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 “社会政治”曾一果恶搞这个词语在今天大家已不陌生,百度百科这样定义恶搞:“恶搞文化又称作KUSO文化,正式名称是恶意搞笑,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中国台湾,成为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然后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传到中国。恶搞,现在更多的人的理解一般为: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 “社会政治(1)

曾一果(2)

恶搞这个词语在今天大家已不陌生,百度百科这样定义恶搞:“恶搞文化又称作KUSO文化,正式名称是恶意搞笑,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中国台湾,成为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然后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传到中国。恶搞,现在更多的人的理解一般为: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3)对于今天随处可见的恶搞,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但不管如何,恶搞现象今已十分普遍,各种恶搞行为为青年人提供了消遣和娱乐。其次,尽管人类很早就有各种恶作剧行为,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却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没有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恶搞便不会如此普遍。再次,在新媒介时代,青年们也通过恶搞介入社会,发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特别是原来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女性,在新媒体空间里异常活跃,用文字和身体图像“嬉笑怒骂”,努力颠覆男性的话语霸权,发表对社会政治的观点,重构了整个社会的性别与身份政治。

一、网络恶搞与新社会运动

20世纪60年代,西方早期的青年亚文化充满了“政治色彩”,各种形式的亚文化是青年人参与社会和表达政治理想的一种重要形式。但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亚文化运动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也随之变化,社会和政治抵抗的意识逐渐减弱。不过,在今天,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不仅为青年们表达个性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和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新媒介也为青年们参与社会和表达政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在西方,一些新兴的社会运动伴随着技术发展又重新“风起云涌”:

技术性能本身被带入社会语境后,就有可能参与社会建构,这样,技术应用的可能就不仅仅限于国家权力的政治需求和商业公司的市场扩张,不同形式的社会力量组合亦可能把新信息传播技术作为探讨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一种呈现主流所不接受的信息的方式,西方国家不断兴起的新社会运动和另类媒介的结合,就是社会与技术博弈的征兆(4)

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和政经结构中,官方意识形态和市场垄断集团的双重霸权无处不在,新闻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大众媒介沦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的附庸,普通社群和底层大众缺乏话语空间。但最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这种现状,博客、微博和微视频等新型网络社交媒介让社会大众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尤其是青年人最先掌握了新媒介技术,他们聚集在新兴的媒介社区空间里,借助于新技术不断向主流媒体话语发出挑战。当然,新兴媒介技术也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并被政府和公司“视为一种权力工具、巨大利益的可能泉源,以及高度现代性的象征。”(5)但新媒体更是为大众,特别是处于边缘位置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使得这些青年亚文化开始主动借助于新媒介交流情感和表达自我,并发表对社会和政治的看法。不少青年网民在博客、微博、MSN和人人网等新媒介空间里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的建构。

这其中,恶搞便是青年们将“新社会运动与另类媒介结合”,参与社会与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方式。最初,青年们只是借助新媒体,用恶搞视频颠覆和解构电影等领域中的一些权威作品。青年人胡戈在2006年初出于对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不满,制作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网络恶搞视频,将电影里的镜头、场景与现代法制新闻节目重新拼贴在一起,电影的神话故事摇身变为一个现代扑朔迷离的都市谋杀案,严肃的“新闻报道”与从电影中抽取出来的故事场景、人物对话被巧妙地混合、拼贴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恶搞效果”。这段恶搞视频短片在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它解构了由精英导演拍摄的电影的“神圣性”。2005年前后是国产大片风潮,许多电影动辄上亿元,《天地英雄》、《英雄》和《十面埋伏》轮番上演,国产大片的视觉盛宴既让观众兴奋,亦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倦。出于对执导《黄土地》、《霸王别姬》的大导演陈凯歌的迷信,在《无极》播放之前,观众还是满怀期待,主流媒体在电影制作方和广告商的操纵下,对于电影一片赞歌,这种“商业造势”迷惑了大众。但电影上映后,大众才发现远没有预料的那么好看。“对目前票房最火的电影《无极》,凡是圈内的名人明星,不管是半遮面还是赤裸裸,都对该片一片吹捧,而民间的声音则是一片狂踩。但划进名人的阵营中,近日韩寒又公开对《无极》放炮,指责陈凯歌是个装丫而俗气的导演”(6)

向来被认为是有水平的大导演,竟被认为是“装丫而俗气的导演”。《无极》事先还真仔细研究了市场,陈凯歌承认拍摄前就考虑了日益壮大的都市青年观众群体。明星阵容、魔幻镜头、夸张服饰和无厘头故事是受“电脑游戏和动漫的影响”,目标客户自然是广大“青年人”,陈凯歌觉得这样“会让年轻人比较喜欢(7)。但陈凯歌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满足青年观众胃口的《无极》恰恰首先遭到了青年影迷们的“强烈批判”。在奇艺(QIYI.COM)的“影评空间”里,大部分的评价是片子“太烂”。例如一位叫蓝的网民在看完后留言说:“《无极》,的确是烂得可以”,网民墨渊留言:“垃圾电影,真难看。”网民bacchus同样留言:“这电影不是一般的打脑壳!!!”网民恋上翟干脆说:“这部电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恶心。什么娘东西!导演我想劈脸呼你。”正是在一片骂声中,胡戈的《一个馒头的血案》应运而生,视频短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量挪用电影的语言、场景却将电影原来要表达的内容瓦解,这一段恶搞视频甚至激怒了陈凯歌,引发了文化论战。

其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视频短片不仅借助于新媒介颠覆了陈凯歌电影的“神圣性”,而且,胡戈将其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融入于视频中,虽然这个视频播出时打出“自娱自乐之作”的字样,但实际上这部视频短片极为关注现实:民工与城市的对立、城管与摊贩的冲突、拖欠民工工资、植入式广告、三角恋爱等,都是现代中国经常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视频中王与妃子倾城莫名其妙地站在了屋顶,是因为有“两个多月没有领到工资,才爬到楼顶以跳楼为要挟”,电影里的大将军摇身变为一个管理街道的城管,现实社会的冲突被搬演到视频里,“竟敢在法庭上唱起Rap,还有王法吗?”在网络视频中,胡戈还通过两个人物的对话,直接设置了一个亚文化与权力阶层相对抗的“戏剧场景”,法庭代表着庄严、神圣,Rap代表着青年人的自由、散漫。抵抗者哼唱着Rap,表达对权力机构的不满,新社会运动与另类媒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二、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微观政治”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了网络恶搞潮流。《春运帝国》、《陈年米饭铺》、《鸟笼山剿匪记》和《唐僧结婚》等网络恶搞视频纷纷涌现。这类视频大多是对一些经典影视剧的“改头换面”,通过重新剪辑镜头、改编原来故事的语言、内容和结构,达到“恶搞效果”。显然大部分恶搞性的视频不单纯为了“好玩”,而是要介入现实社会,表达对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看法,许多恶搞视频的故事灵感来源不仅是影视原作,更是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例如胡戈的另外一部网络恶搞视频《春运帝国》(2006)同样是颠覆权威、将社会问题与新媒体结合的典范。尽管视频片头仍注明纯属“自娱自乐”,但其实作品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的是中国底层大众均能感同身受的“春运故事”。“春运”是中国每年一度的“好莱坞大片”,经常上演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新闻事件:买不到票步行回家的、骑摩托车千里返乡的、旅客滞留火车站的等等,这些故事千奇百怪,却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是大多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经历,一位叫小威的青年这样记述他买票的亲身经历:

订票真的是好难啊!今天我还不定时地用手机打了那个订票热线,拨了几次才拨通,是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但打通后,票已经卖空的!

真的希望她明天早上给我一个惊喜!因为我就怕记错了她的身份证号,因为是手机通话,用笔记录的,不是通过短信那种方式!那天把订单号用短信发给她,她说找不到指定的取票点,于是在网上搜索到了,以后用我的手机号码,采用网络短信的方式,发给她的,三条,应该快一百多个字,于是想到了那个办法,用鼠标单击,然后粘贴了!订票那天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啊!那个热线,我至少按了一千次重拨都有可能!一个上午,现加下午的一个多小时,都在打电话!

火车票啊,承载我回家梦想的车票啊!希望她,我的那个同事明天给我一个惊喜(8)!

网络恶搞视频《春运帝国》再现了“春运奇观”。这次胡戈对《英雄》、《黑客帝国》、《无极》、《情圣》、《喜剧之王》和《鹿鼎记》等中外电影镜头进行了重新剪辑、拼贴和组装,配上文字、声音和音乐,重新组成一个搞笑的“春运故事”。不同肤色、时代和身份的人都在为春运奔波。农民工周猩猩(周星驰饰,从《鹿鼎记》等电影中挪用的形象)在这个恶搞视频中,因为每年无法弄到票,竟然已二十年没有回家,而这次为了回家,他不惜血本跟黄牛联系,准备弄一张票;在视频之中,尽管有维持秩序的警察,但他们与票贩子是一丘之貉,视频片尾还特注明影片的赞助商竟是“黄牛集团”。这一切看起来如此夸张、荒诞,却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不同形象、声音和镜头被夸张地组织在一起,看起来好像很“不协调”,但这种“不协调”正是社会现实的表征,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奇观,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扭曲的权力关系的批判。

《闪闪的红星》、《陈年米饭铺》、《鸟笼山剿匪记》、《唐僧结婚》也都取材于人们熟悉的影视作品,通过恶搞“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当然,这累网络视频,虽然以恶搞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的各种场景,反映底层大众的社会诉求,抨击官商勾结的霸权体制。但这种反叛并不愿意颠覆主导的政经秩序,因而不属于一种“激进式的反叛”,而更多的是一种费斯克所说的“微观政治”:“大众文化的政治是日常生活的政治。这意味着大众文化在微观政治的层面,而非宏观政治的层面,进行运作,而且它是循序渐进式的,而非激进式的。它关注的是发生在家庭、切身的工作环境、教室等结构当中,日复一日地与不平等权力关系所进行的协商。大众文化的循序渐进性,联系着这些结构内部,朝向无权力者的权力的重新分配;它试图扩展自下而上的力量得以运作的空间。”(9)

“微观政治”强调自下而上、循序渐进,通过巧妙地用一种“嬉戏叙事”的方式切入社会,这种微观政治不太可能引起统治阶层的反感,但却能发挥“影响力”,促使占支配地位的霸权机构对公众做一些承诺,改变社会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状况。特别是随着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介的出现,恶搞文化在大众层面上迅速渗透,自下而上的舆论与抵抗力量不断加强,越来越影响着人们对于日常社会和国家政治的理解。《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一些网络恶搞视频,是少数精通视频制作技术的人才能完成,微博等社交媒介却让更多的人拥有了“发言权”,大众无需懂多少技术,便能以发帖、转发和评论等形式“参与社会”。

三、微博:青年介入社会的新途径

微博是基于Web3.0平台兴起的一类开放性的互联网社交媒介。其首要特点在于短,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个字符,能表达心情,传递资讯即可,它改变了博客对于书写能力的要求,在微博上,不需要你多么擅长文字的组织与叙述,这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以往在赛博空间里“沉默的大多数”因而变得异常活跃。他们在这个空间里展示自我和表达观点,将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各种感受发表在这里,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只要在这个空间里留下“不爽”、“心情糟糕”等字眼即可,还可以配上图片和视频等;甚至在这个空间一个字也不用写,只要转发别人的东西,同样可以表达情感。而且在微博中,人们抒发自我或发表意见,经常是以一种恶搞的、另类的亚文化方式展开:

昨晚上有蚊子来家做客我请它们喝血——那个爱聊啊一个劲儿在我耳边儿嗡嗡—嗡嗡的喝血也堵不住它们的嘴img140最后血足饭饱了把我也聊颓了挠得都没劲儿了这才含痕睡去—img141聊什么今儿晚上咱能光喝不聊么?img142

这是名为veggieg网民发的一条“微博”,搞笑的文字和手势符号并不符合日常规范,有许多文字和语法错误,但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更能表达一种“特别的心情”,类似的另类叙述在微博中很常见。传统的、稳定的语言规则被打破,许多微博达人用此方式反叛社会成规,在微博空间里随心所欲、任意自由的组合文字,在颠覆传统语义和语法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快感,并生产属于自己的意义,创造属于自己的亚文化空间。青年们还通过“添加粉丝”,与其他粉丝建立一个“交流的社群”,在自己的亚文化圈层中传播这种意义,让其他粉丝一起共享。他们用新鲜的语言进行交流,从家庭到学校,从物质到精神,从私人生活到公共政治,如在veggieg所发的微博后,竟有上万条留言、评论:

蔡知源他妈赞叹!我看到蚊子还是会赶,无意中也会碰死一两只,要像你那样,看到也不赶,那才是真正的没有分别心那。修行路漫漫,努力努力!(21分钟前)

罗曼丽Morr我求菩萨保佑,愿今晚让我化身为一只蚊,飞到你床边,不聊也不喝,只要待着img143~~~~~可爱的菲菲挂个蚊帐吧!(29分钟前)

Jordannnn回复@索南丘措:呵呵,谁都不想聊天的结果是失血,哈哈。(今天14: 08)

happy椰风挡不住别光招待它,干脆留蚊蚊做宠物得了。(今天13:01)

……

除了表达个人心情,与朋友进行交流、联系之外,青年网民还可以借助于微博介入到现实社会。按照阿尔都塞、费斯克等的观点,学校、家庭等均是主流意识形态宣教之所:“工作和学校不仅对其中人们的短暂行为施加微观控制,也围绕着他们的需求安排其每年和每天的周期活动。甚至是在一家之中,社会控制也通过控制从属成员的事件安排来行使——进餐时间、做功课时间、看电视时间及就寝时间是从属性的持续的建构者。”(10)

家庭和学校是接受教育的场所,青年们对于社会的抵抗通常也表现在对于家庭和学校的反叛上。微博上有一位叫“电影工厂”的网民就在微博上发了一份“坦白从宽,这些事你在学校都干过几件?一件没落的童鞋自觉面壁”(11)的“调查问卷”:①装生病,②迟到早退,③上课睡觉,④上课吃零食,⑤翘课,⑥顶撞老师,⑦上网,⑧被请家长,⑨给老师起外号,⑩上课听MP3、MP4、MP5,img144上课讲话,img145抄作业,img146谈恋爱,img147抽烟。截至2011年7月19日9:30,笔者发现有2-231人对这条恶搞性的微博进行了转发,515人参与了讨论。这些讨论的参与者大都是一些青年人,他们中大部分人表示干过所列之事,并为做过这些事感到自豪,更有不少青年人强调,当年对学校规定和课堂纪律的冒犯、越轨和抵制“是一个愉快美好的回忆”,而一些没有做过类似事件的同学甚至感到后悔:

“没干过的人才应该去面壁吧,错过了多么美好的年代”——网民王芮芮

“除了顶撞老师,听MP3、谈恋爱和抽烟,我都做过……”——林夕奇

“我那么坏吗?居然全部都有我!”——网民ariesdove520

“那时的小出轨那种说不出的小喜悦。”——网民邂逅鼓浪屿的一只猫

青年们在微博的交流空间里,共同分享顶撞、逃课的快乐,将这些行为看成是一件“快乐之事”。不过,他们自己也承认这些“越轨行动”并不是真的要反抗学校规章制度,摆脱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控制。但这也表明在青年群体之中,普遍存在着对家庭、学校等各种社会控制机构的一种反抗情绪。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春运帝国》是少数青年精英通过“影像叙事”,并以隐喻的方式介入社会,但微博却为个人直接介入社会提供了方便。原来对于社会事件的发布、传播和评判通常由政府及主流媒体机构承担,但现在许多新闻事件是从微博上流播出去,从属阶层是新闻发布者往往也是评论员。例如在2010年发生的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2010年9月发生在江西宜黄的拆迁事件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信息最初来源都是微博,并且从属者通过转发、评论和私信等方式,不断与其他从属群体交流观点。他们既可以置身事外,成为事件的围观者,同时也可以介入其中,通过评论和发帖直接对事件进行道德、伦理和法律评判,底层大众通过微博介入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强,这里真正变成了一个有影响的“舆论空间”,所以《南方周末》的一位新闻评论员说:“事实在在印证,中国已跨入微博时代。140字就够,甚至不着一字,仅仅转帖就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把发表门槛降到了最低,把最大多数普通人带入了舆论场。最大多数普通人的力量,就这样通过微博聚合起来,成为公共生活中最重要的平衡力量。”(12)

微博赋予了底层社会和普通大众更多的话语权,让他们能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社会事件中去,重构社会公共空间。不过,就目前现状而言,微博介入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有限的,借助于恶搞这种另类的、亚文化形式介入到当下社会,是许多微博的重要手段。

四、《潘金莲日记》:女性私语与身体政治

“身体”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很重要。在费斯克看来,身体虽属于私人领域,却始终和社会、政治交织在一起,是各种权力激烈争夺的领域,“身体及其快感一直是并且仍将是权力与规避、规训与解放相互斗争的场所”。

虽然身体看起来是我们最个人化的部分,但它也是身体政治(阶级性的身体、种族性的身体以及性别化的身体)的物质形式。围绕着身体的意义与快感之控制权所展开的争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身体既是“社会”层面被表述为“个人”层面最可靠的场所,也是政治将自身伪装为人性的最佳所在地。(13)

正因为如此,在中外历史上,各个国家实施社会控制的一个主要表现便是对身体的控制,通过制定各种规训制度,要求身体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穿什么样的服饰、留什么样的发型都与相应的社会风俗、政治和法律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此相反,从属阶层也经常通过身体的反抗逃避社会控制。

特别是在今天,新媒介为青年女性的社会表达和文化反叛提供了重要空间。许多青年女性经常利用身体,以一种恶搞方式挑战男性和父权制社会。如在《超短裙美女恶搞好色男人》和《美女吃香蕉恶搞好色男》之类的网络恶搞视频中,青年女性正是用性感的身体戏弄和恶搞男性,根据劳拉·穆尔维的理论,在看与被看的影像叙事中,男性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个由性别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的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作用的男性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人在她们那传统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时被看和被展示,……她承受视线,她迎合并指称男人的欲望。”(14)但在今天的许多网络恶搞视频之中,女性裸露性感的身体,看起来是为了“迎合并指称男人的欲望”,实际上却是在“调戏男性”,让他们得到片刻欲望满足的同时失去更多,短暂的一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被戏弄的尴尬,在戏耍的过程中,男性被迫让出了自己的“主体位置,”不仅女性傲人的身体让男人屈服,而且女性也是用“智慧取胜”,她用性感的身体戏弄男人,却没有让男人得逞,整个进程都由她来控制,男性彻底丧失了主动权。微博上流行着下面这一段话,强调女性单身的几大“好处”:

①不用担心做大男子的出气筒;②不用刻意打扮准备约会;③省钱;④不用抽时间陪他;⑤有更多的空闲陪伴父母;⑥节约口水;⑦可以随意和姐妹娱乐;⑧可以专心工作读书;⑨只要是单身,身边总不乏追求者。(15)

“不用担心做大男子的出气筒”,“只要单身,身边总不乏追求者”。女性完全占据了主导的、中心的地位,男性反而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物,男性与女性之间传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被颠覆,女性身体不仅得到了解放,她的精神也获得了自由,现在她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工作、谈情说爱。年轻女性不仅在身体、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了更大自由,而且她们介入社会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新媒体空间里,大量女性通过微博、博客和帖子,表达对日常生活和国家政治的关注。

例如一位名为“潘金莲日记”的女性网民,以潘金莲之名介入到现实社会中。潘金莲是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中一位著名的“女主角”,她以风骚淫荡而闻名,她也是古代少数在男人面前拥有主动权的女性,因为她的性感风骚,无数男人为之折腰。而这位女网民便以潘金莲的名义写下数篇“微博日记”,这位女网民的微博头像是一位风骚的古代女子扮相,头像旁边还标注了“欲火烧身难由己,淫心荡漾非本意。满纸尽写风流言,却是一把辛酸泪”的文字。“诗言志”,这首诗放在这里颇有意味,显然是一种“自我表白”,声明自己多情风骚、淫心荡漾均“非本意”。那么这位潘金莲卖弄风骚的真正本意是什么呢?我们就截取其“日记”中的几段来看看(16):

晌午奴家正烧火做些菜饭,却见干娘来。干娘道:如何到处见火。奴家问何出此言。干娘道:前日上京火车站无端起火,今日汴京和平里莫名窜火。奴家道:上京正开世博会,汴京失火处却叫和平里,想来不是滋味。干娘道:今年如此热闹,上天也不甘寂寞。如今大宋遍地干燥处处火种,看到的不过是些小小明火罢了。

这日子一日一日地过着,奴家心里不免空荡些。记得干娘几番说起有贵人想提携奴家则个,何不过去请教则个。干娘的阳谷红休闲会所好不热闹:宾客如云贵人满座。奴家问这招牌如何少了茶艺二字,干娘笑道:如今的饭店不吃饭,理发店不理发,茶艺馆也不喝茶,就像大宋官府的招牌“为子民服务”一样,都只是个幌子。

饭罢大郎莫名问些家里存银几何可置得房产。奴家摸摸大郎脑袋未见发烧。大郎却正色道:岂不闻官府大力气调控些房价。奴家道:大郎啊,洗洗睡吧。干娘说过,在大宋最不靠谱的除却郓哥常说的民主便是奴家纠结的房子。这两件本该是日用品的物什在大宋却是十足的奢侈品。小民只有透过那厚厚的壁窗羡慕的权利。

晚饭罢,见叔叔打马来到。奴问:几日不见叔叔面,可辛苦些?叔叔道:近日奉着知县相公钧旨了结那药家鑫一案。大郎问:可顺民意了结?叔叔叹:今日刑决,见了两户破碎创伤之家庭,见了两双悲伤丧子之父母,亦见了一群集体狂欢之围众。奴叹:自古民意,怜弱而责强。先示弱者易得怜悯,终逞强者必受责难。

常闻民间山呼某人绝世清官,痛惜某人未获连任。言语内外,喷溢出无比敬仰膜拜之情。然悉心观其诸多改革成效,无论企业改革、医疗改革抑或教育改革、住房改革,无一不扒百姓几层皮!观其改革格局,无非掠民众而壮权贵利益,并使之合法持续化。若说当下是以红脸唱红脸,那某人便是以黑脸唱体制中之红脸。

从日记中截选的几段文字可以发现,“风流日记”倒真的没有记载潘金莲多少风流韵事,尽管在微博空间里这位女网民贴了性感的女性图片,但这些性感图片只是表象。“潘金莲”真正关心的是社会问题,“风流日记”大量记载的都是“大宋”日常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社会见闻。如房价、医疗、企业改革、世博和城市拆迁等。“潘金莲”以一种恶搞和调侃的“女性语调”,参与到这些事件的评论中,从其评论可以发现一片盛世太平的“大宋”,其实危机四起,官府和民间、自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富人与穷人,存在着尖锐矛盾。

“潘金莲日记”借古讽今,让人看到了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都市化和国际化的中国,在其宏大叙事背后所隐含的分裂、差异和种种不平等现象。“饭罢大郎莫名问些家里存银几何可置得房产。奴家摸摸大郎脑袋未见发烧。大郎却正色道:岂不闻官府大力气调控些房价。奴家道:大郎啊,洗洗睡吧。干娘说过,在大宋最不靠谱的除却郓哥常说的民主便是奴家纠结的房子。这两件本该是日用品的物什在大宋却是十足的奢侈品。小民只有透过那厚厚的壁窗羡慕的权利。”借助于一种底层女性私人化的语气,“风流日记”展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通百姓局促不安的日常生活。“潘金莲”没有像国家和社会知识精英那样,居高临下地对社会事件评头论足,而是通过琐碎的“闲聊”和“恶搞”介入社会,反而真实再现了生活本身,因为其闲聊本身就被置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大多数市民都能体会和感受到的。

日记作者的巧妙之处,便是在于通过潘金莲这位古典小说中有名的荡妇,将性感的身体和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潘金莲的身体介入日常生活和国家事务,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中国古代有“万恶淫为首”和“红颜祸水”的说法,这些说法将男人、家庭和国家的失败往往都归咎于女人,特别是一些性感尤物和妖艳女性的出现,似乎注定要使得个人、家庭与国家处于危险之地。所以性感妖艳的女性一直遭到社会的排斥,历朝历代都在告诫人们要警惕潘金莲这样的“淫妇”。

但现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恰恰是“潘金莲”这样的女性。她不仅美丽漂亮,而且智慧无比,洞悉人间真相,其许多看似闲聊性的谈话,常常一针见血。“晚饭罢,日没沉西,行色渐无,奴邀干娘散些闲步。奴道:旧年已残,新岁即至,可有些宏伟打算?干娘笑:小民之志,无非年年安居岁岁乐业。祖屋不被无端强拆,生意不患莫名违法。在外不愁车票难买,居家不忧删帖跨省。奴道:如何三言五语将大宋盛世褪了颜色?干娘叹:表面光鲜亮丽状,背里颓象瘦金体。”“三言两语”便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许多深层问题。所以,性感身体只是表象,“潘金莲日记”的真正魅力在于以一种“日记”的恶搞方式介入日常社会和国家政治,颠覆传统的男性政治和文化霸权。“日记”是一种个人化的、私密性的行为,但“潘金莲日记”恰恰在“日记”中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私人空间与国家大事得到了有机结合,这正是前面提到的费斯克所说的“微观政治”,包含了一种“进步力量”:

大众文化是围绕着大众与权力集团之间各种形式的对立关系加以组织的。这种对抗包含着变成进步力量的潜能,而且实际上它通常就是这种进步力量。大众的力量正试图规避或抵抗权力集团的规训与控制的力量,就此意义而言,它们正努力开创各种空间,进步性就可在其中运作。(17)

“潘金莲日记”以女性身体切入社会政治,颠覆了男性世界的政治霸权,揭露了中国现代化宏大叙事背后存在的性别、阶层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分裂和矛盾,表达自身的愿望和诉求,从而推动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五、结 语

恶搞代表着一种态度,在新媒体时代,不少青年网民借助于各种“另类媒介”介入到现实生活和社会政治中,表达政治和文化诉求,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当然,我们不能夸大新媒体空间中恶搞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因为有许多视频虽然指向“社会政治”,但其大量恶搞的成分,却很容易让人在恶搞的狂欢中,反而忘记了个体的社会责任。而一味的恶搞不仅是一种低俗主义表现,而且也很容形成一种有学者所指出的“网络民粹主义”风潮(18),即用大量非理性的、简单化的话语判断社会和媒介事件。许多恶搞性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确实只热衷于颠覆和瓦解社会控制,却没有提供一个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有效途径。结果,芜杂的恶搞现象反而让人们失去了方向,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另外,“从对抗到缓和,从抵抗到收编,这样的过程构成了每一个接踵而来的亚文化的周期。”(19)当代青年恶搞亚文化也没有摆脱这样的周期,不断地被意识形态和商业霸权收编,有些恶搞视频反而成为社会和权力部门的“遮羞布”,转移了人们的视线,真正的社会问题反而被悬置和搁浅。

【注释】

(1)本文为曾一果主持的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媒介文化的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9YJC860019和)马中红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课题(项目编号08xw018)下的论文。

(2)曾一果,博士,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http://baike.baidu.com/view/4337.htm.

(4)陈卫星.数字迷思的传播想象(代译序)[M]//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和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51.

(6)刘春燕.韩寒狂踩陈凯歌《无极》:他是个俗气的导演[N].重庆晚报,2005-12-21.

(7)钱亦蕉.电影《无极》在说一个神话[J].新民周刊,2005-12-21.

(8)http://blog.sina.com.cn/luguangwei.

(9)[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9.

(10)[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1.

(11)http://weibo.com/moviefactory.

(12)笑蜀.微博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N].南方周末,2010-10-27.

(1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3.

(14)[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吴琼编.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15)http://t.ifeng.com.

(16)http://weibo.com/jinlianriji.

(1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71.

(18)陈龙.话语强占: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10).

(19)[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