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媒介事件视角看微博对

从媒介事件视角看微博对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媒介事件视角看微博对 个体公共参与的影响韩瑞霞微博是一种微型博客形式的积极传播中介,它与传统博客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容的微小。这一特征在明星微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它建立在对微博角色的构成和由微博引起的媒介事件后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从媒介事件视角看微博对 个体公共参与的影响

韩瑞霞(1)

微博是一种微型博客形式的积极传播中介,它与传统博客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容的微小。这种“微小”既体现在它所承载信息的实际物理大小上,更体现在它所发布的信息、文件、视频所表现出的碎片化特征上(2)。但是正是这些微小的信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互联网社会和整个世界。微博正在促成新的网络身份的形成,而这种身份正是建立在网络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之上:身体缺场和与线下社会的连接,这使得微博信息的发布更为快捷和多元化,最终通过唤起媒介事件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个体公共参与的能力。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是一种网络服务器,它允许使用者向其他使用者发布简短信息(3)。而由这些“微博客”们所发布的信息就构成为“微博”。最著名和相对早期的微博运营商包括Twitter、Tumblr、Plurk等。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一些本土微博服务商也开始出现如饭否、Follow5等。特别是到2009年8月,作为中国最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也开始推出微博服务,这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也开始进入“微博时代”。与其他互联网工具相比,微博具有以下特征:

1.传播效能:即时性和便捷性

著名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曾提出两个概念:流动空间(flow space)和无时间之时间(timeless time),它们已经成为描述和分析以网络为中介和特征社会的关键概念。在卡斯特尔的分析蓝图里,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4)。而微博的出现进一步把这一特征扩展了。正如胡咏所说:微博是速度取向的,他使得诸如“新闻周期”这些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再存在(5)。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布信息。与此同时,微博不需要长幅的格式化信息的特征也进一步加速了信息发布的速度。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报道只有记者和媒体才是新闻报道的节点,在微博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节点,只要他发布信息,甚至有些时候成为一些重大媒介事件的节点,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微博的这一特点被人称之为4“任何”(“any”)特性:任何人(anyone)、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6)。由此生动地体现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形式所具有的巨大效能:即时性和便捷性。

2.发布者和内容:多元化和“微”性

与即时性和便捷性同时,微博也使得信息的发布者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上文所示,微博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节点,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普通民众。所有的人和机构在微博上都可以成为网络节点,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平等的,由此也为网络民主提供了可能。而“微”也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如在内容上它是由信息的片段构成,而在形式上一般字数较少,早期Twitter规定为140个字符。“微”更体现在信息发布者的个人身份上,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微博的信息发布者,进而具备成为某一媒介事件节点的可能。从拉斯韦尔5W模式角度来看,微博作为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使得传播者和内容都变得“多元化”和“微化”。从传者角度而言,信息发布者可以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民众个体和组织。尤其是微博能让普通人成为信息的节点。而在内容上,语词、形象和视频,甚至某一时刻表达感受的几个字都可以被放置在微博中。

3.互动模式:背对脸

在讨论微博的互动特征时,与其他网络工具最大的不同即是“背对脸”模式。“背对脸”模式是相对于“脸对脸”模式而言。正如黄少华所言,当我们讨论互联网人际传播模式时,身体缺场将是首先需要分析的概念(7)。这就意味着在网络互动中,电脑屏幕成为横亘在进行互动的两个人之间的“幕布”,而这一模式将会逐渐地改变现实社会中人们“脸对脸”的互动特征。如在Facebook新增设的“暗恋”服务中,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情感诉求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这是现实“脸对脸”互动模式所难以企及的。“背对脸”作为微博的主要特征之一,意味着微博客在可以自由发布信息的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回应他人信息。这一特征在明星微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上述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快速地成为互联网使用的“新宠”。但是微博给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远不只这些,因为这些特征如快速传播和身体缺场一直也是互联网其他工具所具有的优势,微博只是在贡献自己独特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这些特征。在此意义上,微博加速了个体网络身份的建立和“网络人”的形成。微博作为一个互动领域和平台使得网络身份的活动变得更加重要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影响。一句话,它使得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变得无缝。何以得出这种结论?它建立在对微博角色的构成和由微博引起的媒介事件后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二、微博中的角色和媒介事件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如现实社会一样一些角色也开始出现在微博中。如在最初始的意义上,信息发布和传播的角色被称作“被跟随者”(followed),而接收信息和主动关注某个博主信息的人则被称为“跟随者”(following),在这个简单结构中,他们分别代表了在一般传播模式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同时,它也表现出微博的特性:背对脸,即信息的发布者可以不用太关注接收者的反应而只是把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来使用。但是实际上在微博发展的过程中,如同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所言,一些不同的角色开始出现,如微生物、脖(博)领儿、微波(博)炉、脖(博)梗儿、长脖(博)鹿、伯(博)爵、老伯(博)、薄(博)荷糖等(8)。他们分别代表了微博领域中的不同角色。例如,“脖(博)领儿”代表了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他们有许多粉丝并且能得到更多点击。他们的意见也会影响许多人,甚至是某一事件中人们态度的走向。“脖(博)梗儿”指那些经常持不同意见或反对、敌对意见的微博使用者。而“微生物”是所有频繁使用微博人们的通称,就像“赛博客”对于一般网络使用者而言。这些称谓不仅意味着有许多人正在使用微博,它更表明一个微博社会正在形成。从社会学的视角而言,行动者和结构是社会构成中的二元变量。那么在微博平台上,微生物作为“行动者”已经出现并且形成了一个行动的简单结构,而行动的后果典型体现在由微博引起的媒介事件中。

媒介事件在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早期观点中是指历史事件的直播。他们把它划分为三类:竞技、征服和庆典,这三大类型被称为媒介事件的“3-C's”模式。后来戴扬进一步把“3-C's”(Contest,Conquest,Coronation)模式发展为“3-D's”(Disenchantment,Derailment,Disruption)模式:解魅、脱轨和冲突(9),这意味着媒介事件作为表征性事件的否定面开始被关注。联系霍尔关于霸权的讨论,人们开始关注斗争、抵制和拼贴这些如德赛图等其他文化研究者所关注的方面。媒介事件由此也成为一个竞争性的场域和空间,这一特点在微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戴扬在讨论微博前身博客影响时就曾作出过这样直接的评论:“博客作者往往打乱中央电视对集体的想象,勇于挑战官方垄断的形象。他们清楚表明大众也可以是表演者,大众也可以是自己形象的创始人。……新公共空间的特征便是散布各式各样互相对抗的、不协调的影像。”(10)与博客相比,微博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提供关于媒介事件的不同版本,而且由于快速的信息和图像传播,它能够更容易的引发媒介事件。比如:

2009年7月2日,一个微博客在站点上给出这一标题:美国国会公布预算。三天后,这条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并引发人们关于政府财政预算的讨论。

2010年2月7日,一个台湾女学生第一时间公布了台湾地震的消息,由此她成为关于该次台湾地震的最早播报者。而直到一个小时后,主流媒体如新华社才开始播报该事件,微博客成为“公民新闻”的先驱。

2010年4月4日,美国影星黛咪·摩尔和她的微博粉丝发现一名微博使用者正在试图自杀,通过及时报告警方,有效地阻止了这一悲剧事件的发生。

2009年6月2日,伊朗大选发生示威和冲突事件,许多人认为正是Twitter才使这一事件的发生成为可能。Twitter在突破新闻封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诸如此类的众多案例表明微博正在成为引发媒介事件的重大力量。那么这些媒介事件意味着什么?在微博引发的媒介事件和主流媒体如电视引发的媒介事件间存在什么关系?借用霍尔在分析受众解读电视时所提出的三种立场:主导——霸权的、协商的、反对的,它们对于理解两种媒介事件间的关系同样有益,事实上,微博不仅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新闻素材,而且它具备单独唤起媒介事件的力量,如伊朗革命中Twitter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媒介事件超出了主流媒体控制的能力。换句话说,它能成就某些主流媒体无法唤起的媒介事件。而这种媒介事件往往代表了草根民众的利益。这种媒介事件显示出非官方的特性。那么这种非官方媒介事件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呢?

三、非官方媒介事件和个体公共参与

为什么把由微博引起的媒介事件称之为非官方媒介事件?或者为什么要聚焦非官方媒介事件?实际上,一些正式机构也在微博上注册账号如FBI,CNN,Google等,微博同时也是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的平台(11)。但是仍然有许多媒介事件是由草根微博客所引发的。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与官方话语并列的平行版本。微博客的行为成为大众媒介报道的引擎,抑或者他们的行为和信息对大众媒介的报道起到补充作用或反对作用。特别是在后一种情况中,微博引发的媒介事件表现出自身的独立性,它成为与主流媒体引发的媒介事件相并列的类型。而正是这种类型的媒介事件将极大地增进个体的公共参与。

实际上在戴扬和卡茨建构和分析“媒介事件”概念时,凯瑞的“仪式”概念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凯瑞用“仪式”概念是来建构“传播”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竞争、征服和庆典”作为叙事类型是用来描述共识性的媒介事件类型的,他们对于社会维系起重要作用。但实际上解魅、脱轨和冲突作为非共识类型,对于社会秩序的维系和变革也同样重要。正如戴扬所言,“抹黑”(stigmatization)和“确认”(recognition)都在今天表达性事件的范围内(12)。从这个视角来看,不管由草根微博客引发的媒介事件与主流媒介是一致的,还是不同的,甚或反对的,他们都与社会秩序有密切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由微博引发的媒介事件对于个体公众参与意义重大。甚至在有些时候它能够打破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伊朗事件对于我们理解微博对个体公共参与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微博通过引发媒介事件来推进个体公共参与的未来并不乐观。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微博已经被一些机构和个人作为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的平台使用。Sysomos研究显示Twitter上的市场营销使用者远比一般的个人用户更为积极。15%的市场活动者用户追随超过2-000个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占全部Twitter用户0.29%的人在追随超过2-000个人(13)。这意味着微博已经成为如拉扎斯菲尔德所言的一种“行政性”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占据草根微博客所拥有的空间。第二,金字塔结构正在微博客中出现,能够变成有大量关注者的“被追随者”的微博客少之又少。正如一些研究所表明的,“对于像Twitter这样的服务商来说,一小部分人的积极活动构成微博的大多数活动”。嵌入在Twitter内部的Sysomos对超过1-100万的用户调查表明,10%的用户活动占据Twitter86%的活动(14),这种情况将极大地影响个体公共参与的范围和程度。第三,一些微博站点正面临被关闭的危险。而与此同时,一些大的微博服务商如Twitter则已经开始考虑卖掉他们的用户(15)。这些因素都将可能导致微博空间的萎缩。最终导致由微博引发媒介事件的可能性下降,进而影响个体公共参与能力的扩大。

无论如何,尽管微博的未来并不明朗,但是微博通过引发媒介事件来增进个体公共事件的能力应该被承认。与此同时,这一影响发生的机制和过程需要进一步地通过个案研究来揭示。在此意义上,本文只是探索一种概念构连分析的可能性:微博——媒介事件——公共参与,并呼吁针对微博本身的打破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藩篱的跨学科研究的展开。在此情况下,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微博被称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继BBS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16)!

【注释】

(1)韩瑞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

(2)Microblogging[EB/OL].(2011-09-09).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blogging.

(3)http://searchmobilecomputing.techtarget.com/definition/microblogging.

(4)[美]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5)Huyong,Potential of Microblogging to become amilestone,Beijing News'interview with Hu Yong,[EB/OL].(2010 3-28).http://huyongpku.blog.163.com/blog/static/12435949620103142018354.

(6)Ibid.

(7)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

(8)微博[EB/OL].(2011-09-09).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9)Daniel Dayan,Jack Linchuan Qiu & Joseph Man Chan(2010),Media Event as a Concept and its Evolu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EB/OL].(2011-09-09).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168.

(10)Ibid.

(11)“Businesses using Twitter,Facebook to market goods”[EB/OL].(2009-06-21).Pittsburgh Post-Gazette.http:// www.post-gazette.com/pg/09172/978727-96.stm,Retrieved.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blogging.

(12)Daniel Dayan,Jack Linchuan Qiu & Joseph Man Chan(2010),Media Event as a Concept and its Evolu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EB/OL].(2011-09-09).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168.

(13)“Inside Twitter:An In-depth Look Inside the Twitter World”[EB/OL].(2009-06-10)(2009-06-23).Sysomos.http://www.sysomos.com/insidetwitter/.Retrieved.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blogging.

(14)“The More Followers You Have,The More You Tweet.Or Is It The Other Way Around?”[EB/OL],TechCrunch.2009-06-10.http://www.techcrunch.com/2009/06/10/the-more-followers-you-have-the-more-you-tweet-or-is-it-the-otherway-around/.Retrieved,2009-06-23.

(15)http://www.downloadsquad.com/2010/07/13/twitter-tuesday-is-twitter-about-to-start-selling-followers/

(16)Huyong,Potential of Microblogging to become amilestone,Beijing News'interview with Hu Yong,2010-3-28.http://huyongpku.blog.163.com/blog/static/124359496201031420183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