的朗朗上口和语感,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口语交流,可以那么随意,缺少逻辑等,因此解说词需要具备书面语言与口语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表述上需要有文字思维的逻辑和流畅,表达上要有口语的简洁,朗朗上口。

正是因为电视解说词的这些特点,所以写作过程中创作者首先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既不能去重复画面已经表达的内容,也不能对画面的表达不管不顾,造成声画两张皮,更不能无话可说。从一般原则上来说,电视解说词的构成部分主要有:

一、为拍摄节目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电视创作中,同样适用这样的道理。解说词写作之前,其中最重要的是创作者所了解和收集到的资料。这里所说的收集到的资料包含几个方面:一种是现有的文字资料,包括书本、报刊杂志、网络等,甚至包括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一句话,凡是能够收集到的文字资料,都可以纳入到所说的资料范畴里来,而对资料的占有是充分了解被拍摄对象的前提。节目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了解与否将直接决定着能否分析对方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以至于最终影响到叙事的建立。如果对材料的基本掌握不充分,就很难对拍摄对象做“分析”,也就很难找到解说词要表达的内容。另外一种是相关的语言资料,尤其是那些在拍摄过程中从各个渠道获得的口头资料。比如在拍摄地听到的且已经经过核实的与被拍摄内容相关的情况。这些内容有的可能是在当地有文字记载的,有的可能只是当地的一种流传,但这种流传不是那种毫无根据的传说,而是查有实据的,比如很多地方都对当地的天气、地理情况会有一个地方化的说法,这种民间的说法往往是从各种文字资料里收集不到,外界也不知晓的,但拍摄者在当地是能够收集到的。这类资料用到节目中去,会增加节目的信息量。

二、构成解说词的第二部分是拍摄到但在节目中未使用部分的内容。除了前面所说的收集来的信息外,还有一种容易被节目创作者忽视的内容,就是拍摄者拍摄完成的采访素材。由于电视节目的特殊性,对被拍摄对象的采访往往不能完整地被使用,大量的采访内容最终可能都被抛弃掉了。之所以抛弃有的是由于被采访者的表述问题,有的是由于节目的容量问题,有的是由于拍摄中的技术问题等等,但无论是哪个原因,对创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有效地使用这些在前期拍摄中辛辛苦苦获得的却未在节目中使用的材料,他们是创作者获得有用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关键是编辑要善于在其中有“发现”,弄清楚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惯常的经验是,被拍摄者对细节的描述往往能够成为节目里同期声的部分,而总结、概括性的语言往往能够成为解说词的内容。但在成为解说词时关键是编辑能够将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细节性的描述过程,如何将讲述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核心是要保留其信息,用创作者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

三、构成解说的第三部分是指“画外信息”,这里所说的“画外信息”是指那些在拍摄现场能够拍摄到但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拍摄到,或感受得到却无法拍摄到的内容。所谓能够拍摄到但没有拍摄到的内容,是指本来可以用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细节,但由于拍摄时机掌握的误差,设备自身的原因,编导摄像现场处置等原因,没有拍摄到的内容。所谓能够感受得到但无法拍摄得到的是指生活中那些只能用文字或口头语言描述出来,镜头在一般拍摄方式下无法拍摄到的内容,比如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尘土的味道等一类。作为拍摄者在现场能够感受得到,但在镜头里却不一定能够直接拍摄出来,除非使用特殊手段,但这种内容往往对节目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所以把这一类内容称为“画外信息”,是因为观众在镜头里直观感受不到,但通过生活经历能够体验到的,因此这也是解说词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所说的一般是指以非剧情类节目为主的电视纪实类或纪录片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过程中解说词的构成部分。一个初学者解说词写作时往往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每一个节目的解说词写作范围都很宽泛,似乎哪里都可以下手,又似乎哪里都无法下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能找到解说词写作的大体范围和写作方向。

除此之外,解说词的写作中,如何对已经掌握的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是电视创作者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如果说前面是为了解决说什么,那么紧接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说。电视解说词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它要考虑到与画面的关系,既不能去重复画面已经表达的内容,同时又不能与画面游离太远,否则观众就会感觉到声画两张皮。到底如何来把握这个分寸?其中一个原则就是要处理好背景与叙事主体的关系,经常有人将背景知识当主体讲,把故事主体当背景知识说,造成叙事不集中或者混乱。所以除了要分清楚什么是背景知识,什么是叙事主体,还要尽可能地将背景知识融入到被拍摄主体的活动中去。通过被拍摄主体将这些背景知识带出来,这样不仅除去了声画两张皮的感觉,而且还能够使被拍摄主体的厚度或立体感增加。

所谓的立体感,是指把画面、解说、音乐等元素加在一起之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纪实类节目中,难免要涉及到被拍摄主体的活动,有主体的活动就具备比较明显的动感和流程感,也往往更容易引起拍摄者的注意。一些初学者倾向于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主体活动的关注上,因而解说词的大量内容也会放在此处,最终难免给人一种介绍性文字的感觉,创作者也会不自觉地陷入到“电视导游”的角色中去,这是节目创作的一大忌讳。

“电视导游”和一个“编导”的区别在哪里?简单地说, “电视导游”是在介绍此时此地的存在,而且往往会把自己已经形成的一种模式套路强加在观众的身上。观众希望看到的是节目所传递的内容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被告知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他们更希望知道的是为什么这里有这个,那里有那个。如果说镜头里仅仅只是满足于展示这里有什么,那是电视发展初期解决的问题,今天观众的观赏水平已经到了解决为什么的地步。

要想形成节目的立体感,需要将节目的每一个元素看成材料的一部分,而不能让解说词变成一节一节独立的内容。即使是那些背景资料,也要将资料里的内容融会到节目的被拍摄主体对象上去,让它们变成主体的一种背景,而不能将背景与被拍摄主体的活动等同,或者把被拍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颠倒。背景就是背景,不能喧宾夺主,把背景当节目的主体来做是节目创作中一种失误。

了解了电视解说词写作的内容主体之后,写作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说词与画面之间的关系。电视解说词难就难在它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元素,所以它不能简单地对电视画面做描述。观众接受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所以如果只对画面做简单地描述,接受的过程中观众就会觉得信息量不够,导致节目张力不够。因为观众视觉几乎接受了全部信息,而听觉接受到的信息就变成冗余信息,如果这种冗余信息量太大,必然导致观众失去忍耐力,最终失去对节目的耐心。一般情况下,视觉的冲击力显然要比听觉的冲击力强,因此解说词去重复画面的内容,显然是以己之短去搏人所长,费力不讨好。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在寻找到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之后,解说词应该尽可能地去延伸画面的信息,或者说应该传递更多的画外信息。这样既避免对画面信息的重复也打破声画两张皮的现象,所以解说词写作过程中要考虑如何用不同的元素和手段去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当然这里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到解说词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使得解说词表达的内容一部分与画面有关系,另一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延伸,毕竟解说词里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观众在画面里看不到的。

二、解说词相互之间的关系。解说词的内容写作不是简单的描述性的,需要包含更多的背景知识,但这种背景知识不是整段出现在节目中,而是让背景知识能够融入到节目所拍摄的人或事件中去,能够在历史、过去和现实之间建立起比较良好的关系,使得节目的厚度增加。而且解说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是清楚的,经得起推敲。每一段解说词的表述逻辑要清晰,意思要一层一层地说,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拢在一起同时往外倒,也不可把所有的内容堆砌在一起,要找每一层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且这种关联性要扣得紧。分析清楚了表达内容的逻辑关系,也就不易出现囫囵吞枣的局面,所以创作完成的解说词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该是没有直接逻辑关系的。

三、解说词与同期声之间的关系。解说词与同期声之间要考虑的一是叙述逻辑关系,电视节目里解说词与同期声只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为了节奏的需要,更多的时候它们往往是相互交替出现的,在交替转换过程中,虽然表现方式变了,但叙述逻辑关系并不能因此而中断。二是编辑点恰当地衔接,找准语言编辑点,使得这两种不同表现方式无论语气还是语言都能够得到流畅的衔接。

四、解说词的用词是否贴切、准确,表达方式是否和节目类型一致。贴切、准确体现在语言与环境、氛围、人物的身份等是否吻合,对象也要随着表达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词大,用词不准确等,例如表述一个病人去看病,当病人拿到诊断结论时,如果解说词里出现“命运的判决”之类的词语,显然就有些说不过去。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电视非剧情类节目中的真实?

2.镜头分解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电视节目编辑是一种搭配?

4.解说词写作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