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一个“还”字,解开红楼几多“情”

“好”一个“还”字,解开红楼几多“情”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海外节目中心 马 潇马 潇蒋勋这个名字,很早就如雷贯耳,先是从读书时开始,在各种自己爱读的书刊上看到他的专栏,一位历史学出身的美学教授,经常从古典文学与艺术作品中领悟到现代人事的智慧,美的布道者,文字细腻又超脱,是我喜爱的文人。蒋勋说的《红楼梦》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

青少·海外节目中心 马 潇

马 潇

蒋勋这个名字,很早就如雷贯耳,先是从读书时开始,在各种自己爱读的书刊上看到他的专栏,一位历史学出身的美学教授,经常从古典文学与艺术作品中领悟到现代人事的智慧,美的布道者,文字细腻又超脱,是我喜爱的文人。渐渐地看到一些在港台有影响的文人乃至艺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过蒋勋老师的文学熏陶,比如龙应台、比如刘若英。蒋勋,是真正大智大慧的艺术大师。

早在2011年,《书香北京》就已将蒋勋列为我们要邀请的嘉宾之列,但是蒋先生毕竟年过花甲,本来约定2011年4月份的来访,因一次心脏手术而搁浅。也许是故土之情的牵绊,也许是为了兑现约定,2011年10月,手术半年后的蒋勋先生还是践行了他每年来访内地一次的心愿,但由于身体原因,这一次,蒋先生精简了他的行程,拒绝了大量的媒体采访。在这种情况下,栏目的制片人、主编与蒋勋先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接触和交流,最终,蒋勋先生将此次内地之行的唯一一个电视专访定在了《书香北京》。

2012年,在BTV青年频道全新改版之际,《书香北京》也紧扣频道的青年定位,在新年伊始,推出《蒋勋说<红楼梦>》作为开篇力作。这也是蒋勋先生最受欢迎的系列丛书。这套书是根据蒋勋在高雄讲了四年的《红楼梦》而整理完成的书籍。据说在高雄,蒋勋的红楼课堂不仅吸引了众多达官显贵,同样也令没读过什么书的、市场上卖腌菜的小贩痴迷不已。林青霞为了听他的课,每周从香港飞回台湾,成为了蒋老师的学生后,她不再依赖安眠药入睡。

蒋勋说的《红楼梦》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我们曾经见过听过众多红学家的考证、研究、解释,这样一位来自台湾的、学习历史专业的美学教授,能讲出怎样不同的《红楼梦》?

翻开《蒋勋说<红楼梦>》,并没有像我之前涉猎过的有关红楼研究的书籍,考证小说中人物的原型,考证最后四十回的真假结局。蒋先生不是红学家,他不会考证,也不较真,他带领我们回到文本本身。当我重新捡起十多年前看过的《红楼梦》原著,才猛然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很熟悉《红楼梦》,只是屏幕上的宝钗黛玉,只是各位名家们在电视屏幕上滔滔不绝为我揭秘的红楼原型,而《红楼梦》中那些个真正的文学之美、人性之美,却都被忽略了。

我开始觉得惭愧,但同时又感到幸运,因为,我有机会看到了这样一套书,更有机会与蒋勋先生进行一次对话,我想,这一次,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而是试图像蒋先生一样,做美的布道者。但是《红楼梦》这部巨著如此浩瀚,其中细节和内涵十天八天也说不完,《蒋勋说<红楼梦>》一套丛书也有五本之多,作为电视媒体,我们又如何在两期节目的有限时间内,将蒋勋先生品读红楼的精髓做最有效的浓缩和传播呢?

在对五本书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后,我发现,有三个主题是蒋勋先生经常会提到的——青春、女性和悲悯。但毕竟书是种低视觉化的语言,要通过电视这种高视觉化的形式传播的话,呈现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尝试了用道具象征、诗词带出等多种引出形式后,我们都觉得不太满意:道具的选择不够准确;诗词的带出不易理解,距离节目录像时间越来越近,我们的方案也一一被否定,我只能看着五本书、三个词,无比纠结。就在此时,几张书签掉了下来。捡起来一看,是蒋先生的书中附赠的三张书签,是蒋先生自己的小品画作和一些随感书写。蒋先生喜欢绘画,也热爱书法,我何不用这种传统美学的形式制作成一个一个锦囊,每个锦囊中一个线索?既符合《红楼梦》的古典主题,又符合栏目的文化定位。于是请来书法界的好友,铺纸磨墨。起笔之前,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是锦囊,就越简练越好,于是三个主题变成了宣纸上的三个大字——“情”、“好”、“还”,用简单的三个字来进入《红楼梦》的世界。

所谓“情”,蒋勋先生认为,《红楼梦》当然整部书都在讲这个字,“情”是一张网,围绕主人公贾宝玉展开,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贾政和宝玉之间那种难以理解的父子情,还有在角落里一直被鄙夷的贾瑞的痴情,而蒋先生最为独特的是,将“情”放在了青春这个主题之下,如果不忘记我们的青春,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红楼之中的这张情网。蒋勋先生说,情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因为情的结不容易解,而《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情感教材,她教我们怎么去处理爱,怎么去处理恨,怎么去接受,怎么去拒绝,能够让我们在困扰纠缠里找到一点解脱的东西。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身边的宝玉宝钗黛玉,我们理解了爱情中的不容分辩、不讲道理;我们也原谅了那个一直纠缠不已的单相思;甚至也原谅了自己。

所谓“好”,其实就是“女子”二字,蒋先生说自己好不服气,为什么“男子”就不是好。《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昭传”的书,完全把女性作为主体来看待,而且很努力地比较,男人多么不行。其中那么多精彩的女子,不仅是宝钗、黛玉,更是晴雯、鸳鸯、平儿、司琪,可是那么好的女子,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下场,她们都要受男人的苦,蒋勋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作者从男性的角度对女性的真正疼惜。而蒋勋先生也并不只是停留在了《红楼梦》的女性主题上,而是通过对宝钗和黛玉的比较,对照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两面;通过晴雯的悲剧,反省到社会对美的扭曲和不容。

最后一个字——“还”,当我们打开这个锦囊,蒋勋老师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字,其实这也是蒋勋老师的核心思想。他在用这个字解释《红楼梦》中的每个现象,每种情感,也用这一个“还”字,解开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委屈、抱歉、疑惑、愤怒。因为明白了“还”,所以我们就多了一份宽容和慈悲,我们看到了贾瑞的卑微,也原谅了他的痴缠;我们也对身边的爱人、朋友,甚至对不友善的同事或情敌多了一份感恩和原谅。蒋勋先生还说,他是把《红楼梦》当作佛经来读的,当妙玉要将刘姥姥用过的茶杯丢掉时,宝玉救下了那只杯子,蒋先生从中看到了修行——佛陀为救一只鸽子,割肉割到遍体鳞伤之后才明白,原来万事万物都有平等的灵魂,何况一个杯子。而最令我们感动的不是宝玉,不是佛陀,而是蒋勋老师本人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抱”,也是还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好像是上天的安排,主持人春妮的名字也正契合了我们的主题——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学会原谅,记得还报。半年的等待、五本书、一个月的筹备、三个锦囊、两个小时的访谈,让我们做了一次心灵的沐浴,让我们记起原本的纯净和善良。真正“好”一个“还”字,解开了红楼几多“情”。

当节目终于完成,总是想着应该再加上一个字,也是做这期节目的过程——难,应该是——情好难还。不知道如果让蒋勋先生来加一个字,会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